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吃我吃我:38种改善情绪和恢复精力的神奇食材
定价:29.90元
作者:沈红艺
出版社:广东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7-01
ISBN:978753596272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322kg
编辑推荐
◆医学博士 沈红艺 上海中医药大学健康营养研究室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证编号:141310104000090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员编号:201206100003) ◆吃蘑菇消除疲劳,吃苦瓜改善脾气,吃猕猴桃缓解压力……营养学家教你通过食物调节身心机能,做一个科学健康的“吃货”! ◆科学、营养、美味。推荐购买:很老很老的老偏方·中国家庭套装(共5册)(纯食材配方,速查速用,值得珍藏!)
内容提要
撰写目的:
通过食物补充营养,改善情绪和恢复精力,科学地消除各种身心烦恼。
撰写原则:
科学、营养、美味
食材与功效:
猕猴桃:赶走压力 心情美食:猕猴桃甜蛋羹
小米:消除紧张肚子痛 心情美食:营养小米糊
苦瓜:改善脾气 心情美食:鸡丝炒苦瓜
黑麦:女性生理期烦躁 心情美食:黑麦核桃煎饼
蘑菇:消除疲劳 心情美食:蘑菇炖牛肉
豆腐:改善女人心情 心情美食:温润玫瑰田豆腐
龙眼:不怕熬夜 心情美食:龙眼枸杞茶
香草:失恋不难受 心情美食:香草巧克力酱
奶酪:白天不瞌睡 心情美食:奶酪土豆泥
海鱼:摆脱难过 心情美食:香蒸三文鱼
鸡蛋:增强记忆 心情美食:鸡蛋烩菠菜
莲子:安眠安心 心情美食:莲子百合银耳羹
红酒:抵抗力强 心情美食:红酒酿香梨
燕麦:消除忧愁 心情美食:果香燕麦卷饼
牛奶:不紧张 心情美食:香蕉牛奶
番茄:开胃开心 心情美食:番茄鱼片羹
牡蛎:不心慌流汗 心情美食:芝香牡蛎
……
目录
1、神奇食材轻松化解各种坏心情!
即使是为乐观的人,肯定也有过各种坏心情。生活中的压力、不良习惯、身体虚弱等等身心状况,也会让人心情莫名变得不好。快来看看哪些神奇食材能帮忙,只要吃了就能快速恢复好心情,赶走坏情绪!
·猕猴桃:吃我没压力
·苦瓜:吃我不再脾气大
·蘑菇:吃我精神爽
·龙眼:吃我不怕熬夜苦
·奶酪:吃我不瞌睡
·鸡蛋:吃我增强记忆力
·红酒:喝我抵抗力强不憔悴
·牛奶:喝我不紧张
·牡蛎:吃我不会心慌慌流冷汗
·小米:吃我远离一紧张就肚子痛
·黑麦:吃我生理期不心烦
·豆腐:吃我女人能舒心
·香草:吃我抚慰失恋心伤
·海鱼:吃我不再难过
·莲子:吃我安眠又安心
·燕麦:吃我消除忧愁
·番茄:吃我开胃又开心
2、从容优雅好形象,微笑每天心情棒
人人都追求俊美的外表,外表乐观、积极、向上的人能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让自己更自信。反之,总为自己的形象而苦恼的人容易自卑,也容易遇到人际问题。爱美理所应当,看看各种神奇食材如何吃出你的青春、你的活力,助你自信满满,心情大爽!
·黄瓜:吃我美白,动人靓丽
·生菜:吃我不长痘,开怀自信
·杏仁:吃我皮肤细腻,越活越年轻
·蓝莓:吃我呵护眼睛,水润润动人
·紫菜:吃我没头屑,清爽宜人
·冬瓜:吃我去油腻,干净清新
·核桃:吃我头发乌黑,人人羡慕
·芹菜:吃我不掉发,不怕人笑话
3、别让生活中的小烦恼干扰心情!
生活中总会不经意间遇到磕磕绊绊的麻烦事儿。麻烦说大不大,来了却真要命。四季更替,出门在外,聚会吃饭……突然遇到点小问题,能把人的愉快心情瞬间破坏掉,杀伤力真是巨大啊。生活本来就很琐碎,只要你足够细心,就会发现,能顺利解决这些干扰心情小麻烦的秘诀就在常见的食材里!
