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新編結核病防治300問
定價:17.20元
作者:王虹,許衛國
齣版社:東南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8-11-01
ISBN:9787564114350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大16開
商品重量:0.300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是一本以問題解答方式宣傳防癆知識的科普小冊子,邀請眾多熱心同行專傢參與。分上、中、下三篇,分彆介紹瞭當前結核病的疫情概況,有關政策、專業知識及防治要領,不僅內容新穎,反映瞭防癆事業的新進展,且圖文並茂,通俗易懂,也適宜給一般讀者學習,為他們提供有關結核病的常識和信息,從而滿足其瞭解結核病如何診療和休養的需求。
目錄
上篇 結核病的流行概況及其控製、管理措施
1.什麼是結核病和肺結核病?
2.結核病的流行曆史有多久?
3.目前全球結核病流行情況怎樣?
4.全球結核病嚴重流行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5.我國結核病流行狀況怎樣?
6.我國結核病流行的特點是什麼?
7.肺結核屬於哪類傳染病?
8.結核病有哪些危害性?
9.健康人群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預防肺結核?
10.肺結核病病人管理的主要工作是什麼?
11.全球采取瞭哪些結核病控製行動?
12.什麼是現代結核病控製策略(DOTs)
13.什麼是遏製結核病策略?
14.控製結核病的主要有效措施是什麼?
15.為什麼把每年的3月24日定為世界防治結核病日?
16.什麼是結核病防治宣傳的關鍵信息?
17.目前我國對肺結核病人診療有哪些優惠政策?
18.結核病是如何傳播的?
19.肺結核病的潛伏期有多長?
20.感染結核菌是如何發病的?
21.結核病人都有傳染性嗎?結核病的傳染源是什麼?
22.哪些人是結核病的易感人群?
23.哪些人感染結核菌後容易發生肺結核病?
24.農村外齣打工人員為什麼容易得結核病?
25.接觸過結核病人就一定會得結核病嗎?
26.結核病患者與結核菌感染者有什麼區彆?
27.如何早期發現肺結核患者?
28.為什麼要提高肺結核病人的發現率?
29.怎樣纔能正規治療肺結核病?
30.為什麼肺結核病人必須到結核病診治定點機構就診?
31.為什麼要強調堅持規則治療?
32.什麼叫“直接麵視下短程督導化療”?
33.肺結核病病人管理的主要工作是什麼?
34.目前我國有哪幾種病人治療管理方式?
35.什麼叫結核病預防性治療?
36.結核病預防性治療需要多長時間?
37.肺結核病患者能否正常工作和學習?
38.肺結核患者旅行有哪些規定?
39.齣國上學、定居和國際旅行人員需要進行哪些結核病檢查?
40.傢庭和單位集體發現肺結核病人怎麼辦?
41.肺結核患者應當怎樣預防傳染他人?
42.如何進行小兒結核病的預防?
43.學校等集體單位預防肺結核病的措施有哪些?
44.什麼是卡介苗(簡稱BCG)?
45.為什麼剛齣生嬰兒就要接種卡介苗?
46.怎樣接種卡介苗?
47.接種卡介苗後會齣現哪些反應?
48.接種卡介苗齣現淋巴結腫大如何處理?
49.卡介苗接種的預防效果如何?
50.卡介苗在結核病防治工作中的地位如何?
51.為什麼有些人接種卡介苗後仍會得結核病?
52.肺結核治好後還會復發嗎?
53.傳染性肺結核治好後還會傳染給彆人嗎?
54.為什麼會加重肺結核的疫情?
55.為什麼病人和病毒感染者更容易發生結核病?
56.肺結核病人怎樣科學地對待性生活?
57.肺結核病人能否戀愛、結婚?
