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父母不該說的一句話
定價:26.00元
售價:17.7元,便宜8.3元,摺扣68
作者:梁乃元著
齣版社:企業管理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9-07-01
ISBN:978780255199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359kg
父母的一句“良言”,可以給孩子指明方嚮,由“平凡”變為“不凡”;而父母的一句“惡語”,會將孩子推入險境,由“天纔”墮為“庸纔”。是點亮孩子的一生還是讓孩子在黑暗中痛苦地掙紮?看完本書,你就會找到答案!
本書汲取瞭國內外眾多先進的教育理念,結閤中國傢庭教育的實際,列舉瞭生活中很多父母常掛在嘴邊教育孩子的話。這些話,無論是誇奬還是批評,從對孩子的教育效果來說,並不是好的選擇。本書以理論結閤實際的方式對這些話語的不足之處進行瞭闡釋,希望父母們能夠通過此書有所領會。同時,也希望本書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使父母能夠對自己的教育方式進行自查和反省,找齣教育子女的*方式。需知:在這個世上,沒有教育不好的孩子,隻有不懂教育的父母。
1.這孩子不是那塊料!
2.彆給自己找藉口,你還有理瞭!
3.今天咱們新帳舊賬一起算!
4.你怎麼就那麼笨呢?!
5.語文成績再好也彌補不瞭英語的不足呀!
6.隻想當個工人,沒齣息!
7.再哭,媽媽就不要你瞭!
8.你怎麼敢用這種態度跟我講話!
9.連父母的話都不聽嗎?
10.誰打你,你就打他!
11.除瞭學習,你什麼事都不用管!
12.這種事隻有你做得齣來!
13.你就不能像××一樣?!
14.你是聰明的孩子!
15.又是“為什麼”,你有完沒完?
16.都怨桌子,打它,打它……
17.如果你考100分,就奬勵你100塊錢!
18.爸爸好還是媽媽好?
19.都怪爸爸沒本事……
20.我像你這麼大的時候……
21.你再不聽話,我告訴你們老師去!
22.你纔考瞭這麼點兒分,對得起我嗎?
23.聽老師說,你的錶現很不像樣!
24.你太不專心瞭!
25.我這也是為你好!
26.看這些閑書乾什麼,考試又不考!
27.彆多管閑事,管好你自己就行瞭!
28.愛玩的孩子沒齣息!
29.大人說話,小孩不許插嘴!
30.一點禮貌不懂,還不快叫阿姨!
31.你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32.你怎麼這麼沒良心呀!
33.你自己看著辦吧!
34.彆逞能,你還小呢!
35.纔知道錯瞭,早乾嗎去瞭?
36.不承認錯誤就彆吃飯!
37.你還有沒有自尊心瞭!
38.你就不能把心思花在學習上?
39.我怎麼生瞭你這麼個兒子!
40.媽媽求你瞭……
41.你太讓我失望瞭!
42.韆萬彆給我丟臉!
43.那有什麼瞭不起的!
44.我這麼辛苦還不是為瞭你!
45.這幾天又做什麼壞事沒有?
46.從現在開始,我不會再管你瞭!
47.跟你說過多少次瞭……
48.你怎麼能自作主張!
49.你還敢撒謊,你以為我不知道?
50.你還敢頂嘴?!
51.怕什麼,真是個膽小鬼!
52.你整天就知道異想天開!
53.你們老師的水平太差瞭!
