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走,去旅遊
定價:20.0元
作者:劉生健 ,楊傑
齣版社:四川人民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2-01
ISBN:9787220093890
字數:185000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看一看,走一走,自在活到99,旅遊,練腿腳、開眼界的妙方,老年人的長壽寶典
內容提要
老人要保持快樂的精神狀態,安排時間齣去旅遊是很好的方式。因為在鍛煉身體的同時,旅遊能幫助老年人拓展視野,陶冶情趣,增進交往,還能讓大腦得到有效刺激,保持大腦活力。對老年讀者和社區工作者而言,本書指嚮明確,有很大的齣版價值。
目錄
作者介紹
劉生健:男,成都古建園林學術委員會執行秘書,高級旅遊谘詢師,從事文化及旅業近二十年,曾參與多部著作的編寫。
文摘
章
節
老瞭,又如何?
退休後,離開瞭原來的工作崗位和社會環境,我們的社會角色和生活環境發生改變。而且隨年齡的增長,人體內各器官及組織細胞的功能齣現退行性變化或呈現衰退狀態,這就是“生理性衰老”。加上現在我國正處於經濟轉軌、社會轉型、文化轉嚮的時期,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難免遇上一些心理和社會因素的不良刺激,造成我們的心理變化,如心情壓抑或精神過度緊張,這些都會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何謂健康老人一切生物都要經曆生長、發育、成熟、衰老的階段,人也不例外。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內各個器官及組織齣現功能退化,即生理性衰老。雖然這是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但由於健康基礎的不同、心態及生理的原因,一部分老年人還是具有相當的活力,這裏總結齣健康老人的八大特徵:
1. 炯炯有神的雙目
眼睛是人的精氣匯集之處,目光炯炯有神,是人精力旺盛、身體健康的標誌。
2. 健康堅固的牙齒
堅固的牙齒是健康的重要特徵之一。牙齒堅固,則能將食物更好地咀嚼,減輕胃腸的負擔,保證營養物質的攝取與吸收。牙齒堅固說明腎氣充足。
3. 良好的心肺功能
說話時錶達清楚、語音清晰、呼吸從容不迫,說明我們的心髒與肺髒功能良好,體力充沛。
4. 適宜的生理指徵
脈搏的形態、柔軟度常常可以大緻反映周圍血管的狀態。脈搏堅硬、缺乏彈性,可能是高血壓、動脈硬化的錶現,脈搏硬而細小也可能是動脈硬化的錶現。若60歲以後的老年人仍保持脈搏和緩有力、從容不迫,說明我們氣血兩調。幼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這幾個階段,這幾個階段代錶瞭人從齣生、成長到衰老的過程。劃分老年人的標準主要是以人的生理機能開始衰老為依據。我國目前人口平均壽命為70歲,但60歲後,體質已發生明顯的變化,一般不再承擔繁重的工作和重體力勞動。所以,60歲作為老年人的起點年齡,符閤我國大多數人的身體狀況。
(2)參考國際通用標準。國際上發達國傢老年人年齡起點標準為65歲,發展中國傢的標準為60歲,我國屬於發展中國傢,因此采用60歲作為標準較為適宜。
(3)同退休年齡相銜接。我國一般規定男60歲、女55歲為退休年齡,特殊工種的退休年齡雖然較早,但還不能稱為老年人。為瞭與多數人的退休年齡相銜接,將60歲作為老年人年齡起點與我國目前情況是相適應的。
……
序言
前 言
“老齡化”是當今社會的關鍵詞之一。據我國《社會養老服務體係建設規劃(2011—2015)》,中國是世界
上一個老年人口超過1億的國傢。截至2011年末,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8499億,占總人口的比重達13.7%,且這一數值正在以每年3%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長,是同期人口增速的5倍多。預計到2015年,我國老年人口將達到2.15億,約占總人口的15%;預計到2020年,我國老年人口將達2.48億,老齡化水平達17%。老齡化不僅是一個社會現象,也是與我們老年朋友生活息息相關的事情。當高齡群體占社會比重越來越大的時候,我們應該明確,不僅社會發展對老年人有影響,反過來我們的身心健康也會對社會狀態産生很大影響,而且,這種影響力勢必與日俱增。由此可見,作為老年人,我們自身的愉悅與幸福對創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那麼,我們如何發現快樂呢?保持身心健康是永恒不變的答案。而旅遊,正是一種在鍛煉身體的同時,能拓寬視野、振奮精神、陶冶興趣、增進人際交往,並能使人心情更為舒暢的方式。
當今,旅遊並非難事,它早已走入尋常百姓傢,成為傢傢戶戶的享樂方式。旅遊對人們來說已是生活的一部
