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北极渔业及渔业管理与中国应对/海洋经济博士文库
定价:38.00元
作者:邹磊磊
出版社: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8-01
ISBN:9787567015043
字数:
页码:22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北极渔业及渔业管理与中国应对/海洋经济博士文库》将系统介绍北极渔业管理现状,着重分析重要北极国家的北极渔业政策以及北极公海渔业管理,从而了解北极渔业所面临的瓶颈,并解读北极公海渔业管理机制构建过程中的政治博弈。后,在分析并明确国际法框架下中国所享有的北极渔业相关的各项权益后,《北极渔业及渔业管理与中国应对/海洋经济博士文库》将总结中国参与北极渔业事务所面临的困难,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目录
章 绪论
1.选题动机与意义
2.北极研究介绍
2.1 北极渔业动态
2.2 北极渔业管理
2.3 北极治理
2.4 北极战略
2.5 北极资源的开发利用
2.6 北极环境和生态保护
3.研究方法
4.研究的理论基础
4.1 重要的渔业管理条约及制度
4.2 重要的海洋和渔业管理条约及制度之间的互动关系
5.研究创新之处
6.内容框架
第二章 北极渔业
1.北极海域
2.气候变化下的北极海域环境变化
3.北极渔业资源概况
4.北极渔业资源动态
5.北极渔业活动
5.1 从渔业统计数据看北极渔业发展
5.2 从渔业统计数据看北极渔业活动
5.3 北极渔业的国际合作
第三章 北极渔业管理
1.北极政治环境
2.国际社会围绕北极渔业开展的重要活动
3.北极国家的北极渔业管理
3.1 美国的北极渔业政策
3.2 加拿大的北极渔业合作与管理
3.3 挪威的海洋渔业管理体制
4.北极公海渔业管理现状
5.北极渔业管理的瓶颈
5.1 北极针对性渔业管理协议的缺失
5.2 北极渔业管理组织的缺失
5.3 北极与非北极国家之间潜在的北极渔业权益冲突
5.4 北极渔业管理主体的混乱
5.5 北极渔业发展的不可预测性
5.6 跨行业的北极综合性管理的难度
6.北极渔业管理的亮点
6.1 北极国家的北极渔业管理实践
6.2 国际及区域性组织在北极渔业管理中的监督作用
6.3 区域性渔业管理组织的北极相关渔业管理实践
6.4 北极各国之间渔业合作协议的积极作用
7.未来北极渔业管理的展望和期望
第四章 其他海洋管理经验对北极渔业管理的启示
1.南北极海洋生物管理机制的对比研究
1.1 渔业管理协议
1.2 渔业管理组织
1.3 渔业管理理念
1.4 与其他国际组织及协议的互动关系
2.中白令海狭鳕养护实践对北冰洋中央公海渔业管理的启示
2.1 中白令海狭鳕资源养护实践
2.2 中白令海狭鳕资源养护实践对北冰洋中央公海渔业管理的启示
3.北极航道管理对北极渔业管理的启示
3.1 北极航道与渔业的现状
3.2 北极航道管理与渔业管理的可比性
3.3 北极航道管理对渔业管理的启示
3.4 从北极航道管理看北极渔业管理的瓶颈
第五章 我国北极战略视角下的北极渔业政策
1.北极对我国的重要战略意义
2.美国的北极战略对我国的启示
3.北极“渔权”对维护北极权益的重要意义
4.国际法赋予非北极国家的北极海洋生物资源相关的各种权益
4.1 北极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权
4.2 北极海洋科学研究权
4.3 《鱼类种群协定》关于渔业活动和海洋科学研究中“国际合作”的规定
4.4 对我国的启示
5.北极5国的北冰洋中央公海渔业管理“”地位诉求的合法性分析
5.1 由来已久的北极5国北冰洋中央公海渔业管理“”诉求
5.2 北极5国的北冰洋中央公海渔业管理排他倾向
5.3 国际法视角下的北极5国北冰洋中央公海渔业管理“”地位分析
6.北冰洋中央公海临时措施的法律效力
6.1 “奥斯陆宣言”
6.2 临时措施的合理性
6.3 临时措施的法律约束力
7.联合科学研究计划的法律性质
7.1 联合科学研究计划是针对北极公海的科学研究
7.2 联合科学研究计划开展的平台
7.3 其他海洋科学研究相关的国际实践
7.4 我国的应对
8.我国参与北极事务的瓶颈
8.1 我国参与北极渔业面临的困难
8.2 我国参与北极海洋科学研究面临的困难
8.3 我国参与北极事务的其他瓶颈
9.我国的北极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管理应对
9.1 加强北极参与能力的建设
9.2 号召框架性法律体系在北极的普适性
9.3 警惕北极5国北冰洋中央公海“”地位的诉求
9.4 开展多维度的北极渔业相关活动
9.5 加强北极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交叉研究
9.6 用行动回应“中国威胁论”
10.我国参与北极事务的切人点
10.1 北极的国际公共价值
10.2 北极的国际公共品
10.3 北极的国际合作
10.4 北极事务参与的多层面和全方位
10.5 北极权益的维护
