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刚竹属
定价:280.00元
作者:马乃训
出版社: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3-01
ISBN:978753415899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竹林是重要的森林资源之一,是集生态、经济和社会服务功能于一体的优良林种。我国竹业伴随着共和国前进的步伐而发展、壮大,为保护生态环境、繁荣社会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重要贡献,已成为中国林业的朝阳产业、竹区经济的支柱产业和竹农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希望产业。
全球有竹类70余属(木本)1200余种,其中我国有39属500余种,几乎占全球竹类种数的1/2。在这为数众多的竹类植物资源中首推刚竹属,该属竹种绝大多数具有较高的经济、生态价值,是我国竹林主要的经营对象,占全国竹林面积2/3的毛竹即刚竹属竹种。全国竹业产值2012年达l95亿美元,其中刚竹属竹种所产生的产值占到90%以上。刚竹属竹种几乎全部原产于我国,通常具有较强的耐寒、耐旱等优良遗传特性,因而分布也为广泛,全国27个有竹子分布的省、市、区,都有刚竹属竹林生长,其也是早和广泛被引种到世界各地的竹属,至今在东南亚和欧美各国都有引种栽培。
目录
作者介绍
马乃训,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带林业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竹类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竹林丰产培育研究。主持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部级重点和国际合作科技项目等,发表论文70余篇,主编《中国竹类植物图志》《中国珍稀竹类》《竹林丰产栽培技术》《笋用林栽培技术》等著作5部,先后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并荣获国家林业局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文摘
序言
这本书实在太令人惊喜了!作为一个对竹子一直充满好奇但又不太懂门道的人,我一直觉得竹子虽然随处可见,但要深入了解它们,尤其是分辨不同品种,却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直到我翻开《中国刚竹属》,我才发现原来我低估了竹子的世界。这本书的图片质量极高,清晰地展示了刚竹属各种竹子的形态特征,从竹竿的颜色、节间长度,到叶片的形状、排列方式,甚至是竹箢的细节,都描绘得栩栩如生。我常常捧着书,对照着小区里、公园里那些似曾相识却叫不出名字的竹子,一点点地寻找书中的对应。有时候,即使我无法找到完全匹配的图片,书中的详细描述也能为我提供关键的线索,让我对竹子的多样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它不仅仅是一本图鉴,更像是一个启蒙老师,让我从一个门外汉逐渐变成了一个能辨识一些常见刚竹属竹子的小小爱好者。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不同竹子生长习性、对环境要求的介绍,这让我明白为什么有些竹子在南方生长得很好,而在北方却难得一见。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并没有使用过于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用一种相对平易近人的方式来讲解,即使是初学者也能轻松上手。它为我打开了竹子世界的大门,我迫不及待地想继续探索下去。
评分作为一位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者,我对中国本土的植物资源,特别是那些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植物,有着浓厚的兴趣。竹子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高洁、谦逊,而刚竹属的竹子,因其挺拔的身姿和独特的生长特性,在文学、艺术、哲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象征意义。我之所以选择《中国刚竹属》,是因为我希望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些我所敬仰的植物,理解它们的“根”在哪里,它们是如何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并与中国文化融为一体的。《中国刚竹属》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视角。它不仅仅是一本植物分类学著作,更像是一部关于中国刚竹属植物的“传记”。书中关于不同竹子在历史上的文献记载、在民俗文化中的应用、以及它们在不同地域的传说故事,都让我对这些植物有了更深的文化感知。它让我明白,每一株竹子,背后都承载着一段历史,一种精神。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将科学的严谨性与人文的温度相结合,让我能够从一个更全面的角度去认识和欣赏中国刚竹属的竹子,感受它们在中国文化长河中的独特地位。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绝对超出了我的预期!我一直对中国丰富多样的植物种类非常感兴趣,尤其是那些在日常生活中看似普通,但却承载着深厚文化和生态意义的植物。刚竹属作为竹子家族中的重要一支,其在中国的美学意境和文化象征上都有着独特的地位。然而,关于它们的详细信息却不像其他一些热门植物那样容易找到。当我拿到《中国刚竹属》这本书时,我被它严谨的学术态度和细致入微的研究深深吸引。它不仅仅是罗列竹子的照片和名称,而是从生物学、植物学、甚至一定程度上的人文历史角度,全方位地呈现了刚竹属的魅力。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不同竹子在古代诗词、绘画中意象的解读,这让我能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欣赏这些竹子,理解它们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书中对每一个物种的生境、分布、繁殖方式的描述都非常具体,仿佛带着我亲自走进了那些竹林。它让我明白,原来我一直以来所见的那些挺拔的身姿,背后有着如此复杂而精妙的演化过程和生态适应。这本书就像一个知识宝库,让我对中国刚竹属的认识从“知道有”,变成了“深入了解”。
评分我是一名植物摄影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帮助我更准确地识别我所拍摄到的植物的工具。《中国刚竹属》这本书对我来说简直是完美契合我的需求。我常常在野外拍摄,遇到各种形态各异的竹子,以往我只能凭着模糊的印象去猜测它们的身份。而这本书就像一个专业的鉴定师,为我提供了详尽的鉴别依据。书中高质量的插图和清晰的解剖图,让我能够将我拍摄的照片与书中的资料进行比对,并找出细微的差异。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不同竹子叶片、竹箢、以及竹竿上不同特征(如竹刺、节的隆起等)的详细图解,这些细节往往是区分相似物种的关键。它教会我从哪些角度去观察,去捕捉那些决定性的特征。我发现,通过这本书,我不仅能够识别出刚竹属的竹子,还能分辨出其中的不同种属,这让我拍摄的照片的专业性和价值大大提升。这本书的深度让我能够对竹子有更科学的理解,也让我在镜头下捕捉到的竹子更加生动和有意义。它不仅提升了我的摄影技术,也拓宽了我的植物学知识边界。
评分我是一名园林工程师,在工作中经常需要接触到各种植物的鉴别与应用,而竹子,尤其是刚竹属的竹子,在中国的园林绿化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此前,我一直依赖于一些零散的资料和经验来辨识它们,效率不高,也时常感到力不从心。这次接触到《中国刚竹属》,简直就像是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宝藏!这本书的专业性和系统性是我之前从未见过的。它不仅提供了详细的分类信息,还对刚竹属的起源、演化、地理分布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对于理解竹子的生态学特性非常有帮助。书中关于每种竹子的形态学描述更是精准到位,那些关于竹竿分枝方式、穗状花序特征、以及竹笋发育过程的描述,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尤其赞赏书中对于一些相似种的区分方法,这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大大减少误判的可能性。而且,书中还附带了一些关于刚竹属竹子在不同地区的应用案例,这为我今后的设计工作提供了很多宝贵的参考。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其科学性,更在于其实用性,它是我案头必备的工具书,让我能够更自信、更高效地完成我的工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