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通用中国地图册(2015)
定价:15.0元
作者:天地经纬
出版社:山东省地图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1-01
ISBN:9787807547310
字数:
页码: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通用中国地图册(2015版)》简洁的省区域图,声情并茂的文字介绍,多知识点的总结概述,丰富的配图使用。全新资料的城市图。并对城市的特点及发展趋势表述,精炼的快速读城,让您一分钟读懂城市。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纸张和装帧的质感,对于一本工具书而言,绝对是影响使用体验的关键因素。这本图册在这一点上处理得相当到位。纸张的选择厚实且具有一定的韧性,即使用手反复翻阅或者在户外稍微有些潮湿的环境下使用,地图也不会轻易出现折痕或破损,这对于经常需要“野外作业”的用户来说非常重要。油墨印刷的清晰度也值得称赞,即便是最小的字号和最复杂的符号,都边缘锐利,色彩过渡自然,没有出现墨点扩散或者颜色堆积的现象。尤其是在表示水域和植被这些需要大量色彩填充的区域时,色彩的饱和度和对比度拿捏得恰到好处,既保证了美观,又没有牺牲信息的辨识度。这反映出出版社在制图流程的最后环节——印制环节上,确实投入了极高的标准和极大的耐心。
评分与其他同类产品相比,我发现这本2015年版本的地图册,在对新兴城市群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收录上,展现出了极强的时效性。要知道,在地图制作领域,信息更新的速度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特别是涉及到快速发展的地区。这本图册显然在那段时间内,紧跟了国家重大的发展步伐,很多当时刚刚建成或正在规划中的关键性工程项目,诸如新的跨海大桥、重要的能源管道线路等,都被纳入了考量,并且标注得非常精确。这使得它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出版即落后”的尴尬境地。对于需要进行区域经济分析或者基础设施研究的用户来说,这种高时效性的信息补充是极为宝贵的。它不仅是对现有地理状况的记录,更像是对一个国家发展动力的一个动态快照,记录了特定时间点上,国家建设的热点和方向。
评分当我尝试用这本书来规划一次跨越多个省份的长途自驾游时,它的实用价值才真正显现出来。很多时候,电子地图虽然方便实时导航,但在宏观的区域规划上总显得碎片化,细节的连续性很差。而这本纸质地图册的优势在于其整体性和一目了然的全局观。我发现它在交通网络的表示上做得极为出色,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之间的层级划分清晰可见,每条重要线路的里程标记都标注得非常准确。更令人惊喜的是,它对一些偏远地区的县乡道路也有相当程度的覆盖,这对于那些想深入探索小众景点的驴友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我记得有一次,我需要确认一个山区小村庄的准确海拔高度,电子设备有时会定位不准或信息缺失,但翻到对应的局部放大图,清晰的等高线和精确的海拔标注立刻解决了我的难题。这种面对面的、扎实的参照物,在很多突发状况下,是任何数字设备都无法替代的。它提供的安全感,是建立在精确数据和可靠印刷质量之上的。
评分从历史和人文地理的角度来看,这本地图册的价值也值得深入挖掘。它不仅展示了地理形态,更像是一部浓缩的中国历史变迁记录。很多古老的行政区划界限,虽然在现代地图上已经不复存在,但通过图例中标注的注释或者不同时期的对照图,我们依然可以窥见过去的影子。比如,在对比不同时期的河流改道图时,我能清晰地感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地貌的深刻影响。此外,对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标识,做得非常尊重和细致,不同的文化符号和语言文字的标注,体现了编绘者对多元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尊重。这使得它不仅仅是一本“看路”的工具,更是一本“读懂”中国的百科全书。每当我带着它研究某个特定区域的资源分布或历史事件的地理背景时,总能发现新的维度来理解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
评分这本《通用中国地图册》的2015年版,说实话,我拿到手的时候,那种沉甸甸的感觉就让人对它的内容质量有了初步的期待。打开之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精细的制图工艺。色彩的运用非常考究,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比如山脉的走向、河流的蜿蜒,乃至植被覆盖的细微差异,都通过恰到好处的阴影和色阶得到了生动的体现。我尤其欣赏它在城市布局上的处理方式,不仅仅是简单地标注出主要街道和地标建筑,更重要的是,它似乎捕捉到了一个城市脉络的“呼吸感”。比如在描绘一些历史名城时,老城区的肌理和新开发区的规划轮廓对比鲜明,这种信息量的对比和层次感,远超出了普通旅游指南的范畴。对于一个地理爱好者来说,仅仅是翻阅这些地图,就能进行一次深度的心灵漫游。特别是那些边疆地区的详细图幅,由于信息密度高,即便是经常看地图的人,也需要花费时间去细细品味,才能真正领略到祖国辽阔疆域的壮美与复杂。整体来说,它更像是一件融合了科学严谨性和艺术美感的制图作品,而不是单纯的工具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