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百年帽飾
定價:100.00元
作者:(英)霍普金斯 ,馬辛路,鍾躍崎
齣版社:中國紡織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1-01-01
ISBN:978750641458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沒有帽飾,我們就沒有文明。”本書我們穿越百年歲月,以十年為檔,聚焦帽子的流光溢彩。同時揭開帽子曆史的蓋頭,讓我們邂逅其間的大師和盛事,刻畫瞭數十年的明星偶像,也闡述瞭傳統製帽工具和技藝的精髓。書中由世上精美的帽飾形象匯聚而成,穿插著美不勝收的圖畫,令人嘖然。由於帽子反映瞭社會和政治原狀,《百年帽飾》也據此探尋著帽子的功能和地位,並審視著帽子在20世紀生活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
《原年帽飾》一書見聞廣博、筆墨酣暢,刻畫瞭數十年間的明星偶像,亦擷取《時尚》雜誌中一百年間湧現的時尚先鋒。書中區分瞭製帽者和女帽設計師、男帽和女帽、平頂硬 草帽和賀帽到極富創意的世界*女帽設計師們的*作品,《百年帽飾》由世上精美的帽飾形象匯聚而成。書中資料涉及廣泛,緊扣時尚信息,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參考書。
目錄
序言
前言
帽子:保護頭部、錶示身份抑或顯現虛榮?
1900~1910 世紀之初
富於幻想的帽子 女權運動者和藍襪社 《時尚》
一項新型運動:駕駛汽車 亞曆山德拉皇後 保羅·普瓦雷 圓帽
1910~1920 滄桑巨變
戰爭中的女性 體育運動中的女性 早的鍾形帽
紐約:美國時裝中心 瑪麗·璧剋馥 戴安娜·庫珀女士
加布麗埃勒·夏奈爾 高頂大禮帽
1920~1930 癡情帽事
女帽業、紐約和哈蒂·卡內基 格洛麗亞·史璜生 讓·帕圖
讓娜·朗萬 圓頂硬禮帽
1930~1940 迴歸冷靜
帽子為20世紀30年代的服裝增添意趣 美國時裝設計的興起
格蕾塔·嘉寶 剋勞德·聖·西爾 莉莉·達歇
埃爾莎·斯基亞帕雷利 軟呢帽
1940~1950 後燹戰火 百廢待興
戰爭時期的裝束 帽子照亮戰時陰影 《時尚》評說 電影世界
盧頓與英國草帽業 草編學校 梅·韋斯特 英格麗·褒曼
馬琳·黛德麗 阿黛爾·利斯特 剋裏斯汀·迪奧 貝雷帽
1950~1960 黃金歲月
“新外觀”的懷舊之情 服務於淑女外觀的帽子和手套
比比帽:夜晚使用的輕盈帽型 皇傢阿斯科特賽馬會:
佳帽良馬,濟濟一堂 奧黛麗·赫本 波萊特 奧格·塔魯普
平頂硬草帽
1960~1970 青春 希望 音樂
多姿多彩、放任自流的60年代 男設計師
米歇爾公司的秘密 拉·聖·卡特琳 奧托·盧卡斯
曼哈頓的約翰先生 傑奎琳·肯尼迪 卡特琳娜·德諾芙
1970~1980 覺醒幻滅 太平情愫
時尚消亡——風格萬歲! 垂式帽子和式外觀
三世紀的傳統 格雷厄姆·史密斯 讓-夏爾·布羅索
弗雷德裏剋·福剋斯 巴拿馬帽
1980~1990 彰顯富貴 縱情消費
從朋剋裝到女裝男性化 生活在物質世界裏 紳士製帽者
戴安娜王妃 菲利普·薩默威爾 戴維·希林
斯蒂芬·瓊斯 牛仔帽
1990~2000 花園錦簇 解語盛事
帽名注釋
譯者注釋
作者介紹
蘇西·霍普金斯,去往倫敦之前,曾在維也納學習時裝設計,並為巴黎高級時裝業工作。在倫敦數載,她一直是一名成功的女帽設計師,擁有女帽設計的碩士資格,是倫敦時裝學院的高級講師。在為私人設計帥飾的同時,也在她的個人工作室內教授研究生課程。蘇西居住在倫敦和法國,
文摘
序言
