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整机原理:音响设备(第2版)(附学习卡/防伪标)

电子整机原理:音响设备(第2版)(附学习卡/防伪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电子技术
  • 音响设备
  • 整机原理
  • 电路分析
  • 模拟电子技术
  • 高等教育
  • 教材
  • 电子工程
  • 第二版
  • 学习资料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爱读者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ISBN:9787040311426
商品编码:29728750222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0-12-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电子整机原理:音响设备(第2版)(附学习卡/防伪标)

定价:23.70元

作者: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2-01

ISBN:9787040311426

字数:

页码:218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电子整机原理:音响设备(第2版)》是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电子整机原理——音响设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修订版;根据笛子技术应用专业电子整机原理——音响设备教学基本要求,同时参考有关行业的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及中级技术工人等级考核标准编写而成。
本书共九章,主要内容包括电声学基础、音频放大器原理与技能训练、扬声器和音箱原理与技能训练、收音机原理与技能训练、cD机基础知识与技能训练、传声器原理与技能训练、信号处理电路原理与技能训练、cD机整机分析、LD、MP3,MP4整机分析。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技能水平,每个章节设有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技能实训和考核评价方法。
本书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材,也可作为岗位培训教材。

目录


章 电声学基础
1.1 概述
1.2 声音的处理
1.3 立体声
1.4 音响系统
技能实训1
任务1 音响设备的识别技能实训
任务2 低音、高音、立体声和环绕声
的鉴别技能实训
本章 小结
思考题
第2章 音频放大器原理与技能训练
2.1 前置电路
2.2 功率放大器的基础知识
2.3 0TL功率放大器
2.4 0CL功率放大器
2.5 BTL功率放大器
2.6 傻瓜功放电路
技能实训2
任务1 OTL功放电路安装与调试
技能实训
任务2 傻瓜功放电路安装与调试
技能实训
本章 小结
思考题
第3章 扬声器和音箱原理与技能训练
3.1 扬声器
3.2 音箱
3.3 分频器
3.4 耳机
技能实训3
任务1 耳机质量检验技能实训
任务2 扬声器质量检验技能实训
本章 小结
思考题
第4章 收音机原理与技能训练
4.1 无线电广播系统
4.2 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
4.3 调频收音机
4.4 调频/调幅收音机典型电路分析
4.5 数字调谐系统
技能实训4
任务1 调幅收音机调试技能实训
任务2 调频收音机调试技能实训
本章 小结
思考题
第5章 CD机基础知识与技能训练
5.1 CD光盘
5.2 CD激光头
5.3 CD机基础
技能实训5
任务1 CD光盘的基本参数测量
技能实训
任务2 CD光盘的好坏识别技能
实训
本章 小结
思考题
第6章 传声器原理与技能训练
6.1 概述
6.2 传声器的技术指标
6.3 传声器的选购和使用
技能实训6
任务1 传声器质量检验技能
……
第7章 信号处理电路原理与技能训练
第8章 CD机整机分析
第9章 LD、MP3、MP4整机分析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现代音响系统构建与调试技术》 概述: 本书深入探讨了现代音响系统的设计、构建、调试与优化,为音响爱好者、从业人员以及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一套全面、系统的技术指南。内容涵盖了从基础的声学原理到复杂的数字信号处理,再到实际的系统集成与故障排除,旨在帮助读者掌握构建高质量音响系统的关键技能。本书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大量的实例分析和图解,使复杂的技术概念易于理解和掌握。 第一部分:音响系统基础理论 第一章:声学原理入门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深入解析声波的物理特性,包括频率、振幅、波长、声速等,以及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人耳听觉模型: 探讨人耳的生理结构和听觉机制,包括声压级、响度、音调、音色感知,以及掩蔽效应、哈斯效应等听觉现象,为理解音响系统的目标提供依据。 