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摄影技术
定价:49.00元
作者:于然,于琪林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9-01
ISBN:978756570895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于然、于琪林编著的这本《摄影技术》系统而全 面地讲解了摄影技术的发展简史、拍摄技术、摄影的 曝光控制、数码影像的原理、摄影光源和摄影滤光镜 的性能与使用、感光材料的原理与性能、黑白暗房技 术、摄影用光基础。图文并茂,便于广大摄影专业学 生和摄影爱好者掌握摄影技术。
目录
作者介绍
于然 中国传媒大学摄影教师,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电影学博士。求学期间曾留美,在美国南加州大学任研究学者。其间历任美国洛杉矶市市长办公室多媒体影像记录负责人,美国Labyrinth多媒体研究室研究员。归国后在中国传媒大学从教至今。著有《光的美学》等书籍,并作为责任编辑编纂《EOS王朝》、《一本摄影书》、《摄影的骨头》等书籍。曾在《中国摄影》、《摄影世界》、《摄影与摄像》等杂志发表20余篇论文。多次代表中国参加IADIS国际视觉传播年会等国际会议并进行演讲,英文论文入选论文合集出版,全球发行。 于琪林 1982年北京师范大学毕业;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客座教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全国摄影师等级试委员会评员;国家高级摄影技师;《摄影与摄像》杂志编委。 先后出版《教你学会拍照片》、《摄影》、《实用摄影》、《照相机与镜头》等书籍;与他人合著《全国青少年摄影等级培训教材》一套。 先后在《中国摄影》、《大众摄影》、《人像摄影》、《中国摄影家》、《摄影之友》、《摄影与摄像》、《中国摄影报》、《人民摄影报》等报纸杂志发表摄影理论文章180余篇,总字数达12075字以上。 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香港《文汇报》等报刊发表摄影作品200余幅。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摄影学院院长(2009—2013)。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德国美因茨大学传播学博士。主讲课程包括摄影批评、新闻摄影、大众传播理论、传播研究方法等。研究兴趣包括媒介的权力协商、摄影批评,以及流行杂志的传播研究等。 著有《媒介事件》(英),并在学术期刊和大众传媒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和媒体评论文章。曾任职于德国之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传媒机构。曾获中国摄影教育奖(2012)、德国弗里德里希瑙曼奖学金(2004—2007)。
文摘
序言
说实话,我拿到这本《摄影技术》的时候,并没有抱太大的期待。我之前也看过一些摄影相关的书籍,大多都是讲理论,枯燥乏味,看完之后感觉还是什么都没学会。这次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翻开了它。一开始,我被书中那些精美的范例照片所吸引,色彩真实,构图巧妙,让人赏心悦目。这让我觉得,这本书可能真的有点东西。接着,我开始阅读内容,发现它并没有上来就讲那些高深的专业术语,而是从最基础的相机操作讲起,比如如何握持相机,如何对焦。这一点对新手来说非常友好。我还特别关注了它关于“用光”的部分,这好像是摄影的灵魂吧?书里有没有讲解自然光和人造光的区别?如何利用光线来塑造主体?我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关于如何让画面更有立体感、更有氛围感的技巧,不仅仅是清晰,更是要有“味道”。另外,我一直对人像摄影很好奇,怎么才能拍出人物的特点和情感?书里有没有讲到一些人像摄影的构图、眼神交流、以及如何引导模特摆姿势的技巧?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带来一些实实在在的提升,让我不仅仅是按快门,而是能真正地“创作”照片。
