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完美婚姻魔法書:36堂幸福選修課
定價:29.80元
作者:李媛媛
齣版社: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1-10-01
ISBN:978754950845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322kg
編輯推薦
這本《完美婚姻魔法書(36堂幸福選修課)》由李媛媛著,通過36個圍繞愛情婚姻的核心問題展開思索,讓我們的腳步跟上心靈的步伐,刪繁就簡,去僞存真,把握幸福,珍惜生活。
婚姻是一種相對安全而穩定的關係,其中有愛情的滋潤,有法律的保護,有足夠的時間讓我們再次成長。請注意,這裏是自我覺察與提升的學分製,沒有考試,幸福與否是自我的感覺,也是生命的考量。
內容提要
這本《完美婚姻魔法書(36堂幸福選修課)》由李媛媛著,以男女兩性如何在婚姻關係內心靈成長為核心,從婚姻選擇、角色轉換、金錢影響、人際邊界、外在誘惑等五個維度分36個焦點話題入手,探討圍城男女如何讓現實的腳步跟上心靈的步伐,獲得幸福的婚姻生活。正如書名所宣示的,這裏是自我覺察與提升的學分製、沒有考試,幸福與否是自我的感覺,也是生命的考量。
這本《完美婚姻魔法書(36堂幸福選修課)》適閤普通大眾閱讀。
目錄
前言 愛情是婚姻的一部分
一 誰是你的另一半
1. 錄取通知書
2. 你可以對婚姻說不
3. 裸婚、隱婚、試婚
4. 再婚傢庭啓示錄
5. 誰願意嫁給煮夫
6. 甲女的幸福在哪裏
7. 誰有處女情結
8. 讓傢庭暴力見鬼去
二 我和我們
9. 性不是必然的義務
10. 遭遇無性婚姻
11. 繁衍是義務嗎
12. 生孩子要做什麼準備
13. 親子鑒定之後
14. 全職太太的幸福與焦慮
15. 比溝通更重要的
16. 愛情消減不等於婚姻死亡
17. 當一方毀容或成為植物人
18. 幸福婚姻十魔法
三 財富分享與占有
19. 麵包和愛情沒有仇
20. 傲不做婚前財産公證
21. 共同財産知情權
22. 什麼時候立遺囑
23. 錢算老幾
四 我們和他們
24. 與原生傢庭的閤理距離
25. 婆媳鬥法還是海闊天空
26. 對方的兄弟姐妹來藉錢
27. 和閨蜜不能說的事
28. 你朋友,未必我朋友
五 誘惑是麵照妖鏡
29. 前任是不是心中芒刺
30. 對小三徹底免疫,可能嗎
31. 愛情該經得起任何考驗嗎
32. 你幾年會癢
33. 朋友之上,戀人未滿
34. 雙性戀愛人
35. 身體齣軌是背叛愛人嗎
36. 愛是一個人的事
後記 還好來得及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我最近看完瞭一本探討“自我成長與邊界設立”的著作,它和婚姻主題可能略有側重,但核心思想卻有著驚人的共通性:高質量的關係,首先源於清晰的自我認知。這本書的筆觸非常犀利和直接,毫不留情地揭示瞭我們如何因為害怕被拋棄或不被愛,而過度犧牲自我需求,最終活成瞭一個“討好型人格”的空殼。它深入剖析瞭“邊界感”的重要性,強調瞭“不”這個字的力量,以及為什麼我們需要為自己的感受負責,而不是要求伴侶來“拯救”或“填補”我們的內在空虛。特彆是書中關於“情緒的責任劃分”那一節,讓我對很多原生傢庭遺留的情感模式有瞭新的認識。我們總以為愛意味著無條件的包容和犧牲,但這本書告訴我,真正的愛是建立在兩個完整個體平等互動的基礎上的。如果一方持續透支自己去維持錶麵的和平,那絕不是幸福,而是慢性自殺。這本書的結構和語言都非常學術化,引用瞭心理學的多項研究成果,讀起來需要一定的專注力,但一旦理解瞭其中的邏輯,對重建個人價值體係是極其有益的。
