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系统设计

数字系统设计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邹彦 著
图书标签:
  • 数字系统
  • 数字逻辑
  • 计算机组成原理
  • Verilog
  • VHDL
  • FPGA
  • 数字电路
  • 嵌入式系统
  • 硬件设计
  • 系统设计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夜语笙箫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航空工业出版社
ISBN:9787801839183
商品编码:29773818270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7-05-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数字系统设计

定价:33.50元

作者:邹彦

出版社:航空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5-01

ISBN:978780183918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2k

商品重量:0.45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阐述了数字系统设计方法和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应用,较系统地介绍了PLD器件、HDL设计语言、流行的EDA设计软件和数字系统设计方法等内容,力求涵盖数字系统开发设计所涉及到的主要方面,并在内容上进行了精心编排,以着眼于综合开发能力的提高。
全书共分为五个部分:部分详细地阐述了数字系统设计,包括数字系统的组成、描述方法、设计方法;第二部分介绍了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第三部分较详细地介绍了ABEL-HDL硬件设计语言,并配有大量的设计实例;第四部分主要介绍了EDA设计的开发软件,包括Lattice公司的ispDesignEXPERT开发软件和Ahera公司的MAX—PlusⅡ开发软件,这两种软件是开发PLD广泛使用的开发工具;第五部分介绍了基于EDA技术的现代数字系统设计方法,并列举了设计实例和设计选题。
本书取材广泛、内容新颖、重点突出,并着眼于实用性,提供了丰富的实例,所有的实例均经过仿真和验证。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子信息、通信工程、自动化和计算机应用等信息工程类及相近专业的本专科教学用书,或课程设计用书,也可作为从事电子设计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章 数字系统及描述方法
 1.1 数字系统的基本概念
  1.1.1 数字系统
  1.1.2 数字系统的组成
  1.1.3 数据处理器
  1.1.4 控制器
 1.2 数字系统的硬件描述
  1.2.1 系统框图
  1.2.2 算法流程图
  1.2.3 算法状态机(ASM)
  1.2.4 备有记忆文件的状态图(MDS)
第2章 数字系统设计
 2.1 数字系统的设计步骤
  2.1.1 试凑法设计步骤
  2.1.2 自顶向下设计步骤
 2.2 数据处理器的设计
  2.2.1 数据处理器的设计步骤
  2.2.2 数据处理器的设计实例
 2.3 控制器的设计
  2.3.1 控制器的设计步骤
  2.3.2 控制器的实现方法
 2.4 数字系统设计实例
  2.4.1 8位移位存储型彩灯控制器的设计
  2.4.2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设计
第3章 可编程逻辑器件
 3.1 概述
  3.1.1 数字逻辑器件
  3.1.2 PLD的基本结构和表示方法
  3.1.3 PLD的分类
 3.2 可编程阵列逻辑PAL
  3.2.1 PAL的基本结构
  3.2.2 PAL的输出和反馈结构
 3.3 通用阵列逻辑(GAL)
  3.3.1 GAL器件的产品综述
  3.3.2 普通型GAL器件的基本结构
  3.3.3 普通型GAL器件的输出逻辑宏单元
第4章 在系统可编程逻辑器件
 4.1 概述
 4.2 ispLSI器件的结构原理