评分我一直是个对美有追求的人,但总觉得自己拍出来的东西总是差那么一点意思。就像我看着别人拍的花,色彩鲜艳,细节清晰,每一个花瓣的纹理都像是能触摸到。而我拍出来的,总是灰蒙蒙的,要么过曝,要么欠曝,感觉就像是随便拍了几张照片。我希望这本书能教我如何拍出细节丰富、色彩饱满的照片。比如,它有没有讲到如何调整相机的白平衡?白平衡不对,拍出来的颜色总是怪怪的。还有,关于色彩的运用,不同的颜色搭配会给人不同的感觉,书里有没有讲解如何运用色彩来营造氛围?我特别希望书中关于“景物摄影”的部分能给我一些启发,怎么才能把平凡的景物拍得不平凡?是需要特殊的镜头吗?还是有什么特殊的拍摄技巧?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一些实用的建议,让我能够拍出让人眼前一亮的aabbcc这样的作品。我希望读完这本书,我能更有信心去记录生活中的美好,并且能自信地将我的作品分享出去。
评分这本《摄影技术》的封面设计倒是挺吸引人的,深邃的蓝色背景搭配一个模糊的光晕,很有艺术感。我一直对摄影挺好奇的,总觉得相机里藏着一个神奇的世界,可以捕捉瞬间的美丽,记录时光的流逝。但每次拿起相机,总是手足无措,不知道从何下手。快门、光圈、ISO这些术语听着就让人头大,感觉自己像个局外人,只能看着别人拍出令人惊艳的照片。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我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一个稍微懂点门道的人。比如,我想知道为什么有些照片看起来那么有层次感,有的却很平淡。还有,怎样才能在不同的光线下拍出好看的照片?阴天、大太阳,感觉拍出来的效果完全不一样。这本书有没有讲到后期处理?我经常看到一些照片色彩鲜艳,对比度高,是不是通过后期就能达到那种效果?我希望能从这本书里学到一些基础的构图技巧,比如三分法、黄金分割,还有如何利用线条和形状来引导观众的视线。毕竟,好看的照片不仅仅是技术,更是艺术。我期待着这本书能给我带来一些启发,让我对摄影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并且能开始尝试着拍出属于自己的作品。
评分我一直觉得,摄影不仅仅是记录,更是一种表达。每个人看到的角度都不一样,每个人按下快门的时机也不同。我希望这本《摄影技术》能帮助我找到属于自己的摄影语言。我尤其好奇书中关于“视角”的部分,不同的视角能带来完全不同的视觉冲击力。比如,低角度拍摄能让事物显得高大,俯视拍摄又能展现全局。这本书有没有讲解如何选择和运用不同的拍摄角度来达到想要的效果?还有,关于“细节”的处理,很多时候一张照片的成败就在于细节。书里有没有关于如何捕捉决定性瞬间,如何突出画面中的重点,以及如何通过后期来增强细节的教程?我希望能从这本书里学到如何让我的照片更有故事感,不仅仅是记录一个场景,更是要传达一种情绪、一种感受。比如,拍摄街景的时候,如何捕捉到路人的故事?拍摄风景的时候,如何表现出它的壮丽或宁静?我期待这本书能打开我的新视野,让我用更敏锐的眼睛去观察世界,用更精湛的技术去表达内心。
评分我最近刚入坑单反,对着那堆按钮和拨轮,简直是晕头转向。尤其是那个什么“光圈优先”和“快门优先”,我根本分不清哪个适合什么场景。说明书看了跟没看一样,感觉就是一堆堆的专业术语堆砌起来,根本没办法理解。所以,我迫切地希望这本书能解决我眼前的这个难题。比如,它有没有详细解释不同拍摄模式的原理和应用?什么时候应该用M挡,什么时候用A挡,什么时候用S挡?还有,我最头疼的就是曝光问题,有时候拍出来照片不是太暗就是太亮,感觉总是抓不住那个“刚刚好”的度。这本书能不能教我如何准确地判断曝光,如何利用曝光补偿来调整?再者,我对景深这个概念一直很模糊,总觉得模糊的背景很漂亮,但自己拍的时候却总是模模糊糊的。书中关于景深的部分,有没有实操性的指导,比如如何通过调整光圈大小来控制景深?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提供一些解决实际拍摄中遇到的问题的具体方法,而不是空泛的理论。我更想知道,在各种不同环境下,比如傍晚、室内、运动场景,应该如何设置相机参数才能拍出清晰、好看的照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