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文化貿易研究報告(2014~2015)
定價:89.00元
作者:魏鵬舉 李兵
齣版社: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7-01
ISBN:9787509789858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本書*章 中國文化貿易競爭力總體分析,闡明瞭文化貿易研究的特殊意義,並利用現有數據介紹瞭我國文化貿易的競爭力情況,發現我國文化産品貿易的競爭力很強,但是文化服務貿易的競爭力較弱;第二章 中國文化貿易競爭力區域分析,通過海關貿易數據的整理與分析,發現我國文化貿易的主力仍然是經濟發展比較好的東部地區,而中西部地區藉助自身文化優勢,正在慢慢獲取更大的齣口份額;第三章 主要國傢的文化貿易競爭力,介紹瞭主要國傢文化貿易的競爭力情況,以及這些國傢文化貿易的特色;第四章 我國影視版權貿易發展專題研究,係統分析瞭我國影視版權貿易的現狀、特點、問題,並提齣相應的政策建議;第五章 進一步促進影視版權貿易的思路與對策,係統介紹瞭我國文化貿易分類標準,全麵梳理瞭我國文化貿易政策,歸納瞭國傢促進文化貿易發展的五個方麵的政策,並係統描繪瞭這五個方麵政策的演變趨勢,發現我國的文化貿易政策的力度在不斷加強,覆蓋麵在不斷拓展。
內容提要
本書從文化貿易競爭力角度入手,全麵整理瞭現有相關數據與資料,為進一步深入研究我國文化貿易奠定瞭堅實基礎。書中利用現有數據介紹瞭我國文化貿易的競爭力情況;分析瞭我國文化貿易的區域差異;介紹瞭主要國傢文化貿易的競爭力情況以及文化貿易特色;係統分析瞭我國影視版權貿易的現狀、特點、問題;係統介紹瞭我國文化貿易分類標準,全麵梳理瞭我國文化貿易政策,歸納瞭國傢促進文化貿易發展五個方麵的政策,並係統描繪瞭這五個方麵政策的演變趨勢。
目錄
章 中國文化貿易競爭力總體分析/001
節 國際文化貿易與競爭/001
第二節 中國文化貿易結構與問題/012
第三節 中國文化産業國際投融資狀況/023
第四節 中國文化貿易競爭力總體情況/044
第五節 關於雙邊文化貿易影響因素的專門量化分析/086
第二章 中國文化貿易競爭力區域分析/117
節 研究意義/117
第二節 測量指標/117
第三節 數據來源及數據可靠性檢測/119
第四節 分區域文化貿易競爭力狀況/120
第五節 分省文化貿易競爭力狀況/139
第三章 主要國傢的文化貿易競爭力/189
節 創意産品與服務國際貿易的全球趨勢/189
第二節 全球創意産業市場的主要競爭者——印度/193
第三節 全球創意産業市場的主要競爭者——日本/205
第四節 全球創意産業市場的主要競爭者——韓國/217
第五節 全球創意産業市場的主要競爭者——美國/227
第六節 全球創意産業市場的主要競爭者——英國/238
第七節 全球創意産業市場的主要競爭者——德國/248
第四章 我國影視版權貿易發展研究/258
節 我國影視版權貿易發展現狀/259
第二節 我國影視版權貿易現狀/270
第三節 我國影視版權貿易發展存在的問題/278
第四節 他山之石:美國影視版權貿易發展分析/285
第五節 進一步促進影視版權貿易發展思路和對策/297
第五章 文化貿易政策/310
節 文化貿易統計框架研究/310
第二節 文化貿易優惠政策/322
第三節 總結/348
附 錄/350
參考文獻/434
有關文件/440
作者介紹
魏鵬舉,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教授。李兵,中央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講師。
文摘
序言
閱讀《中國文化貿易研究報告(2014~2015)》的初衷,是想瞭解中國文化産業在那個特定時期,如何在全球舞颱上展現自身價值。我設想,這份報告或許能為我揭示齣,中國文化貿易在2014-2015年期間,在宏觀經濟政策、産業結構調整以及國際市場需求變化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下,呈現齣怎樣的發展軌跡。我尤其期待的是,報告能否深入分析中國文化貿易的“質量”而非僅僅是“數量”。這意味著,除瞭關注貿易額的增長,更能評估中國文化産品和服務的國際競爭力,以及它們在海外市場上的品牌形象和文化附加值。報告中是否會有對知識産權保護、市場準入壁壘、跨文化傳播策略等關鍵問題的探討?我希望能從中找到關於如何提升中國文化産品在全球市場的認可度和影響力的真知灼見。如果報告中還能包含對未來趨勢的預測,或者為文化産業的從業者提供一些可藉鑒的策略和建議,那這份報告的價值將更為顯著。
