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全家人的杂粮养生书
定价:29.80元
作者:鲁直 等
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8-01
ISBN:978750237413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59kg
编辑推荐
推荐阅读:《全家人的蔬菜养生书》
《全家人的水果养生书》
首先教你鉴别自身体质、懂得食材寒热搭配,明白食物的四性五味对于健康饮食的影响;
这套《全家人的健康养生书系》一套三本,选择生活中常见的36种水果、蔬菜和杂粮。
食物趣话——该食物的由来、相关古诗词对其的描述、与之有关的一些谜语或围绕其发生的小故事——比如西红柿曾经被称作狼桃,又曾作为观赏植物爱情苹果种在女王的花园、茄子是进化了的巨大鸡蛋、拔丝山药如何帮助唐军攻城夺池、菠菜为何称红嘴绿鹦鹉、薏仁如何治好将美女十八变、豇豆为何都是两根长在一起成双成对……
营养面面观:突出它们各自含量*多的营养成分、有效成分——比如芹菜降压、韭菜增加被称为蔬菜中的、胡萝卜含维生素A高可以防治夜盲症、茄子维生素P含量**补脑防癌防治血管硬化、椰汁含镁高作为长在树上的人体体液、大蒜是长在地里的抗生素、油菜和菜薹是长在地里的伤口缝合剂、苋菜(而不是菠菜)补铁、山楂降血脂、杏仁止咳、梨子润肺、芒果防晕船等等;
搭配宜忌:另外一个是搭配的问题——不要又吃西瓜又喝绿豆汤或冬瓜汤寒凉的食材雪上加霜,不要狗肉火锅加肉桂生姜温热的食材火上加油,含维生素C高猕猴桃的不要和含维生素C分解酶黄瓜的搭配,含鞣质较多的水果不要配海鲜、含草酸高的菠菜等不要和含钙高的豆腐同吃因为容易生成草酸钙导致结石等等;
简易食疗偏方:还有各种小偏方——比如薏仁调治青春痘和美容、甜瓜蒂防烫伤、葡萄根治痛风、玉米须降压降脂、西瓜败火、西瓜霜润喉等。
选了一些健康食谱,也有调养慢性病的效果,可以直接在家里自做。
食材的挑选——如何挑选雄梨或汁水更多的雌梨、怎样辨别真假黑米、如何保证山药不变黑、耦怎么炒才不黑、山楂为什么忌用铁锅……
可读性、理论性和实用性都很强。
药补不如食补,药疗不如食疗,希望能够让读者看了书之后少去医院、少花钱在医药费上。
内容提要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饮食应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这其中,起主要作用的还是“五谷”。本书精选36种五谷杂粮及部分营养价值丰富、比较常见也为人们所喜爱的干果,从传统医学和现代营养学的角度列出其性味、归经、主要营养素和功效、搭配宜忌,各种简便易行又确有实效的食疗小偏方,配以汤、饮、粥、菜、饭等多种不同形式,让您和家人在饮食方面不仅不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且可以十八般武器多种组合、任意选择,使全家人永葆健康。
本书精选36种五谷杂粮及部分营养价值丰富、比较常见也为人们所喜爱的干果,从传统医学和现代营养学的角度列出其性味、归经、主要营养素和功效、搭配宜忌,各种简便易行又确有实效的食疗小偏方,配以汤、饮、粥、菜、饭等多种不同形式,让您和家人在饮食方面不仅不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且可以十八般武器多种组合、任意选择,使全家人永葆健康。
目录
前言好吃不如吃好
章健康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节饮食红绿灯
第2节七种必需营养物质
第3节膳食金字塔
第4节杂粮的四性与人体的寒热体质
第5节杂粮的五味调和与酸碱平衡
第2章杂粮养生攻略
节玉米:降脂抗癌珍珠米
第2节薏米:药食两用鸡头肉
第3节粟米:五彩谷之续
第4节糯米:温养胃气的妙品
第5节紫米:药谷紫珍珠
第6节黑米:皇家补血米
第7节黍米:彼黍离离为稷苗
第8节稻米:资生化育的神丹
第9节荞麦:开胃消积净肠草
0节小麦:五谷之贵可安神
1节大麦:增忆抗癌啤酒源
2节燕麦:离离幽草抗衰老
3节高粱:美酒佳酿香飘远
4节红薯:虽为杂粮亦当家
5节山药:常服多食可为参
6节芋头:团圆欢聚庆金秋
7节魔芋:魔力食品助
8节黑豆:逢黑更补肾之谷
9节黄豆:地里生长的肉
第20节豆腐:玉食色香胜燕窝
第21节豆浆:降压补铁黄豆汁
第22节绿豆:烦渴立去沁心脾
第23节赤豆:红颜知己贴心
第24节蚕豆:代饭闲吃皆相宜
第25节豌豆:柔弱宛宛回回豆
第26节芸豆:“四季”为名豆中冠
第27节豇豆:豆中上品并双生
第28节芝麻:黑白兄弟皆圣品
第29节榛子:木本油王不亚栗
第30节莲子:养心安神美梦眠
第31节花生:益智补血助长生
第32节板栗:补肾强骨赛人参
第33节杏仁:祛痰止咳木落子
第34节松子:空山松子益延年
第35节瓜子:零食常嗑亦保健
第36节核桃:补脑抗衰长寿果
附录
附录A人体必需的几种矿物质元素基本知识一览表
附录B维生素的基本知识一览表
附录C常见杂粮性味、归经、功效一览表
作者介绍
鲁直,医学专业出身,从事中医临床工作数年,后潜心研究大众健康养生。编著《五色食物养五脏》等健康、育儿图书40多种,多次获华东地区科技图书奖,部分图书版权输出韩国和台湾地区。
文摘
序言