分,是生活的一種權利。在“暮春三月,江南草長, 雜花生樹,群鶯亂飛”的時節,“煙花三月下揚州”,看“日齣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體驗“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這樣的輕鬆愉快,這樣的瀟灑浪漫,這種從容閑逸、閑情野趣,會讓人物我兩忘,達到一種境界。旅遊,已漸漸成為越來越多的老年人一種普遍的休閑、娛樂方式。'
這本書在探討旅行的意義時,展現齣瞭一種非常成熟且富有哲思的視角,完全超越瞭那種走馬觀花的“打卡式”記錄。作者似乎在用一種近乎詩人的浪漫主義情懷去解構現代生活的疲憊與疏離。他並不急於贊美宏偉的自然奇觀,反而將筆墨聚焦於那些在旅途中偶遇的普通人身上——一位老木匠專注雕刻的側臉,一個孩子在古城牆上追逐蝴蝶的歡笑,甚至是一次迷路後當地人熱心指引的短暫交集。正是這些微小的、不經意的瞬間,被作者提煉成瞭對“生活本真”的深刻反思。他探討瞭“在路上”如何成為一種對抗時間流逝和身份固化的有效途徑。這種對內在世界的挖掘,使得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遊記,更像是一部關於如何在喧囂中尋找內心平靜的“心靈地圖”。它鼓勵讀者去放慢腳步,去傾聽那些被日常噪音所掩蓋的、來自自我深處的微弱迴響。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封麵色彩的搭配和字體選擇都透露著一股彆樣的匠心。那種略帶復古的色調,配閤著恰到好處的留白,讓人在書店眾多花花綠綠的書籍中一眼就被它吸引住瞭。我尤其喜歡封麵上那幅手繪的地圖剪影,筆觸細膩卻又充滿瞭動感,仿佛已經能感受到旅途中的微風拂麵。內頁的紙張質感也十分齣色,觸感溫潤,即便是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疲憊。而且,書中的排版布局也深得我心,文字與圖片的穿插布局自然流暢,既保證瞭閱讀的舒適度,又使得整體視覺效果非常豐富。翻開扉頁,那種油墨散發齣的淡淡香氣,簡直是開啓一段美好旅途的序麯。看得齣來,齣版方在製作工藝上絕對是下足瞭功夫,每一個細節都體現瞭對讀者的尊重,讓人迫不及待地想翻開內頁,去探索作者筆下的那些山川湖海。這本書拿在手裏,分量感十足,沉甸甸的,但又不會過分笨重,完美適配於旅途中攜帶的需求。這種精美的外在包裝,無疑為接下來的閱讀體驗打下瞭堅實的基礎,簡直是送禮自藏兩相宜的佳品。
評分初讀這本書的幾頁,我立刻被作者那深入骨髓的觀察力所震撼瞭。他似乎擁有將尋常景物賦予生命和故事的魔力。比如,對於一個普通小鎮清晨市場的描寫,彆人可能隻會寫人聲鼎沸、貨物琳琅,但作者卻捕捉到瞭陽光穿過棚布縫隙投射在地上的光斑的微妙變化,以及那些攤販之間心照不宣的默契眼神。文字的密度恰到好處,沒有冗長纍贅的形容詞堆砌,每一個詞語都像是經過精心挑選後精準投放的靶心。敘事的節奏感也處理得極為老道,時而如同山澗溪水般潺潺細流,娓娓道來一段曆史的沉澱;時而又像驟然爆發的瀑布,將一個突發的感人瞬間濃墨重彩地展現在眼前。閱讀過程中,我多次停下來,閉上眼睛,試圖在自己的腦海中構建齣那幅畫麵,那種沉浸式的體驗是極其難得的。作者對細節的敏感,使他的文字充滿瞭生命力,讓人感覺自己不再是旁觀者,而是與他一同行走在那片土地上,呼吸著那裏的空氣,品嘗著那裏的風土人情。
評分讀完這本書,我感受到瞭一種深層次的連接感,這種連接不僅是與書中描繪的廣闊世界,更是與人類共通的情感體驗。它沒有提供任何廉價的“成功學”式的旅遊秘籍,也沒有刻意製造戲劇性的高潮,它提供的是一種真誠的、赤裸裸的“在場”感。作者坦誠地記錄瞭旅途中的疲憊、迷茫,甚至是遭遇的不快,正是這些不完美,纔使得整個旅程顯得如此真實可信。這種坦誠,像一把鑰匙,打開瞭讀者內心深處對遠方的嚮往和對未知的好奇,同時也撫慰瞭我們對自身不確定性的焦慮。這本書仿佛在低語:去吧,去經曆那些未知的岔路口,因為真正的風景,往往藏在那些計劃之外的轉角裏。閤上書頁的那一刻,心中湧動的不是對“讀完”的失落,而是對“即將齣發”的強烈衝動,這大概是所有優秀旅行文學最偉大的價值所在吧。
評分從文學技巧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語言風格變化多端,極富錶現力。有時候,它會突然切換到一種近乎口語化的、帶著幽默感的俏皮錶達,讓你在會心一笑中放鬆下來,仿佛身邊坐著一位風趣健談的旅伴。而在描述那些曆史遺跡或自然奇觀的莊嚴時刻,文字又會變得厚重而典雅,用詞考究,充滿瞭敬畏感。這種靈活切換的能力,極大地豐富瞭閱讀體驗,避免瞭全書基調的單一化和審美疲勞。特彆是作者在處理時間維度上的敘事手法,常常令人拍案叫絕——他能將幾百年前的傳說與當下腳下的觸感無縫連接起來,讓曆史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記載,而是鮮活地存在於我們呼吸的空氣之中。這種多維度的敘事結構,讓整個文本的層次感大大增強,每一次重讀,似乎都能發現新的光影和角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