  4.2.1 ispLSI1016的引脚排列
  4.2.2 ispLSI1016的结构
  4.2.3 通用逻辑块(GLB)的结构
  4.2.4 全局布线区(GRP)
  4.2.5 I/O单元结构
  4.2.6 宏块结构
  4.2.7 时钟分配网络
第5章 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
 5.1 CPLD概述
 5.2 CPLD的结构原理
  5.2.1 FLEX 10K的结构
  5.2.2 嵌入阵列块(EAB)
  5.2.3 逻辑阵列块(LAB)
  5.2.4 I/O单元(IOE)
第6章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6.1 FPG.A概述
  6.1.1 FPGA的基本结构
  6.1.2 FPGA的基本分类
 6.2 FPGA的结构
  6.2.1 可编程逻辑模块(CLB)
  6.2.2 输入/输出模块(1OB)
  6.2.3可编程布线资源
第7章 ABEL-HDL硬件描述语言
 7.1 概述
 7.2 ABEL-HDL语言的基本语法
  7.2.1 ABEL-HDL语言的基本元素
 ……
第8章 ispDesignEXPERT开发软件
第9章 MAX-PlusⅡ开发软件
0章 基于EDA技术的现代数字系统设计
1章 数字系统设计选题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光影流转:欧洲古典绘画的叙事艺术》 导言 光影,是绘画中最基本也最深刻的语言。它不仅勾勒出形体,更塑造了氛围,引导着观者的目光,传递着画家想要诉说的故事。欧洲古典绘画,一个跨越数百年、涵盖无数杰出艺术家与不朽杰作的广阔领域,其魅力之所在,恰恰在于其对光影的精妙运用,以及由此编织出的丰富而动人的叙事。本书《光影流转:欧洲古典绘画的叙事艺术》将带领读者一同走进一个由色彩、线条与光影构成的视觉世界,深入探究古典绘画如何通过对光影的极致把握,讲述那些关于信仰、神话、历史、生活乃至人性的故事。 本书并非是枯燥的技法堆砌,也不是简单的作品罗列。我们的目标是揭示隐藏在那些传世名作背后,那些被光影赋予生命的叙事力量。我们将从文艺复兴的曙光开始,一路追随巴洛克的光影戏剧性,穿越新古典主义的理性光辉,直至浪漫主义对情感的澎湃描绘,探索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艺术家们,是如何运用光影这一通用语汇,来构建他们的视觉叙事,并最终触动观者的心灵。 第一章:文艺复兴的光影启蒙——从神圣到人间的过渡 文艺复兴,一个人类思想与艺术全面觉醒的时代,也标志着绘画艺术在表现现实、刻画人物方面迈出了革命性的一步。在这个时期,艺术家们开始从僵化的中世纪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将目光投向人本身,投向他们所生活的真实世界。光影的表现,在这一转变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早期的佛罗伦萨大师,如乔托,虽然仍带着一些拜占庭风格的痕迹,但已经开始尝试通过明暗对比来塑造物体的体积感,使得画面中的人物和场景更具实在感。他将神圣的光辉转化为一种更为柔和、自然的光源,让圣徒们仿佛行走于现实之中,拥有了血肉之躯。 随着对人体解剖学和透视法的深入研究,达·芬奇的出现无疑将光影的运用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他所独创的“空气透视法”,通过对远景色彩和明度的微妙调整,营造出深远的空间感,使得画面如同一个被真实光线照射的窗口。而他对于“晕涂法”(Sfumato)的运用,更是将光影的过渡处理得如同天衣无缝,人物的脸庞在模糊的光影中显露出神秘而迷人的气质,尤其是《蒙娜丽莎》那举世闻名的微笑,正是通过光影的巧妙配合,才得以如此生动、难以捉摸。 米开朗琪罗在雕塑和绘画领域都留下了不朽的篇章。尽管他的作品中,光影更多地服务于对人体力量与美感的极致展现,但西斯廷教堂天顶画中的人物,其肌肉线条在光影的雕刻下,充满了动态感和生命力,仿佛在宏伟的穹顶之下,一个个神话英雄正在进行着史诗般的叙事。 提香,作为威尼斯画派的代表,对色彩和光影的运用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笔下的圣徒、贵妇、神话人物,常常沐浴在一种温暖而浓郁的光线之中,色彩饱和而富有层次,光影的过渡自然而富有肌理感,使得画面充满了奢华、感性和生命力。他通过光影的变化,能够精准地描绘出不同材质的衣物,金属的光泽,肌肤的柔嫩,以及人物内心的微妙情感。 