最近讀完《父母不該說的一句話》,這本書真的給瞭我太多的震撼和反思。我一直以為自己是個很開明的父母,但在閱讀的過程中,我纔意識到,原來我無意中說齣的一些話,可能在孩子心裏留下瞭多麼深的印記。書裏舉瞭很多具體的例子,比如“你看看彆人傢的孩子”、“你這麼笨,以後怎麼辦”、“這點小事都做不好”等等,這些話聽起來好像是父母在激勵孩子,但實際上,它們卻像一把把無形的刀,刺傷瞭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我迴想起自己小時候,聽到父母這樣說的時候,內心深處的失落和無力感,真的能夠感同身受。這本書讓我明白,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的成長有著決定性的影響,我們以為的“為你好”,在孩子那裏可能變成瞭沉重的負擔。作者的筆觸非常細膩,她沒有簡單地指責父母,而是用一種理解和同情的方式,引導我們去發現問題,去尋找更好的溝通方式。書中提供的解決方案也十分實用,比如如何傾聽孩子的真實想法,如何肯定孩子的努力而不是結果,如何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自我認知等等。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仿佛經曆瞭一場“心靈洗禮”,對親子關係有瞭全新的認識。我開始更加留意自己的言語,努力去說那些能夠滋養孩子心靈的話,而不是傷害他們。這是一本值得所有父母深思和反復閱讀的書。
評分《父母不該說的一句話》這本書,我讀得可謂是心潮澎湃,也讓我對自己作為父母的身份進行瞭深刻的反思。我曾經認為,父母的經驗和判斷是絕對正確的,我們對孩子的要求也是閤情閤理的。但是,這本書讓我看到瞭,我們很多時候的“善意提醒”和“嚴厲管教”,可能正在悄悄地傷害著孩子。書中有一個章節,專門討論瞭“反問式”的責備,比如“你當時怎麼想的?”、“你怎麼能這麼不負責任?”。我發現自己以前經常會用這樣的方式來問孩子,以為這樣能讓他們反思。但這本書讓我明白,這樣的方式隻會讓他們感到更加委屈和無助。作者在書中用非常生動、真實的案例,詳細地分析瞭這些“不該說的話”對孩子心理造成的長期影響,比如讓他們變得缺乏安全感、不敢錶達真實的自己、甚至對親子關係産生隔閡。讀到書中關於“貶低式”的評價時,我更是感到一陣陣的心痛,因為我意識到自己曾經多麼頻繁地貶低孩子的努力。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指齣瞭問題,更重要的是,它提供瞭一套非常實用的“引導式”的溝通方法。它教我們如何去傾聽孩子的想法,如何去理解他們的感受,如何在他們遇到睏難時,給予他們恰當的支持和引導。這本書讓我對親子關係有瞭全新的認識,我正在努力踐行書中的理念,去構建一個更加健康、積極的傢庭溝通模式。
評分《父母不該說的一句話》這本書,我花瞭整整一個周末纔消化完,與其說是閱讀,不如說是進行瞭一次深入的自我剖析。我過去常常陷入一種誤區,認為父母的權威不容置疑,自己的經驗就是真理。然而,這本書就像一麵鏡子,照齣瞭我那些不自知的“語言暴力”。例如,書中提到的一些“標簽式”的評價,比如“你就是個拖延癥”、“你就是個馬虎鬼”,這些話一旦說齣口,孩子就容易將這些負麵的標簽內化,從而真的開始按照這個“劇本”去生活。我突然驚覺,我曾經多麼頻繁地對我的孩子說過類似的話,而當時的我,還以為自己是在指齣他們的缺點,以便他們改正。這本書讓我明白瞭,真正的教育不是一味地指責和否定,而是要用支持和理解去引導。作者詳細闡述瞭不同年齡段孩子的心智特點,以及哪些話語會對他們造成怎樣的心理創傷。她用瞭很多案例,有些是作者親身經曆,有些是她從谘詢中收集的,這些案例都非常生動,讓我能夠清晰地看到這些“不該說的話”所帶來的長期後果。讀到後麵,我甚至有些後怕,慶幸自己還能有機會通過這本書來彌補過去的不足。書中的許多建議,比如“看見孩子的努力,而不是僅僅看到結果”、“允許孩子犯錯,並從中學習”,這些都為我打開瞭一扇新的大門。我現在正在嘗試著去改變,雖然過程並不容易,但每一次成功的溝通,都讓我看到瞭希望。
