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慈禧太後的抗衰老食譜
定價:32.0元
作者:(日)阪口硃未
齣版社:北方文藝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3-01
ISBN:978753173358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 像慈禧太後一樣,74歲無斑點、無皺紋、無白發、不。
● 秘不外宣的77個宮廷美食公開!
● 隻需運用五大食材:山藥、核桃、黑芝麻、雞翅、白蘿蔔。跟黑斑、皺紋、白發說拜拜!
● 慈禧太後4大美肌守則::不吃冰冷食物;以花茶放鬆身心;注意腸胃保健;多吃含膠原蛋白的肉類。
內容提要
慈禧太後作為一個執政四十多年的掌權者,在曆史上爭議很多。同樣作為女性,她的美容養顔話題也是大傢津津樂道的。據說,慈禧太後一生熱衷於美容,70多歲肌膚仍然白嫩光滑,如同少女一般,烏黑的長發中看不到一絲白發。為瞭能夠容顔永駐,她曾命令禦膳房製作種類繁多的抗衰老藥膳。
作者為瞭將慈禧太後美容方麵的經驗和智慧運用於當代美食,曾長期在北京進行潛心研究,根據清廷的美容美食宴,再現當年慈禧太後的美容膳食,利用山藥、核桃、黑芝麻、雞翅、白蘿蔔這五種常用食材,製作齣77道簡單的抗衰老美食,讓女性吃齣健康,吃齣美麗,更加自信和優雅。
目錄
作者介紹
阪口硃未,藥膳料理傢,株式會社kanpokitchen的代錶人,北京中醫藥大學日本分校講師。是日本中藥研究的先驅。1991年曾到北京留學,成為日本首位以主修藥膳學公費齣國留學的人士。於北京中醫研究院西苑醫院留學時,緻力於探討清代的宮廷藥膳配方。此外也發錶瞭日常飲食知識與藥膳食譜。著有《慈禧太後的抗衰老食譜》《溫熱身體、提高受孕幾率的助孕藥膳》等書籍。
文摘
我們可以和慈禧太後學到什麼?
辛勤工作後,藉由美容獲得活力。
曆史上的頭號惡女正是慈禧太後!?
如果對世界各地發齣一份問捲,問題是:“提到曆史上的‘惡女’,您會聯想到誰?”那麼,慈禧太後想必會列入排行榜的前幾名。
在《慈禧光緒醫方選議》一書當中,從配方中可以窺知慈禧太後的飲食生活與身體狀況。
年紀輕輕就取代亡夫執掌政權,極盡之道,帶領清朝走嚮滅亡的女性;殘虐、嫉妒心強、權力欲望強……這些都是慈禧太後留給世人的印象。
花卉、寶石、芳療……女性的理想休閑時光
的確,她的生活過得相當精彩。餐桌上擺滿中國各地的知名美食,而這一道道的珍饈上,還以玫瑰花、茉莉花、蓮花、丹桂等花瓣綴飾齣繽紛色彩。另外,她也很喜歡寶石,在寶石房裏,從地闆到天花闆都裝飾瞭琳琅滿目的各式寶石。根據記載,她甚至穿戴過3500顆珍珠製成的披肩。
她對於美容的熱衷程度非比尋常,入浴時會使用野玫瑰香皂,在全身塗上金銀花(彆名忍鼕)的化妝水,服用具有美白效果的珍珠粉,並且使用所謂的“美顔滾輪”來按摩麵部。
她的好奇心非常旺盛,命令曾在法國留學的女官穿著西式的晚宴服裝。對於新奇事物的接受度也相當高,曾經搭乘名為“火車”的鐵路機關車,而且還留下瞭穿著觀音菩薩的服裝拍攝的相片。
這樣的慈禧太後,從40多歲起,也開始齣現更年期的癥狀,為失眠與消化不良等癥狀所苦。
看到這裏,您是否覺得慈禧太後和我們的生活很貼近呢?和男人一起工作,纍積不少壓力,所以更需要有充分放鬆身心的時光,作為給自己的“奬勵”。慈禧太後因為有瞭這樣的念頭,同時以藥膳料理調養身體,纔能在當時人們平均壽命隻有45歲的時代裏,維持青春健康,直到74歲為止。
而生活在現代社會的我們,當然更不能鬆懈。即使是充滿壓力的現代人,若能像慈禧太後般注重養生,必定可以永葆青春美麗,不受老年癥的威脅。
女性身體以7年為周期産生變化35歲為轉摺點
需及早開始養生
女性每隔7年為關鍵點,荷爾濛在此時産生變化
您是否聽說過,女性的身體會以“7的倍數”産生變化?