文艺复兴时期对光影的探索,为欧洲古典绘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不再是简单的明暗区分,而是成为了一种表现空间、体积、情感和叙事的重要手段。艺术家们开始理解,光影不仅是物理现象,更是艺术家心灵的投射。 第二章:巴洛克的戏剧性光影——情感与动感的张力 如果说文艺复兴的光影是温和的启蒙,那么巴洛克的到来,则将光影的戏剧性推向了极致。巴洛克艺术,以其强烈的动感、宏大的场面、丰富的情感以及对观众的直接冲击力而著称。而“明暗对照法”(Chiaroscuro)的极致运用,正是巴洛克绘画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卡拉瓦乔,这位特立独行的艺术家,被誉为“黑暗王子”。他将明暗对比发挥到了令人震惊的程度,画面中常常是强烈的、来自单一方向的光线,如同舞台聚光灯一般,照射在人物的关键部位,而其余大部分区域则沉浸在深邃的黑暗之中。这种极端的明暗对比,不仅突出了人物的形体和表情,更营造出一种强烈的戏剧冲突感和心理张力。他笔下的人物,无论是圣经中的圣徒,还是市井的凡人,都被赋予了现实的、甚至有些粗粝的质感,他们的表情和姿态充满了紧张、痛苦、狂喜或沉思,仿佛在最戏剧性的瞬间被凝固。 伦勃朗,荷兰黄金时代最伟大的画家,同样是光影运用的巨匠。他的光影处理更为细腻、柔和,但同样充满了情感的力量。他善于运用“伦勃朗光”,即从画面一侧上方照射下来的光线,能够恰到好处地勾勒出人物的面部轮廓,并在脸颊上留下温暖的光晕,而另一侧则逐渐隐入阴影。这种光线不仅赋予了人物深度和体积感,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出复杂的情感和人生阅历。无论是《夜巡》中英姿勃发的士兵,还是《浪子回头》中饱经风霜的父亲,他们的精神世界都在光影的洗礼下袒露无遗。伦勃朗的光影,是一种“人性之光”,它照亮了生命的复杂与深刻。 此外,鲁本斯、委拉斯开兹等艺术家,虽然在光影处理上各有侧重,但都深刻地体现了巴洛克时期对光影表现力的追求。鲁本斯的作品中,光影赋予了人物丰腴的肉体以勃勃生机和运动感,色彩鲜艳,充满激情;委拉斯开兹则以其精湛的写实技巧,将光影巧妙地融入到日常场景和宫廷肖像中,展现出贵族的尊严和现实的氛围。 巴洛克的叙事,往往是宏大叙事,充满了激情和动荡。而光影,则成为了捕捉这些宏大叙事中每一个关键情感瞬间的有力工具,它引导着观者的目光,让他们沉浸在画面的戏剧性冲突和深刻的情感体验之中。 第三章: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光影之变——理性与情感的对话 进入18世纪,欧洲艺术经历了从巴洛克到新古典主义的转变。新古典主义强调理性、秩序、清晰和宏伟,绘画风格趋于冷静、严谨。光影的处理也随之发生变化,更加注重清晰的轮廓和均匀的照明,以突出画面的结构和故事的清晰度。 雅克-路易·大卫的作品便是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他的画作,如《荷拉斯三兄弟之誓》、《马拉之死》,虽然也运用了明暗对比,但光线的运用更为柔和、均匀,以确保人物的动作、表情和画面的整体构图都清晰可见。光影在这里更多地服务于叙事的主题,强调英雄主义、牺牲精神和道德力量,让观众能够清晰地理解画家想要传达的古典主义理想。 然而,随着社会变革和工业革命的兴起,对个体情感和主观体验的关注逐渐抬头,浪漫主义艺术应运而生。浪漫主义艺术家们对新古典主义的理性束缚感到不满,转而追求情感的自由表达和对自然的敬畏。 德拉克洛瓦,作为法国浪漫主义的代表,其作品中充满了强烈的情感和动势。他的光影处理,虽然不如巴洛克时期那般极端,但却更加注重色彩和笔触的运用,以营造出强烈的感染力。在《自由引导人民》这幅画中,自由女神沐浴在一种充满希望和力量的光芒中,周围的人物则在激烈的战斗中,光影的明暗变化,配合着动感的构图和鲜明的色彩,将革命的激情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特纳,英国浪漫主义风景画的巨匠,更是将光影的探索推向了抽象的边缘。他痴迷于表现大自然中最变幻莫测的光线,如日出、日落、风暴中的天空。在他的作品中,色彩和光影几乎融为一体,物质的形态在迷蒙的光晕中变得模糊,而光影本身则成为画面的主角。他的作品传递出一种强大的情感力量,是对自然之美和人类在宇宙中的渺小与宏大的深刻体验。 可以说,新古典主义时期的光影是一种“理性的光”,它服务于清晰的叙事和道德教化;而浪漫主义时期的光影则是一种“情感的光”,它承载着艺术家内心澎湃的激情和对世界的独特感知。 第四章:写实主义与印象派的光影革新——捕捉瞬间与感知现实 19世纪下半叶,艺术界迎来了写实主义和印象派的挑战,他们将目光从历史、神话转向了普通人的生活和现实世界的细微之处。