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国学经典丛书: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定价:18.00元
作者:王永宽 注译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1-01
ISBN:978753483284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24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所收入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都是国学经典性启蒙读物。在古代的经典性启蒙读物中,《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是*为普及、*有代表性的三种,世俗或将它们并称为“三百千”。这三种读物中,《千字文》产生于南朝梁时,《百家姓》产生于北宋初,《三字经》产生于宋元之际,尽管产生的时代不同,到明代都已成为相当流行的启蒙读本。
目录
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最近读完了《孙子兵法》,最大的感触是它远超军事范畴的普适性。我一直以为它就是一本讲打仗的书,没想到,里面蕴含的战略思维,几乎可以完美套用到现代的商业竞争、项目管理乃至个人职业规划中去。孙武强调的“不战而屈人之兵”,核心思想在于通过信息优势和战略布局,在对抗尚未发生时就锁定胜局,这不就是现代竞争中“蓝海战略”的古老版本吗?书中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被反复提及,告诫我们必须深入了解自己(资源、能力)和对手(优劣势、动向),任何盲目的行动都是自取灭亡。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时机的把握——“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强调策略的灵活性和动态调整。这本书的语言简洁有力,逻辑性极强,虽然篇幅不长,但每一句话都像一块被精心打磨过的宝石,棱角分明,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它教会我的是一种全局观和预判力,是关于如何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收益的永恒法则,非常值得反复研读,每一次都能从中提炼出新的战术思路。
评分我最近翻阅的《史记》简直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司马迁的叙事功力令人叹为观止。不同于教科书上那种平铺直叙的年代记录,《史记》的魅力在于它的“人”。司马迁没有将历史人物脸谱化,即便是评价那些功过参半的帝王将相,也总是持有一种近乎悲悯的同情心,让你能窥见他们人性复杂的一面。读到项羽那一段,那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末路,那种“虞兮虞兮奈若何”的悲怆,即便隔着千年时空,依然能让人热泪盈眶。这种情感的穿透力,是任何其他史书都难以比拟的。而且,书中对于不同地域、不同风俗的描述也极其详尽,像是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扇通往古代世界的任意门。我尤其欣赏太史公在《太史公自序》中流露出的那种坚持和风骨,忍受宫刑之辱,也要完成“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宏愿,这份精神本身就值得我们后人学习和敬仰。它不仅仅是一部史书,更是一部关于担当、关于信念的教科书,每次合上书本,都感觉自己的格局被瞬间拉高了不少。
评分这本《红楼梦》真是让人爱不释手,曹雪芹的笔法细腻入微,将金陵十二钗的命运描绘得淋漓尽致。初读时,我只是被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那种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所吸引,觉得它是一部才子佳人的悲剧。可随着阅读深入,我才领悟到,这不仅仅是一个爱情故事,更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清代社会风俗画卷。从贾府的奢华宴饮,到丫鬟婆子的日常琐事,再到复杂的宗法制度和人情世故,无不刻画得入木三分。特别是书中对于诗词歌赋的运用,简直是神来之笔,那些藏在诗句背后的谶语和暗示,让人在掩卷之后仍久久回味,不断思索人物的最终结局。我尤其喜欢王熙凤这个角色,她的精明强干、八面玲珑,在那个吃人的封建大家族里,像一团烈火,虽然最终也难逃“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命运,但她的存在无疑为全书增添了无数的戏剧张力。每一次重读,都能发现新的细节和感悟,仿佛书中人物又活生生地站在我面前,诉说着他们的喜怒哀乐。这本书的价值,绝非仅仅停留在文学层面,它承载了那个时代的文化精髓和历史厚重感,值得每一个炎黄子孙反复品读和珍藏。
评分我最近沉迷于一本关于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画册,名字叫《江南私家园林意境探微》。这本书简直是视觉和心灵的双重享受。它不像枯燥的学术专著,而是用大量的实景高清照片和精妙的手绘图,结合古典文学的描述,立体地展现了苏州、扬州等地私家园林的精髓。重点是,它不仅仅展示了亭台楼阁的结构布局,更深入剖析了“框景”、“借景”、“对景”这些设计手法是如何巧妙地将自然山水“浓缩”进有限的空间里,以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效果。阅读过程中,我仿佛能闻到那青苔的湿润气息,听到曲径通幽处传来的潺潺流水声。书里特别提到,园林是古人精神世界的投射,是士大夫阶层“退隐”情怀的物质载体。每走一处,移一步景,都是一次心境的转换。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极具古韵,翻阅起来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对于喜爱传统美学和建筑艺术的朋友来说,绝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珍品,极大地丰富了我对“诗意栖居”的理解。
评分说实话,起初我对《道德经》是抱有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总觉得老庄哲学的文字太过玄奥,晦涩难懂,仿佛只有得道高人才能真正领会其真谛。但这次下定决心去啃,却发现里面蕴含着极其朴素而深刻的生活智慧。老子提倡的“无为而治”,并非真的什么都不做,而是顺应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减少不必要的干预和人为的矫饰。这在今天这个充满焦虑和竞争的社会中,简直是一剂清凉散。书中那些看似矛盾的论断,比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反而精准地揭示了事物的辩证统一性。我尝试将书中的一些理念应用到日常工作中,比如在处理复杂人际关系时,试着“守柔不争”,结果出乎意料地和谐了许多。它教会我如何放下对结果的执念,转而关注过程的圆满。这本书的语言简练至极,寥寥数字,却能引人深思良久,可谓是字字珠玑,需要反复摩挲才能品出其中滋味,实乃中华文化中最具生命力的源泉之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