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居家养老之健康管理
定价:48.00元
售价:32.6元,便宜15.4元,折扣67
作者:韩萍
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9-01
ISBN:978753048375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国内首套居家养老指导教程
《老有所医:老龄社会之居家养老与医养结合丛书》是针对居家养老和医养结合的相应图书缺乏、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培训相应教材匮乏的现实情况,而策划组织编写的。共6册:《居家养老之环境设计》《居家养老之饮食营养》《居家养老之心理健康》《居家养老之健康管理》《居家养老之护理照护》《居家养老之康复指导》。涵盖居家养老、医养结合的全程各环节,内容翔实,图文并茂,操作性强,方便读者学习和实践。可作为专业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的培训用书,也可用作老年人和照护人(亲属或保姆)的科普图书。
韩萍,北京小汤山医院(北京小汤山疗养院)原副院长、主任中医师。现任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健康管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从医30余年。1983-1999年在南京医科大学和江苏省人民医院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科研工作。1999年11月-2014年12月,在北京小汤山医院主要从事干部保健、中医临床健康管理、疗养康复、科研教学及健康教育工作。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有心思,封面采用了柔和的米白色调,搭配了一张充满生活气息的插画,一看就知道是贴近普通家庭的书籍。内页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阅读起来眼睛不容易疲劳。我尤其欣赏它在排版上的用心,字体大小适中,行距宽松,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压迫感。这本书的结构组织得非常清晰,章节划分逻辑性很强,让人在翻阅时能迅速定位到自己感兴趣的部分。从目录上看,它似乎涵盖了非常多关于家庭生活美学的方方面面,比如如何打造一个温馨的家居环境,各种季节性的家居布置技巧,以及如何通过一些小小的装饰品来提升居住的幸福感。我记得有一章专门讲了“光影与空间的关系”,分析了不同光源如何影响室内氛围,读起来就像是上了一堂生动的室内设计速成课。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指导,还穿插了许多实用的小窍门,比如如何用最经济的方式翻新旧家具,或者如何利用绿植净化室内空气,这些都非常接地气,让人读完后立刻就想动手实践一下。这本书给我的整体感觉是,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住”的书,更像是一本关于“生活态度”的指南,教导人们如何慢下来,用心去经营自己的每一寸生活空间。
评分读完这本书的感受,我简直想立刻把我家里那些陈旧的家具都重新排列组合一遍!这本书的论述角度非常独特,它不像一般的家居指南那样只关注“买什么”或者“怎么装”,而是深入探讨了“为什么”要这么布置。它大量引用了心理学和行为学的研究成果,解释了色彩、材质和家具布局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情绪和行为模式。比如,它详细分析了为什么深蓝色系的房间能让人感到平静,以及开放式厨房设计如何促进家庭成员间的交流。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关于“收纳的哲学”这一部分,作者提出收纳不应是为了隐藏杂物,而是一种“筛选生活必需品”的过程,它引导读者反思自己真正需要和珍视的东西是什么。这种从精神层面切入的探讨,让这本书的深度远超同类书籍。书中的案例分析也做得非常精彩,不仅有精美的图片展示,更有详细的步骤解析,即便是没有设计基础的人也能从中找到灵感。我感觉自己不再是盲目地追求时尚的家居风格,而是开始思考如何根据我家的实际情况和我的生活习惯,来创造一个真正属于我的、能滋养心灵的居所。
评分这本书的实用性简直是为我们这些“手残党”量身定做的!它没有采用那种高高在上的设计师语言,而是用非常直白、甚至有点幽默的口吻来讲解那些看似复杂的操作。比如,关于自己动手进行墙面改造的部分,作者提供了好几种不同难度的方案,从最简单的局部刷漆到稍微复杂一点的墙纸铺贴,每一步都有详尽的图解和“避坑指南”。我尤其赞赏它在工具介绍上的详尽程度,它清晰地列出了每项工作需要准备的基本工具,甚至连购买渠道和性价比分析都给得明明白白,这对于预算有限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书中还包含了一个很棒的“季度维护清单”,提醒你在不同季节需要对家居进行哪些保养,比如如何应对梅雨季节的防潮,或者冬季如何保护木地板。这些细致入微的提醒,极大地降低了维持一个美好家居环境的门槛。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家务”的恐惧感都消退了不少,它让我确信,即使不是专业人士,也能通过合理的规划和一点点努力,让自己的住所焕然一新。
评分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是想寻找一些关于提升居住舒适度的灵感,结果发现它在“人与环境互动”方面的内容给了我巨大的启发。这本书的视角非常宏大,它讨论了如何将自然元素无缝地融入室内空间,不仅仅是摆放植物那么简单,而是深入探讨了通风、采光以及声音环境的营造。作者花了很多篇幅讲解如何通过巧妙的窗帘和百叶窗设计来控制日照的强度和角度,以达到最舒适的室内光线效果。在听觉环境方面,书中提到了利用水景或特定的声学材料来优化室内音场,这对居住在高密度城市中的人来说,非常有价值。此外,书中对“气味”在家居环境中的作用也有独到的见解,它指导读者如何利用天然精油或香薰植物来调节空间的气味氛围,从而影响人的情绪。这本书的知识体系非常完整,它不仅关注视觉美学,更全面地考虑了人的五感体验。它引导我思考,一个真正美好的居住空间,应该是全方位调动人的感官,让人在其中感到全然放松和自在的场所。这本书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更立体、更科学的家居环境构建框架。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风格简直是一股清流,非常具有文学性,读起来完全没有那种教条式的说教感。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富有诗意,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朋友在与你分享她多年积累的生活智慧。她用非常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许多生活场景,比如清晨阳光洒满客厅时的温馨,或是雨天窝在阳台阅读时的宁静,这些描绘让我产生了强烈的代入感。书中对不同材质的描述也极为考究,比如对原木的纹理、亚麻布料的粗粝感,以及陶瓷的温润触感的细致刻画,都体现了作者对生活品质的极致追求。我特别喜欢其中穿插的一些个人随笔和感悟,它们像是散落在精致餐桌上的调味料,让整本书的味道更加丰富和有层次。这些随笔谈及了作者如何从一次旅行中获得装饰灵感,或者如何通过一个手工制作的小物件来记录生活中的重要时刻。这本书更像是一本生活美学的随想集,它教会我的不是如何快速地完成一个家装项目,而是如何放慢脚步,去欣赏和享受每一个创造和布置的瞬间。它让我意识到,家不仅仅是遮风挡雨的物理空间,更是承载记忆和情感的容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