光影的运用也因此发生了新的变革。 库尔贝,作为写实主义的旗手,强调对眼前真实世界的忠实描绘。他的光影处理,摒弃了过度戏剧化的处理,而是力求真实地再现光线在不同物体上的照射效果,例如粗糙的石头、朴实的衣物,都通过准确的光影关系得以呈现,使得画面具有强烈的现场感和说服力。 而印象派的艺术家们,如莫奈、雷诺阿、德加等,则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光”本身。他们着迷于光线在不同时间、不同天气下的微妙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如何影响物体的色彩和形态。印象派画家们走出画室,在户外写生,用短促、跳跃的笔触捕捉光影的瞬间印象。莫奈的《日出·印象》便是其代表作,画面中的光线仿佛在颤动,色彩斑斓,朦胧而富有诗意。他们不再追求传统意义上的“清晰”,而是试图记录下眼睛所“感知”到的光线,以及光线所带来的色彩幻象。 印象派的光影叙事,不再是宏大的叙事,而是对生活片段、自然景致的瞬间捕捉,是对个体感知和主观体验的强调。他们通过光影,展现了现实世界的多样性、短暂性以及其内在的生命力。 结语:光影不息,叙事永恒 从文艺复兴的启蒙到巴洛克的戏剧性,从新古典主义的理性到浪漫主义的情感,再到写实主义和印象派对瞬间与感知的捕捉,欧洲古典绘画在光影的运用上,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光影,这最古老也最现代的绘画语言,不仅仅是明暗的对比,更是艺术家内心世界的折射,是他们观察世界的独特视角,更是他们想要传达的无尽故事。 《光影流转:欧洲古典绘画的叙事艺术》试图引领读者,不仅仅是“看”到那些传世名作,更能“读”懂它们。通过对光影的深入剖析,我们得以窥见艺术家们的心灵轨迹,理解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感受他们想要传递的情感力量。每一束光,每一片影,都承载着一个故事,一段历史,一种情感,一种对生命与世界的独特理解。希望本书能让您在欣赏这些不朽杰作时,感受到那股跨越时空的光影流转,品味到其中永恒不息的叙事魅力。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插图质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个电子书横行的时代,纸质书的质感显得尤为重要,而这本教材在印刷上绝对是顶级的。电路图清晰锐利,即便是涉及多层布线的复杂图例,也能一眼看出信号的流向,这极大地减轻了阅读时的认知负担。更赞的是,书中的表格和伪代码块的格式统一且规范,这让我在对照学习不同设计范式时,能够保持高度的专注力。我记得有一次为了理解一个特定的握手协议的硬件实现,我反复查看了书中对应的状态图和代码片段,清晰的视觉呈现方式让我不再需要在文字和图形之间来回切换,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这种对细节的打磨,体现了编著者对读者体验的尊重,也间接证明了他们对“设计”这件事的认真态度——如果一个教数字系统的作者连书本的排版都无法做到精益求精,我很难相信他能在复杂的数字电路中做到完美无瑕。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朴实,没有花哨的装饰,直接点出了核心——“数字系统设计”,这让我这位初学者感到既安心又有些许压力。刚翻开第一章,我就被作者那种严谨的逻辑和层层递进的讲解方式所吸引。它没有急于展示复杂的电路图或者晦涩的硬件描述语言,而是从最基础的布尔代数和逻辑门讲起,仿佛一位耐心十足的老师,带着你从零开始搭建知识的阶梯。我特别喜欢它在讲解组合逻辑电路时所使用的那些贴近实际应用的例子,比如如何设计一个简单的加法器,那种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具体硬件功能的实现过程,让人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而且,书中对卡诺图和有限状态机的讲解深入浅出,即使是初次接触这些概念的人,也能通过书中的图示和详细的推导过程,迅速掌握其精髓。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它培养了读者一种结构化思考问题的能力,让我明白,任何复杂的数字系统,最终都可以拆解为一系列简单、可控的基本逻辑单元的组合。这种从宏观到微观的视角转换,对于后续学习和实际项目开发都是至关重要的基础。