室内声学环境: 分析声音在室内空间中的反射、衍射、吸收和扩散现象,介绍混响时间(RT60)、早期反射声、背景噪音等关键声学参数,以及它们对音响系统效果的影响。 声场分析与测量: 介绍声压级分布、频率响应曲线、相位响应等声场参数的意义,以及用于测量这些参数的基本声学测量仪器和方法。 第二章:音频信号的数字化 模拟与数字信号: 区分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特性,阐述数字化在现代音响系统中的重要性。 采样与量化: 详细介绍脉冲编码调制(PCM)的工作原理,包括采样率、比特深度、奈奎斯特-香农采样定理,以及量化误差及其对音质的影响。 音频编码格式: 探讨无损音频格式(如FLAC, ALAC)和有损音频格式(如MP3, AAC)的编码原理、压缩率和音质损失,以及它们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选择。 数字音频接口: 介绍S/PDIF, AES/EBU, I²S等数字音频传输接口的标准和工作方式。 第二部分:音响系统的核心组件 第三章:扬声器系统设计与选型 扬声器单元工作原理: 深入解析动圈式扬声器(低音、中音、高音单元)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包括振膜、音圈、磁体、悬挂系统等关键部件的作用。 扬声器箱体设计: 探讨不同箱体类型(密闭式、低音反射式、传输线式、号筒式等)的设计原理、声学特性和适用范围,分析箱体容积、倒相管设计等对低频响应的影响。 分频器设计与原理: 详细介绍无源分频器和有源分频器的设计理念,包括交叉频率、斜率、阻抗匹配等参数的设定,以及Butterworth, Linkwitz-Riley等滤波器类型。 扬声器系统匹配与摆放: 讨论扬声器单元的灵敏度、功率承受能力、阻抗等参数的匹配,以及扬声器在不同听音环境下的最佳摆放位置,以实现最佳的声场覆盖和听音体验。 新型扬声器技术: 介绍带式、平板式、静电式等特种扬声器单元的原理和特点。 第四章:音频放大器技术 放大器基本原理: 讲解放大器的增益、带宽、失真、信噪比等关键指标,以及负反馈在提高放大器性能中的作用。 甲类、乙类、甲乙类放大器: 深入分析不同工作类别放大器的电路结构、效率、音质特点和优缺点。 数字功放(D类功放): 探讨D类功放的工作原理,包括PWM调制、开关电源技术,以及其高效率、体积小等优势。 功率放大器的关键设计: 分析电源供应、散热系统、输入级、驱动级、输出级等各部分的电路设计和选择,以及它们对音质和稳定性的影响。 前级与后级放大器: 区分前级(电压放大、信号源选择、音量控制)和后级(功率放大)的功能,以及它们的协同工作。 第五章:信号处理与声效增强 均衡器(EQ)的应用: 介绍图形均衡器、参数均衡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在调整音色、修正听音环境缺陷、抑制啸叫等方面的实际应用。 动态范围处理器: 详细讲解压缩器(Compressor)、限制器(Limiter)、扩展器(Expander)的工作原理和参数设置(阈值、比例、启动时间、释放时间),以及它们在改善音质、保护设备方面的作用。 混响(Reverb)与延迟(Delay): 探讨数字混响的模拟原理,介绍不同类型的混响(大厅、房间、舞台等),以及延迟效果在营造空间感和节奏感方面的应用。 其他信号处理效果: 简要介绍合唱(Chorus)、镶边(Flanger)、移相(Phaser)等调制类效果器。 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应用: 讲解DSP在实现复杂音效处理、系统集成与管理方面的强大功能。 第三部分:音响系统的构建与调试 第六章:音源设备与连接 数字音源: 探讨CD播放器、数字流媒体播放器、电脑音频接口等数字音源的特点和连接方式。 模拟音源: 介绍唱盘、磁带机等模拟音源的原理和接口标准。 连接线材与接口: 分析不同类型音频线材(RCA、XLR、光纤、同轴)的电气特性和抗干扰能力,以及接口质量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阻抗匹配与信号电平: 阐述阻抗匹配在音频系统中的重要性,以及不同设备之间信号电平的协调。 第七章:系统集成与布线 系统设计流程: 阐述从需求分析、设备选型到系统连接的完整设计流程。 信号流向与接地: 分析音频信号在系统中的传输路径,讲解接地技术(单点接地、星形接地)在抑制噪声和地环路方面的作用。 线材管理与屏蔽: 探讨线材的敷设方式、长度选择,以及屏蔽措施(如屏蔽线、金属外壳)在减少电磁干扰(EMI)和射频干扰(RFI)中的应用。 功耗与散热设计: 考虑设备的总功耗,设计合理的电源供应和散热方案,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第八章:系统调试与优化 初步检查与连接确认: 在开机前进行全面的设备连接和参数设置检查。 基本音量与平衡调整: 确保各通道输出音量均衡,没有明显的杂音或失真。 频率响应测试与调整: 利用测试软件和测量仪器,分析系统的频率响应曲线,并使用均衡器进行修正。 声场定位与空间感优化: 调整扬声器摆放位置,优化听音点,提升声场的宽度、深度和高度感。 动态范围与瞬态响应调试: 调整压缩器、限制器等动态处理器,实现动态范围的理想控制,并确保瞬态信号的清晰还原。 消除系统噪声与干扰: 运用接地技术、线材选择、设备隔离等方法,最大程度地消除系统中的各种噪声源。 主观听音评价: 结合专业测量和个人听感,对系统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和微调。 第九章: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 无声故障: 分析信号链中断、设备未开启、连接错误、保护机制触发等可能原因。 