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高校乒乓球健身理论与实践研究
定价:80.00元
作者:吴成亮,刘冬柏,陈勇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518017959
字数:601000
页码:37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高校乒乓球健身理论与实践研究》共十三章,具体内容包括乒乓球运动健身的基础理论知识、乒乓球运动健身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乒乓球运动健身意识的培养、乒乓球运动健身运动身体各项素质训练的指导、乒乓球运动技战术技能训练指导等。从整体来看,《高校乒乓球健身理论与实践研究》既有理论知识的系统阐述,又有实践部分的详细分析和指导,具有图文并茂、内容新颖、知识性强、操作性强、通俗易懂等特点,便于学生课外的自学、苦练、自娱,实在不失为一本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兼具的书籍。
目录
作者介绍
吴成亮,男,2007年毕业于湖北大学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获得学士学位;2007-2010年为广州体育学院与国家体育科学研究所联合培养硕士,研究方向为运动生物力学。2010年至今为重庆三峡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专任教师,主要从事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教学和运动技术理论研究工作。曾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课题3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加编写教材2部。
刘冬柏,男,1995年毕业于东北9币范大学体育学院,获得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获得硕士学位。大连市台球协会会员。现任教于大连医科大学,主教大学篮球、乒乓球、台球、太极拳等教学课程。
陈勇,男,1998年9月考入哈尔滨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02年7月毕业,同年分配到齐齐哈尔医学院体育教研部任体育教师工作,2007年10月晋级为讲师,2013年考入牡丹江师范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硕士研究生。
文摘
序言
坦白说,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更多的是出于对乒乓球这项运动本身的喜爱,以及对“健身”这一概念的泛泛认知。我从小就喜欢打乒乓球,觉得它既有趣又锻炼身体,但具体怎么打才能达到更好的健身效果,我并没有深入思考过。这本书的书名《高校乒乓球健身理论与实践研究》正好击中了我的好奇心。我期待它能在我现有的乒乓球知识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比如,它会不会讲解一些关于乒乓球运动能量消耗的科学数据,让我们知道一场球打下来能消耗多少卡路里?会不会介绍一些能够有效锻炼核心肌群、增强身体稳定性的乒乓球动作?我更关心的是,书中会不会提供一些“进阶”的健身理念,引导我去理解运动不仅仅是挥汗如雨,更是一种有科学依据、有计划、有目标的健康投资。如果这本书能够帮助我从一个“玩球”的心态,转变为一个“练球”的 mindset,那我将收获良多。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期待,更多地源于它所蕴含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很多运动类的书籍,要么过于理论化,充斥着复杂的生理学和解剖学名词,让人望而却步;要么过于注重实践,直接给出训练计划,却缺乏科学依据,让人难以信服其有效性。我希望这本《高校乒乓球健身理论与实践研究》能够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点。我期待它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乒乓球运动的健身原理进行科学的阐释,比如详细解释不同击球技术对身体能量消耗、肌肉群激活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调整训练强度和频率来达到最佳的健身效果。同时,我更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系列经过实践检验的、具体可操作的训练指导,例如针对不同健身目标(增肌、减脂、提高耐力等)的乒乓球训练组合,以及如何在实际训练中进行自我评估和调整。如果书中还能包含一些成功的案例分析,或者采访一些在乒乓球健身方面有独到见解的专家或爱好者,那就更完美了,这能让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加生动有趣,也更有说服力。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让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虽然我并不是一名专业的乒乓球运动员,但作为一个热爱运动、注重健康的普通高校学生,我对“健身理论与实践”这个副标题尤为关注。我一直觉得乒乓球不仅仅是一项竞技运动,更是一种极佳的全身锻炼方式,它能有效提升心肺功能、协调性和反应速度。然而,我之前对如何科学有效地将乒乓球训练与健身目标相结合并没有清晰的概念,很多时候只是凭着一腔热情地打球。这本书的出现,恰好填补了我在这方面的知识空白。我期望它能深入浅出地讲解乒乓球运动对身体各个部位的锻炼效果,例如如何通过不同的击球动作和步法移动来增强腿部力量和灵活性,如何通过发球和接发球的预判来锻炼大脑的反应能力。更重要的是,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切实可行的健身计划和训练方法,能够指导我在日常的乒乓球练习中,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力量、耐力、柔韧性等方面的训练,从而最大化地提升我的运动表现,同时也能预防运动损伤。总而言之,这本书的标题让我看到了一个通往更健康、更科学的乒乓球运动之路的可能性,我迫不及待地想从中学习到实用的知识。
评分从书名来看,它似乎探讨了高校乒乓球运动在健身领域的独特价值。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对“高校”这个限定词感到非常好奇。我想了解的是,针对高校学生的身体特点、学习压力以及课余时间限制,这本书是否提供了量身定制的健身方案?比如,是否考虑到学生们在时间安排上的灵活性,设计了一些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的高效训练内容?又或者,是否针对长时间伏案学习可能导致的身体问题,设计了专门的乒乓球辅助锻炼方法?我尤其希望这本书能够强调乒乓球运动在缓解学习压力、促进身心健康方面的积极作用。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将乒乓球训练融入大学校园生活、促进学生之间交流互动的建议,那就更好了。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授如何打好乒乓球的指南,更是一本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平衡学业与健康的行动手册。
评分这本书的题目《高校乒乓球健身理论与实践研究》让我联想到一个非常具体的研究方向。我曾经在网上看到一些关于运动科学的研究,但很多都过于偏向专业运动员,对于普通大众,尤其是高校学生群体,缺乏针对性的指导。所以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填补这一空白。我希望它能深入探讨乒乓球运动的生理学基础,比如心肺功能、肌肉耐力、关节灵活性等方面的提升机制,并将其与高校学生的体能现状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我也期望书中能够提供一套科学、系统、易于实施的训练体系,这套体系应该能够覆盖从初学者到有一定基础的学生的各个层次,并且能够针对高校特有的运动场地、器材条件以及时间分配进行优化。如果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关于乒乓球运动的损伤预防与康复知识,那就更显周全了,毕竟对于学生群体来说,保持健康、避免伤病是参与任何运动的基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