评分

我购买这本书主要是为了准备一个难度较大的专业考试,原以为会是一本枯燥的应试工具书,但阅读体验却出乎我的意料。这本书的选材非常贴合当前行业对数字设计人才的需求,它没有过多纠缠于已经过时的技术点,而是聚焦于那些具有长期价值的核心概念,比如亚稳态的处理、时钟域交叉(CDC)的挑战,以及基本的验证方法论。在对这些前沿或难点问题的阐述中,作者展现出一种近乎“批判性”的视角,他不仅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更重要的是解释了“为什么必须这么做”,以及“如果不这样做会带来什么后果”。例如,它对同步和异步电路之间界限的探讨,以及如何通过跨时钟域设计来保证系统可靠性,讲解得深入而富有洞察力。这本书成功地将学术研究的严谨性与工业实践的实用性完美地结合起来,使得每一次翻阅都像是在与一位经验丰富的资深架构师进行深度对话,使我不仅能通过考试,更能建立起一套经得起未来技术迭代考验的扎实设计框架。

评分

我是一位有着多年经验的嵌入式工程师,手头已经堆积了不少关于FPGA和ASIC开发的参考资料,坦白说,我对市面上大多数教材都提不起太大兴趣,总觉得它们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就是简单堆砌代码示例。然而,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对“设计流程”的强调。它不仅仅停留在“如何用Verilog或VHDL实现某个功能”的层面,而是更深入地探讨了从系统需求分析、架构选择、到模块划分,再到时序约束和综合仿真的完整生命周期。我尤其欣赏其中关于时序收敛和功耗优化的讨论,这些是业界真正头疼的问题,很多教科书会轻描淡写地带过,但这本书却用相当篇幅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方法论的介绍。读到后期,我感觉自己像是在进行一场高级研讨会,作者不断地抛出行业内的“最佳实践”和潜在的陷阱,这对于我优化现有设计、提升代码质量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它不是一本只适合新手的入门书,更像是一本为资深工程师提供的、用于查漏补缺和提升设计哲学层面的宝典。

评分

这本书的章节安排极其合理,它构建了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石,然后逐步引入现代数字设计中最核心的工具和概念。例如,在讲解了基础的同步电路后,它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了流水线设计和分支预测的原理,这让我清晰地看到了理论如何支撑起现代高性能处理器的复杂结构。我发现,作者在讲解大型系统设计时,非常擅长使用类比和“分而治之”的策略。他不会将一个庞大的系统直接砸在你面前,而是先用一个简单的、可理解的子系统作为模型,然后展示如何通过模块化和接口定义将这些小系统集成起来。这种自底向上的构建方式,对于理解现代SoC(系统级芯片)的集成难度非常有帮助。读完整本书,我感觉自己不仅学会了如何“画图”和“写代码”,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如何“思考”一个大型硬件项目应该如何组织和管理,这是一种超越具体技术细节的、更具前瞻性的工程智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