在《黃帝內經》這本中國古老的中醫醫學書中,早已記載關於人類的老化現象,並且指齣女性的身體每隔7年進入轉變期(7歲、14歲、21歲、28歲、35歲、42歲、49歲、56歲……),一到轉變期,身體狀況與精神的平衡將産生極大變化。
關於避免人體衰退的抗老化問題,中醫有其獨特且帶點哲學性的思考觀點,那就是人體內有著一股構成生命力來源的“生命之火”。這把火的力量,掌控著人類的成長與老化等變化,以及現在所謂女性荷爾濛的機能。
女性14歲開始來月經,28歲時“生命之火”的力量達到,35歲開始衰退,到瞭49歲絕經。右圖即為該周期的變化圖。
減緩老化速度,這就是藥膳的奧秘
女性身體從28歲起開始慢慢地老化,過瞭35歲之後,老化速度急轉直下,形成陡峭的下坡綫條。
中醫學認為“生命之火”的力量變弱 = 逐漸老化,為瞭保持身體年輕與精神健康,如同對火源加入木柴讓火勢變大一樣,可以攝取産生“生命之火”這種能量來源的食材,來加以補充,這也正是藥膳的抗老化秘訣。藥膳屬於藉由食物來補充體力的養生方式,可以讓圖中急劇下降的坡度變得平緩,使身體維持年輕。
推薦預防老化的藥膳飲食
能夠強化“生命之火”力量的藥膳,包括具有黏性的食品、黑色與紅色的食品、堅果類和肉類等富含膠質的食品、蚵仔等海鮮類食品,請每天分彆少量攝取各種不同的食材,並且養成習慣。五大食材(參閱第16頁)的項目中曾經介紹過的山藥、核桃、黑芝麻、雞翅、白蘿蔔,都是能夠直接對“生命之火”發揮效用的食材。
過瞭35歲之後,消化液的分泌開始減少,容易感到胃部悶脹,因此需避免暴飲暴食,至於習慣吃到飽的人,為瞭保護你的腸胃,記得吃到“八分飽”即可。
序言
《慈禧太後的抗衰老食譜》這個書名,一聽就讓人覺得充滿瞭貴族氣息和曆史的厚重感。我一直對中國古代的飲食文化,尤其是宮廷飲食,抱有極大的好奇。想象一下,在那個講究禮儀和規矩的時代,皇帝和後妃們的餐桌上會齣現怎樣的珍饈美味,這些食物又是否真的蘊含著養生抗衰的秘密?這本書讓我産生瞭一個念頭:是不是慈禧太後依靠著一套獨特的飲食方案,纔得以在後宮爭鬥和漫長的歲月裏,依然保持著她的風采?我期待書中能夠不僅僅是簡單列舉一些食材,而是能深入地探討這些食材的營養價值,以及它們與中醫養生理論的結閤。例如,書中是否會介紹慈禧太後是如何根據時令變化來調整飲食的?她是否會飲用特定的養生茶飲,或是食用某種具有神奇功效的燉品?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個窗口,讓我們得以一窺這位傳奇女性的日常養生智慧。
評分最近偶然看到瞭《慈禧太後的抗衰老食譜》這本書,書名確實引人注目,讓人不禁聯想到那個時代皇室的奢華與精緻。我一直對古代宮廷的養生之道抱有濃厚的興趣,特彆是涉及到女性的美容秘方,總覺得其中蘊含著許多被現代人遺忘的智慧。這本書的齣現,讓我感覺似乎打開瞭一扇通往曆史深處的窗戶,窺探那位曾經掌握著大清命脈的女性,是如何在歲月的流逝中尋求留住青春的秘訣。我很好奇,書中所提及的“食譜”是否僅僅是簡單的食材堆砌,還是其中包含著深厚的養生理念和食材搭配的講究。例如,書中是否會介紹慈禧太後在不同季節、不同身體狀況下的食補方案?她是否會藉鑒當時流行的中醫理論,將藥食同源的觀念融入日常飲食?更進一步,我期待書中能對這些食譜背後的科學原理有所解析,哪怕是基於古代的認知,也能讓我們一窺古人對於“抗衰老”的理解和實踐。總而言之,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它可能是一份關於曆史、關於養生、關於女性魅力的寶藏。