評分《父母不該說的一句話》這本書,我大概是兩天就看完瞭,但其中的內容卻讓我反復咀嚼瞭很久。這本書就像一位智者,用溫柔而堅定的語氣,為我揭示瞭親子溝通中那些隱藏的“陷阱”。我曾經以為,父母的權威是毋庸置疑的,我們說的話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指引。然而,書中對“命令式”的溝通方式進行瞭深刻的批判,讓我恍然大悟。我以前經常會對孩子說,“你必須這樣做”、“你不能那樣做”,現在迴想起來,我纔意識到,這樣的溝通方式隻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讓他們覺得自己不被尊重。作者在書中詳細地分析瞭,為什麼這些“不該說的話”會給孩子帶來長期的負麵影響,比如讓他們變得缺乏自主性,不敢錶達自己的想法,甚至對父母産生疏離感。書中的案例都非常生動,讓我能夠清晰地看到,一句不恰當的話,可能就會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中埋下多少的陰影。這本書的可貴之處在於,它不僅僅是指齣瞭問題,更重要的是,它提供瞭一套非常實用的“賦權式”的溝通方法。它教我們如何去引導孩子自己做決定,如何去肯定他們的付齣,如何在他們遇到睏難時,給予他們堅實的後盾。這本書讓我對親子關係有瞭全新的認識,我正在努力踐行書中的理念,去建立一個更加平等、尊重的傢庭溝通模式。
評分《父母不該說的一句話》這本書,絕對是我近年來閱讀過的最具有啓發性的一本書籍之一。我一直認為自己是一位比較理性的父母,但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纔意識到,原來我口中那些“為瞭孩子好”的話,可能正在悄悄地傷害他們。書中有一個章節,專門討論瞭“評判式”的語言,比如“你太讓我失望瞭”、“你怎麼總是這樣?”。我發現自己以前經常會說這些話,尤其是在孩子成績不理想或者行為不端的時候。這本書讓我明白瞭,這些評判隻會讓孩子感到羞恥和沮喪,而不會激發他們改正的動力。作者用大量的心理學知識和大量的真實案例,深入淺齣地解釋瞭這些“不該說的話”對孩子心靈成長的負麵影響,包括降低他們的自信心、扼殺他們的創造力、甚至讓他們産生自我懷疑。我讀到書中關於“否定式”的溝通時,更是感到一陣陣的刺痛,因為我意識到自己曾經多麼頻繁地否定孩子的想法和感受。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指齣瞭問題,更重要的是,它提供瞭一套非常實用的“積極溝通”的工具和方法。比如,如何用“我”開頭的句子來錶達自己的感受,如何去積極地傾聽孩子的需求,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營造一種更加積極、支持性的傢庭氛圍。這本書讓我對親子溝通有瞭全新的認識,我正在積極地將書中的方法運用到我的傢庭生活中,並且已經看到瞭初步的成效。
評分最近有幸拜讀瞭《父母不該說的一句話》,這本書給我帶來的衝擊是難以言喻的。我一直以為自己在育兒方麵做得還不錯,也努力給孩子最好的教育,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自己身上許多不自知的“盲點”。其中,書中對“消極預測”式的話語進行瞭深刻的剖析,讓我感到脊背發涼。我曾經說過“你這麼粗心,以後肯定會吃虧的”、“你就是個沒有耐心的人,什麼事都做不好”,當時我以為這是在提醒他們,但現在我纔明白,這些話語是在給孩子的人生設限。作者在書中用大量的篇幅,結閤心理學原理和豐富的實踐案例,詳細闡述瞭這些“不該說的話”對孩子成長産生的負麵影響,比如打擊他們的自信心、扼殺他們的潛能、甚至讓他們對未來感到悲觀。書中的案例都非常貼近生活,讓我感同身受,也讓我對自己的言行有瞭更深的警惕。這本書不僅僅是指齣問題,更重要的是,它提供瞭一套非常實用的“積極肯定”的溝通策略。它教我們如何去發現孩子的優點,如何去肯定他們的努力,如何去幫助他們建立健康的自我認知。這本書讓我明白瞭,父母的語言是有力量的,用對瞭可以成就孩子,用錯瞭則會傷害孩子。我正在努力學習書中的方法,嘗試著用更積極、更支持性的語言去與孩子交流,去陪伴他們健康成長。
評分最近讀瞭《父母不該說的一句話》,簡直讓我夜不能寐,一直在反思自己過去的行為。我一直以為自己給孩子提供瞭最好的教育,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自己曾經的盲區。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對“情緒化”的指責進行瞭深刻的剖析。我曾經會因為孩子犯錯而大發雷霆,說齣一些傷人的話,事後又後悔不已。這本書讓我明白,情緒化的語言隻會加劇孩子的恐懼和對抗,而不是真正解決問題。作者在書中列舉瞭大量的“不該說的話”,並且詳細分析瞭這些話語對孩子心理産生的長期影響,比如破壞親子關係、打擊孩子的自信心、甚至導緻孩子齣現心理問題。書中的一些例子,是我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說的話,讀的時候真是又驚又怕,恨不得迴到過去,把自己說過的話都收迴來。這本書的可貴之處在於,它不僅指齣瞭問題,更提供瞭大量的“說些什麼”的建議,以及如何去傾聽孩子的內心世界。比如,當孩子遇到挫摺時,與其說“你怎麼這麼沒用?”,不如說“看起來這件事讓你很難過,我在這裏,我們可以一起想辦法”。這種溫和而支持的溝通方式,是這本書帶給我的最大啓發。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真誠,沒有絲毫的說教意味,而是像一位過來人,與你娓娓道來,讓你在不知不覺中,就已經開始審視自己。
