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瑜伽生活:随心练瑜伽彩色插图版
:29.80元
售价:20.9元,便宜8.9元,折扣70
作者:(德)卡尔文,黄声华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5-01
ISBN:978751043803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259kg
瑜伽既不是一种宗教,也不是教会——瑜伽是一种哲学,它发源于印度。瑜伽这个词来源于梵文,意思是“和谐”——躯体与灵魂的完全和谐。如果练习者能够将瑜伽融入到日常的生活中,就可以增加自己与周围环境的联系。
把日常生活中零散的时间利用起来进行瑜伽练习,而不要让这些零散的时间白白流逝。只有这样,你才能合理分配投入在家务、工作和瑜伽练习中的时间。
本书是作者三十余年修习瑜伽的体验与方法总结,告诉人们怎样利用日常生活中零散的时间进行瑜伽练习,合理支配投入在家务、工作和瑜伽练习中的时间。本书将许多有效的瑜伽动作进行了汇总,并且把它们分解成耗时不超过两分钟的练习动作,与日常生活中的零散时间相适应,让瑜伽练习能够适合用所有场合,进而强化身体,改善情绪。
适合青年人练习的瑜伽
前言
Namaste
这就是瑜伽
提高练习效果的方法
精神放松很重要
后记
鸣谢
乌苏拉·卡尔文德国的瑜伽大师、演员,1964年出生于乌尔姆。1993年到2005年生活在加利福尼亚,在此期间,她开始修习瑜伽,并且把自己的练习经验和练习方法努力地与他人分享。她将对自己影响*的瑜伽练习集合在一起并加以适当的调整,归纳总结了60种简便易行的瑜珈动作。她曾出版过《瑜伽与灵魂》《西娜和练瑜伽的猫》等有关瑜伽的书籍。
从一个纯粹的瑜伽爱好者角度来看,这本书在“心法”的传达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准。它不仅仅教授如何“做”瑜伽,更重要的是引导读者去“感受”瑜伽。书中穿插了一些简短的冥想引导词和静心小贴士,它们就像是散落在练习路径上的小小灯塔,指引着练习者的注意力回归当下。比如,在讲解‘战士二’体式时,它会提示你去感受双脚在大地上的根基,去感受手臂延伸向无限远方的力量感,这种引导将外在的动作转化为内在的体验。我特别喜欢它关于“不完美即完美”的论述,这极大地缓解了我对自身柔韧度的焦虑。它让我明白,瑜伽的本质不是挑战身体的极限,而是学会接纳此时此刻的自己,这份温柔的鼓励,比任何高难度的体式都更有价值。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纸张选择也体现出一种对读者的尊重。拿到手里,就能感受到那种厚实而柔韧的质感,翻页时几乎没有噪音,这一点对于在清晨或深夜练习时非常重要,不想被哗啦啦的纸张声打扰到沉思的状态。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体式细节的文字描述,往往是点到为止,绝不拖泥带水,但每一个关键的对齐点(Alignment Cues)都精准到位。这说明作者对解剖学有着深刻的理解,能够用最简洁的语言,指导读者避开常见的错误发力点,从而真正做到“安全地练习”。比如,对于下犬式的脚跟落地问题,它给出的建议就非常具体,结合了前方的插图,让人一看就懂,马上就能在镜子前自我校正。这种专业性与易读性的完美结合,是很多同类书籍难以企及的。
评分我发现这本书最独特之处在于它对“流动”(Flow)概念的深度挖掘。它不只是简单地罗列体式,而是将它们串联成一系列有主题、有情绪引导的序列。例如,有一个“清晨唤醒序列”,它跟随太阳的升起缓慢展开,节奏由慢到快,充满了对新一天的期盼;而另一个“傍晚舒缓序列”,则像是为身体准备的一场温柔的告别仪式,动作舒展而绵长。这种叙事性的编排,让练习不再是机械的重复,而成为了一种富有意义的“冥想行走”。我跟着书中的指南进行了一次完整的“午后修复练习”,结束后感觉身体像是被重新校准了一般,那种由内而外的放松感非常持久。这种将练习变成一种“体验”的设计理念,无疑是这本书的灵魂所在。
评分这本关于瑜伽的书籍,色彩的运用真是让人眼前一亮。从封面设计到内页排版,那种明亮而不刺眼的色调,恰到好处地营造出一种宁静、积极的氛围。我特别喜欢它对不同体式(Asana)的图解,那些彩色的插图不仅清晰地展示了身体的每一个细微动作,更重要的是,它们仿佛带着一种温暖的引导力量。翻阅时,我能感受到作者在每一个体式选择上的用心,从基础的拜日式到更具挑战性的平衡体式,层次分明,让一个初学者也能循序渐进地建立信心。尤其是那些关于呼吸法(Pranayama)的讲解部分,用生动的色彩和线条来描绘气息的流动,这种直观的呈现方式,远比枯燥的文字描述来得有效。它不仅仅是一本动作指南,更像是一本视觉日记,记录着瑜伽练习中那种身心合一的美妙体验。我常常在练习结束后,会特意翻看那些插图,那份宁静感似乎还能残留在指尖。这本书在视觉传达上的成功,无疑为枯燥的日常练习增添了许多乐趣和动力。
评分坦白说,我接触过不少瑜伽书籍,很多要么是专业术语堆砌,要么就是照片拍得过于“完美”,让人望而却步。但这一本给我的感觉完全不同,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用一种非常接地气、充满人文关怀的方式在与你对话。书中对于瑜伽哲学的阐述,没有采用高高在上的说教口吻,而是巧妙地融入到日常生活的场景中。比如,它会讨论如何在通勤的地铁上保持内心的觉知,或者如何在工作压力大的时候,通过一个简单的手印(Mudra)来快速调整情绪。这种实用性让我觉得,瑜伽不再是伸展台上那些柔软的模特才玩得转的“高深运动”,而是真正可以渗透到柴米油盐中的生活艺术。我尤其欣赏它对不同身体条件读者的包容性,书里对于动作的“变体”介绍得极其详尽,总能找到适合自己当下状态的练习方法,让人倍感安全和被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