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本土宗教研究(輯)
定價:89.00元
作者:王卡 汪桂平
齣版社: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3-01
ISBN:978752011758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中國本土宗教研究》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道傢與道教文化研究中心主辦,作者來自全國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師生、研究者。本期包括創刊前言和名傢論壇、經典解讀、曆史鈎沉、田野調查、研究動態五個欄目,共有19篇文章,對中國本土宗教發展史上的教派傳承、道經問題、道教科儀、民間宗教和神仙信仰等多方麵內容進行瞭探討與研究。
目錄
創刊前言【王 卡】/1
名傢論壇
再論道教的神仙信仰【熊鐵基】/3
與中國哲學的突破【王 卡】/8
清代委羽山道教略述【尹誌華】/15
七元散輝,冥慧洞耀——禮鬥法的曆史與近代抄本中的鬥科【謝世維】/25
侯善淵思想淺析【〔日〕山田俊】/50
攝召追魂——宋元道教拔度科儀中的“破獄”法事【薑守誠】/68
圖中春鞦——永樂宮重陽殿壁畫中的法派意圖【趙 偉】/106
經典解讀
道教燈儀的來源與發展初探【陳文龍】/121
金龍驛傳,上達九天——道教投龍簡儀源流略考【易 宏】/132
中古道教儀式中的兩種辯論活動及其淵源——以兩件敦煌遺書資料為中心【曹 淩】/174
東晉、南朝時期道經的齣世及相關問題【王皓月】/187
曆史鈎沉
南宋時代道士之頭銜——經籙的法位與“道法”的職名【〔日〕酒井規史】/221
論元朝道教事務管理政策的形成和內容【林巧薇】/238
《清會典》中所見張天師【張維祺】/264
田野調查
中國民間宗教與佛教關係新探【李誌鴻】/283
明代全真龍門派的傳承與分布【張 方】/304
研究動態
如何描述道教【王宗昱】/321
追思與反思 問學與問道——謹以此文紀念王卡同仁【孫 波】/332
作者介紹
王卡,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長城學者,中國社會科學院道傢與道教文化中心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道教與民間宗教研究室主任、研究員。
汪桂平,道教與民間宗教研究室主任、研究員。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行文風格實在是太對我的胃口瞭,它不像某些專業書籍那樣,動輒拋齣大量的術語和復雜的邏輯推演,讓人望而卻步。相反,作者的文字充滿瞭畫麵感和敘事張力,即便是處理那些比較沉悶的田野調查記錄或檔案文獻,也能被他提煉成生動的故事。我常常在閱讀時,腦海中會浮現齣清晰的場景,仿佛置身於那個特定的曆史環境之中,親眼目睹那些儀式正在發生。這種將“研究”轉化為“體驗”的能力,是很多學者欠缺的。而且,作者在引用和注釋上的處理也相當得體,腳注清晰地標注瞭來源,既保證瞭學術的嚴謹性,又沒有打斷閱讀的流暢性,真正做到瞭雅俗共賞,讓一個非專業背景的讀者也能輕鬆跟上思路,享受知識帶來的樂趣。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封麵的排版簡潔卻不失厚重感,那種墨綠色的主色調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注意力,仿佛能聞到紙張經過歲月沉澱後的那種特有的書捲氣。拿到手裏,分量感十足,看得齣齣版社在用材上是下瞭功夫的,紙張的質地摸上去很舒服,字跡印刷得清晰銳利,閱讀起來絲毫沒有吃力的感覺。我特彆喜歡它側邊裁切的工藝,邊緣處理得非常平整光滑,即便是長時間翻閱,也不會有那種粗糙的摩擦感。而且,這本書的開本適中,無論是放在書架上還是隨身攜帶,都顯得恰到好處,既保證瞭閱讀時的舒適度,又不至於過於笨重。細節決定成敗,從外到內,這本書的製作水平已經達到瞭一個很高的標準,讓人願意花時間去品味其中的內容,這種對實體書本身的尊重,在現在的齣版界中已經不多見瞭,絕對是收藏級彆的佳作。
評分我個人非常欣賞作者在資料搜集和交叉印證方麵所付齣的巨大努力。整本書的論據紮實得像一座用花崗岩砌成的堡壘,你幾乎找不到可以被輕易攻破的薄弱環節。作者顯然花費瞭數年時間,足跡遍布各地,不僅查閱瞭大量的館藏古籍,更深入到瞭一綫,記錄瞭許多正在消逝的口述傳統。我注意到,書中對某一特定地域祭祀活動的描述,不僅引用瞭早期的文字記載,還巧妙地穿插瞭近現代的人類學觀察,這種跨越時空的對比分析,極大地增強瞭結論的說服力。這種“爬梳史料,窮盡真相”的研究態度,令人肅然起敬,它體現的不僅僅是學者的責任感,更是一種對文化遺産近乎虔誠的守護之心,讓我對這門學科的研究深度有瞭全新的認識。
評分讀完這本書的引言部分,我立刻被作者那種深入骨髓的洞察力所摺服。他沒有采用那種高高在上、居高臨下的學者腔調,而是用一種近乎對話的口吻,娓娓道來,仿佛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前輩,在嚮一個充滿好奇心的後輩傳授畢生所學。尤其是在探討幾個關鍵概念的界定時,作者展現齣瞭極高的學術敏感度,他總能在看似水火不容的兩種理論之間,找到一個微妙的平衡點,使得原本晦澀難懂的理論框架,一下子變得立體和鮮活起來。我感覺自己不是在閱讀一篇枯燥的學術論文,而是在參與一場精彩的思想交鋒。書中那些曆史事件的選取和論述角度,也極其新穎,總能從一個意想不到的側麵切入,揭示齣隱藏在錶象之下的復雜肌理,讓人讀完後忍不住拍案叫絕,對後續內容的期待值瞬間飆升。
評分坦白說,這本書的價值遠超其標價。它不僅僅是一部學術專著,更像是一部文化地圖冊,引領我們重新審視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以及那些深植於我們文化基因中的古老信仰體係。對我而言,閱讀它最大的收獲在於構建瞭一種全新的認知框架——它讓我明白,我們日常生活中那些看似隨機的習俗背後,往往隱藏著一套精密且古老的文化邏輯。作者的分析視角非常獨特,他沒有將本土宗教視為落後的、需要被現代性取代的東西,而是將其置於動態演化的曆史長河中,展現瞭其強大的生命力和適應性。讀完之後,我發現自己看待周圍世界的眼光都變得不一樣瞭,多瞭一層深度和敬畏,對於理解我們民族的文化內核,這本書提供瞭不可替代的鑰匙。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