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蔬菜种植技术新编/浙江农民大学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系列教材
定价:37.50元
作者:寿森炎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8-01
ISBN:9787503892752
字数:
页码:22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无
内容提要
《蔬菜种植技术新编/浙江农民大学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系列教材》主要介绍了常见的根菜类蔬菜、白菜类蔬菜、甘蓝类蔬菜、芥菜类蔬菜、绿叶蔬菜、葱蒜类蔬菜、薯芋类蔬菜、豆类蔬菜、茄果类蔬菜、瓜类蔬菜、水生蔬菜及多年生蔬菜的栽培技术。内容涉及各种蔬菜的生物学特性与生长发育、对生长环境条件的要求、主要类型和品种、大田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生产上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等,内容丰富,科学实用,是面向广大蔬菜生产技术人员及农业院校相关师生的、有价值的实用参考书。
目录
前言
绪论
章 根菜类蔬菜栽培
节 萝卜
第二节 胡萝卜
第三节 大头菜与芜菁甘蓝
第二章 白菜类蔬菜栽培
节 大白菜
第二节 普通白菜及乌塌菜
第三节 菜心
第三章 甘蓝类蔬菜栽培
节 结球甘蓝
第二节 花椰菜
第三节 青花菜
第四节 芥蓝
第四章 芥菜类蔬菜栽培
第五章 绿叶蔬菜栽培
节 莴笋
第二节 生菜
第三节 菠菜
第四节 芹菜
第五节 落葵
第六节 蕹菜
第六章 葱蒜类蔬菜栽培
节 洋葱
第二节 大葱
第三节 分葱
第四节 大蒜
第五节 韭菜
第七章 薯芋类蔬菜栽培
节 马铃薯
第二节 芋
第八章 豆类蔬菜栽培
节 菜豆
第二节 豇豆
第三节 豌豆
第九章 茄果类蔬菜栽培
节 番茄(西红柿)
第二节 茄子
第三节 辣椒
第十章 瓜类蔬菜栽培
节 黄瓜
第二节 冬瓜
第三节 南瓜
第四节 西瓜
第十一章 水生蔬菜栽培
节 莼菜
第二节 茭白
第三节 莲藕
第四节 荸荠
第五节 菱
第六节 慈姑
第七节 水芹菜
第十二章 多年生蔬菜栽培
节 竹笋
第二节 芦笋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无
文摘
《蔬菜种植技术新编/浙江农民大学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系列教材》:
三、栽培技术花椰菜生长强健,栽培技术与甘蓝相近,播种期比甘蓝严格,需肥量多,耐肥性比甘蓝强,种子成熟后没有甘蓝饱满,播种育苗技术要比甘蓝精细。
1.播种季节
花椰菜不同品种对形成花球的发育温度要求差别大,栽培成功的关键是要了解品种发育温度的特性,合理安排播种期,用自然条件下能适应通过春化发育温度的时间向前推算,根据品种熟性要求,有足够的营养生长期。同时选择多种熟性的品种,排开播种,达到周年均衡供应的目的。
在长江流域,8月下旬至9月上旬的自然环境适合早熟品种通过春化,所以播种期安排在6月中下旬为宜,50d、60d的早一点,70d的迟一些,这样9月下旬至10月中旬上市,有足够的生长期。而中熟品种在10月中下旬的自然环境中通过发育阶段,播种期可安排在7月中下旬,11月下旬至翌年1月可陆续采收。近100d的品种,可安排在8月上旬播种。晚熟品种要成株在深秋或越冬才能通过春化,播种期应在8月上中旬,春节至4月供应。四季种在11月中下旬采用冷床或小拱棚育苗,2月下旬定植,育苗期保温,不让植株过大而过早通过绿体春化,则4~5月可供应上市。
2.播种育苗
花椰菜种子比甘蓝贵,且为了便于集约管理,采用行播育苗移栽。定植的苗龄在25~50d,早熟品种在20~25d,定植时有5~6片真叶;中晚熟种在35~50d,定植前有7~8片真叶。培育供一亩田栽植用的秧苗需20~50g种子,中晚熟种比早熟种省种子。
花椰菜6~7月间播种,正是高温多雷阵雨季节,苗床须选择排水良好、通风近水源的场所,床面搭凉棚遮阳防暴雨。床土宜用富含腐殖质的营养土,宜稀播,利于培育壮苗,也能节省种子。幼苗出土后,可在根部薄覆腐殖质细土l~2次,以保持土壤湿度,可以减少浇水次数,增加肥效,还能避免高温潮湿引起的幼苗猝倒。幼苗密集,吸肥量大,应常浇肥水,若用腐熟的粪肥浇,施肥后应用清水浇除附在叶片上的肥粪,以减少病害的发生,喷水用洒水壶为宜。当幼苗有l~2片真叶时,应假植一次,距离为6cm×6cm,假植成活即用清水肥追肥,促进秧苗的生长。在定植前两周慢慢减少凉棚覆盖时间,定植前要露地锻炼4~5d。
早熟品种定植时气温尚高,为保证秧苗成活快,宜用营养钵或营养土块护根育苗。
3.整地、施基肥和定植