杂音与噪声: 识别电源噪声、接地不良、线材屏蔽差、设备内部故障等噪声来源。 失真问题: 排除过载、信号电平不匹配、设备损坏、分频器故障等引起失真的原因。 频率响应异常: 分析扬声器、箱体、分频器、声学环境等因素导致的频率响应不平坦。 设备不稳定: 检查电源问题、散热不良、元器件老化等导致设备工作不稳定的情况。 系统性问题排除: 引导读者建立系统性的故障分析思路,从源头到末端逐一排查。 第四部分:进阶应用与未来趋势 第十章:家庭影院音响系统设计 多声道系统标准: 介绍Dolby Atmos, DTS:X等沉浸式音频格式的编码原理和声道布局。 影院声学设计: 探讨家庭影院的声学处理,包括吸声、扩散、低频陷阱的应用。 AV接收机与功放选型: 分析AV接收机的功能和选购要点,以及多声道功率放大器的配置。 投影设备与屏幕配合: 简述影音一体化的系统设计。 第十一章:专业音频工程应用 录音棚与直播间声学: 介绍专业录音环境的声学设计要求,以及监听系统的配置。 公共广播系统(PA)设计: 探讨会议系统、演出扩声系统的设计要点,包括声场覆盖、语言清晰度、功率配置等。 数字音频工作站(DAW)应用: 简要介绍DAW软件在音频后期制作、混音、母带处理中的功能。 第十二章:音响技术发展趋势 高解析度音频(Hi-Res Audio): 探讨Hi-Res音频格式的特点和播放设备。 无线音频技术: 分析蓝牙、Wi-Fi Direct等无线音频传输技术的进步与应用。 人工智能与自动化: 展望AI在音响系统自动校准、个性化音效推荐等方面的潜在应用。 沉浸式音频的普及: 预测全景声技术在消费级市场的进一步渗透。 本书特色: 系统性强: 从基础到进阶,层层递进,构建完整的音响技术知识体系。 实践性高: 大量结合实际应用场景,提供具体的设计、调试和故障排除指导。 图文并茂: 配以大量原理图、实物图、示意图,帮助读者直观理解抽象概念。 语言通俗: 避免过于专业的术语,力求用清晰易懂的语言阐述复杂技术。 内容前沿: 涵盖了近年来音响领域的新技术和发展趋势。 无论您是初涉音响领域的新手,还是希望提升专业技能的从业者,本书都将是您宝贵的参考书。通过学习本书,您将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声音的奥秘,更自信地构建和调试属于自己的高品质音响系统。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对技术书籍的“老气横秋”通常敬而远之,但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真的让人眼前一亮。它没有那种黑白印刷的沉闷感,图文排布相当考究,大量的流程图和实物电路板的特写照片,让枯燥的技术内容变得生动起来。我尤其欣赏它对“系统化思维”的培养。它不是孤立地讲解某一个芯片或模块,而是把整个音响系统——从信号的输入、前置放大、功率放大到最终的扬声器驱动——视为一个完整的链条来阐述。这种宏观的视角,让我清楚地看到了各个部分是如何协同工作的,哪里是瓶颈,哪里是优化点。对于我这种希望未来从事音响系统集成工作的人来说,这种全局观是无价之宝。而且,书里对一些经典电路拓扑结构的历史演变也有所涉及,这不仅增加了知识的厚度,也让学习过程多了一层趣味性,让人忍不住想一直读下去。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对电子设备背后的奥秘充满好奇,特别是那些能把无形的电信号变成美妙音乐的“魔法盒子”。这本书的叙述方式非常贴合初学者的思维习惯,它没有一上来就堆砌那些让人头晕的复杂公式和抽象理论,而是选择了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从最基础的电子元器件讲起,比如电阻、电容、电感这些“老朋友”,然后逐步引导我们认识它们在音频电路中扮演的不同角色。最让我惊喜的是,作者对不同类型音响设备的工作原理讲解得特别透彻,什么功放电路的甲类、乙类、甲乙类,什么影响音质的关键环节,都剖析得井井有条。阅读过程中,我仿佛有位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在身旁耐心指导,遇到难懂的地方,总能找到清晰的比喻和图示来帮助理解。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是很多其他教材无法给予的。我已经开始尝试自己动手焊接一些简单的音频小套件了,这绝对是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的典范之作。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与电子维修打交道的技术人员,我发现市面上很多教材都停留在原理介绍,对于实际故障排查的指导往往语焉不详。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似乎预设了读者会遇到实际问题。书的后半部分,专门开辟了“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的章节,它不再是空泛地说“检查电源”,而是具体到某一个工作点电压异常时,可能涉及的几个元件组合故障。它甚至提到了如何使用示波器和万用表在不同测试点进行精确测量,这一点对于现场维修人员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我甚至已经把书里提到的几个关键测试波形图打印出来,贴在了我的工作台上,当作一个实用的速查手册。这种高度的实用性和操作指导性,让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越了一本纯粹的教科书范畴。

