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针按摩美容技法图解

指针按摩美容技法图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向云飞,向阳 著
图书标签:
  • 按摩
  • 美容
  • 针灸
  • 推拿
  • 中医
  • 养生
  • 健康
  • 穴位
  • 图解
  • 手法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博学精华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ISBN:9787506752985
商品编码:29759850399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2-07-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指针按摩美容技法图解

:25.00元

售价:17.0元,便宜8.0元,折扣68

作者:向云飞,向阳

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7-01

ISBN:9787506752985

字数

页码:14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图解中医美容技法丛书:指针按摩美容技法图解》遵循《图解中医美容技法丛书》的内容模式——理论和实用并重。每册皆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介绍该册之技法的基本知识、特点、原理、功效、治疗范围、工具、操作方法、常用经穴等;下篇则为临床证治,介绍直接损美性疾病和间接损美性疾病的辨证要点、治疗原则、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内容实用,操作简单,行之有效,可令学习者在较短时间内即可掌握,对中医美容工作者和爱好者的知识和技术的提高大有裨益。

目录


作者介绍

向阳,北京人,1982年毕业于北京联合大学北京中医药学院(现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学院)。曾先后在北安市场和北京航空饭店工作多年。后在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受到叶成鹄、韩碧英、李宝珠、等多位研究员、主任医师的提携和指导。1999年被评为中医副主任医师。
1989年曾到前苏联罗斯托夫,1994年曾到马来西亚吉隆坡等国进行中医针灸和皮肤病的诊治及讲学。先后著有《实用中医皮肤病诊疗及美容技法》和《传统中医美容法》,也曾参与出版过《中华临床药膳食疗学》和《中国中成药优选》等著作。

文摘


序言

上篇 指针按摩法基础知识
章 概述
一、指针法
二、按摩法
三、指针按摩美容法
第二章 指针按摩法的原理
一、活跃皮肤细胞
二、增进血液循环
三、兴奋神经末梢
四、修复软组织
五、调整血内活性物
六、消除自由基
七、调节中枢神经
第三章 指针按摩法的功效
一、平阴阳,调五脏和谐
二、扶正气,增抗邪能力
三、通经络,促进血流畅
四、活气血,消壅阻瘀血
五、补气血,增肌肤濡养
第四章 指针按摩法的特点
一、简单易学
二、不需工具
三、简便实用
四、安全可靠
五、治疗广泛
六、怡情舒适
第五章 指针按摩法的操作手法
一、指针操作手法
二、按摩操作方法
第六章 指针按摩法的补泻和
介质
一、补泻
二、介质
第七章 指针按摩的腧穴定位
一、骨度法
二、同身寸测量法
三、自然标志法
第八章 指针按摩的常用经穴
一、常用经络
二、常用腧穴
第九章 指针按摩法的选穴
一、局部选穴
二、邻近取穴
三、远部取穴
四、经验取穴
五、辨证取穴
第十章 指针按摩法的禁忌和注
意事项
一、禁忌
二、注意事项

下篇 指针按摩法临床证治
章 直接损美性疾病
一、面部皱纹
二、鱼尾纹
三、双下巴
四、脸部赘肉
五、眼睛疲劳
六、近视
七、眼胞浮肿
八、上睑下垂
九、眼袋
十、黑眼圈
十一、突眼症
十二、斜视
十三、眼睑跳动
十四.酒渣鼻
十五、暗疮
十六、黄褐斑
十七、雀斑
十八、皱眉纹
十九、鼻唇纹
二十、颈部皱纹
二十一、少年白发
二十二、脂溢性脱发
二十三、斑秃
二十四、头皮屑
二十五、妊娠纹
二十六、产后腹部松弛
二十七、面神经麻痹
二十八、下颌关节炎
二十九、落枕
三十、腱鞘囊肿
三十一、乳房发育不良
三十二、乳房下垂
三十三、炎
三十四、肥胖症
三十五、皮肤粗糙
三十六、皮肤老化
三十七、身材瘦小
三十八、将军肚
三十九、腰部肥胖症
四十、臀部肥胖症
第二章 间接损美性疾病
一、过敏性鼻炎
二、呃逆
三、颈椎病
四、肩关节周围炎
五、网球肘
六、小腿腓肠肌
七、产后少乳
八、便秘
九、手足厥冷
十、驾驶疲劳
十一、闭经