·韭菜:春天吃我精神好
·绿豆:夏天吃我不烦躁
·莲藕:秋天吃我能滋养
·羊肉:冬天吃我能暖心
·莴苣:吃我口气清新,交际不担心
·玫瑰:吃我体清香,人见人爱
·粗粮面包:吃我不,重要场合不尴尬
·生姜:吃我不晕车,出门不再担心事
·草莓:吃我不怕晒,户外游玩放轻松
·蜂蜜:吃我口腔不溃疡,笑口常开
·薏米:吃我口不干、心不苦
·山楂:吃我不胀气,吃喝不难受
·葛花:喝我防酒醉,心肝有保护
后记 神奇食材有奇妙营养,科学地消除各种身心烦恼!
吃我吃我·神奇食材速查表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1、猕猴桃:吃我没压力
专家解密
(1) 长期压力大有什么影响?
现在好多年轻人都感受到了来自工作、学习、家庭等避免不了的压力。压力大,短时间内是不会导致什么毛病,但是时间长了就会却感觉浑身“不舒服”。不要小看这种“不舒服”,据报道,好多年轻人甚至学生,突发心血管疾病的比例每年都在上升,而抑郁症的比例更是迅速上升。所以要重视压力大对心情、对身体的坏影响,多关心自己的精神状态。
(2) 吃猕猴桃就能一身轻松
压力大时,神经系统会大量分泌激素,这个过程会消耗维生素C,而补充维生素C就能缓解压力。猕猴桃素有“水果”的美称,一个猕猴桃的维生素C含量是人体一天需求的2倍。猕猴桃还含有其他食物比较少的成分——肌醇,它可预防抑郁症;还含有相当高的5-羟色胺,能消除疲劳。所以吃猕猴桃抗压,再好不过!
……
猕猴桃怎么吃?
·猕猴桃甜蛋羹
材料
猕猴桃1颗,鸡蛋1个。
牛奶、蜂蜜适量。
做法
1.将猕猴桃去皮后,放入打汁机打成汁。
2.将鸡蛋打散,倒入猕猴桃汁和果肉渣,再加上少许牛奶和蜂蜜调味,调匀。
3.将材料上笼蒸熟即可。
听听专家怎么说
水果蒸鸡蛋确实奇思妙想。鸡蛋牛奶做成甜羹,加入水果的沁香,口感怡人。不仅是口味,鸡蛋、牛奶中的氨基酸和猕猴桃的维生素搭配,能快速恢复身体活力。美味和营养的小甜点,能帮助你一起对抗压力。
·酸甜猕猴桃虾仁色拉
材料
猕猴桃3个,鲜虾仁6个,鸡蛋1个。
淀粉、油、色拉酱各适量。
做法
1.猕猴桃洗净,对半切开,挖出果肉。
2.连皮将剩下的部分做成猕猴桃盅;挖出的果肉切丁。
3.鸡蛋打入碗中搅匀成蛋汁备用。
4.虾仁洗净,分别裹蛋汁之后,再蘸干淀粉。
5.锅中放少许油,将虾仁放入热油锅中煎呈金黄色,捞出,沥干油备用。
6.猕猴桃盅内放入虾仁、猕猴桃肉,加入千岛色拉酱,搅拌均匀即可。
听听专家怎么说
这是一道开胃色拉,鲜虾仁含有丰富的钾、碘、镁、磷等矿物质及维生素A等营养成分,且其肉质松软,易消化,味道鲜甜滋润,对身体虚弱以及疲劳过度需要调养的人是很好的食物。
作者介绍
医学博士 沈红艺 上海中医药大学健康营养研究室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证编号:141310104000090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员编号:201206100003)
沈红艺,医学博士,执业医师,研究员,研究生导师。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健康营养研究室主任,主攻营养学理论研究。多年来潜心研究营养科学、养生康复、中医保健等,主持营养学科研项目共12种,担任*课题负责人,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多次受企事业单位、电视台、高校、社区等各方邀请为大众普及营养保健知识,倡导科学自然的饮食理念。此外还积极从事营养学食品开发,曾任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发展公司产品研发主管,参与开发多款养生保健品,如三清日通片、润肠茶、雪蛤三宝、玫瑰甘麦露等。
文摘
序言
我原本以为这种主题的书籍,读起来可能会比较沉闷,充斥着密密麻麻的化学名称和复杂的生物学路径,但这本书完全打破了我的预期。作者运用了大量生动的生活化比喻和精彩的类比,将原本晦涩难懂的科学知识变得平易近人。例如,她将肠道比作一个繁忙的城市交通系统,将某些营养素比作疏导交通的关键路口,这种画面感的描述,让我对身体内部的运作机制一下子就清晰了起来,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且,书中的案例分析非常接地气,她没有引用那些遥不可及的名人案例,而是通过讲述一些普通读者的“自我实验”和调整过程,让理论变得触手可及。这种讲故事的方式,让阅读体验变得非常流畅和愉悦,我甚至好几次在通勤路上读到忘记了时间。这种将硬核知识“软化”和“情境化”的能力,是这本书最核心的价值之一,它让学习不再是负担,而是一种探索的乐趣。
