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一学就会的300个魔法
定价:29.80元
售价:20.3元,便宜9.5元,折扣68
作者:王震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6-01
ISBN:978780203889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40kg
魔术的精彩在于它的变幻莫测和不可思议,熟练的魔术技巧还能逐渐锻炼我们对事物的观察、分析和理解能力,养成遇事敏感、勤于思索、善于判断、举一反三的好习惯,从而使身心受到良好的熏陶。
如果你对魔术有兴趣,如果你也想像刘谦那样在朋友面前~展身手,那就来吧,来到这个不可思议的魔术世界,去领略那些无法抵挡的魔法诱惑——
益智娱情,趣味无穷,简单易学,乐在其中。
魔术虽小,功能却不容小视:可以拉近跟异性之间的距离;跟客户、上司搞好关系;与朋友聚会永不冷场;创造个人的神秘感及魅力;拥有独门才艺;威为众人崇拜的偶像。
呈现魔术表演的过程和要点,展示手法的细微变化,生动阐述每个魔术内涵。
倾力精选迈入魔术之门的300个身边的小魔术。
揭开魔术神秘的面纱,了解魔术背后的真相,享受从未体验过的魔术魅力。
章 变幻莫测
001 散珠变珠链
002 耀眼的火花
003 飞花迎春到
004 听话的波浪
005 水中的雪花
006 燃烧的纸屑
007 神奇的气球
008 瓶中喷水
009 听话的喷嘴
010 不破的手帕
011 变色的魔棍
012 听话的羽毛
013 纸屑变金鱼
014 神奇的魔筒
015 红茶变绿茶
016 把水变回来
017 神奇的魔棒
018 积木变颜色
019 碎片哪儿去了
020 硬币消失
021 纸变鸡蛋
022 橘汁变清水
023 消失的红球
024 空箱出鸽
025 方块A变红桃A
026 成双配对
027 手帕变小鸡
028 清水变“牛奶”
029 水能变颜色
030 纸花不见了
031 五点变四点
032 自动排队
033 三色火柴
034 纸牌翻身
035 听话的四A
036 招之即来
037 意外的效果
038 有魔法的纸牌
039 离奇的纱巾
040 听话的八戒
041 奇迹的出现
第二章 未卜先知
042 异性相吸
043 预测数字
044 花色的妙用
045 耳能听牌
046 鼻能闻牌
047 预测观众抽取的那张牌
048 猜出牌面信息
049 数学猜心魔术
050 神秘的预测
051 小小的术
052 魔术口袋
053 暗号的传递
054 猜面包游戏
055 精准的预测
056 猜牌小魔术
057 感应读心术
058 数出来的牌
059 心中的数字
060 幸运的猜测
061 猜牌的技巧
062 秘密在哪里
063 听令猜牌
064 被转身的纸牌
065 心有灵犀
066 相同的牌面
067 神机妙算
068 答案在这里
069 猜出别人记的数字
070 神奇的预言
071 自己找牌
072 数字小魔术
073 预测答案
074 心算小魔术
075 心中的数字
076 猜数的秘密
077 助手的暗示
078 读懂你的心
079 慧眼识牌
080 其中的奥妙
081 超级记忆
082 神奇的1089
083 数学猜牌术
084 猜数字魔术
085 其中的玄机
086 未卜先知
087 猜牌问题
088 神秘的预言
089 如何找底牌
090 表盘小魔术
091 摸牌猜点
092 互动小魔术
093 数字的诡计
094 寻找目标牌
095 心算牌面
096 猜硬币魔术
097 轻松猜底牌
098 快速猜牌点
099 看透你的心
第三章 魔法无穷
100 美丽的火星
101 神秘的画报
102 空筒变兔子
103 帽中飞鸽
104 鸟笼飞遁
105 飞来的兔子
106 硬币障眼法
107 硬币不见了
108 意念运牌
109 眼疾手快
110 变手帕魔术
111 复原的纸牌
112 玩积木游戏
113 跑上跑下
114 两张变五张
115 神奇的布袋
116 碎纸还原记
117 哪儿去了
118 火柴变彩巾
119 碎手帕还原
120 米变爆米花
121 听话的酒壶
122 空中取糖果
123 大胆的错觉
124 空中抓烟
125 亲密接触
126 空手变硬币
127 红色变黑色
128 转移目标牌
129 会跳的硬币
130 剪不断的绳子
131 帽子戏法
132 吹气球魔术
133 快速变化
134 在牌顶相遇
135 纸牌对对碰
136 共同的底牌
137 同一种花色
138 素面朝天
139 倒卷的纸条
140 气球飞起来
141 空中立正
142 水滴走钢丝
143 耐火的棉线
144 葱汁写密信
145 筷子的神力
146 冰冻肥皂泡
147 七彩肥皂泡
148 盘中生花
149 彩伞遁人
150 手中的纸牌
151 会飞的纸牌
