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象棋基本杀法(新版)
定价:28元
作者:朱宝位
出版社: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2-01
ISBN:9787533768157
页码:212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下棋如同行兵打仗,虽说是盘上谈兵,但它与兵法上的道理是相通的。象棋战斗以擒住对方将(帅)为胜的法则,促使对弈者在棋盘上斗智斗勇、捕捉战机施展杀法、谋取胜利这就给了象棋一层抹不去的军事色彩。
大凡会下象棋的人都明白杀法在对局中的重要地位但也有的棋手认为:“杀法只有在残局阶段才能发挥作用。”其实我们每每可见正在激战的中局阶段,突因一方急功近利,疏忽了对将(帅)的防范,结果授人以隙,以致输棋;或反之原本伏有连杀胜机,却因杀法不够熟稔,用子次序不当而贻误战机,甚至反为对方所败。这类战例是屡见不鲜的。至于在对局中借助杀法强索或劫掠对方子力的例子就更是俯拾皆是了。事实上,杀法不仅在残局,而且在中局乃至整个对局中都直接或间接地发挥着巨大作用。
总之,杀法是象棋技术的核心。无论是初学者或具有一定水平的棋手,都必须把研习杀法作为一项重要的训练内容。无视这一点,要想在棋战中克敌制胜是几乎不可能的。既然杀法如此重要那么,有没有提高杀法技能的捷径呢?坦率地说,象棋也是一门艺术象棋杀法变化、奥妙无穷,是没有什么捷径可走的。尤其是初学者更需从基础知识开始学起。所以,笔者根据多年从事象棋教学的经验体会,写成了《象棋基本杀法》,希望会对读者朋友们有所帮助。
第一章象棋七子在杀法中的运用这本书的内容深度,说实话,让我这个中级棋手感到非常失望,完全没有达到我对于一本“速成指导书”的期望。它似乎是为完全零基础的初学者准备的,但即便是对于初学者,其讲解方式也显得过于陈旧和教条化。很多现代象棋理论中已经反复推敲并被证明为更优的着法,这本书里依然固守着一些早就被淘汰的“老套路”。比如在讨论某个特定开局的应对时,它提供的变化图谱极其有限,完全没有考虑到对手可能采取的多种变招和反制策略。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仿佛回到了几十年前的棋坛,对于当前的实战环境几乎没有任何指导意义。更糟糕的是,对于一些关键的战术概念,比如“弃子争先”或者“挂角马”的运用时机,作者只是简单地罗列了一些棋例,却缺乏深入的原理剖析和实战中的灵活变通指导。这本书更像是一本“知识点罗列手册”,而不是一本真正能引导读者理解和运用象棋思维的“指南”。想要靠它实现“速成”是不可能的,顶多是让你对棋盘上的某些基本元素有个初步的模糊印象而已。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入门与提高速成指导”这一部分的评价是:过于依赖图示,而对文字阐述的逻辑性把握不足,整体感觉像是一份设计糟糕的PPT文稿。虽然图示是学习象棋的重要辅助工具,但如果脱离了扎实的文字逻辑支撑,这些图示的价值也会大打折扣。很多基础概念,比如“子力协调”、“空间控制”这些抽象的理论,作者只是简单地配上一张棋盘图,然后用一句口号式的短语带过,完全没有进行深入的剖析。例如,解释为什么在某个特定情况下,马比象更有价值时,本书只是简单地展示了一个马将要攻击核心的画面,却没能解释清楚这个“价值”背后的数学模型或局面优势的量化标准。这种教学方法,只会让初学者感到困惑——他们知道“该这么走”,却不知道“为什么必须这么走”。想通过它实现真正的“提高”,难度极大,因为真正的提高源于对棋理的深刻理解,而这本书似乎只停留在表面的操作层面,缺乏对底层逻辑的揭示。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简直是灾难性的,简直是对象棋爱好者的一种折磨。拿到手翻开第一页,我就有一种被骗的感觉。字体大小不统一,段落间距混乱,简直就是把一堆文字随意堆砌在一起,毫无美感可言。更别提印刷质量了,墨迹有深有浅,有些页面的字迹模糊不清,仿佛是用一台老旧的复印机随便印出来的。作为一本号称是“大全”的棋谱集,内容组织上更是毫无逻辑可言。不同章节之间的跳转生硬突兀,很多本应在入门部分的内容却被随意丢在了中高级章节里。我花了很大力气才勉强找到我想要看的布局介绍,结果发现讲解极其肤浅,根本无法满足一个有一定基础的棋手的需求。如果你指望通过这本书系统地学习和提高,那简直是痴人说梦。这本书更像是一个匆忙拼凑的草稿,而不是一本经过精心编辑和校对的专业书籍。我强烈建议作者和出版方认真对待自己的作品,尊重读者的阅读体验,对内容和排版进行彻底的重构。否则,这本书只会躺在我的书架上积灰,没有任何翻阅的价值。
评分我特别想吐槽一下关于“残局战术”部分的叙述方式,简直让人摸不着头脑,仿佛作者自己对这些复杂的局面理解得也不够透彻。残局的精妙之处在于细微的计算和精确的计时,需要极其清晰的步骤推演和严谨的逻辑。然而,这本书里很多残局的解析,步骤跳跃性极大,经常在关键的转折点上戛然而止,留下大片的空白让读者自行脑补。比如,当走到一个“双象对孤帅”的局面时,正确的将杀路径往往需要十余步的精确配合,这本书只给出了一个大概的方向,中间几个至关重要的逼迫性着法一笔带过,导致我反复尝试都无法复现出书中的结果。这种不负责任的叙述方式,对于正在学习残局处理的棋手来说,是极其有害的。它不仅浪费了读者的学习时间,更重要的是,它建立了一种错误的认知——即残局的精妙可以通过“意会”而不是“言传”轻易掌握。要真正掌握这些技巧,我恐怕还得去找那些更专业、讲解更细致的专业著作来辅助阅读。
评分这本书在收录棋谱的广度和深度上,与它的书名《中国象棋棋谱大全》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让人感觉名不副实。它似乎更倾向于收录一些流传已久的、被广泛研究过的经典对局,而对于近十年来职业棋坛上涌现出的新颖布局和颠覆性战术,却几乎没有涉猎。作为一个热衷于跟踪现代棋坛动态的爱好者,我购买这本书是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新鲜的思路和可以借鉴的创新下法。结果呢,里面收录的棋谱大多是几十年前的“老古董”,虽然经典,但在实战中很多已经被对手研究得滚瓜烂熟了。我需要的是能让我出奇制胜的“新招”,而不是那些早已公开的“旧闻”。这种“大全”的定义太过狭隘和保守了,它更像是一本“经典棋谱选集”,而不是一个涵盖当下所有重要理论的百科全书。希望未来的版本能够真正与时俱进,收录更多近期的职业比赛精选,才能配得上“大全”二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