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章 20世纪初期的宁波文学概述(1908—1919)
*二章 “五四”大潮中的宁波文学(1919—1927)
*1节 五四时期宁波文学概述
*二节 五四时期的诗歌
第三节 五四时期的小说
第三章 20世纪30年代的宁波文学(1928—1937)
*1节 20世纪30年代的诗歌
*二节 20世纪30代的小说
第三节 20世纪30代的散文
第四章 20世纪40年代的宁波文学(1937—1949)
*1节 20世纪40年代的诗歌
*二节 20世纪40年代的小说
第三节 20世纪40年代的儿童文学及俗文学
第五章 新中guo成立初期和“*革”时期的宁波文学(1949—1976)
*1节 新中guo成立初期和“*革”时期的宁波文学概述
*二节 新中guo成立初期和“*革”时期的诗歌
第三节 新中guo成立初期和“*革”时期的小说
第四节 新中guo成立初期和“*革”时期的儿童文学
第五节 新中guo成立初期和“*革”时期的翻译文学
第六章 改革kai放以来的宁波文学(1978—2008)
*1节 改革kai放以来的诗歌
*二节 改革kai放以来的小说
第三节 改革kai放以来的散文
第四节 改革kai放以来的传记与纪实文学
第五节 改革kai放以来的报告文学
第六节 改革kai放以来的戏剧文学
第七节 改革kai放以来的儿童文学和俗文学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xbsp; &xbsp; &xbsp; &xbsp; &xbsp; &xbsp; &xbsp;&xbsp;
拿到《1908-2008-宁波文学百年》这本书,就被它沉甸甸的分量和书名所吸引。作为一个对文学史一直抱有浓厚兴趣但又常常被晦涩理论劝退的读者,我惊喜地发现这本书的叙述方式非常平易近人。作者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带着我一步步走进宁波文学的百年长廊。从早期文人的翰墨丹青,到现代白话小说的萌芽,再到当代文学的百花齐放,每一个阶段都通过代表性的作家和作品得以生动呈现。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一些被忽视的细节的挖掘,比如某个时期宁波出版业的繁荣对文学创作的推动作用,或者某些社会思潮如何影响了作家们的创作方向。这些细节的呈现,让整个文学史的梳理更加立体、丰满,也让我看到了文学创作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复杂互动。书中对于文学流派的介绍,也并非生硬的理论讲解,而是结合具体的作品进行分析,使得读者能够更容易地理解不同文学思潮的特点和演变。总的来说,这本书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失文学的温度,是一部非常值得细细品读的著作。
评分对于我这样一位对地方文学史略知一二的读者来说,《1908-2008-宁波文学百年》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看到了一个城市在百年间的文学肌体是如何生长、蜕变乃至焕发新生的。书中对不同时期文学流派的介绍,比如对早期鸳鸯蝴蝶派在宁波的影响,对左翼文学在宁波的扎根,以及之后现代主义、现实主义思潮的涌动,都做了细致的梳理。我特别欣赏的是,作者在介绍这些文学现象时,不仅仅局限于文本分析,而是将其置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历史变迁之中,使得文学的演进不再是孤立的事件,而是与时代同频共振的生命体。比如,书中对某一位在动荡年代坚持创作的老作家,即便在困境中也未曾放弃笔耕不辍的描述,读来令人肃然起敬。此外,该书对于一些具有宁波地域特色的文学元素,诸如海的意象、商帮文化对文学叙事的影响等,都有着独到的见解,这些细节的呈现,让宁波文学的面貌更加立体和鲜明。它不仅仅是一本文学史,更是一部浓缩了时代变迁的文化史,让人在阅读文学的同时,也能深入理解一个城市的精神气质。
评分刚刚翻开这本《1908-2008-宁波文学百年》,就被那厚重的封面和扉页上精心设计的排版所吸引。它不像市面上常见的文学史书籍那样,上来就堆砌大量的史料和理论,而是更像一位温厚的长者,娓娓道来一段跨越世纪的文化传承。我尤其喜欢其中对宁波文学脉络的梳理,那种从清末民初的文人雅士,到新中国成立后的红色叙事,再到改革开放后涌现的各色作家群像,每一个时代的特征都通过代表性的作家及其作品被鲜活地勾勒出来。读到之处,仿佛能听到先生笔下的雅韵,感受到白话文运动的激荡,更能体会到改革开放浪潮中,文学如何拥抱时代,迸发出新的生命力。书中对于一些被历史湮没的文学活动、刊物以及地方文化对文学创作的影响,都有着深入浅出的挖掘,这对于想要了解宁波地域文化与文学之间深刻联系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的财富。更让我惊喜的是,作者并非简单地罗列,而是常常引用原文片段,或者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将那些抽象的文学思潮和创作风格变得触手可及,仿佛亲身经历了一场场文学的盛宴。
评分初次接触《1908-2008-宁波文学百年》,就被它流畅的叙事和丰富的内容所吸引。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没有局限于单纯的文学作品分析,而是将宁波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与文学创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尤其喜欢书中对那些与宁波这座城市有着深厚渊源的作家们的介绍,他们的生命轨迹、创作经历,都与宁波的土地息息相关。读到某些章节,仿佛能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到某个时代宁波的街景,听到街头巷尾的谈话,感受到文学创作的勃勃生机。作者在梳理文学史线索的同时,也展现了宁波在不同历史时期作为文化中心的地位,以及它对中国文学发展所做的贡献。书中对于一些地方性文学刊物、文学社团的介绍,也让我看到了宁波文学背后那股蓬勃而活跃的力量。它不仅仅是关于文学,更是关于一个城市如何在时间的流转中,孕育出属于自己的文化基因。这本书让我对宁波这座城市,以及它在中国文学版图上的地位,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
评分我一直觉得,真正优秀的文学史,不应该是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1908-2008-宁波文学百年》无疑做到了这一点。这本书的叙述方式非常吸引人,它没有使用过于学术化的语言,而是用一种亲切、温和的语调,将宁波文学的百年画卷徐徐展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一些鲜为人知的作家及其作品的挖掘,那些曾经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过,却又因为种种原因逐渐被遗忘的名字,在这本书中重新获得了生命。作者在考证这些材料时,展现出了严谨的学术态度,但又能在行文中注入感情,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这些文学遗产的珍视。特别是对一些作品的解读,作者并非简单地概括情节,而是深入剖析其艺术价值、思想深度以及在当时的文学史上的地位,这让我对很多作品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书中对不同时代文学创作的对比分析,也很有启发性,能看到文学在不同历史时期所承担的使命和表达方式的演变。总的来说,这是一本能够“读”进去,并且能让你“有所得”的文学史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