探秘东方智慧的指尖艺术:人体经络与养生功法图鉴 一、本书聚焦:生命能量的流动与调和 本书并非关于美容或特定技法操作的指南,而是一部深入探讨人体生命能量系统——经络——及其调和方法的综合性图谱。我们旨在揭示隐藏在皮肤之下的能量通道网络,以及如何通过理解和运用这些通路,达到维护身心健康、提升生命活力的目的。 二、内容基石:经典理论的系统梳理 本书的理论基础源于中华传统医学的精髓,重点阐述了以下几个核心概念,并辅以清晰的图示来辅助理解: 1. 经络系统的全景图: 十二正经的循行轨迹: 详细描绘了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这十二条主要经脉的起止点、走行路线及其与相应脏腑的络属关系。每一条经脉的图解都精确到关键穴位的体表投影位置。 奇经八脉的枢纽作用: 重点解析督脉(人体之“阳海”)和任脉(人体之“阴海”)的独特地位,以及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这六脉的功能与相互配合,阐述它们如何调节和统摄十二正经的气血运行。 络脉、经别与皮部的概览: 简要介绍十五络脉的分布特点,解释经别在深层组织中的联络作用,并配以皮部图,说明体表区域与脏腑功能之间的对应关系。 2. 气、血、津液的物质基础与运行规律: 气的生成与化生: 阐述“先天之精”与“后天之气”的来源,重点介绍呼吸之气(宗气)、营养之气(营气、卫气)的转化过程及其在经络中的运行状态。 血的生成与濡养: 描述血的生成机制(脏腑协同作用),以及“血随气行”、“脉主血”的理论,解释血液如何在脉道中维持循环,濡养全身。 津液代谢与分布: 区分津液与水的区别,讲解水液如何通过三焦的疏布和脾、肺、肾的功能,输布于体表和内脏。 三、养生实践:激活内在自愈力的功法指导 本书的实践部分完全侧重于通过调动自身意念和形体动作,温和地疏通经络,激发人体的自愈潜能。我们提供的功法,强调的是“由内而外”的调整,而非单纯的外部刺激。 1. 意守导引术(初级篇): 调息吐纳的原理与方法: 详细教授“数息法”、“安息法”,以及配合腹式呼吸(中医称“脐腹呼吸”)的深度练习。重点讲解如何将呼吸之气引入丹田,并用意念引导其沿着任督二脉缓慢运行的初步路径。 “动以养形”的肢体导引: 介绍一套模仿自然形态的简易导引动作(非特定流派的武术套路)。这些动作注重关节的舒展、韧带的拉伸,以及在特定体位下对相关经络的轻微牵引。例如,强调“猫伸展式”对足太阳膀胱经的被动拉伸效果,以及“抱球式”对心包经和三焦经的环抱性调节。 静坐中的经络感知练习: 引导学习者如何在静坐中分辨身体发热、麻胀、轻微的窜麻感(气感的初步显现)在不同身体部位的停留与流动,培养对自身能量状态的细腻感知力。 2. 穴位自我激发法(辅助篇): 穴位的选定标准: 讲解如何根据经络循行和脏腑功能,选择特定区域的穴位进行日常保健,而非仅依赖特定病症取穴。例如,如何通过选取特定经脉上的“原穴”或“络穴”来达到对该经脉整体气血的调节。 “点按”与“熨贴”的技法区分: 强调自我操作中,力度应以温和的压力为主,旨在“唤醒”穴位,而非追求强烈的酸麻感(得气)。详细图解如何使用指腹、指关节或特定辅助工具(如光滑的鹅卵石)进行轻柔的环形按压或长时间的温热熨贴,以促进局部气血的微循环。 特殊节律的配合: 介绍在进行穴位激发时,配合特定的心率或呼吸节奏(例如,吸气时按压,呼气时放松),以增强放松效果。 四、理论指导下的生活调适 本书的最终目标是将经络理论融入日常起居,实现主动的健康管理。 时辰与经络的对应: 结合24小时的昼夜节律,说明在一天中的不同时辰,哪些经络最为活跃,并建议在这些时辰进行相应的调理活动(如清晨的提振、午后的休憩、晚间的收敛)。 情志与经络的关联: 深入探讨“怒伤肝”、“思伤脾”等情志对相应经络和脏腑气机的影响,并提供对应的疏导情绪的导引理念,例如,通过深沉的呼吸来化解淤积在心包经的情绪张力。 饮食与经络的调和(侧重温凉性): 简要说明食物的寒热温凉属性如何影响经络中的气血运行,指导读者根据季节变化和自身体质,选择适宜的食物来“顺应”经络的自然状态,而非详述具体菜谱。 总结: 本书是一份关于人体能量地图的深度学习资料,它引导读者回归对自身生命节奏的觉察,通过理解和尊重经络的内在运行规律,学习一套系统、温和、可持续的自我调养方法,最终达到身心和谐的境界。全书图文并茂,旨在普及经络学说的基本框架与自我保健的实用理念。