152 简单小把戏
153 仙人脱衣
154 奇异的位置
155 寻找黑桃A
156 水中的彩云
157 瓶中升云雾
158 壮观的喷泉
159 红色的喷泉
160 顺从的颜色
161 姐妹一家亲
162 相对的牌叠
163 颠倒翻转
164 孪生姊妹牌
165 魔法无限
166 猜牌的秘密
167 会跳高的牌
168 不翼而飞
169 神奇的茶壶
170 碎物还原记
171 黑牌集会
172 四A置顶
173 烟灰穿手背
174 手指穿玻璃
175 火柴盒自立
176 神秘的转换
177 折玻璃魔术
178 颠倒的纸牌
179 四花色凑齐
180 剪不断的贺年片
181 颠倒的纸牌
182 换牌的秘密
183 翻转魔术牌
184 谁先分出来
185 神奇的圆环
186 奔忙的照片
187 顶纸条魔术
188 顶手帕魔术
189 同一个花色
190 听话的火柴
191 纸也能变钱
192 钞票变白纸
193 绳子与木块
194 神奇的吸管
第四章 魔法技巧
195 好戏在后面
196 强迫选择法
197 皮筋小魔术
198 绳子吊瓶记
199 奇异的蛋壳
200 自动投币机
201 吹不翻的桥
202 会走的硬币
203 数牌找答案
204 不同的色带
205 镜中景象
206 跳动的模型
207 有趣的小魔术
208 轻松找答案
209 手帕打结
210 绳子穿绳圈
211 人为的巧合
212 火柴搭拱桥
213 把醋倒出来
214 把水倒过来
215 获胜的秘诀
216 摩擦的原理
217 结实的气球
218 变换的颜色
219 漏斗的秘密
220 错引的艺术
221 贪嘴的牙签
222 纯手法认牌法
223 握牌盒找答案
224 徒手悬牌
225 迅速找牌
226 响指弹牌
227 向上弹牌
228 桌上展牌
229 双手展牌
230 双提牌动作
231 假切牌手法
232 假合牌动作
233 短牌控位法
234 原位移牌
235 切牌移牌
236 分牌移牌
237 洗牌移牌
238 拇指移牌
239 食指移牌
240 中指移牌
241 标位移牌
242 单手换牌法
243 减法式洗牌法
244 海曼移牌法
245 花式单手洗牌
246 假交错洗牌
247 假三重式洗牌
248 桥形分牌
249 小指压牌法
250 印度洗牌法
251 口中吐牌
252 快速移牌
253 会隐身的扑克
254 拍蛋入杯
255 手帕直立
256 空中悬壶
257 巧立鸡蛋
258 好的伙伴
259 纸牌的位置
第五章 魔法奇观
260 神秘的消失
261 穿越长城
262 超级魔术师
263 卡车消失
264 被分身的美女
265 空中悬人
266 飘浮的美女
267 女人变男人
268 赤手下油锅
269 复活的神牛
270 人体三分身
271 滚圈自回
272 吞剑入口
273 人身穿墙术
274 奇异的脱逃术
275 铁箱脱身术
276 报纸盛水
277 心灵感应
278 肚上碎石
279 神奇的音圈
280 气体举重机
281 有趣的海战
282 神奇的纱布
283 神奇的渗透
284 从肚中取线
285 特异功能试验
286 怪异的油槽
287 听话的喷泉
288 神奇的火柴
289 四溅的火花
290 奇异的现象
291 听话的纸条
292 空中飞鱼
293 飞来的纸牌
294 天宫偷桃
295 奇妙的节目
296 好悬的头球
297 神奇的气球
298 碗中开花
299 自行显现
300 飞来的子弹
从一个追求知识全面性的读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在“广度”上的覆盖面令人印象深刻,它似乎试图触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个人习惯到职业发展,从情绪管理到人际交往,都有所涉猎。然而,也正是这种贪多求全的特点,导致了其在“深度”上的普遍不足。对于每一个被提及的“魔法”,作者似乎都只是蜻蜓点水般地介绍了一个基本原理或一个操作步骤,然后便迅速转向下一个主题,没有给予任何一个点足够深入的挖掘。例如,在讲解“高效决策模型”时,作者简单提到了概率思维,但对于如何将复杂的现实世界数据转化为可用的概率模型,书中完全没有提供深入的数学或逻辑推导过程。这使得那些希望将这些技巧真正内化为自己底层能力的人感到无从下手。对我而言,我更喜欢那些能让我花费数小时去钻研一个核心概念、最终形成自己独特见解的书籍。这本书更像是一个信息密集的菜单,列出了很多诱人的选项,但最终你还是得自己去找到那个最适合自己的“主菜”,而这本书本身并没有提供足够强大的工具去帮助你完成这次寻找。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倒是颇具特色,充满了强烈的说服力和号召力,读起来让人感觉仿佛有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正在耳提面命,极力鼓动你去改变现状、拥抱新的可能。