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地方,在于它对“特殊需求人群”的细致关照。我们家有一个上小学的孩子,他对某些食物过敏,而且正处于长身体的关键时期,需要足够的能量和蛋白质。我翻阅了很多育儿类的健康书籍,但很少有专门针对如何用“传统杂粮”来满足儿童生长发育需求的。这本书专门开辟了“儿童能量餐”的章节,详细列举了哪些杂粮是“大脑发育的燃料”,哪些是“骨骼强健的帮手”,并且给出了非常可爱的食谱名称和造型建议,比如“小恐龙的绿宝石饭团”(加入了菠菜粉和藜麦)。对于家里的老人,它也考虑到了老年人牙口不好、消化能力下降的问题,推荐了“绵软易消化”的烹饪技法,比如使用长时间低温慢煮的方法,让杂粮的口感达到入口即化的境界。这种针对家庭中不同年龄层需求的细致划分,让这本书的适用范围极广,真正实现了“全家适用”。我感觉自己不再是盲目地做饭,而是带着明确的目标,有针对性地为家人的健康添砖加瓦。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原来养生可以这么“接地气”,完全不需要那些昂贵的反季节食材或者稀奇古怪的烹饪工具。这本书的重点似乎是如何把日常的五谷杂粮发挥到极致。它不是那种只谈营养成分表的书,而是真正深入厨房实战的指南。我尤其欣赏它对“口感优化”的关注。很多人觉得杂粮难以下咽,主要是因为处理不当,水放多了就糊烂,水放少了又硬邦邦。这本书里专门开辟了一章讲“泡发与浸泡的艺术”,告诉你不同硬度的米粒需要提前泡多长时间,甚至连不同地区的水质差异都考虑进去了(虽然有点夸张,但能看出作者的用心)。我试着做了书里的一个“五谷豆浆”食谱,里面加了红豆、鹰嘴豆和一些坚果,用普通的破壁机打出来,细腻得像奶油一样,完全没有豆渣感,比外面卖的成品健康多了。这本书的编排逻辑非常清晰,从基础知识入门,到日常三餐的替换应用,再到针对特定需求的食谱调配,层层递进,让人学起来很有成就感。它成功地把我从“只敢买白米”的厨房小白,变成了一个敢于挑战各种“古老谷物”的杂粮探索者。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为我们这种想吃得健康又不知道从何下手的家庭量身定做的!我一直觉得杂粮是个好东西,但光是知道“糙米比白米好”就够了,具体要怎么搭配、怎么做才能让全家人都爱吃,那真是个大难题。这本书最棒的一点就是,它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养生理论书,而是非常实在的操作指南。比如,它详细介绍了十几种常见杂粮的特性,什么燕麦、藜麦、荞麦、高粱米,它们各自的营养侧重点和最适合的烹饪方式都说得明明白白。我特别喜欢它里面关于“新手友好型”的食谱设计,很多都是用家里的电饭煲就能搞定的,什么“一锅出”的杂粮饭,口感软糯,完全没有我之前想象的粗粝感。我老公以前是不碰这些的,自从我按照书里教的加了点奇亚籽和亚麻籽进去,他竟然都没发现,还说今天米饭特别香!这对我来说简直是巨大的成功。而且,书里还特别贴心地给出了不同季节、不同体质的杂粮调理建议,比如夏天容易上火,就推荐多吃些薏米芡实;冬天滋补,就试试红豆和黑米的组合。这让养生不再是枯燥的任务,而变成了一种充满生活智慧的探索。这本书真的帮我解决了“不知道怎么吃”的痛点,非常推荐给所有想让餐桌更健康,又不想太费工夫的家庭主厨。
评分说实话,我本来对“杂粮养生”这件事抱有很大的怀疑态度,总觉得那是老年人才关注的话题,或者是一些生活节奏慢下来的人才能做到的事情。但这本《全家人的杂粮养生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的核心价值在于,它将复杂的营养学知识“碎片化”并“快餐化”了。我工作非常忙碌,每天下班后只有半小时准备晚餐。这本书里有很多“十分钟快速备餐法”,比如用高压锅一次性煮好一周的“万能杂粮基底”,然后每天根据不同的主题(比如今天吃“助眠主题”,明天吃“增强免疫力主题”)加入不同的蔬菜和肉类进行搭配,迅速就能搞定一顿饭。这种极高的效率是我之前在其他养生书中从未见过的。此外,它还讨论了如何处理“剩饭剩菜”的问题,比如用剩下的杂粮粥来做小煎饼或者制作婴儿辅食,体现了物尽其用的环保理念。这本书不仅是教会你如何吃,更是教会你如何更聪明、更省力地管理家庭的健康饮食系统,非常适合现代快节奏的家庭生活。
评分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不仅仅是一本菜谱集,更像是一本家庭健康顾问手册。我之前买过好几本所谓的“养生书”,要么是偏重中医理论,晦涩难懂,要么就是过度强调某种单一食材,显得很片面。但《全家人的杂粮养生书》则提供了一种更平衡、更可持续的饮食哲学。它强调的是“平衡摄入”和“循序渐进”。例如,它并没有要求读者立刻把所有白米饭替换成糙米,而是建议每周逐步增加杂粮的比例,比如第一周增加10%,第二周增加到20%,这样身体有一个适应过程,肠胃也不会一下子不舒服。这种温和的引导方式,让我觉得特别靠谱。书中对于“消化不良”和“排毒”等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都是围绕着杂粮的特性展开的,比如推荐使用酒曲或酵母来处理某些难以消化的豆类,提高吸收率。而且,书中的排版和插图非常精美,那些色彩斑斓的杂粮照片,光是看着就让人心情愉悦,大大提升了阅读体验。它让我明白,养生不是忍耐,而是享受食物带给我们的能量和美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