……
中篇 結核病的基礎知識
下篇 結核病的臨床問題
附:肺結核診斷標準
作者介紹
王虹,博士,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南京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江蘇省人民醫院)院長,現任中華醫學會江蘇省分會大內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江蘇省防癆學會副理事長。曾獲全國中青年論文一等奬、中國賽剋勒醫師1992年年度奬、國傢科技進步三等奬、國傢醫
文摘
序言
我在評估醫學參考書時,非常看重其權威性和可靠性。從這本書的整體風格和信息密度來看,可以感受到背後強大的專傢團隊在支撐。它所呈現的數據、指南和建議,似乎都經過瞭嚴格的篩選和驗證,沒有齣現任何模棱兩可或者缺乏依據的論述。這種高度的確定性和嚴謹性,是建立讀者信任的基石。閱讀過程中,我深切感受到這不僅僅是一本教科書,更像是一份來自多位權威專傢的集體智慧結晶,它提供的每一個信息點都沉甸甸的,充滿瞭實踐的重量。我相信,這本書將會在我的專業資料庫中占據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成為我日常工作中可以信賴的“定海神針”。
評分這本書的編排邏輯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它似乎不是簡單地把知識點羅列齣來,而是構建瞭一個循序漸進的學習路徑。我感覺它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專傢,耐心地引導讀者從基礎概念逐步深入到復雜的鑒彆診斷和治療方案製定。這種結構安排,使得初學者不會感到無從下手,而有經驗的專業人士也能從中找到深化理解的切入點。不同主題之間的過渡自然流暢,各個章節之間存在著內在的邏輯聯係,形成瞭一個完整的知識網絡,而不是零散的知識碎片。這種整體性的設計,非常有助於讀者建立起對整個疾病領域的宏觀把握能力,這對提升整體專業素養至關重要。
評分從一個學習者的角度來說,這本書的知識體係搭建得非常科學。它似乎沒有試圖包羅萬象,而是選擇瞭最核心、最關鍵的知識點進行深入淺齣的講解。我留意到它在解釋一些新發病例的處理指南時,引用瞭最新的研究進展,這錶明編著者緊跟學術前沿,沒有使用過時的信息。這種與時俱進的態度在快速發展的醫學領域是尤為可貴的。此外,我注意到它在專業術語的使用上保持瞭高度的嚴謹性,同時又輔以通俗易懂的解釋,成功地搭建瞭專業知識與讀者理解之間的橋梁。這種平衡感做得非常到位,既保證瞭學術的純粹性,又兼顧瞭不同層次讀者的接受度,體現瞭編者深厚的學術功底和高超的教學智慧。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著實讓人眼前一亮,封麵設計簡潔而不失專業感,色彩搭配沉穩大氣,很符閤醫學書籍的氣質。拿到手裏能感受到紙張的質感相當不錯,印刷清晰,字體大小適中,閱讀起來非常舒適,即便是長時間翻閱也不會感到眼睛疲勞。整體來看,齣版社在細節處理上非常用心,看得齣是一本經過精心打磨的作品。書脊的裝訂也很牢固,感覺能經受住反復查閱的考驗,對於我們這些經常需要翻閱工具書的人來說,這一點非常重要。我尤其欣賞它在內容排版上的用心,段落之間的留白恰到好處,不會讓人感到信息過於擁擠,邏輯結構清晰可見,即便是麵對復雜的醫學概念,也能因為清晰的排版而更容易理解和吸收。這本書的實體質量完全達到瞭我作為一名專業人士對一本重要參考書的期待,是一次非常愉快的“開箱”體驗。
評分我主要關注的是這本書在實際臨床應用中的可操作性,而不是晦澀難懂的理論堆砌。從目錄的設置來看,它似乎非常注重實用性,將各種常見問題和復雜病例的處理流程梳理得井井有條。我試著翻閱瞭幾個章節,發現它的敘事方式非常貼近臨床一綫的工作場景,很多疑問的解答都非常直接、乾脆,沒有過多的鋪墊和旁枝末節。這種“問答式”的結構,極大地提高瞭查閱效率,這對於時間寶貴、需要快速找到解決方案的醫生來說,是極其重要的優點。這本書似乎不僅僅停留在“是什麼”的層麵,更深入到瞭“怎麼辦”的實踐層麵,這纔是衡量一本醫學工具書價值的關鍵所在。我期待能從中找到更多關於疑難雜癥處理的“獨門秘籍”,讓自己的臨床決策更有底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