这种激情洋溢的文字,在初期阅读时确实能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让人热血沸腾,充满了即刻行动的冲动。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这种过度的煽动性开始暴露出其局限性。很多观点都是以一种不容置疑的绝对化口吻陈述的,很少看到作者对不同情境下的可能性进行探讨和权衡。例如,在强调“断舍离”对工作效率的提升时,书中几乎没有提及在某些职业中,拥有大量的积累资料和人脉网络同样重要。这种“非黑即白”的论述方式,虽然在短期内能够强化读者的信念,但从长远来看,可能会误导读者对复杂现实的认知。真正的智慧往往存在于灰色地带,而这本书似乎更倾向于提供清晰的、但可能过于简化的解决方案。因此,我更倾向于将它视为一本激发动力的“鸡血读物”,而非一本提供深层、辩证思考工具的书籍。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倒是挺吸引人的,封面的色彩搭配和字体选择都带着一种复古又神秘的气息,让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不过,我拿到手后才发现,内容上似乎更侧重于对一些基础概念的梳理和方法的介绍,并没有像书名暗示的那样,提供什么立竿见影、足以改变人生的“魔法”。更像是针对某个特定领域入门者的“速成手册”,但即便是速成,它的步骤也显得有些过于简化了。比如,在谈到“心智模式构建”那一部分时,作者只是罗列了几个模型,却没有深入剖析它们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陷阱和变通方式。我期待的是那种能够颠覆固有思维、让人豁然开朗的洞察,结果读完后,感觉像是上了一堂比较中规中矩的大学基础课,知识点是有的,但缺乏那种“灵光乍现”的惊喜感。如果对该领域有零基础的读者来说,它或许能提供一个快速上手的框架,但对于略有涉猎的人来说,深度和广度可能就远远不够了,总有种“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遗憾感。阅读体验上,排版还算清晰,阅读起来不费力,但缺乏一些引人入胜的小故事或案例来支撑理论,使得阅读过程略显枯燥,难以长时间保持专注。
评分我一直对那些能够迅速提升效率、优化生活节奏的“秘籍”抱有极大的兴趣,这本书的名字无疑精准地击中了我的靶心。然而,当我翻开正文,试图寻找那种传说中能让人“脱胎换骨”的技巧时,却发现大部分内容都围绕着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时间管理或者目标设定的经典理论打转。举个例子,关于“二八法则”的阐述,虽然文字描述得绘声绘色,但对于如何精准识别那关键的百分之二十,书中给出的标准过于主观和模糊。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建议去调整我的工作流程,但很快就陷入了自我怀疑的泥潭,因为缺乏更具操作性的、可量化的指标来判断自己是否走在了正确的轨道上。这感觉就像是拿到了一份精美的食谱,所有的配料都列得清清楚楚,但唯独缺少了关键的“火候”控制指南。而且,书中引用的一些外部资料和研究成果,似乎也没有进行太深入的验证和对比,显得有些单薄。整体来说,这本书更像是一份“理论知识的汇总”,而非一套真正经过实战检验的“操作指南”。对于渴望立即看到成效的读者来说,这种理论上的冗余和实践上的缺失,会带来不小的挫败感。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封面和书名营造了一种非常高能、近乎玄学的氛围,让人联想到那些能够瞬间掌握一项技能的捷径。但当我深入阅读后,发现其核心内容其实是建立在一系列循序渐进的练习和心态调整上的,这本身无可厚非,毕竟真正的“魔法”都需要付出努力。真正让我感到困惑的是,书中的逻辑跳跃性有时太大。比如,在某一章详细讲解了如何通过视觉化冥想来增强专注力,紧接着下一章就跳跃到了关于“人际关系中的非语言沟通技巧”,两者之间的衔接处理得非常生硬,让人感觉像是两本完全不同的书被强行缝合在了一起。这种内容上的不连贯性,极大地影响了阅读的流畅度和对整体知识体系的构建。我花费了大量时间去试图理解作者是如何将这些看似无关的模块串联起来的,但始终没有找到一个清晰的主线索。如果作者能用一个更宏大的框架来统领这些“魔法”,或许能让读者更好地吸收和应用这些分散的知识点。现在读完后,我脑海里留下的只有一些零散的、孤立的技巧,缺乏一个整体的认知地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