花椰菜的整地方法与甘蓝相近,要求选择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土壤,忌积水。夏秋与春季雨水多,宜采用1~1.2m宽的畦,每畦种2行;冬季雨水少,可作1.5~2m的宽畦,每畦种3行。施基肥量宜比甘蓝多,因其耗肥量大。要求在生长期内肥料不中断,宜多施用有机肥料作基肥,可施入堆肥、垃圾肥5000~10000kg/亩或羊、牛栏肥1500,~2000kg,亩,也可等定植缓苗恢复生长后追施畦面。对肥料的要求与甘蓝相近,而氮、钾肥需求量比甘蓝大。
在施基肥时可结合施人石灰和氮、钾化肥。花椰菜叶的面积与花球大小呈正相关,叶丛大,花球肥大。栽植密度要合理,过密则基部叶片易黄萎脱落,外茎伸长,产量下降。所以早熟种的行株距为70cm~35cm,每亩种植2500~3000株;中熟品种行株距为70em×45em,每亩种植2000~2500株;晚熟种行株距为70cm×60cm,每亩种1700~1800株。
花椰菜的早熟品种生长期短而不可间作,中晚熟品种生长期长,苗期生长缓慢的品种,苗期可间作,但间作时间应在定植后的20~30d内。
4.施肥与管理
花椰菜的肥水管理,要根据季节的不同、品种的差异合理安排田间管理。
(1)早熟种。生长期短,幼苗期高温干旱应勤施淡水肥。定植初期隔3~4d施一次淡水肥,保持良好的肥水条件,有利于苗的成活和生长。定植成活后每亩追施腐熟的垃圾肥或堆肥2000~2500kg,既能供肥又能保护根系。9月转凉,花球开始发育,重施追肥,可每亩施30%~40%的腐熟粪肥1500~2000kg,或尿素7kg、钾5kg,也可追施复合肥15kg,结合清沟、培土一次,促进花球的肥大。
要时刻注意水分的管理,7~8月间少雨干旱时要浇水使土壤湿润,有60%~70%的土壤含水量,使植株生长健壮,抗性增强。秋凉后要排灌结合,保持土壤有70%~80%的含水量,过湿易徒长,过干则外叶生长受阻,花球易松散。干湿适宜的水分管理才能使植株在冷凉的气温下迅速生长,结出全白、紧实的大花球。遇旱沟灌要在傍晚,灌跑马水,切忌漫水大灌,以产生霉根现象。高温季节要注意蚜虫的防治,以预防为主,切勿大意。
(2)中熟种。9月定植,11~12月收获,生长期间气候适宜,植株吸肥水良好。选择土壤肥沃、有机质多的田块,可少施肥,管理也粗放;若田块肥力较差,需要重施追肥,以补充花椰菜耗肥多的问题。一般亩施厩肥1500~2000kg,隔1周施1次淡水粪肥,等植株心叶卷曲且花球有鸡蛋大小时,重施二次肥。二次肥以氮、钾为主,一般可施尿素8~10kg、钾5~8kg。需间作,只能在定植后的20d内间作1次小白菜。早期种植管理要重点注意防虫,特别是菜青虫。
(3)晚熟种。9月定植,越冬栽培,春节至翌年4月采收。生长期长,冬季寒冷,为增强植株抗性,年内宜控制肥水防止叶片过嫩,同时多施磷、钾肥,增加耐寒性,开春后抓紧追肥,促进生长。年内除施磷、钾肥外重施7500~8000kg的垃圾肥,并且培土。等心叶卷曲、花球开始形成时施2~3次重肥。施粪肥需40%~50%浓度粪2000kg左右,后1~2次重施化肥可用10kg尿素,并加施8kg钾肥。
间作菜应在定植后的一个月内收割完毕,以青菜或菠菜间作较合适。
花球露心、受光直射或受冻,球色会变黄或发紫,要使花球洁白细嫩,用花菜老叶遮断盖心或用其他菜叶盖花球皆可起到保护作用。这一茬病虫害的防治主要在年内和花球基本形成后。使用农药的方法与结球甘蓝相同。
……
序言
无
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纸张质量不错,字体大小适中,阅读起来很舒服。我之前也读过一些农业技术类的书籍,有些排版比较混乱,信息量很大但不易查找,让人望而却步。而这本《蔬菜种植技术新编》在结构上就显得清晰明了,每个章节的标题都很明确,很容易就能找到自己想要了解的内容。我最近正在考虑扩大我家的种植规模,尤其是在一些经济效益比较高的蔬菜品种上,所以我特别关注这本书是否有关于市场分析、品种选择以及如何进行规模化经营的指导。毕竟,光有好的种植技术还不够,最终还是要回归到经济效益上来。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前瞻性的建议,帮助我更好地把握市场动态,做出明智的决策。另外,我注意到这本书是“浙江农民大学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系列教材”之一,这说明它在教学和实践层面都有一定的权威性,很适合作为学习和培训的教材。
