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家用电器质量安全知识问答
定价:9.00元
作者:中国家用电器服务维修协会
出版社:中国质检出版社(原中国计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9-01
ISBN:978750263308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14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是“绿色乡村”丛书之一,以问答形式介绍了生活中常用家电的基本常识,重点介绍了家电下乡产品(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空调器、电脑、手机等)的选购、鉴别及安全使用的方法,解答了家电下乡产品享受的优惠政策和在消费过程中受到假冒、伪劣、缺陷家电损害时的维权途径及维权案例。
本书服务大众,尤其是农民朋友,也可作为农村劳动服务就业培训用书,以及从事家电服务维修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基本常识
1.什么是CRT彩色电视机?它的特点是什么?
2.等离子电视与液晶电视有什么区别?
3.液晶电视机与液晶显示器有什么区别?
4.电视用液晶面板的分类有哪些?
5.什么是平板电视机的动态清晰度?
6.平板电视机的主要参数有哪些?
7.什么是数字电视机?
8.数字电视的特点是什么?
9.高清电视机需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10.什么是数字电视机顶盒?
11.电视机的信号输入方式有哪些?其功能是什么?
12.冰箱的种类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13.什么是电脑控制电冰箱/柜
14.什么是冰箱的模拟自然光保鲜技术?
15.什么上冰箱的零度生物保鲜技术?
16.冰箱电子温控与电脑温控有何区别?
17.电冰箱/冷柜每日耗电量怎么算出来的?
……
选购鉴别与质量安全
科学使用和注意事项
消费维权和家电下乡政策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实用性体现在它对日常场景的覆盖面上,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家庭电器安全使用百科全书”。我原以为它会集中于主流的大家电,但翻阅后发现,它对那些常常被忽视的小家电,比如电动牙刷、按摩仪,甚至是一些新兴的智能家居设备的安全隐患和维护要点,都有详尽的阐述。特别是它对不同地区电压差异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的分析,以及针对潮湿环境(如浴室、厨房)电器摆放的“红线”警告,都具有极强的地域针对性和操作指导性。我甚至根据书中的建议,重新检查并调整了家里的插座布局,发现了一些我自己从未察觉到的安全死角。这种能够立即付诸行动的知识输出,是衡量一本实用书籍价值的核心标准,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堪称一份即时可用的“家庭安全体检报告”。
评分从行文风格来看,这本书的作者显然拥有深厚的行业背景,但却极力避免了那种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堆砌。它的叙述语言处理得非常巧妙,就像一位耐心且知识渊博的邻家长辈在为你讲解生活中的疑难杂症。它不像教科书那样板着面孔,也不像网络文章那样过于轻浮。举个例子,在讲解电路过载保护机制时,它使用了生活化的比喻来解释电流的“拥堵”现象,这种“大白话”的翻译能力,极大地降低了技术理解的门槛。同时,它的逻辑推进非常严谨,每一个问答的设置都似乎是精心设计过的,前一个问题的答案自然而然地引出了下一个更深层次的疑问,形成了一种引人入胜的阅读链条,让人忍不住想一口气读完,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关键环节。这种流畅自然的节奏感,是很多试图科普的读物难以企及的。
评分这本书最大的价值,或许在于它培养读者一种批判性的安全思维,而非简单的死记硬背操作规范。它并非简单地告诉你“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而是深入剖析了“为什么不能做”,以及在特定情况下,替代性的、更安全的解决方案是什么。例如,它对不同品牌和型号的温控器精度差异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指导读者理解为什么“省钱”有时恰恰意味着“牺牲安全冗余”。这种引导读者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风险评估体系的能力,远比罗列一堆使用说明书上的条文要宝贵得多。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看待家里的每一件电器时,眼神都变得更加审慎和有洞察力了,不再是过去那种“只要能用就行”的盲目信赖,而是多了一层基于知识的理解和预判,这是一种质的飞跃。
评分我特别关注的是书中对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安全隐患的剖析深度。市面上很多科普读物,往往停留在教你如何“看标签”、“选品牌”的表层,但这本书显然更进一步,它深入探讨了例如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影响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不同材料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微量有害物质释放问题。我发现它对不同等级的能效标识背后的实际意义进行了非常细致的、甚至是有些“吹毛求疵”的解读,这一点对于追求极致生活品质的家庭来说,简直是福音。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其中对于老旧电器如何进行安全“退休”处理,以及回收过程中的潜在环境风险分析,都有独到的见解,这超越了一般的电器使用指南,触及到了更宏观的社会责任层面。这种由小见大的叙事方式,让阅读体验变得非常充实,感觉每翻过一页,都像是为家庭安全知识库增加了一块坚实的基石。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那深邃的宝蓝色调,配上烫金的字体,透露着一股专业又不失稳重的气息。我拿到手时,首先被它那种扎实的纸张质感所吸引,不是那种轻飘飘的廉价感,而是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让人觉得内容一定经过了精心的打磨和考量。内页的排版也十分清晰,字体大小适中,字里行间留白得当,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尤其欣赏的是,它在关键技术名词的解释上,采用了侧边栏的注解形式,这种设计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流畅性,使得即便是对电器内部构造不甚了解的普通消费者,也能迅速抓住重点。整体来看,这本书的外在表现,完全符合一本严肃的、面向家庭读者的实用工具书应有的水准,让人在未深入内容之前,就对它所蕴含的知识密度和专业态度充满了期待。这种对细节的关注,无疑是衡量一本优秀书籍的重要标准之一,它成功地在众多同类读物中脱颖而出,拥有了极佳的“第一印象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