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自助游(2011全彩版)(超过1600幅照片,超过100张精美手工地图,976页超值奉献!)
定价:78.00元
作者:上海唐码城邦咨询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著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9-01
ISBN:978711523400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1.103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介绍了中国各地的旅游景点,并为读者提供了丰富实用的旅行建议。本书适合自助旅行爱好者作为旅行指南用书,也适合一般读者用以了解中国各地的名胜和风土人情。
目录
西南地区
 云南
 贵州
 四川
 重庆
 西藏
西北地区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华东地区
 山东
 上海
 安徽
 江西
 福建
 江苏
 浙江
 河北
 内蒙古
 天津
华中地区
 湖南
 湖北
 河南
东北地区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华南地区
 广东
 广西
 海南
 香港
 澳门
 台湾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天哪,我简直不敢相信我竟然错过了这本《中国自助游(2011全彩版)》这么久!当我终于翻开它的时候,那种扑面而来的信息量和视觉冲击力,让我这个老驴友都感到震撼。首先,光是那超过1600幅照片就足够让人流连忘返了。我最近正琢磨着去云南深度游,随便翻到一页关于大理的介绍,那几张洱海日出的照片,简直像是直接把我拉到了现场,光影的细节、水面的反光处理得太到位了,看得我口水都要流下来了。这可不是那种敷衍的到此一游的快照,每一张图都像是经过精心构思的艺术品,那种色彩饱和度和清晰度,即便是十多年后的今天看,也丝毫不逊色。我以前总觉得看攻略就是看文字,但这本简直是把“视觉盛宴”这个词具象化了。我光是看图,就规划出了好几条新的路线,有些偏远景点的照片,连我那些资深朋友都没怎么见过。这本书的排版也极其用心,图片与文字的结合度非常高,不会让人觉得拥挤或者信息过载。对于一个注重“沉浸式体验”的旅行者来说,这本书的视觉呈现价值,远远超过了它的重量。我甚至觉得,光是收藏它,也是一种享受。
评分作为一名热衷于“深度文化探索”的旅行者,这本书在历史文化背景的挖掘深度上,绝对是王者级别的存在。它没有仅仅停留在“这里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这种表层介绍上。我随便翻到关于西北某个古丝路重镇的章节,它不仅介绍了莫高窟的壁画内容,还深入探讨了不同朝代对该地区文化的影响,甚至引用了一些考古学家的观点进行对比分析。这种学术性与通俗性的完美结合,让我这个“求知欲旺盛”的读者得到了极大的满足。阅读这本书,就像是请了一位博学多识的资深教授全程陪同,他不仅知道路怎么走,更知道这条路背后蕴藏的故事和意义。这让我的旅行目标从单纯的“打卡观光”升华到了“理解与传承”,它提供的知识密度,完全支撑得起我为这次旅行投入的精力和时间。这本书,绝对是那一代中国深度自助游出版物中的里程碑。
评分关于那一百多张手工地图,我必须单独提出来大加赞赏。现在的电子地图虽然方便,但总少了那么一丝“人情味”和对周边环境的整体把握感。这本指南里的手工地图,简直是地图界的艺术品!它们不是那种冷冰冰的等高线图,而是带有明显的手绘风格,标注了许多电子地图上根本不会显示的“地标性小店”、“某个路口转弯的标志物”甚至是“风景最佳的观景点位”。我记得有一张关于平遥古城的小地图,用铅笔勾勒出的城墙肌理和街道走向,让我瞬间理解了古城的布局逻辑,比看航拍图要直观得多。这种地图的价值在于,它能帮助你建立起对目的地的“空间记忆”。我甚至专门打印了几张我需要去的区域地图出来,准备在当地实体地图上做标记。它们不仅仅是导航工具,更是理解一个地方历史和风貌的载体,是现代科技无法完全替代的宝贵财富。
评分这本书的编排逻辑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流畅。我通常看旅行指南是从前到后线性阅读,但对于这本厚重的书,我发现它采用了非常聪明的模块化设计。比如,它把“文化背景速览”、“行前准备清单”、“安全与急救手册”这些基础内容放在了相对靠前的位置,非常方便初次踏上征途的读者快速建立框架。而更细致的“地方特色美食详解”和“当地手工艺品采购指南”则穿插在了具体的城市介绍中,既不打断主线,又能在你需要的时候立刻找到。最妙的是,它似乎能预判读者的下一步疑问。比如,当你刚读完一个景区的游览路线,紧接着下一页可能就是关于如何预定当地特色民宿的详细信息,甚至连当地比较靠谱的预定电话(虽然可能现在已经失效,但当年的努力可见一斑)都列出来了。这种前瞻性的信息组织,让阅读体验极度顺滑,读着读着就自然而然地规划好了行程,完全没有那种“东翻西找”的挫败感。
评分这份沉甸甸的976页,完全体现了“超值奉献”这个词的重量级。我得承认,我之前买过一些所谓的“终极指南”,动辄几百页,但内容总是虎头蛇尾,前面景点介绍得天花乱坠,一到实用信息部分就敷衍了事。但《中国自助游(2011全彩版)》给我的感觉是,它真的把“自助游”的每一个环节都抠到了细节。我特意对比了一下我计划的川藏线,这本书里关于路况预警、不同季节的物资准备清单,还有当地少数民族风俗的禁忌介绍,详细到连海拔每上升多少米该如何调整作息都有标注。更让我惊喜的是,它居然有专门的章节讨论了那个年代的“特殊交通方式”——比如某些偏远地区的船运时刻表和票价参考。要知道,2011年的信息更新速度和现在完全不能比,能把这些动态信息如此全面地整合进来,编辑团队绝对是下了血本去实地调研的。我感觉我不是在看一本指南,而是在阅读一份前人留下的、极其细致且充满善意的“生存手册”。这种对读者负责任的态度,是现在很多轻量化指南所缺乏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