評分前陣子沉迷於一本關於“正念冥想與內心平靜”的指導手冊,其對“當下”的強調,直接影響瞭我對衝突處理的態度。這本書的核心是教導讀者如何將注意力錨定在呼吸和身體的感知上,從而抽離齣大腦中那些無休止的焦慮、評判和對過去的悔恨或對未來的擔憂。在關係中,很多爭吵的導火索其實都是對“過去事件的翻舊賬”或者“對未來走嚮的災難化預設”。這本書提供瞭一個非常簡單卻極難做到的工具:當衝突發生時,強迫自己停頓三秒,感受身體的緊張,然後隻描述你“此刻”所見、所聞、所感,而不是去指責對方的“意圖”。例如,不說“你總是無視我”,而是說“我現在感覺心跳很快,我的聲音有些顫抖”。這種非暴力溝通的練習,其實深深紮根於正念的基礎之上。它極大地降低瞭情緒的傳染性,讓我能夠在被激怒時,仍能保持一小塊“清醒的自留地”。這本書的訓練體係非常係統,雖然有點枯燥,但它讓我意識到,所謂“完美的婚姻”,或許根本就不存在於外部互動中,而是在我們每個人內心是否能夠達到安寜與接納的程度。
評分我最近讀到瞭一本曆史傳記,講述的是一位著名藝術傢的復雜一生,其中穿插瞭他多段情感關係的處理方式,這給瞭我非常大的觸動。這本書沒有直接教人如何做伴侶,但它通過曆史的視角,展現瞭人類情感的復雜性、變遷性和不可預測性。這位藝術傢對待愛情的態度是極其理想化且浪漫的,他追求的是靈魂的絕對契閤,一旦現實的磨閤和日常的重復開始侵蝕這份理想,他就會選擇逃離或毀滅。讀著這些陳年的故事,我反而更深刻地理解瞭“承諾”的重量。在那個時代,婚姻(或長期伴侶關係)更多是基於社會結構和責任的捆綁,而現代社會,我們追求的是情感的完全自洽。這本書讓我思考:當我們擁有瞭選擇的自由後,我們究竟在尋求什麼?是永不消退的激情,還是願意一起麵對平庸的勇氣?它讓我明白,激情是會退潮的,而維係關係最終依靠的,是契約精神——即便是情感上的契約,也需要雙方共同捍衛。這本書的文筆優美,充滿瞭時代的滄桑感,讀起來非常過癮,像在品味一壺陳年的老酒。
評分最近讀完一本關於人際關係和情感經營的書,雖然不是你提到的那本,但感觸頗深,想和大傢分享一下我的看法。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啓發在於,它清晰地闡述瞭“親密關係”絕非一蹴而就的童話,而是需要雙方持續投入心力去“維護”的動態係統。作者用大量的案例分析,將那些潛藏在日常瑣碎中的溝通誤區一一剝開,比如“預設對方的思維模式”和“將期望內化為理所當然的義務”,這些都是我在過往關係中常常不自覺犯下的錯誤。讀到關於“積極傾聽”那一章時,我簡直像被醍醐灌頂,纔意識到我過去所謂的“聽”,更多的是在等待對方說完後,好讓我趕緊插入自己的觀點或解決方案,而不是真正去理解對方情緒的底色。書裏提到,真正的傾聽需要暫停自己的評判,僅僅作為一麵鏡子,映照齣對方的感受,這對我來說是個極大的觀念轉變。我開始嘗試在伴侶錶達不滿時,先不說“我覺得你錯瞭”,而是說“聽起來你現在感到很受傷/沮喪,是這樣嗎?” 這種微小的措辭變化,竟然立竿見影地降低瞭衝突的溫度。總的來說,這本書的價值不在於提供速效藥方,而在於提供瞭一套審視自我、理解他人的框架,非常紮實。
評分說實話,我最近翻閱的這本關於“時間管理與精力分配”的書籍,乍看之下與情感生活風馬牛不相及,但我卻從中找到瞭維係長期穩定關係的秘訣。這本書的核心論點是:你的精力是有限的資源,你如何分配它,就決定瞭你的人生軌跡。過去我總認為,隻要用心愛對方,關係自然會長久。但讀完後我意識到,如果我把80%的精力都消耗在應對工作壓力、處理瑣碎傢務上,留給伴侶的就隻剩下我疲憊不堪、最不耐煩的那20%瞭。書裏提到瞭“精力池”的概念,倡導我們要像管理財務預算一樣,精心地為“關係質量時間”預留齣高質量的精力儲備。它教我如何高效地完成那些低價值的重復性勞動,從而擠齣時間去做那些真正能滋養感情的事情,比如一起學習一項新技能,或者僅僅是放下手機進行一次深度交談。這本書的實用性極強,它沒有談論“愛不愛”,而是談論“如何有條理地去愛”。我開始將“維護關係”視為一項需要嚴格規劃的“項目”,而不是隨心所欲的“感覺”。這套方法論的引入,讓我的生活節奏更穩定瞭,伴侶也明顯感受到瞭我投入的“注意力”的提升。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