評分《父母不該說的一句話》這本書,我拿到手後就迫不及待地開始閱讀,結果完全沉浸其中,幾個小時都停不下來。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個對孩子很體貼的父母,但這本書的齣現,徹底顛覆瞭我過去的認知。讓我感到震驚的是,很多在我看來是“善意的提醒”或者“必要的批評”,在書中都被列為瞭“不該說的話”。比如,書中提到的一些“預設式”的負麵評價,例如“你注定成不瞭大事”、“你永遠都改不瞭這個缺點”,這些話語的殺傷力簡直是毀滅性的。我曾幾何時,也對我的孩子說過類似的話,雖然當時並沒有惡意,但現在迴想起來,真的感到無比愧疚。作者在書中用瞭大量的篇幅,來分析這些“不該說的話”對孩子心理發展的負麵影響,包括自卑、焦慮、叛逆,甚至是對未來失去希望。書中的案例都非常真實,讓我仿佛看到瞭自己的影子,也看到瞭我孩子可能經曆過的痛苦。這本書不僅指齣瞭問題,更提供瞭切實可行的解決之道。它教導我們如何用積極的語言去肯定孩子的努力,如何引導孩子認識自己的優點,如何與孩子建立深厚的信任關係。我現在最大的感受就是,原來育兒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它需要我們不斷地學習、反思和成長。這本書是我育兒路上的一盞明燈,它讓我看到瞭前行的方嚮,也給瞭我堅持下去的力量。
評分我必須說,《父母不該說的一句話》這本書,簡直是為那些像我一樣,在育兒路上摸爬滾打,卻常常感到力不從心的父母們量身定做的。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說教類的育兒指南,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誘的朋友,帶著你一點點剝開那些隱藏在日常對話中的“雷區”。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對“比較式”的批評進行瞭深刻的剖析。我承認,我曾經很喜歡用“你看看彆人傢的孩子”來激勵我的孩子,以為這樣能讓他們看到差距,從而奮起直追。然而,書裏告訴我,這種做法隻會讓孩子感到自卑,覺得自己永遠無法達到父母的期望,甚至會産生怨恨。這本書的語言非常接地氣,沒有那些晦澀難懂的理論,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結閤大量的真實案例,深入淺齣地講解瞭父母的哪些話語會給孩子帶來長期的負麵影響。作者的分析非常到位,她不僅指齣瞭問題,更重要的是,她提供瞭具體的、可操作的替代性溝通方式。比如,當孩子做錯事情時,與其說“你怎麼這麼不小心!”,不如說“這件事讓你有些沮喪,我們一起看看哪裏可以做得更好?”。這種細微的差彆,卻能帶來天壤之彆。這本書讓我意識到,父母的語言是一把雙刃劍,用好瞭可以滋養孩子,用不好則會傷人。我現在正在努力學習書中的方法,嘗試著去構建一個更加積極、健康的親子溝通環境。
評分我花瞭大概一個星期的時間,纔把《父母不該說的一句話》這本書細細品味完。說實話,這本書讓我感到前所未有的震撼,也讓我對自己過去的育兒方式進行瞭深刻的審視。我一直覺得,父母對孩子的要求是天經地義的,也是為瞭他們好。然而,這本書讓我看到瞭,很多時候,我們父母的一句話,可能就會成為孩子心中一道難以愈閤的傷疤。書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觀點,就是“過度期待”和“不切實際的要求”所帶來的傷害。我記得我曾經對我的孩子說過,“你一定要考上名牌大學”,這句話當時我覺得是很正常的,是為瞭激勵他。但是,這本書讓我看到,過度的期待隻會讓孩子背負沉重的壓力,一旦他們達不到,就會産生巨大的挫敗感。作者用瞭很多真實的案例,來揭示這些“不該說的話”對孩子造成的深遠影響,從童年時期的自卑,到成年後的不安全感,甚至是心理問題。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樸實,沒有空泛的理論,而是通過一個個鮮活的故事,讓你感同身受。它不僅僅是指齣問題,更重要的是,它教會我們如何去“好好說話”,如何用充滿愛和理解的語言去引導孩子。我現在正在努力學習書中的方法,嘗試著用更加溫和、支持的方式與孩子溝通,去傾聽他們的聲音,去理解他們的感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