評分閱讀《慈禧太後的抗衰老食譜》的封麵,我腦海中立刻浮現齣一幅畫麵:紫禁城的紅牆綠瓦,慈禧太後坐在華麗的殿堂中,品嘗著精心準備的佳肴。這個書名本身就充滿瞭故事感和神秘感。我對曆史中的女性角色總是格外關注,而慈禧太後無疑是中國曆史上最具爭議也最令人好奇的一位。我對這本書的期待,首先是它能否真正地將那些曆史傳說中的“靈丹妙藥”或者說那些被認為能夠延緩衰老的食物,以一種清晰、可行的方式呈現齣來。我好奇的不僅是食材本身,更是這些食材的烹飪方式,以及在當時條件下,是如何被用來達到美容養顔、延年益壽的效果的。這本書會不會像一本宮廷秘史,揭示齣慈禧太後不為人知的養生之道?我希望能從中瞭解到,在那個沒有現代高科技的年代,古人是如何通過飲食來對抗自然的衰老進程,他們的智慧和經驗對於我們當今的生活又有哪些啓示。
評分當我看到《慈禧太後的抗衰老食譜》這個書名的時候,腦海裏立刻湧現齣瞭許多關於曆史的畫麵。我一直對古代皇室的生活充滿瞭好奇,特彆是像慈禧太後這樣一位極具影響力的女性,她的養生之道更是引人遐想。這本書的名稱直接點齣瞭“抗衰老”,這無疑是許多人,尤其是女性關注的焦點。我期待這本書能夠不僅僅是浮於錶麵的食譜介紹,而是能深入挖掘其中蘊含的古代養生智慧。例如,書中是否會解釋為何某些食材被認為具有抗衰老功效?它們在傳統中醫理論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我希望作者能夠將曆史背景、食材特性以及養生理念有機地結閤起來,為讀者呈現一個立體、可信的慈禧太後養生圖景。這本書對我來說,可能是一次穿越時空的對話,去瞭解一個偉大的女性是如何通過飲食來對抗歲月痕跡的,她的經驗是否能為現代人提供一些有益的參考。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瞬間就吸引瞭我——《慈禧太後的抗衰老食譜》。作為一個對曆史人物的好奇者,特彆是像慈禧這樣充滿傳奇色彩的女性,我一直對她的生活細節,尤其是關於養生美容的秘訣非常感興趣。試想一下,在那個年代,沒有現代的科技和化妝品,一位權傾朝野的太後是如何保持青春的呢?這本書光是書名就點燃瞭我內心的探索欲。我期待著書中能夠深入挖掘慈禧太後的飲食習慣,分析那些被記錄下來的菜肴和食材,是否真的蘊含著古人對延緩衰老的智慧。不僅僅是簡單的羅列食譜,更希望能有相關的曆史背景介紹,比如當時宮廷的飲食文化,食材的來源,以及這些食物在傳統中醫理論中扮演的角色。我希望這本書能像一位穿越時空的嚮導,帶我走進慈禧太後的禦膳房,瞭解她作為女性,在權力和歲月麵前,所做的那些關於美麗和健康的努力。它不僅僅是關於食物,更是關於一個時代的飲食哲學,一個女性追求永恒美麗的縮影。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