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香格里拉文化地图
定价:32.00元
作者:高星 图·文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05-01
ISBN:978756132943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人们都把它向往,那里四季常青,那里鸟语花香,那里没有痛苦,那里没有忧伤,它的名字叫香格里拉,传说是神仙居住的地方……书中作者并不满足对香格里拉简单的誉美之辞,更多的是客观的目击记录,有批判,也有考证。如果说香格里拉是一个神话,那么这本书便把香格里拉的神话推向了。
内容提要
“太阳早照耀的地方,是东方的建塘,人间殊生的地方,是河畔的香格里拉。” 这里有宁静超然的湖泊,有充满灵气的石头,有湛蓝悠远的天空,有苍茫无垠的山川,有壮丽秀美的峡谷,有气势恢宏的庙宇,有大智大慧的喇嘛 :这里的草甸上野花烂漫,总是弥漫着一种欢乐时光的浪漫气息,这里人们和谐共处,因为心中装有神灵,就有了对命运的自然随力。 在目前众多有关香格里拉的书籍中,本书肯定是一本与众不同的书,作者并不满足对香格里拉简单的誉美之辞,更多的是客观的目击记录,有批判,也有考证。本书提供了一幅香格里拉全景式的文化地图,众多的历史叙述与文化概念共同构成作者所谓“重返”香格里拉的多重路线,当然这不仅是地理层面的,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的取向。
目录
作者介绍
高星,1962年生于北京,祖籍河北枣强,现在北京某保险公司工作。写诗、散文。也画点画,照点像搞点收藏。我曾在诗中写过,西藏是神灵的殿堂,西藏从各方面都能和我的兴趣发生关系。我甚至萌生过上西藏工作的念头。 出版的著作有诗集《高星诗选》、《诗化易经》、《
文摘
序言
这是一部极具“在地感”的作品,它让你感觉作者不是站在高空俯瞰,而是真正“走进去”了那片土地,与当地的人们共同呼吸、共同生活。书中的语言风格时而充满诗意,描绘雪山和湖泊的景致如梦似幻;但更多时候,它回归到一种近乎口述历史的质朴与真诚。我尤其喜欢那些被记录下来的长者口述片段,那些未经修饰的、带着浓厚地方口音的叙述,瞬间拉近了读者与文本的距离,让人感觉自己正在火炉边,听一位智者讲述家族的往事。这些鲜活的个体故事,为宏大的文化叙事提供了坚实的血肉。总的来说,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沉浸式的、多层次的。它成功地打破了地域的壁垒,将一个遥远而神秘的地方,以一种既尊重其神圣性,又洞察其人情世故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让人读完后,对“香格里拉”这个概念有了更立体、更深刻的理解,不再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符号。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掌握得非常巧妙,它没有陷入那种典型的旅游文学的肤浅,反而展现出一种近乎人类学的严谨性,但又不失文学的韵味。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描述那些偏远村寨的生活场景时所展现出的细腻观察力。那些关于牧民迁徙的片段,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了他们在极端环境下展现出的坚韧与智慧,比如他们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如何与严酷的自然达成一种近乎共生的默契。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对当地音乐、舞蹈和服饰的专门章节,这些部分的分析极其到位,不仅解释了其形式美感,更挖掘了其背后的象征意义和仪式功能。阅读这些内容时,我仿佛能听到悠扬的芦笛声和沉重的鼓点,感受到那种植根于土地的生命力。与其说这是一本介绍香格里拉文化的书,不如说它是一部关于“人与环境如何共同塑造精神家园”的深度田野报告,其文字的厚重感令人信服。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观察视角——“地图”的概念被赋予了超越地理的维度。它探讨的“文化”版图,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广阔和深邃。我惊喜地发现,书中对于香格里拉地区不同民族间文化交融、冲突与共存的历史脉络梳理得非常到位。比如,它没有将任何一种文化视为孤立的存在,而是细致地勾勒出印度教、佛教以及苯教信仰如何在历史长河中互相渗透,共同塑造了今天的精神景观。这种宏大的历史观,让原本零散的文化符号串联成了一张严谨而富有张力的网。文字的笔触时而如涓涓细流,温柔地讲述着民间故事和传说,那些充满奇幻色彩的寓言,似乎也在无形中解释着当地人面对自然时的哲学态度;时而又如高山之巅的劲风,带着锐利的洞察力,剖析着现代商业开发对传统手工艺品带来的冲击与挑战。对于任何一个渴望理解复杂文化生态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入门指南和深度参考资料。
评分这本《香格里拉文化地图》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它不只是简单地罗列地名和风俗,更像是一次深入灵魂的朝圣之旅。初翻开书页,就被那浓郁的地域气息所吸引,仿佛能闻到高山草甸上的野花香,听到经幡在风中猎猎作响的声音。作者显然对这片神秘之地倾注了深厚的情感和多年的考察,文字中流淌着一种近乎虔诚的敬畏。尤其是一些关于藏族传统庆典的描绘,细致入微,将那些色彩斑斓的服饰、庄严肃穆的仪式,以及人们在歌舞中释放出的生命力,刻画得淋漓尽致。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活佛转世”制度的探讨,它并非生硬的学术剖析,而是融入了当地百姓日常生活的叙事之中,让人在了解制度的同时,也触摸到了信仰的力量与复杂性。这本书的排版和配图也极为考究,每一张照片都像是一扇通往另一个世界的窗口,让人在阅读文字间隙,得以休憩并沉浸于那份宁静致远之美。它成功地架起了一座现代人与古老文化之间的桥梁,让我们得以窥见在现代化浪潮下,那份坚韧不拔的文化内核。
评分老实说,我对这类题材的书籍通常持保留态度,总担心它们会过于美化或浪漫化一个真实存在、且充满复杂性的地域。然而,《香格里拉文化地图》在展现其迷人之处的同时,也毫不回避地触及了现实的困境。书中对传统信仰受到现代教育冲击的描绘,以及对身份认同在快速社会变迁中所面临的挣扎,都进行了坦诚的探讨。这种平衡感非常可贵,它既赞美了香格里拉的永恒之美,也正视了它作为人类社会一部分所必然经历的阵痛与转型。我特别关注其中关于环境保护与文化保护之间张力的讨论,作者提出的几组对比鲜明的案例,发人深省,迫使读者去思考“发展”的真正代价是什么。这使得整本书的格局瞬间拔高,不再是单纯的文化展示,而是一场关于现代性与传统如何共存的深刻对话,读起来让人心绪久久不能平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