用户评价

评分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简直是一场身心放松的旅程。作者的文笔非常温和、富有感染力,读起来完全没有那种枯燥的技术手册的冰冷感。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大师在耳边轻声细语地传授心法,每一个步骤的描述都充满了对人体细微之处的关怀和尊重。特别是关于手法力度的掌控和节奏的把握,作者用了很多生动的比喻和情景描述,让我仿佛能“触摸”到书中的每一个动作。这种细腻的文字处理,极大地弥补了纯粹图解可能带来的抽象感,使得学习过程充满了愉悦感和探索欲,让人愿意沉浸其中,细细品味每一个技巧的精髓。

评分

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指导,在几个关键的面部区域进行了自我实践,效果着实令人惊喜。比如,书中关于眼周微循环的特定按压序列,我坚持了几天,原本早晨起来的浮肿现象有了明显的改善,眼睛看起来更有神采了。再比如,针对法令纹的提拉手法,书中强调的“慢吸气、轻提拉”的口诀,配合缓慢的力度变化,真的能感受到皮肤深层的张力在被温和地激活。这些立竿见影的反馈,极大地增强了我继续深入学习的动力。这本书提供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套可以立即见效、切实改善个人状态的实用工具箱。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吸引人,色彩搭配和排版都透露出一种专业和精致感。我特别喜欢那种传统中带着现代感的视觉风格,让人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件艺术品。内页的纸张质量和印刷清晰度也让我非常满意,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尤其是那些详细的插图和图示,线条流畅、比例精准,即便是初学者也能轻松理解其中的每一个细节。作者在排版布局上也花了不少心思,文字和图像之间的留白恰到好处,阅读起来非常舒服,不会有信息过载的感觉。整体来看,这本书的装帧和设计水平,已经达到了可以收藏的级别。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欣赏的一点,是它在技术之外,所蕴含的深厚人文关怀和职业道德的探讨。作者不止一次地强调,美容技法是服务于“人”的,而非单纯追求“美”的表象。书中穿插了许多关于沟通技巧、顾客心理分析,以及如何在操作过程中保持专注和慈悲心的讨论。这使得这本书超越了一般的技法指南,升华成了一本关于身心疗愈和职业素养的修习之书。它提醒着从业者,真正的技艺,永远离不开同理心和对生命个体的尊重。这种价值观的引导,对于任何想要在这个行业长期发展的人来说,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评分

这本书的知识体系构建得异常扎实且逻辑清晰,我作为一个长期关注美容养生领域的人,都被其中系统性的介绍所折服。它不像市面上很多零散的技术书籍那样东拼西凑,而是像铺设一条坚实的成长阶梯,从最基础的穴位认知、经络走向,到复杂的手法应用和面部肌肉群的精细操作,层层递进,让人感觉每翻开一页都是在稳步向前。作者对于人体解剖学的理解,深度和广度都令人称赞,这使得所有的“按摩”动作都有了科学依据,而非单纯的经验之谈。这种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极大地提升了学习的效率和对技术的掌握深度,让我对整个美容理疗的学科产生了更深的敬畏之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