這本書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它在文化解讀上的獨到視角。它不僅僅停留在“這是什麼帽子,怎麼做的”這個層麵,而是深入探討瞭帽飾在不同曆史時期所承載的符號意義和權力象徵。比如,某些特定花飾或羽毛的運用,背後隱藏的政治宣言或者性彆角色的定位,都被作者挖掘得淋灕盡緻。閱讀過程中,我時常會停下來思考,一頂小小的帽子是如何摺射齣一個時代的價值觀和審美取嚮的。這種將物質文化提升到思想文化層麵來探討的處理方式,讓這本書的內涵一下子變得深邃起來,遠非一般的時尚圖鑒所能比擬。它促使我跳脫齣單純欣賞外錶的習慣,轉而關注其背後的社會心理動力。
評分《百年帽飾》這本書的裝幀設計著實讓人眼前一亮,精美的封麵仿佛穿越迴瞭那個充滿魅力的時代。我拿到書後,就被那種沉甸甸的質感所吸引,紙張的觸感也十分考究,看得齣齣版方在細節上花瞭心思。從這本書的排版布局來看,作者顯然對視覺呈現有著獨到的見解,那些插圖和曆史照片的運用恰到好處,既有學術的嚴謹,又不失藝術的美感。特彆是關於不同曆史時期帽飾風格演變的圖文對照,簡直是視覺盛宴,讓人忍不住一頁頁翻下去。這本書的裝幀本身就是對“帽飾”這一主題的一種緻敬,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精心製作的工藝品,放在書架上都顯得格外有品味。這種對書籍形式的重視,無疑提升瞭閱讀的整體體驗,讓人在翻閱過程中,仿佛能觸摸到那些逝去的時尚痕跡。
評分這本書的敘事結構和行文風格實在是太引人入勝瞭。它不像那種枯燥的學術專著,而是像一位經驗豐富的時尚史學傢在娓娓道來。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深厚,描述細節之處,如同在描摹一幅細膩的油畫,對於帽飾的材質、工藝、乃至社會意義的解讀都極其到位。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處理曆史事件與帽飾變遷之間的關係時所展現齣的洞察力,那種將社會文化背景融入到對一頂帽子審美的剖析中的寫法,非常高明。讀起來,節奏張弛有度,高潮迭起,讀完一章後總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迫不及待想知道下一頂“明星帽子”的故事。這種將曆史的厚重感與時尚的輕盈感完美結閤的敘事方式,著實讓人拍案叫絕,體現瞭作者非凡的文字駕馭能力。
評分說實話,我對這種題材的書籍通常抱持著謹慎的態度,因為很多同類作品往往流於錶麵,空泛地堆砌圖片。然而,《百年帽飾》完全沒有這種問題,它展現齣的是一種嚴謹的“物件史觀”。作者對每一件帽飾的生命周期,從設計、製作、流行、衰落到最終被博物館收藏的全過程,都進行瞭細緻入微的追蹤。這種時間跨度上的連貫性和對物件命運的關注,給我的衝擊力非常大。它讓我意識到,每一個曆史遺存的物件都有其自己的“傳記”,而這本書就是這些無聲物件的集體口述史。讀完後,我感覺自己對“曆史的肌理”有瞭更真切的把握,它教會我如何通過一個具體的、微小的文化載體去理解一個宏大的時代變遷,體驗極佳,值得反復品讀。
評分作為一個對歐洲服飾文化有長期關注的愛好者,我必須說,這本書在資料的詳實度和廣度上,遠遠超齣瞭我的預期。我原以為它會側重於某一特定時期或某一類帽子的介紹,但它展現的是一個跨越百年、包羅萬象的宏大圖景。書中引用的那些一手資料和罕見的曆史文獻,為我們構建瞭一個立體而豐滿的帽飾世界。從宮廷貴族的華麗禮帽到工人階級的實用便帽,各種社會階層的縮影都清晰可見。這種深度的挖掘和廣度的覆蓋,使得本書的學術價值和收藏價值都得到瞭極大的提升。每次閱讀,總能發現一些我之前未曾留意到的細微之處,這讓我對帽飾的研究又有瞭全新的認識和啓發,感覺像是完成瞭一次專業級彆的深度研修。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