评分拿到这本《蔬菜种植技术新编》之后,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的“实用性”。不同于一些理论性过强的书籍,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更加亲民,用词也更贴近农民朋友的日常交流习惯。我翻了几页,发现里面有很多图文并茂的案例分析,这种直观的呈现方式,对于一些可能文化程度不高但实践经验丰富的农户来说,是非常友好的。我个人比较关注设施蔬菜的规模化种植,这本书里有没有提到现代温室大棚建设、环境控制技术等方面的内容,我非常期待。毕竟,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露天种植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了。另外,这本书的“新编”二字也让我有所期待,希望它能够涵盖一些比较新的种植理念和技术,比如无土栽培、精准农业等。我之前看过一些关于这个领域的书籍,但总觉得不够系统,不够深入。如果这本书能在这方面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那对我来说就非常有价值了。总的来说,这本书的定位非常准确,面向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相信它一定能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评分这本书我最近才拿到手,还没来得及细读,但光看目录和一些章节的标题,就觉得内容相当扎实。封面上“蔬菜种植技术新编”几个字,一看就知道是针对当前实际需求的,不是那种陈旧的理论堆砌。我特别关注了关于有机种植的部分,现在大家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能有这方面详尽的指导,对于想往这个方向发展的农户来说,简直是及时雨。而且,它还提到了病虫害绿色防治,这绝对是现代农业的趋势。听朋友说,这本书的作者寿森炎教授在蔬菜种植领域可是大名鼎鼎,他写的书,质量应该是有保证的。我注意到里面还有关于不同蔬菜品种的选育和栽培要点,感觉会非常实用,希望能帮助我解决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比如如何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等等。虽然还没深入阅读,但从整体的编排和侧重点来看,它应该是一本能切实指导农民朋友们提高种植水平的好书。我个人对土壤改良和水肥管理这块很感兴趣,不知道这本书在这方面的内容会做到什么程度,希望能够有科学的、易于操作的方法介绍。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期望主要集中在它是否能提供一些“干货”和“干货”背后的科学原理。我一直认为,很多传统的种植方法虽然有效,但如果能结合科学原理去理解和改进,效果会更好。这本书在介绍具体种植技术的同时,有没有对背后的生理生化机制、病理学原理等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我非常希望能够了解到“为什么”这样做,而不是仅仅记住“怎么做”。比如,在土壤管理方面,书中是否会详细解释不同土壤改良剂的作用机理,以及它们对作物生长的具体影响?又比如,在病虫害防治上,除了介绍一些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是否还会讲解如何通过改善植物自身的抗性来达到防治目的?如果这本书能做到这一点,那它就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而是一本能帮助读者提升科学素养、真正理解农业生产本质的书籍。我个人认为,只有真正理解了背后的原理,才能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应对各种突发情况,而不是生搬硬套。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蔬菜种植技术新编”给我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现在的农业生产面临着很多新的挑战和机遇,比如气候变化、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以及消费者对绿色、健康的食品要求越来越高。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够紧跟时代步伐,提供一些能够应对这些挑战的新技术、新理念。比如,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有没有关于如何选择耐逆性强的品种,或者如何通过设施栽培来调节生长环境的内容?在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方面,是否会介绍一些适合精细化种植、高附加值的特色蔬菜品种?还有,对于绿色、健康的食品追求,这本书在有机种植、无公害生产、以及如何减少农药化肥使用等方面,会有哪些创新的建议?我个人非常看重这方面的指导,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消费者的健康。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有前瞻性、能够引领农业发展方向的内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