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中国A股市场IPO首日收益与后市收益异象研究
:25.00元
售价:17.0元,便宜8.0元,折扣68
作者:李宁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4-01
ISBN:978750496700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22kg
《中国A股市场IPO首日收益与后市收益异象研究》通过以IPO首日收益与后市收益为主线的实证与理论研究,研究中国股票市场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期望进行相应的经济学解释。
1 导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主要内容
1.3 创新点
1.4 研究方法
1.5 进一步研究方向
2 IPO首日与后市收益异象的文献述评
2.1 IPO首日收益异象
2.1.1 概念界定
2.1.2 IPO首日收益异象的国际比较
2.1.3 IPO首日收益异象相关理论研究成果
2.1.4 IPO首日收益中国市场研究成果述评
2.2 IPO后市收益异象
2.2.1 概念界定
2.2.2.IPO后市收益异象的国际比较
2.2.3 IPO后巿收益异象的西方研究成果
2.2.4 IPO后市收益中国巿场研究成果述评
2.3 本章小结
3 A股市场制度、热季周期与承销中介
3.1 发行制度变迁与巿场发展
3.1.1 IPO发行制度变迁
3.1.2 IPO定价和配置方式演变
3.1.3 A股市场发展评价
3.2 A股市场IPO发行周期
3.2.1 IPO发行市场概况
……
读完《中国A股市场IPO首日收益与后市收益异象研究》,我才真正理解了“异象”这个词在金融市场中的深刻含义。这本书并非简单地罗列数据,而是对A股市场IPO首日收益与后市收益之间存在的普遍性脱节现象,进行了系统性、多层次的剖析。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通过严谨的实证研究,揭示了导致这种“异象”的多种内在机制,包括但不限于市场情绪的过度膨胀、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估值偏差、以及某些制度性因素的潜在影响。对于我这样一名普通投资者来说,这本研究无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新股投资。我不再满足于仅仅看到首日股价的上涨,而是开始思考,这种上涨是否可持续?是否存在被高估的风险?书中关于如何辨别真正具有长期价值的新股的分析,为我指明了方向。我期待通过学习本书,能够提升自己在新股投资决策中的独立判断能力,避免陷入“追涨杀跌”的陷阱,从而在波动起伏的A股市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稳健投资之道。
评分这本《中国A股市场IPO首日收益与后市收益异象研究》的书名本身就足够吸引我了。作为一名长期关注A股市场的散户投资者,我常常对新股上市后的表现感到困惑。有时候,一只备受瞩目的新股,首日上市如同坐上了火箭,涨幅惊人,仿佛一夜暴富的梦想触手可及;然而,令人扼腕的是,很多这样的“明星股”在短暂的辉煌之后,便开始步履蹒跚,甚至一路下跌,让投资者套牢其中,血本无归。反之,也有一些新股,首日表现平平,甚至破发,却在之后几个月甚至几年里,凭借扎实的业绩和稳健的增长,成为市场上的“黑马”,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这种“首日收益”与“后市收益”之间的脱节,甚至负相关,在我看来,绝非偶然,其中必然隐藏着一些深刻的市场逻辑和规律。这本书的出现,仿佛为我揭开了A股市场一个长期存在的谜团,我非常期待能通过本书的学习,深入剖析这些“异象”背后的原因,理解它们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在未来,我们应该如何识别和应对这种现象,从而在投资决策中做出更明智的选择,避免被表面的繁荣所迷惑,真正抓住那些有价值的投资机会。
评分作为一名曾经因为追逐新股首日暴涨而亏损累累的投资者,我怀着一种既期待又略带“治疗”意味的心情来阅读《中国A股市场IPO首日收益与后市收益异象研究》。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是对我过去投资经历的一次深刻反思和学习。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首日收益”与“后市收益”之间关联性的实证分析。它是否提供了一些量化的指标,能够帮助我在新股申购或上市初期,就判断出哪些公司可能存在“高首日收益,低后市收益”的风险?或者反之,哪些公司虽然首日表现平淡,但却蕴含着巨大的后市增长潜力?我希望能从书中找到一些切实可行的操作指南,例如,在评估一家新股的投资价值时,需要重点关注哪些财务指标、行业前景、以及管理层情况?书中对投资者情绪的分析也让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为我知道,在A股市场,情绪往往能放大或者扭曲价值。理解这些情绪的来源和影响,对于避免“追涨杀跌”的悲剧至关重要。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A股IPO的研究,更是关于如何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中,修炼理性投资心态的一堂必修课。
评分《中国A股市场IPO首日收益与后市收益异象研究》为我揭示了一个我一直以来都深感好奇的A股市场现象。我曾多次疑惑,为何很多新股上市当天就出现了令人咋舌的涨幅,但没过多久,股价就开始疲软,甚至大幅回调,让早期介入的投资者望而却步。这种“泡沫化”的上市表现,究竟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是制度层面的问题,还是市场参与者行为的必然结果?这本书的研究,无疑触及了A股市场深层次的运作机制。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理论上的解释,例如,是否与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信息披露不充分、以及市场监管的有效性有关?同时,我也希望能从书中找到一些实用的分析工具,帮助我识别那些真正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价值股”IPO,而不是被那些短期内炒作起来的“概念股”所迷惑。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关于A股IPO的深刻见解,更重要的是,它引导我们去思考,在信息不对称和情绪驱动的市场中,如何才能做出更理性的投资决策,从而在A股市场中取得持续的成功。
评分初次翻阅《中国A股市场IPO首日收益与后市收益异象研究》,我便被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深刻的洞察力所折服。书中的案例分析和数据模型,虽然我不是专业的金融研究人员,但也能感受到其背后庞大的信息量和细致的考量。作者并没有仅仅停留在描述“首日收益高,后市收益低”的现象,而是深入挖掘了导致这种“异象”的多种驱动因素。从宏观的市场环境,到微观的公司基本面,再到投资者情绪和行为的非理性因素,这本书都进行了多维度的审视。例如,对于某些新股上市时被市场过度追捧,导致估值虚高,我深有体会,这往往是由于散户投资者盲目跟风,以及券商和媒体的渲染所致。而当市场冷静下来,或者公司自身存在一些隐性问题暴露时,股价便会回归理性。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系统性的框架,帮助我们理解这些复杂的相互作用,并教会我们如何运用量化指标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去辨别那些真正具备长期投资价值的IPO。读完这本书,我仿佛拥有了一副更清晰的“透视眼”,能够穿透市场的短期波动,看到公司内在的价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