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寿险精算学
定价:38.00元
作者:王燕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5-01
ISBN:978730009324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寿险精算学是以人的寿命为风险标的,主要研究寿命风险评估和厘定的一门专业课程。它是寿险精算教育体系的核心课程,也是任何一个寿险精算考试体系的必考科目。本书分教材和学习辅导两部分,主要介绍了寿险精算学的产生与概念,生命函数与生命表理论,人寿保险趸缴净保费的厘定,多元生命函数,多重损因模型,现金价值与资产份额等内容。本书为了起到督促学生理论结合技巧的目的,每章都设置了大量的课后习题,并且在这部分对各章习题都做了详尽的解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精算技巧。
目录
第Ⅰ部分 教材
章 绪论
1.1 寿险精算学的产生与概念
1.2 寿险精算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1.2.1 不同险种的精算方法
1.2.2 概率模型的构造
1.2.3 精算参数的合理假定
1.3 寿险精算的应用领域和工作流程
1.3.1 精算应用领域
1.3.2 精算管理控制系统
1.4 本书结构
第2章 生命函数与生命表理论
2.1 寿命
2.1.1 寿命的分布函数
2.2.2 寿命的生存函数
2.2.3 寿命的密度函数
2.2 剩余寿命
2.2.1 剩余寿命的定义
2.2.2 剩余寿命的分布函数
2.2.3 剩余寿命的生存函数
2.2.4 剩余寿命的期望与方差
2.3 整值剩余寿命
2.3.1 整值剩余寿命的定义
2.3.2 整值剩余寿命的分布函数
2.3.3 整值剩余寿命的生存函数
2.3.4 整值剩余寿命的概率密度函数
2.3.5 整值剩余寿命的期望与方差
2.4 死亡效力
2.4.1 定义
2.4.2 死亡效力与生存函数的关系
2.4.3 死亡效力与密度函数的关系
2.4.4 死亡效力表示剩余寿命的密度函数
2.5 有关寿命分布的参数模型
2.5.1 de Moivre模型
2.5.2 Compertz模型
2.5.3 Makeham模型
2.5.4 Weibull模型
2.6 生命表
2.6.1 生命表的起源
2.6.2 生命表的理论基础
2.6.3 生命表的构造
2.7 选择生命表
2.8 有关分数年龄的假设
2.8.1 使用背景
2.8.2 均匀死亡假定
2.8.3 常数死亡效力假定
2.8.4 Balducci假定
习题
第3章 人寿保险趸缴净保费的厘定
3.1 人寿保险趸缴净保费的厘定原理
……
第4章 生存年金
第5章 期缴保费
第6章 责任准备金
第7章 多元生命函数
第8章 多重损因模型
第9章 现金价值与资产份额
第Ⅱ部分 学习辅导
第2章 生命函数与生命表理论
第3章 人寿保险趸缴净保费的厘定
第4章 生存年金
第5章 期缴保费
第6章 责任准备金
第7章 多元生命函数
第8章 多重损因模型
第9章 现金价值与资产份额
综合测试题
综合测试题答案
附录1 标准正态分布表P(0<Z<z)
附录2 中国人寿保险业经验生命表(1990—1993)非养老金业务表
附录3 中国人寿保险业经验生命表(1990—1993)养老金业务表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次有幸读到这本《寿险精算学》,感觉真是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我一直对保险行业充满好奇,尤其是那些数字背后的逻辑和计算。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一步步地引领我深入寿险精算的奥秘。它不仅仅是枯燥的公式堆砌,而是将那些抽象的概念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和贴近实际的案例解释得清晰透彻。比如,书中对生命表是如何构建和应用的阐述,让我明白了保险公司如何预测一个人在某个年龄段去世的概率,这背后蕴含着多么精密的统计学原理。还有关于准备金的计算,从简单的角度讲,就是未雨绸缪,为未来的赔付提前储备资金。作者并没有止步于理论,而是深入探讨了不同类型的寿险产品,像定期寿险、终身寿险,以及它们在精算上的差异。我尤其对书中关于“风险”的定义和评估部分印象深刻,它让我理解了精算师不仅是数学家,更是风险的管理者,他们的工作直接关系到保险公司的稳健运营和消费者的权益保障。整本书的叙事流畅,循序渐进,即使是初学者也能逐步掌握核心概念。读完之后,我不再仅仅将保险视为一份合同,而是看到了它背后庞大的精算体系,以及精算师们为这份体系付出的智慧和努力。
