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聪明围棋阶梯教室18(2017版)
定价:30.00元
作者:黄焰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7-01
ISBN:9787555253914
字数:
页码:14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聪明围棋阶梯教室18(2017版)》从入门到提高。图书先以漫画的形式讲解文中的知识点,吸引孩子阅读,再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详细的介绍,后面附有习题,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围棋知识。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说实话,我本以为这会是一本枯燥的理论书,但阅读体验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的“情景再现”能力。它不是简单地罗列棋谱,而是将每一盘棋都构建成一个故事场景。比如在讲解某个中盘攻防时,作者会描述“白棋如同被包围的孤军,急需找到一个出路”,这种叙事手法让原本抽象的棋子走位变得生动起来,极大地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我是一个偏重于实战应用的人,所以对于那种过于学术化、充满复杂数学推导的棋书不太感冒。这本书的讲解风格非常接地气,它会不断提醒我们注意“大局观”和“缓急轻重”,这些是棋艺精进中最难把握的部分。我发现自己开始有意识地在下棋时思考:“现在是该抢占实地,还是应该先手去扩张潜力?”这种思考的深度转变,我认为比多记十个定式更有价值。而且,这本书的纸张和印刷质量也很好,久看眼睛也不会疲劳,这对于长时间研究棋谱的爱好者来说,是一个很贴心的细节。
评分这本棋谱,对于像我这样刚刚接触围棋不久的初学者来说,简直是及时雨。我之前尝试过一些网上的免费教程,但总觉得零散不成体系,学了后面忘了前面。拿到这本书的时候,首先被它清晰的排版吸引了,每一局棋的讲解都配有详细的图解,而且不仅仅是告诉你“黑棋应该这么走”,更会深入分析为什么不能走另外几步,这对于培养对棋局的整体理解非常有帮助。记得有一章节专门讲“定式”的灵活运用,我以前总是死记硬背,结果实战中一变招就懵了。这本书却强调了背后的原理,让我明白了即便同样的定式,在不同的战场环境下也需要微调。作者在讲解一些复杂的局部战斗时,会用非常形象的比喻,比如把某个形状比作“铁锁链”,一下子就让人抓住了重点。我感觉这本书的难度设置非常合理,从最基础的“提子”、“打吃”开始,逐步过渡到“眼位”、“筋”的构建,每跨越一个台阶,都能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尤其推荐给那些想系统性打好基础,而不是只追求速成的棋友。它更像一位耐心且知识渊博的老师,在你身边一步步引导,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
评分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其对“棋理”的深刻阐述,而非仅仅停留在“招法”层面。我常常感慨,围棋的境界之高,往往体现在那些看似平淡无奇的一步棋上。这本书巧妙地把这些“棋理”融入到具体的棋局分析中。例如,在讲解“眼位”的做活时,它不仅仅告诉你如何做两个眼,更强调了做眼时对周围势力和外势的牵制作用。书中有一个关于“双活”与“半死活”的对比分析,让我彻底明白了棋子在不同阶段的“价值弹性”。很多时候,我们都担心做活被对手侵犯,从而过早地把棋形做实,结果失去了扩张实力的机会。这本书则教会我,要敢于在关键时刻“留有余地”,给对手制造错误的判断空间。这种讲解方式,使得阅读过程充满了哲学思辨的乐趣,让我体会到围棋艺术的深邃与美妙。它不仅提升了我的实战能力,更丰富了我对策略和平衡的理解,是一本值得反复研读的经典。
评分作为一名业余棋手,我最头疼的就是布局阶段。很多棋谱都会花大量篇幅讲解成熟的开局,但实战中,对手往往会走出一些“非主流”的招法,让人措手不及。这本书在布局章节的处理上,展现了极高的实用性和前瞻性。它没有局限于传统的“三三”、“星位”布局,而是花了不少笔墨讨论了如何应对冷门开局,以及如何将自己的布局思路灵活地融入到变化多端的棋盘上。它的讲解方式,更像是“授人以渔”,教会你如何根据对手的风格和棋盘的现状,在开局阶段就埋下致胜的伏笔。我试着运用书中的一些“潜力扩张”的理念,在最近的几盘实战中,开局阶段的效率明显提高了,我的棋子不再是孤立地占据角落,而是开始互相呼应,形成一个更具弹性的整体结构。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的不是固定的招式库,而是一套可以不断自我优化的思考框架,这对于长期提高棋艺至关重要。
评分这本书的编排逻辑,展现出一种极强的体系感和递进感,这是我之前看过的很多围棋教材所欠缺的。它似乎是为那些有一定基础,但想要冲刺更高段位的棋手量身定做的“进阶阶梯”。我注意到,它对“弃子取势”的讲解尤为精妙。以往我总觉得弃子是高手才敢用的招数,这本书则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展示了如何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弃子,将其转化为对全局的控制力。例如,在讲解一个复杂的“劫争”时,作者不仅分析了劫材的选择,更深入剖析了双方对“劫型”的价值判断,这涉及到非常细腻的心理博弈。我特别喜欢它在每章末尾设置的“思考题”,这些题目不是简单的对错选择,而是开放性的,需要你结合本章所学知识,去推导几种可能的后续变化,这极大地锻炼了我的分析和预判能力。这本书迫使我跳出“局部得失”的思维定式,开始站在更高的维度去审视棋局的演变,确实是“点石成金”的一本好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