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东线:辽阔的南方大地
定价:39.00元
作者:朱世巍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3-01
ISBN:978722912875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全面展示苏德战线的史诗巨著·
·真实客观体现战场搏杀的宏图伟卷·
作者以翔实的资料和简练的文笔,全景式地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战争画面:既有高层将领的运筹帷幄,也有下级将士的浴血奋战;既突出了德军进攻的凶猛,又表现了苏军的英勇无畏。即便是熟悉东线战场的读者,也能从书中获得新的领悟,是二战军事读物中不可多得的佳作。作品充分肯定了苏联军民在卫国战争中的英勇顽强,用事实展现了苏联在反战争中作出的巨大贡献。
内容提要
《东线》系列丛书,由军事作家朱世巍先生撰写。它全面而详细地讲述了二战中苏德战争的整个过程。全书以丰富的地图、表格和图片资料,以及洗练、洁净的文字表现,展示了苏德战场上震撼人心的浴血大搏击与攻防力量的大转换。
《东线:辽阔的南方大地》承接上部《东线:巴巴罗萨与十八天国境交战》,主要讲述了国境结束交战后,德军攻入苏联境内,面对苏军的顽强抵抗和各地战局,德军统帅部围绕战争下一步的展开方向进行了激烈辩论,*后,夏季和秋季战役的决战焦点由中部转向南部,相继爆发了规模巨大的斯摩棱斯克和基辅战役。德军虽然取胜,却失去了进攻莫斯科的宝贵时间。围绕这一战役方向改变的得与失,史学界争论至今。
目录
作者介绍
朱世巍,江西南昌人,我国军事作家。曾为《兵器》、《战场》、《军事世界画刊》等刊物撰写稿件,同时还参与了《二战德军坦克装甲车辆全集》、《二战苏军坦克装甲车辆》等的编撰工作。主要著作有《东线:从哈尔科夫到库尔斯克》《东线:决战第聂伯河》《东线:从乌克兰到罗马尼亚》《东线:中央集团军群的覆灭》《东线:大崩溃》《东线:1945年的春天》《东线:攻克柏林》等。
文摘
序言
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史料搜集工作是极其扎实的,可以看出作者花费了巨大的心力去挖掘那些鲜为人知的档案和口述资料。它并非简单地复述已有的历史观点,而是提出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观察角度,尤其是在对特定地域文化变迁的探讨上,提供了非常独到的见解。那些关于社会结构、民间习俗甚至地方方言的细致描述,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那个宏大历史叙事之下“小历史”的理解。当我读到那些被学术界长期忽视的细节被重新打捞出来,并被系统地置于一个清晰的逻辑框架中时,我由衷地感到知识的魅力和被拓展的兴奋。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记录了“发生了什么”,更在于深刻地剖析了“为什么会这样”,为后续的研究者留下了宝贵的参照系。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有一种独特的韵味,它糅合了纪实文学的冷静克制与散文的抒情特质。作者的文字功底深厚,遣词造句既有古典的凝练,又不失现代的流畅。特别是那些环境描写的段落,简直是为画面而生的,寥寥数语就能勾勒出一幅气势恢宏或静谧幽深的场景。但这种美感从未喧宾夺主,它始终服务于主题的表达。有时候,作者会突然插入一句精辟的哲理总结,如同在奔腾的河流中突然出现了一块坚硬的礁石,让人不得不停下来深思。这种张弛有度的语言节奏,让我在阅读时保持着一种持续的警觉和享受,它既能让我沉浸在故事中,又能随时把我拉回到对文本深层含义的思考上,实在是一种难得的阅读体验。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的“现场感”,读完之后,我的脑海中仿佛经历了一场漫长而真实的旅行。作者在描述那些地理空间时,似乎自带了一种全景摄像机视角,从高空俯瞰的辽阔到巷陌街角的细微尘土,都描绘得栩栩如生。我仿佛能闻到那个年代特有的烟火气和泥土味,能感受到不同季节气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这种强烈的空间代入感,使得那些抽象的历史事件变得具体可触,不再是教科书上干巴巴的年代和地点。它成功地将“地理”与“人文”紧密地编织在一起,让你明白,地域的特性如何塑造了特定群体的性格和命运。读完此书,我对那片广袤土地的想象,不再是平面化的地图符号,而是充满了复杂肌理和生命力的立体空间。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极其精准,它不像某些历史作品那样堆砌资料,而是将宏大的历史背景巧妙地融入到生动的人物命运之中。作者的笔触极其细腻,对人物心理的刻画入木三分,无论是坚韧的底层人物,还是那些在时代洪流中沉浮的知识分子,他们的挣扎、希望与幻灭,都描摹得淋漓尽致。我尤其欣赏作者那种不动声色的叙事技巧,很多重大的历史转折点,并没有用夸张的笔法去渲染,而是通过人物日常琐碎的对话和内心的波澜,自然而然地展现出来,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力量,远比直接的口号式叙述来得震撼人心。读到某些情节时,我甚至能清晰地感受到那种特定历史时期特有的压抑与躁动,仿佛自己也身处其中,与角色一同呼吸。这种高级的文学技巧,使得全书读起来酣畅淋漓,丝毫没有晦涩感。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那种粗粝的质感,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尘埃。拿到手里沉甸甸的分量,也预示着内容的厚重。我特别喜欢那种老式的排版,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对传统工艺的尊重,而不是现在流行的那种扁平化设计。阅读的过程就像是在进行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那些旧式的字体和图文排布,无形中为文字增添了一层历史的滤镜。每一次翻页,都能感受到印刷者和装帧设计师的心思,这种对细节的打磨,在如今的出版界已属难得。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书中的插图选取得非常考究,黑白照片的颗粒感和光影处理,精准地捕捉了那个时代特有的氛围,那种质朴而又充满生命力的景象,透过纸张扑面而来。这本书的实体感,是电子阅读无法替代的体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