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淞沪抗战史料丛书续编II 第七辑
定价:98.00元
作者:杨纪等,赵曾俦,等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1-01
ISBN:978754397520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无
内容提要
淞沪抗战史料丛书续编·第二编充分利用国家图书馆馆藏资源,将已见或未见的关于淞沪抗战的史料以影印的形式出版,内容涵盖两次淞沪抗战,力求比较全面、翔实、生动地反映淞沪抗战的全貌,是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的一部分。
目录
无
作者介绍
无
文摘
无
序言
无
从文学性上来说,虽然这是一套史料汇编,但它的叙事节奏和情感张力却常常出乎意料。我原本以为会是枯燥的文献堆砌,但实际上,不同的辑录者似乎采用了迥异的文笔风格,让整套书读起来充满了层次感。有些部分像是严谨的军事报告,逻辑清晰、数字明确;而另一些部分,尤其是一些战地通讯和随军记者的报道,则充满了浓郁的时代气息和强烈的现场感,文字极富画面感,读起来酣畅淋漓。这种风格上的交错变化,有效地避免了长时间阅读同一类文本带来的疲劳感,让读者始终保持着探索的兴趣。尤其赞赏他们收录的一些未曾公开的老照片和地图,分辨率极高,标注清晰,这些视觉资料与文字描述相互印证,极大地提升了历史场景的沉浸体验。有时候,一张泛黄的旧照片,胜过千言万语的文字描述,它定格了那个瞬间的绝望与坚韧,让人久久不能忘怀。可以说,这是一次将严肃学术与阅读体验完美结合的尝试。
评分这次淘到的这套书,说实话,完全是出乎意料的惊喜。首先被它那个厚重的封面和精良的装帧吸引住了,拿到手里沉甸甸的感觉,就让人觉得这绝对不是什么随便印印的“快餐读物”。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梳理史料时那种近乎偏执的严谨态度。比如,他们对于一些关键战役的兵力部署、后勤补给的具体数据,简直到了逐一核对的地步。我记得有一段描述淞沪会战初期,国军调动部队的详细电报往来,那种抽丝剥茧的还原度,仿佛能让我透过文字,嗅到那个年代弥漫在空气中的硝烟味和紧张气氛。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那些教科书上几笔带过的内容,瞬间变得鲜活而真实。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们并非仅仅罗列事实,他们巧妙地穿插了大量原始档案和亲历者的口述记录,使得冰冷的历史数据有了人性的温度。读到某些将士家书的摘录时,那种家国大义与个体命运的交织,实在让人动容,几个小时不知不觉就过去了,感觉自己像是走进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亲眼目睹了那些无畏的牺牲与挣扎。对于真正想深入了解这段历史的朋友来说,这种扎实的史料堆砌和严谨的考证工作,是任何二手资料都无法替代的宝贵财富。
评分这本书在某些特定主题上的聚焦,体现了编纂者深刻的历史洞察力。我特别注意到其中关于“战时外交与国际援助”的部分,不同于以往简单提及英美的援助,书中深入剖析了早期西方媒体对淞沪战役的报道角度变化,以及各国领事馆在冲突升级过程中的微妙立场。这让我看到了历史的复杂性——胜利与失败,从来不是单一线条上的推进。他们甚至找到了几份当时上海租界工商业团体对战火影响的评估报告,这些报告从经济和民生的角度,侧面反映了战争对城市肌理的巨大撕裂。这种多维度的切入,打破了我过去对于战争史的“非黑即白”的简单认知。历史的真相往往隐藏在那些被忽视的侧面信息中,而这套丛书的编纂者显然深谙此道,他们搭建了一个宏大叙事的框架,然后用无数精确的“侧写”来填充其中的细节和阴影。对于那些渴望理解战争如何真正影响到社会各个层面的读者而言,这些资料的价值是无可估量的。
评分我不得不佩服这套丛书的编撰团队在史料搜集上的广度和深度,这简直就是一场跨越时间、横跨机构的“考古挖掘”。我过去看了一些关于淞沪抗战的书籍,大多聚焦于宏观的战略层面,但这一辑明显下了大功夫去挖掘那些被主流叙事遗漏的角落。比如,关于地方士绅、民间组织在抗战初期的物资筹集和情报传递方面的贡献,书中提供了好几份地方政府的呈报和私人信函记录,这极大地丰富了我对整个抗战体系的认知。而且,他们的排版和注释系统做得极其专业,每当出现一个非公开的专有名词或者一个难以考证的地名时,都会在脚注里给出详尽的解释和可能的出处,这对于我们进行二次研究或者交叉比对资料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说实话,在阅读学术性强的历史著作时,最怕的就是作者含糊其辞,但这套书完全没有这个问题,它给出的每一个论断后面似乎都站着一摞经过仔细筛选的文卷。这种对史料的尊重和对读者的负责态度,让我在阅读过程中充满了信赖感,深感自己正在接触的是最接近真相的原始脉络。
评分总而言之,这套书的出版对于研究和学习淞沪抗战这段历史,无疑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贡献。它不是面向大众的通俗读物,而是对专业研究者和深度历史爱好者开放的一座信息宝库。它的分量不仅仅在于其物理上的厚度,更在于其中蕴含的史料价值和考证功力。我感觉自己像是获得了一把钥匙,能够开启过去尘封的档案室大门。即便是对于一个自诩对这段历史有所了解的读者来说,每一次翻阅都能带来新的认知冲击和知识增量。最让我感到满意的是,这些资料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使得我对整个战役的来龙去脉,从战略部署到具体执行,从前线杀伐到后方民生,有了一个更加立体和完整的认知闭环。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需要极大的毅力和专业精神才能完成,我衷心感谢所有参与编纂的专家学者,正是他们的辛勤付出,才使得这段重要的历史得以如此详尽、真实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