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游泳运动员力量训练阶段生理生化指标的评价及机制
定价:28.00元
售价:19.6元,便宜8.4元,折扣70
作者:黄文聪
出版社: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1-01
ISBN:9787811006520
字数:
页码:10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游泳运动员力量训练阶段生理生化指标的评价及机制》根据运动应激与适应的原理,以分析观察骨骼肌蛋白合成的适应为着眼点,以分析观察骨骼肌细胞HSP70的变化为切入点,对机体整体反应、内分泌系统的调节适应,以及影响细胞功能的关键蛋白的变化三个不同的层面的问题进行了有益的研究探索,试图为科学训练、提高运动成绩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目录
作者介绍
黄文聪,男,1973年7月出生。1996年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生物科学系,1998~2000年在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学习,获教育学硕士学位。2002年再次考入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2005年获博士学位。
长期从事运动员机能评定及康复措施的研究,近年来主要从事运动训练方法与机制的研究。先后主持广西科技厅课题“超常训练的药械多元组合系统康复研究”,体育局课题“广西田径队男短组、女柔队、散打队九运会科技攻关研究”等,2001年获广西体育总局颁发的科技服务贡献一等奖。作为主要参加人员,参与国家体育总局课题“我国游泳运动员专项力量素质训练手段的研究与应用”。发表论文10篇,各有一篇论文入选第六届和第七届全国科学大会。
现任教于哈尔滨工程大学体育军事训练部,副教授,硕士导师,承担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任务。
文摘
序言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总体思路
2 人体试验I 游泳运动员不同训练阶段负荷安排及血清激素水平的变化
2.1 试验对象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讨论
2.4 小结
3 人体试验Ⅱ 游泳项目力量训练恻游泳运动员身体成份和力量素质影响
3.1 试验对象与方法
3.2 结果与析
3.3 讨论
3.4 小结
4 动物试验I 模拟力量训练对大鼠整体机能和血清激素变化的影响
4.1 实验动物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讨论
4.4 小结
5 动物试验II 模拟力量训练对大鼠骨骼肌Hsp70应答及其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5.1 实验动物与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3 讨论
5.4 小结
6 全文总结
文献综述
1 运动应激对翔PG轴及睾酮的影响和适应
2 运动应激对HPA的影响和适应
3 运动应激对GRH-SS/hGH-IGF轴的影响和适应
4 HSP70热耐受性获得及对运动应答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为一个对运动生理学略有了解的旁观者,我对《游泳运动员力量训练阶段生理生化指标的评价及机制》这本书的出现感到非常欣喜。它填补了我一直以来对游泳训练过程中“看不见”的部分的认知空白。我一直认为,科学的训练不应该是经验的堆砌,而应该是建立在严谨的科学基础之上的。这本书正是这样一本著作。它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现象的描述,而是深入剖析了游泳运动员在进行力量训练时,身体内部发生的种种生理和生化反应。书中对于激素水平、代谢产物、肌肉微观损伤与修复等方面的阐述,让我对力量训练的本质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我一直对“为什么某些训练会带来显著进步,而另一些却效果甚微”感到好奇,而这本书通过对生理生化指标的评价,为我揭示了其中的奥秘。它强调了训练的周期性、阶段性以及个体差异的重要性,并且提示了如何通过客观的指标来衡量和调整训练方案。这本书对于那些希望将运动训练提升到更高科学层面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它提供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一种基于数据和科学原理来指导运动实践的理念。