评分这本书在提供解决方案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培养读者的“自我觉察力”。它并非提供一个一劳永逸的食谱清单,而是像一位导师一样,引导读者去构建一套属于自己的“情绪-饮食反馈系统”。书中穿插了许多自我提问的环节,比如“你感到沮丧时,身体真正渴望的是什么?是某种特定的味道,还是仅仅是温暖的慰藉?”这种引导性的提问,迫使读者停止对外在信息源的依赖,转而向内探索自己的真实需求。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建议,在感受到压力时,有意识地选择一种特定的食材进行调理,并仔细记录下我的情绪和身体反应的变化。这个过程本身,就充满了自我发现的乐趣和成就感。这本书的真正成功之处在于,它赋予了读者一种主动权和掌控感,让人明白,改善精力和情绪,不是靠被动接受某种“神药”,而是通过持续、细致的自我观察和微调来实现的。这让我对未来的健康管理充满了信心,因为它教会了我如何“学习如何照顾自己”。
评分这本书在信息传递的广度和深度上,给我带来了不小的惊喜。它绝非市面上那些只停留在“多吃蔬菜水果”的肤浅层面。作者显然下了很大功夫去挖掘那些我们日常生活中容易被忽视,但实际效果却非常显著的“角落食材”。她不仅介绍了常见的超级食物,更深入探讨了那些在特定季节、特定地域才能发挥最大功效的传统食材,并且还非常细致地讲解了这些食材的“最佳处理方式”。比如,如何通过正确的烹饪温度和时间,来最大限度地保留其活性成分,这一点是很多科普读物都会一笔带过的内容。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她并没有把这些食材神化,而是非常坦诚地指出了它们的局限性,以及在什么样的人群中可能需要谨慎使用。这种全面的、不偏不倚的介绍,建立起了读者对作者的绝对信任感。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厨房里的日常食材有了一种全新的、更加敬畏的认识,每一次准备食物,都变成了一次有意识的、充满能量的选择过程。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和内页排版真是让人眼前一亮,看得出出版方在细节上花了不少心思。封面那种略带复古又充满活力的色彩搭配,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让人忍不住想把它带回家。翻开内页,那种纸张的质感非常舒服,不是那种廉价的光滑感,而是带着一点点哑光的细腻,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眼睛很累。更值得称赞的是,作者在章节布局上的匠心独运。她没有采用那种枯燥的、堆砌食材名称的列表形式,而是将每一种食材的故事性、它在不同文化中的地位,以及背后的营养学原理,巧妙地穿插在一起,读起来就像在听一位知识渊博的朋友娓娓道来。比如,她谈到某种特定谷物时,不仅会说明它对肠道菌群的益处,还会引用一些古老的食疗典籍作为佐证,这种跨学科的融合让人感觉这本书的内容既有科学的严谨性,又充满了人文的温度。排版上大量留白的使用,让眼睛得到了充分的休息,关键信息的提炼和加粗处理也很到位,即便是匆忙翻阅时,也能迅速捕捉到重点。总的来说,这是一本从视觉到触觉都带给人愉悦阅读体验的书籍,光是放在书架上,都能感受到它散发出的那种沉静而有力量的气质。
评分我最欣赏这本书处理问题的方式,它完全摆脱了传统健康书籍那种居高临下的说教口吻,更像是一种温柔的陪伴和鼓励。作者在行文中反复强调“倾听身体的声音”,而不是盲目追求“完美饮食”。这种理念非常贴合现代人快节奏生活下的焦虑感。比如,她没有强行要求读者去戒掉所有“不健康”的食物,而是提供了一种“平衡”的视角,教我们如何在日常的忙碌中,找到那些“小小的、容易实现的调整”,这些调整不是巨大的生活颠覆,而是细微的习惯养成。书中很多段落的措辞都非常细腻且富有同理心,读到某些描述自己“精疲力尽”的状态时,感觉作者就像一个真正理解我的朋友,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告诉我“没关系,我们可以从这里开始”。书中对于“休息”和“情绪释放”的讨论,也远远超出了纯粹的营养学范畴,触及到了心理健康的核心地带,这使得全书的厚度和深度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种非批判性的叙事方式,极大地降低了读者自我实施的心理门槛,让人感到踏实和可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