评分接触《寿险精算学》这本书,我原本是抱着一种学习的态度,没想到却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者,用智慧和洞察力,向我展示了寿险精算这个看似神秘的领域。书中对“保险精算”的定义和核心要素的阐述,非常清晰且具有启发性。它让我明白,保险并非简单的合同交易,而是基于科学的风险评估和精密的数学计算,来规避未来不确定性的一种金融工具。我特别欣赏作者在书中对“风险分散”和“大数定律”的解释,这是寿险精算得以成立的基石。通过生动有趣的例子,我理解了为什么保险公司可以通过集合大量保单,来抵消个体风险的不确定性,从而实现整体上的稳定盈利。书中关于不同寿险产品的保费构成和计算方法的介绍,也让我对市面上琳琅满目的保险产品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能够进行理性判断的消费者。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棒,语言流畅,逻辑清晰,即使是对于没有相关背景的读者,也能轻松入门,并逐渐领略到寿险精算学的魅力。
评分《寿险精算学》这本书,真的颠覆了我之前对“精算”这个词的刻板印象。我原以为会是一本充斥着令人望而生畏的数学公式和复杂图表的书,结果出乎意料地易读且引人入胜。作者在开篇就巧妙地引入了“风险”这个核心概念,并将其与人类生命的长短紧密联系起来,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书中对死亡率、发病率等关键数据的阐释,就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层地揭示了保险定价的内在逻辑。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保险杠杆”的比喻,它形象地说明了小额保费如何能撬动巨额的保障,这种智慧的体现让我由衷赞叹。在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联想到自己购买保险的经历,原来那些看似简单的保单背后,隐藏着如此复杂且严谨的计算过程。书中对各种精算模型,比如精算模型和风险模型,都有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对寿险产品如何设计、定价以及如何管理风险有了更宏观的认识。虽然有些章节涉及到的数学原理需要我反复推敲,但作者提供的丰富的案例分析,及时地将抽象的理论具象化,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是理论的宝库,更是实践的指南,让我对寿险精算这个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评分不得不说,《寿险精算学》这本书的编排和内容都相当有深度,对于想要深入了解寿险精算领域的人来说,绝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藏。作者以一种极其严谨的态度,从基础理论入手,层层递进,将寿险精算的核心概念,如保费厘定、准备金计算、现金流模型等,剖析得淋漓尽致。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预期寿命”和“生存率”的讨论,书中通过大量的历史数据和统计方法,展示了如何科学地预测人群的生命轨迹,这对于保险公司制定合理的定价策略至关重要。此外,书中对于各种寿险产品的精算处理方法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包括了不同保险合同的特点、收益和风险,以及如何通过精算技术来评估这些产品的价值。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描述复杂概念时,所采用的清晰逻辑和精准语言,即使遇到一些高深的数学公式,也能通过详细的推导和解释,让人更容易理解其背后的含义。读完这本书,我对寿险精算师这个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们不仅仅是数字的计算者,更是风险的评估师和未来规划者,他们的工作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评分《寿险精算学》这本书,可以说是一次与智慧的深度对话。它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故弄玄虚的技巧,只有严谨的逻辑和深刻的洞察。作者以一种极其专业且负责任的态度,将寿险精算这一复杂而精深的领域,展现在我面前。书中对生命表的构建、费率的厘定、以及准备金的评估等关键环节,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我尤为欣赏作者在讲解“贴现”和“复利”等金融数学概念时,所采用的类比和图示,让这些抽象的数学工具变得直观易懂。它让我明白了,保险的本质是跨期价值的转移,而精算师的工作,就是确保这种价值转移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书中还涉及到了 solvency (偿付能力) 的概念,这让我意识到,精算师的工作不仅关乎个体保单的定价,更关乎整个保险公司的财务健康和风险抵御能力。总而言之,这本书让我对寿险精算这个行业有了前所未有的认知,它不仅仅是关于数字的游戏,更是关于如何用科学和智慧,为人们的未来提供一份安心和保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