10.6 科技先行
第六章 结论
本书图表索引
作者介绍
邹磊磊,女,博士,上海海洋大学副教授。拥有英语双硕士和海洋环境保护与治理博士的跨学科专业背景。研究方向为极地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及海洋政策与法律。迄今发表的学术论文主题涉及海洋环境保护、极地渔业管理、北极航道、中国渔业等。
文摘
序言
章 绪论
1.选题动机与意义
2.北极研究介绍
2.1 北极渔业动态
2.2 北极渔业管理
2.3 北极治理
2.4 北极战略
2.5 北极资源的开发利用
2.6 北极环境和生态保护
3.研究方法
4.研究的理论基础
4.1 重要的渔业管理条约及制度
4.2 重要的海洋和渔业管理条约及制度之间的互动关系
5.研究创新之处
6.内容框架
第二章 北极渔业
1.北极海域
2.气候变化下的北极海域环境变化
3.北极渔业资源概况
4.北极渔业资源动态
5.北极渔业活动
5.1 从渔业统计数据看北极渔业发展
5.2 从渔业统计数据看北极渔业活动
5.3 北极渔业的国际合作
第三章 北极渔业管理
1.北极政治环境
2.国际社会围绕北极渔业开展的重要活动
3.北极国家的北极渔业管理
3.1 美国的北极渔业政策
3.2 加拿大的北极渔业合作与管理
3.3 挪威的海洋渔业管理体制
4.北极公海渔业管理现状
5.北极渔业管理的瓶颈
5.1 北极针对性渔业管理协议的缺失
5.2 北极渔业管理组织的缺失
5.3 北极与非北极国家之间潜在的北极渔业权益冲突
5.4 北极渔业管理主体的混乱
5.5 北极渔业发展的不可预测性
5.6 跨行业的北极综合性管理的难度
6.北极渔业管理的亮点
6.1 北极国家的北极渔业管理实践
6.2 国际及区域性组织在北极渔业管理中的监督作用
6.3 区域性渔业管理组织的北极相关渔业管理实践
6.4 北极各国之间渔业合作协议的积极作用
7.未来北极渔业管理的展望和期望
第四章 其他海洋管理经验对北极渔业管理的启示
1.南北极海洋生物管理机制的对比研究
1.1 渔业管理协议
1.2 渔业管理组织
1.3 渔业管理理念
1.4 与其他国际组织及协议的互动关系
2.中白令海狭鳕养护实践对北冰洋中央公海渔业管理的启示
2.1 中白令海狭鳕资源养护实践
2.2 中白令海狭鳕资源养护实践对北冰洋中央公海渔业管理的启示
3.北极航道管理对北极渔业管理的启示
3.1 北极航道与渔业的现状
3.2 北极航道管理与渔业管理的可比性
3.3 北极航道管理对渔业管理的启示
3.4 从北极航道管理看北极渔业管理的瓶颈
第五章 我国北极战略视角下的北极渔业政策
1.北极对我国的重要战略意义
2.美国的北极战略对我国的启示
3.北极“渔权”对维护北极权益的重要意义
4.国际法赋予非北极国家的北极海洋生物资源相关的各种权益
4.1 北极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权
4.2 北极海洋科学研究权
4.3 《鱼类种群协定》关于渔业活动和海洋科学研究中“国际合作”的规定
4.4 对我国的启示
5.北极5国的北冰洋中央公海渔业管理“”地位诉求的合法性分析
5.1 由来已久的北极5国北冰洋中央公海渔业管理“”诉求
5.2 北极5国的北冰洋中央公海渔业管理排他倾向
5.3 国际法视角下的北极5国北冰洋中央公海渔业管理“”地位分析
6.北冰洋中央公海临时措施的法律效力
6.1 “奥斯陆宣言”
6.2 临时措施的合理性
6.3 临时措施的法律约束力
7.联合科学研究计划的法律性质
7.1 联合科学研究计划是针对北极公海的科学研究
7.2 联合科学研究计划开展的平台
7.3 其他海洋科学研究相关的国际实践
7.4 我国的应对
8.我国参与北极事务的瓶颈
8.1 我国参与北极渔业面临的困难
8.2 我国参与北极海洋科学研究面临的困难
8.3 我国参与北极事务的其他瓶颈
9.我国的北极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管理应对
9.1 加强北极参与能力的建设
9.2 号召框架性法律体系在北极的普适性
9.3 警惕北极5国北冰洋中央公海“”地位的诉求
9.4 开展多维度的北极渔业相关活动
9.5 加强北极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交叉研究
9.6 用行动回应“中国威胁论”
10.我国参与北极事务的切人点
10.1 北极的国际公共价值
10.2 北极的国际公共品
10.3 北极的国际合作
10.4 北极事务参与的多层面和全方位
10.5 北极权益的维护
10.6 科技先行
第六章 结论
本书图表索引
我最近在书店里偶然翻到了这本《北极渔业及渔业管理与中国应对》。不得不说,它的题目就带着一股硬核的学术气息,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忍不住驻足。北极,这个充满未知与挑战的地方,它的渔业资源有多么重要?又该如何去管理,才能在开发的同时保护好这片脆弱的生态?这些问题一直在我脑海里盘旋。而“中国应对”这四个字,则直接点明了本书的独特视角,让我觉得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北极的科普读物,更可能是一份深入分析中国在这一地缘战略区域扮演角色的报告。我尤其好奇,这本书会从哪些具体的案例,或者宏观的政策层面来阐述中国的应对策略?是关于合作的模式,还是关于资源的分配,亦或是环境保护方面的举措?海洋经济博士文库这个系列,也让我对其内容深度和研究方法充满期待,想必里面会有许多严谨的数据支撑和理论分析。
