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舌华录(国学经典典藏版 全本布面精装)
定价:49.00元
作者:白岭编译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53486671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白岭编译的《舌华录(典藏版)(精)》是“国学经典”系列之一。《舌华录》一书为作者曹臣受《世说新语》启发而*,仿《世说》之范例,广采典籍,记载了上自远古下至明代后期的逸闻轶事,内容精彩,体例新奇。全书共分九卷十八类,每类前都有引语,发明立意,述说原委。译者根据上海进步书局印行本点校而成,力求译文信达雅。
目录
慧语名语第二豪语第三狂语第四傲语第五冷语第六谐语第七谑语第八清语第九韵语第十俊语第十一讽语第十二讥语第十三愤语第十四辩语第十五颖语第十六浇语第十七凄语第十八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舌华录》无疑具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价值,它提供了一个观察特定历史时期社会风貌和思想潮流的独特窗口。然而,再珍贵的文本,如果整理不当,也容易让初学者望而却步。我欣赏这套书在“普及性”和“专业性”之间的精妙平衡。它没有因为面向更广泛的读者群而降低学术标准,反而通过清晰的结构和适当的辅助材料,成功地架起了一座沟通古今的桥梁。对于我这种希望系统深入了解国学精要的人来说,一套可靠的、装帧精美的工具书至关重要。它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文化传承的使者。期待未来能有更多出版社以这样的标准来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整理和出版工作,让这些瑰宝能以最庄重、最易读的方式呈现在世人面前。
评分拿到这套精装典藏版的《舌华录》实物,首先就被它的装帧设计深深吸引住了。那种沉甸甸的布面质感,带着一股古朴典雅的书卷气,让人忍不住想马上翻开来细细品味。书页的纸张选择也非常考究,米黄色的纸张在灯光下显得尤为柔和,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有明显的疲劳感。要知道,对于这种涉及到古代文献、需要反复研读的国学经典,阅读的舒适度和纸张的质感绝对是加分项。中州古籍出版社的用心在这个细节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我个人对这种对传统文化载体本身的尊重非常欣赏,它让阅读过程本身也成为了一种仪式感,而不是快餐式的消费。尤其是在这个数字阅读日益普及的时代,拥有一套如此精美的实体书,带来的满足感是无可替代的。无论是放在书架上陈列,还是在周末的午后静心阅读,它都能为周围的环境增添一份沉静的力量。从外观上看,这本书的字体排版也做得相当清晰,字号适中,疏密得当,即便是初次接触这类古籍整理本的朋友,也能很顺畅地进入文本世界。
评分这本书的编译工作,尤其是白岭先生所下的功夫,从初步的翻阅中就能感受到其严谨性。我们都知道,《舌华录》这类典籍在流传过程中,往往存在版本参差不齐、注释不一的问题,对于普通读者而言,如何精准地把握其核心思想和时代背景,全赖于可靠的整理和编译。我特地对比了几个不同版本的片段,发现这个版本的注释和校勘工作做得非常细致入微。它没有采取那种过于学术化、堆砌艰深术语的方式,而是力求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为现代读者提供清晰的指引。这种平衡把握得恰到好处,既满足了研究者的需求,也照顾到了普通国学爱好者的接受度。更难得的是,编译者似乎在导读部分加入了对文本深层文化意蕴的探讨,这使得阅读不再是简单的文字识别,而是一场与古人智慧的深度对话。这种高水准的学术整合能力,是判断一套国学典藏版是否真正“值得收藏”的关键所在。
评分这次购书的体验,让我对中州古籍出版社的专业性有了更深的认识。他们的选书眼光和对古籍的尊重,是很多新兴出版社所不具备的。拿书时那种扎实的重量感,让人心中安定。现在市面上的很多精装书,所谓的“精装”不过是硬壳加覆膜,手感和耐用度都大打折扣。但这本的布面装帧,摸上去有一种天然的纹理和温度,预示着它能够经受住多次翻阅的考验,而不是仅仅用来供奉在柜子里。对于热爱传统文化的读者来说,书本的“体面”很重要,它代表着我们对待传统知识的态度。我希望手中的每一本书,都能像老前辈留下的物件一样,带着历史的厚重感,陪伴我度过漫长的阅读时光。这种对手工质感的追求,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仪式感和愉悦度,让我非常满意。
评分我向来关注的是那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文学和思想作品,这类书籍往往蕴含着跨越时代的洞察力。一本好的历史文献整理本,应该像一把钥匙,能够打开通往过去世界的门。这套《舌华录》的排版和用料,透露出一种对“经典”的敬畏。试想,当我们面对的是中华文明脉络中的重要一环时,如果载体本身敷衍了事,那岂不是对先贤的不敬?我喜欢它在处理那些难以确证的模糊地带时所采取的审慎态度,没有妄加臆测,而是提供了合理的考证路径。这种治学态度本身就值得称道。相比起市面上那些追求速度、牺牲质量的“速成”版本,这种耗费心力打磨出来的“慢工出细活”的产物,更符合我收藏和阅读的期待。它让我感觉,自己是在以一种严肃的态度对待这份文化遗产,而不是随便翻翻就束之高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