評分翻開這本《中國文化貿易研究報告(2014~2015)》,我期待的是一份能夠觸及中國文化“走齣去”深層邏輯的分析。2014-2015年,恰逢國傢大力倡導文化體製改革和對外開放的時期,報告中若能展現齣這一宏觀政策背景如何轉化為具體的文化貿易實踐,那將極具價值。我希望看到的是,報告不僅僅是描述“有什麼”在貿易,而是更深入地探究“為什麼”以及“如何”進行貿易。例如,報告是否會分析中國在哪些文化領域具有比較優勢?這些優勢是如何形成的?在國際市場上,中國文化産品和服務如何定位自己,以區彆於競爭對手?我非常好奇,在當時,“中國製造”的文化産品,例如電視劇、電影、圖書、音樂等,在國際上是否已經形成瞭獨特的風格和市場認可度?報告有沒有對這些具體的文化産品類彆進行分類分析,揭示其各自的貿易特點和發展趨勢?而且,如果報告能引用一些學者的觀點、行業專傢的訪談,或者對成功走齣去的文化企業的案例進行深度剖析,那將為我提供更豐富、更立體的認知。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給我一種專業而嚴謹的感覺,讓我對《中國文化貿易研究報告(2014~2015)》的內容充滿瞭期待。我最感興趣的部分,在於報告是否能呈現齣中國文化貿易在2014-2015年這個階段所麵臨的具體挑戰與機遇。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文化的傳播方式和接受模式都在快速變化,報告能否捕捉到這些變化對文化貿易的影響?比如,數字媒體的興起,是否為中國文化産品的齣口帶來瞭新的渠道和可能性?同時,文化多樣性的呼聲日益高漲,中國文化在國際傳播中,如何處理好傳承與創新的關係,如何剋服文化隔閡,實現有效的溝通?我希望報告能就這些問題提供一些具有建設性的見解。此外,報告是否會關注到非物質文化遺産在文化貿易中的潛力?或者,對於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如何在現代商業模式下進行有效的轉化和推廣,是否有相關的案例分析?總而言之,我希望這份報告能提供一份既有理論高度,又不失實踐指導意義的深刻洞察。
評分這本《中國文化貿易研究報告(2014~2015)》的齣現,對於任何一個希望理解中國軟實力輸齣戰略的讀者來說,都堪稱是一場及時雨。2014-2015年,正是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文化産業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其對外貿易的動嚮,無疑是觀察這一宏觀趨勢的重要維度。我特彆關注的是,報告是否能呈現齣文化貿易在當時對中國經濟的貢獻度,以及它在國傢整體對外貿易結構中的地位。我想象著,報告中可能會包含大量的圖錶和數據,用來量化中國文化産品和服務的齣口額、進口額,以及貿易差額的變化。這些數據背後,又摺射齣怎樣的市場接受度、品牌影響力以及競爭態勢?我期待報告能不僅僅停留在數字的呈現,更能對這些數字背後的原因進行多角度的解讀。比如,是否會分析國際政治經濟形勢對文化貿易的影響?是否會探討中國文化産品在不同國傢和地區的市場準入情況?又或者,是否存在一些關於知識産權保護、文化差異溝通等方麵的挑戰,並在報告中有所提及?
評分這本書剛入手,就被厚重的質感吸引瞭。我一直對中國文化産業的發展以及它如何走嚮世界抱有濃厚興趣,而“中國文化貿易研究報告(2014~2015)”這個書名,瞬間就抓住瞭我的眼球。它似乎是一份紮實的、基於數據的分析,為我提供瞭一個窺探過去兩年中國文化貿易脈絡的窗口。從內容上來說,我期待它能深入剖析2014年至2015年間,中國文化産品和服務在國際市場上的錶現,分析其增長點、瓶頸,以及背後的驅動因素。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從中瞭解到,在那個特定的時間段內,哪些文化領域(比如影視、齣版、動漫、遊戲、藝術品等)錶現尤為突齣,又有哪些新興的力量正在崛起。報告裏是否有對具體案例的深入研究?是否能展現齣一些具有代錶性的企業或項目的成功經驗或教訓?這些都是我迫切想要知道的。而且,作為一份研究報告,邏輯清晰、數據翔實是必不可少的,我希望能看到嚴謹的分析框架和有力的論證,幫助我構建起對那個時期中國文化貿易的宏觀認知。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