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幸福婚姻靠修行
定價:29.80元
作者:夕顔
齣版社:中國紡織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04-01
ISBN:9787506495585
字數:152000
頁碼:238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22kg
編輯推薦
婚姻實用手冊 幸福生活寶典
這是一個需要在婚姻中學會修行、積纍幸福財富的時代,
這是一個保衛婚姻刻不容緩的時代。
為什麼婚後浪漫往往會成為“古董”?
為什麼婚前、婚後男人兩個樣?
第三者的齣現真的是因為男人背叛瞭誓言嗎?
有共同的興趣愛好就一定能在一起嗎?
……
看過本書後,你會發現現象的背後隱藏著驚人的秘密!
內容提要
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生命,好的婚姻更是女人幸福的源泉。戀愛中的風花雪月往往隨著步入婚姻的門檻而轉化成瞭煩瑣的柴米油鹽。因此,要想持久擁有幸福的婚姻,還需要女人堅持不懈地經營。
在本書中,作者通過大量貼近生活的事例,從處理感情危機、婆媳關係、七年之癢等幾個方麵切入,分析瞭婚姻生活中可能遇到的諸多問題,幫助女人成為婚姻中的幸福女王。
目錄
作者介紹
夕顔,女,80後暢銷書作傢,長期從事文學創作,緻力於齣版行業,對女性類圖書等有著深入的研究。她的作品,或視角獨特,敏銳犀利,或循循善誘,博以文禮,或溫婉柔美,纔慧具,逸深受廣大女性讀者的喜愛和追捧。
文摘
序言
書中對“溝通的本質”這一部分的論述,簡直是醍醐灌頂。很多時候,我們以為自己理解瞭對方的意思,但其實隻是在用自己的濾鏡去重構對方的信息。作者沒有停留在“多聽少說”這種老生常談的層麵,而是深入探討瞭“無效確認”的陷阱,以及如何構建一個真正安全的對話空間。我特彆欣賞作者對於“傾聽中的自我對話”的剖析,它揭示瞭我們常常因為內心對自己的不確定,而把對方的話語變成自我辯護或攻擊的靶子。通過閱讀,我開始有意識地在與人交流時,給自己按下“暫停鍵”,先去辨識自己內心升起的防禦機製,然後再真正地去接收對方的全部信息。這種嚮內探索的深度,讓這本書的價值遠遠超齣瞭普通的情感指南,它更像是一部關於自我認知的深度解析手冊。
評分初讀這本書的章節標題,我立刻被那種充滿哲思的提煉能力所摺服。作者似乎擁有一種將復雜的人生議題剝絲抽繭的魔力,每一個標題都不是空泛的口號,而是直指核心的洞察。比如某一個標題,它沒有用時下流行的那些直白的、煽動性的詞匯,而是用瞭一種近乎詩意的隱喻,讓人在理解字麵意思的同時,還能聯想到更廣闊的生活場景。這種行文方式,極大地激發瞭我探究其背後邏輯的欲望。閱讀過程中,我發現作者的敘事節奏控製得極好,高潮和低榖的過渡自然流暢,絕不拖遝,也不會因為信息量過大而讓人感到壓迫。它就像一位經驗老到的引路人,總能在你感到睏惑的瞬間,適時地提供一個清晰的視角轉換點。這種行文的成熟度,讓人完全信任作者的引導,願意跟隨他深入到那些曾經認為是禁區或者無解的領域去探索一番。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那種帶著歲月沉澱感的封麵材質,摸上去有一種踏實又親切的感覺,讓人立刻聯想到那些經典的老物件,似乎預示著這本書的內容也蘊含著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智慧。內頁的紙張質地也處理得恰到好處,既不反光影響閱讀,又有一種柔和的暖色調,長時間閱讀下來眼睛也不會太纍。而且,排版布局非常講究,字號大小適中,行距留白處理得當,使得整本書的視覺體驗非常舒適。即使隻是隨意翻閱,也能感受到齣版方在細節上投入的心思。這種用心不僅體現在物理形態上,更讓我對書中即將呈現的知識體係産生瞭強烈的期待,仿佛拿到瞭一件需要仔細品味和珍藏的藝術品。比起那些浮誇的、追求時髦設計的書籍,這種沉穩內斂的風格,更能讓人心靜下來,專注於文字本身所要傳達的深層信息。我個人非常看重書籍的“手感”,這本書在這方麵絕對是上乘之作,讓人忍不住想把它帶在身邊,隨時拿齣來摩挲一番。
評分我嚮來對那些過度美化人際關係的讀物持保留態度,但這本書卻以一種近乎殘酷的誠實,揭示瞭關係中的“非對稱性”和“能量流動”規律。它沒有粉飾太平,也沒有鼓吹徹底的犧牲或控製,而是在探討一種基於現實限製的平衡藝術。作者在描述親密關係中的“邊界設定”時,所用的比喻非常精妙,讓我立刻理解瞭過去在堅持自我立場時為何總是感到內疚和笨拙。原來,邊界不是一堵冰冷的牆,而更像是一個動態的潮汐綫,需要根據環境和對方的狀態進行細微的調整。這種對復雜人性的深刻理解,沒有讓人感到悲觀,反而提供瞭一種更具韌性的應對策略。它讓人明白,真正的成熟,是看清瞭所有的不完美後,依然選擇帶著清醒的愛和責任,嚮前走去。
評分這本書給我最大的衝擊在於它對“過程”的強調,而不是僅僅聚焦於“結果”。在當今這個追求速成的時代,我們似乎都渴望一夜之間的轉變或頓悟,但這本書卻細緻入微地描繪瞭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實則至關重要的日常積纍和心態調整。我印象特彆深刻的是其中關於“持續性微調”的論述,它沒有提供那種“一勞永逸”的萬能公式,而是提供瞭一套可以融入到柴米油鹽中的實踐框架。這套框架的妙處在於它的彈性——它承認變化是常態,並教會我們如何在不打破原有生活結構的前提下,進行潤物細無聲的修正。讀完這一部分,我不再害怕那些生活中的小摩擦和不完美,反而開始視其為數據點,用來校準自己的航嚮。這種務實又充滿希望的態度,比任何空泛的勵誌宣言都更有力量,因為它立足於真實的生活土壤。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