评分当我看到《北极渔业及渔业管理与中国应对》这本书名时,我立刻联想到了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深远影响,尤其是对极地地区生态和经济格局的重塑。北极,这个曾经遥不可及的冰雪世界,如今正成为新的渔业资源开发热点,这无疑会引发一系列复杂的国际关系和资源管理问题。《中国应对》这一部分的出现,更是将我的目光牢牢吸引住,它暗示着这本书将不仅仅是泛泛而谈的国际观察,而是聚焦于中国在这一新兴领域内的政策制定、战略部署以及实际行动。我非常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分析北极渔业的潜力和挑战的?在渔业管理方面,又会探讨哪些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更关键的是,对于中国而言,如何平衡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如何在国际竞争与合作中维护自身利益,这些深层次的问题,是否都能在这本书中得到解答?这本书的出现,对于理解中国在21世纪的海洋战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评分这本书的吸引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其主题的稀缺性和重要性。北极,一个充满冰雪与神秘的区域,其渔业资源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正变得日益受到全球关注。而《北极渔业及渔业管理与中国应对》精准地抓住了这一焦点,并且将“中国应对”这一视角置于核心位置,这让我倍感兴趣。我很好奇,这本书会如何界定和分析北极渔业的现状?是侧重于生物多样性,还是海洋经济的潜力?在渔业管理方面,这本书又会探讨哪些国际通行的原则和方法,以及中国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中国应对”这个部分,我尤其期待它能为我解读中国在这一敏感区域的外交策略、经济合作模式,甚至是科研投入。作为一本“海洋经济博士文库”的成员,我预感这本书的论证过程会相当严谨,理论框架也会比较扎实,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深入而全面的理解。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给我一种沉静而厚重的学术感,书脊上的“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几个字,更是让人对其专业性和权威性有了初步的信心。虽然我尚未深入阅读,但单凭书名《北极渔业及渔业管理与中国应对/海洋经济博士文库》,就足以引发我极大的好奇。北极,这个神秘而遥远的国度,其渔业资源在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中国应对”几个字,更是将视角拉近,暗示着本书可能探讨了中国在这一领域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我们国家正在采取的策略。作为一名对国际政治经济和自然资源议题感兴趣的读者,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为我揭示一个关于北极渔业的宏大图景,以及中国如何在这个复杂且充满变数的领域中找到自己的定位,贡献智慧和力量。这本书的出版,本身就代表着学术界对这一前沿课题的关注,我相信其中一定蕴含着深刻的洞见和前瞻性的思考,值得我细细品味。
评分拿到这本书,首先映证了我之前在网上看到的一些关于北极资源开发的新闻。北极地区因为冰川融化,许多过去难以触及的渔场正在显现,这无疑会引发国际社会对资源争夺的担忧。而《北极渔业及渔业管理与中国应对》这个书名,正巧捕捉到了这个时代的最前沿议题。我迫切想知道,这本书会如何描绘北极渔业的现状?是仅仅停留在资源的数量和种类上,还是会深入探讨其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脆弱性?更重要的是,“中国应对”这个部分,我非常好奇它会提供哪些具体的信息。中国作为一个对海洋资源需求巨大的国家,在北极渔业的管理和开发方面,是否有独特的考量和策略?这本书是否会涉及到中国在北极地区参与国际合作的经验,或者对于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的预判?这种带有国家战略视角的学术探讨,对于我们理解大国博弈和资源分配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