评分作为一名游泳爱好者,我一直对如何提升游泳表现充满好奇。一直以来,我都是凭着感觉和一些零散的训练经验在摸索,总觉得自己在某个瓶颈期停滞不前,尤其是在力量和耐力方面。读了这本《游泳运动员力量训练阶段生理生化指标的评价及机制》之后,我眼前豁然开朗。虽然书名听起来有些学术,但它提供的见解却非常实用。我尤其被书中关于不同训练阶段对身体生理反应的详细解读所吸引。它不再是简单地告诉你“要做多少组,多少次”,而是深入浅出地解释了为什么这样做,以及身体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比如,书中提到在力量发展的初期,身体对刺激的适应是怎样的,哪些激素水平会升高,又会在什么时候达到峰值。这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有时候训练强度很大,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原来是还没到身体能够有效吸收和转化的阶段。同时,书中关于如何通过监测生理生化指标来判断训练是否科学、是否需要调整的建议,更是给了我极大的启发。我开始尝试记录一些自己的身体反应,比如训练后的疲劳程度、睡眠质量的变化,甚至是通过一些简单的方式(虽然书中没详细说明具体方法,但给了我方向)来感受一些身体内部的变化。这让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地训练,而是能够更主动、更科学地参与到自己的训练过程中。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找到突破瓶颈的方法,让我能游得更快、更持久。
评分作为一名对运动医学和康复有一定了解的普通读者,我一直关注着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提升运动表现并最大程度地减少运动损伤。《游泳运动员力量训练阶段生理生化指标的评价及机制》这本书,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非常独特的视角。我一直认为,单纯的力量训练并不能完全决定游泳成绩,身体内部的适应性变化以及能量代谢的效率同样至关重要。这本书深入探讨了力量训练的不同阶段,并且将这些阶段与具体的生理生化指标联系起来,这让我对如何科学地安排训练,以及如何监测训练效果有了全新的认识。书中对于诸如氧化应激、抗氧化酶活性、肌酸激酶水平等指标的讨论,让我意识到,训练的“量”和“质”都需要通过这些内部指标来精确衡量。它强调了“过度训练”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恢复和调整来促进身体的“超量恢复”。这本书不仅仅是写给运动员和教练的,对于任何希望深入了解运动训练科学的普通读者来说,它都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它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思维模式,让我们能够从更微观、更本质的层面去理解运动训练,从而做出更明智的训练和康复决策。
评分我是一名业余游泳俱乐部的教练,负责带一群青少年选手。孩子们训练都很刻苦,但有时候进步的幅度却不大,而且经常出现平台期,甚至有些孩子会因为训练过度而受伤,这让我非常头疼。我一直在寻找能够帮助我更科学地指导训练的书籍,而《游泳运动员力量训练阶段生理生化指标的评价及机制》恰恰满足了我的需求。书中对于力量训练不同阶段的生理生化机制的分析,让我对训练的安排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了解到,所谓的“平台期”并非简单的训练不够,而是身体可能处于一个适应性调整的阶段,或者训练方案本身存在问题。书中提供的生理生化指标评价体系,虽然具体操作需要一些专业知识,但它为我提供了一个评估训练效果的客观依据。我开始思考如何将书中的理论转化为实际操作,比如通过观察队员们的日常状态,结合一些简单的测试(书中虽然没有直接给出测试方案,但指明了方向),来判断他们是否处于最佳训练状态。我尤其对书中关于“超量恢复”的理论很感兴趣,它解释了为什么有时候适当的休息比盲目加大的训练量更有效。这让我意识到,在指导孩子们训练时,不仅要关注他们的技术和体能,更要关注他们身体内部的细微变化。这本书就像是一个指南针,指引我如何才能更精准地雕琢出优秀的游泳苗子,避免他们走弯路,甚至受伤。
评分我对竞技体育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特别是那些需要极致身体素质的项目,游泳无疑是其中之一。《游泳运动员力量训练阶段生理生化指标的评价及机制》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理解游泳运动背后深层科学的大门。虽然我并非专业的运动员或教练,但作为一个热情的观众,我总想知道他们是如何达到那种惊人的体能和爆发力的。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的好奇心。它没有回避那些复杂的生理和生化术语,而是用一种相对易于理解的方式,阐释了力量训练对运动员身体造成的深远影响。我尤其被书中关于不同训练阶段的生理生化反应模式的描述所打动。它解释了为什么训练不能一成不变,为什么需要有计划地进行调整。书中提到的各种指标,如乳酸阈值、睾酮水平、皮质醇变化等,虽然我无法直接测量,但它们勾勒出了一个运动员身体在强大训练压力下的“画像”,让我更加敬佩运动员们所付出的努力和身体承受的挑战。这本书让我明白,每一次的突破,每一次的超越,都离不开科学的指导和身体内部精密的调节。它让我对这项运动有了更深的敬意,也让我看到了未来运动科学发展的广阔前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