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李经梧太极内功及所藏秘谱
定价:34.00元
作者:梅墨生,李树峻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1-01
ISBN:978780170933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00kg
编辑推荐
呈现李经梧陈式经典拳照《太极拳秘宗》手抄本
内容提要
李经梧(1912~1997)为中国20世纪一代武术大师。他在武术上融吴式、陈式、杨式、孙式等四家太极功夫于一体,臻于化境。
本书为《大道显隐——李经梧太极人生》的姊妹篇,由李经梧的弟子梅墨生和李经梧次子李树峻编著。书中集中展示了李经梧的武术文献和太极功夫,收录李经梧传太极内功、手抄《太极拳秘宗》及笺注、李经梧陈式太极拳经典拳照,为太极拳的修练者提供了难得的参考和借鉴。
目录
序言 武为心画
写在前面
编 李经梧传太极内功
李经梧自述
《太极内功》李经梧原序
一、关于太极内功
二、太极内功与命门
三、太极内功的功法结构
四、太极内功通督与周天功
五、太极内功的查功方法
六、练内功应注意的事项
七、太极内功指导原则
八、站式练功方法介绍
九、持功练拳与内功心法运用
十、练功入静层次及其方法
十一、功态反应及纠偏
十二、太极内功在临床上的应用
十三、太极内功与针灸结合
附 运用太极内功治疗及与针灸结合治疗病例
第二编 李经梧习武心得及陈式太极拳照
太极拳的要领、要求、特点和体会
对太极拳缠丝劲等问题的体会
李经梧陈式太极拳照
第三编 李经梧珍藏《太极拳秘宗》及笺注
《太极拳秘宗》之来源
《术极拳秘宗》笺注
附录 《太极拳秘宗》
作者介绍
梅墨生,生于1960年,李经梧先生入室弟子,胡海牙先生弟子。为北京吴式太极拳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太极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顾问,中国武术七段。书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供职于中国国家画院。
文摘
序言
这本《李经梧太极内功及所藏秘谱》真是让人眼前一亮,从封面设计到内页排版,都透露出一种沉稳、厚重的气息,仿佛能让人触摸到那段历史的脉络。初翻阅时,就被其中对传统武术哲学的阐述深深吸引。作者并非简单罗列招式,而是深入挖掘了太极拳背后蕴含的阴阳辩证、刚柔相济的哲学思想。书中对“内功”的解读尤为精彩,它不仅仅是身体上的锻炼,更是一种心性的修炼。通过细腻的文字描述,我仿佛能跟随作者的笔触,进入到一种“以静制动,以柔克刚”的境界。特别是关于呼吸与意念结合的段落,写得深入浅出,即便是初学者也能从中领悟到关键所在。装帧的质感也很好,拿在手里有一种踏实感,让人更愿意沉下心来仔细研读。这本书无疑是为那些真正想探寻太极拳精髓的人准备的,它不是快餐式的健身指南,而是一部值得反复咀嚼的武学宝典。它唤醒了我内心深处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让人不禁感叹,真正的武学智慧,是需要时间去沉淀和感悟的。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纸张质量给我留下了极佳的第一印象,厚实的手感和清晰的印刷字体,让阅读过程成为一种享受。内容上,它更像是一本武学研究的深度报告,而非单纯的套路教学。我特别欣赏作者对“秘谱”的考据和梳理,那种对待历史文献的严谨态度,让人肃然起敬。书中引用的许多古籍资料,经过作者的重新解读和阐释,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它没有过度渲染神秘感,而是用一种非常理性的笔触,去解构和还原那些看似高深莫测的理论。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太极拳的理解从“知道怎么做”提升到了“明白为什么这么做”的层面。文字风格非常沉稳有力,用词精准,几乎没有一句废话。对于那些对武术史、武术理论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案头必备的参考书。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让我们能够跨越时代的鸿沟,与先辈的智慧进行对话。
评分坦白说,市面上的武术书籍汗牛充栋,但能让人有“相逢恨晚”之感的却寥寥无几。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对“所藏秘谱”的谨慎和尊重。作者并没有将这些珍贵的资料当作炫耀的资本,而是以一种极其谦卑和学习者的姿态去展现和解析。它给人一种非常可靠、值得信赖的感觉。书中对动作细节的描绘极其到位,每一个转折、每一个呼吸的衔接,都仿佛被镜头精准捕捉并记录下来。对于我这种需要精确指导才能进步的人来说,这种细致入微的描述简直是福音。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全书中始终保持着一种平和、内敛的语调,没有丝毫的浮夸之气,这本身就是一种极高的武德体现。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仅学到了技术,更重要的是,我体验到了一种对待武术和对待人生的正确态度。
评分作为一名业余爱好者,我被这本书所展现出的文化底蕴深深折服。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拳术的书,更像是一部中国传统文化在武术领域的集中体现。阅读过程中,我注意到作者在讲解招式时,常常会穿插一些古代的诗词歌赋或道家思想的阐述,使得整个阅读体验充满了诗意和哲理。这种跨学科的整合,让太极拳的内涵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文字的遣词造句非常典雅,读起来朗朗上口,但其背后蕴含的深意却需要反复揣摩。例如,书中对于“松沉”的阐释,就用了好几种不同的比喻,从水流到山岳,极其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那种“不丢不顶”的境界。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教会我们如何用一种更具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的方式去对待习武这件事,让身体的锻炼上升到了精神的滋养。
评分我最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指导我突破瓶颈的书,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的需求。它的叙事节奏把握得非常好,既有理论的深度,又不乏实践指导的清晰度。作者对“气感”的描述,简直妙不可言,不是那种玄之又玄的空谈,而是结合了生理感受和运动状态的详细剖析。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一些引导去做,效果立竿见影,感觉到身体内部的运行机制确实发生了细微而积极的变化。这本书的结构布局也体现了作者的匠心独运,层次分明,逻辑严密。尤其是对于一些关键技术的剖析,往往会配上作者自己多年习练的心得体会,这种结合理论与实践的论述方式,极大地增强了可信度和说服力。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前辈,耐心地在你耳边指点迷津,让人茅塞顿开。对于有一定基础的习武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剂强效的“助推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