评分

坦率地说,我购买这本书之前还有些疑虑,担心它会像很多同类书籍一样,内容过时或者翻译腔过重。然而,这次的“第2版”更新得非常及时和到位。它不仅保留了经典模拟电路部分的严谨性,还增加了对现代数字音频接口和基础数字处理模块的介绍,虽然篇幅不长,但足以勾勒出整个行业的发展脉络。更让我欣赏的是,书中对于“安全规范”和“电磁兼容性(EMC)”的强调。在设计或维修高功率音响设备时,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书中对高压部分的防护措施讲解得非常详尽和负责任。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体现了编者严谨的科学态度,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质量完全信服。它是一本能陪伴我度过学习初期,并在未来工作中持续提供参考价值的工具书。

评分

我最近迷上了复古的模拟音响设备,总觉得数字时代的播放器少了一种“味道”。这本书在这方面简直提供了及时雨般的支持。它对模拟信号处理的讲解深入到了材料科学的层面,比如不同类型晶体管在处理微弱信号时的非线性失真特性,以及PCB走线设计如何影响高频噪声的引入。读完相关的章节后,我明白了为什么老式放大器里的某些“古董”元件会比现代的通用元件表现得更出色。作者对“失真”的定义和分类也处理得非常专业和细致,区分了谐波失真、互调失真和瞬态失真,这对于追求“纯净音质”的烧友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理论支撑。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教会你如何“修”设备,更在于提升你对“好声音”的鉴赏标准和理论基础,让你从一个单纯的听众升级为一个能够理解声音背后物理机制的鉴赏家。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