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婚姻心理學:婚姻是好的修行
定價:32.00元
作者:(美)霍妮
齣版社:中國華僑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08-01
ISBN:978751133731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359kg
編輯推薦
★接地氣的婚戀幸福寶典,值得一看的兩性情感。★世界知名兩谘詢專傢,幫助成韆上萬問題傢庭走齣婚姻睏境,經典的兩性婚戀圖書,瘋狂暢銷50年,揭秘婚姻真相的角角落落。★婚姻不是終點,幸福的婚姻纔是真正的目的。怎樣纔能愛得明白,活得輕鬆,把握終身幸福。★婚姻不在於選擇閤適的人,而在於讓對方變為閤適的人。★《婚姻心理學》是對任何年紀的夫妻都管用的好書,無論你已經結婚多年還是即將步入婚姻的殿堂,本書都有助於幫你更好地提升經營婚姻的智慧和能力。
內容提要
幸福的婚姻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婚姻各有各的不幸。當然,經營婚姻雖然並不容易,但婚姻也並不是可怕的。維持幸福婚姻的儲蓄源於日常生活的點滴之中,一句溫柔的情話,一杯淡淡的熱茶,一個會心的微笑,一次爭執的讓步,一個冷戰後的擁抱……都會大大提升婚姻的彈性和質量,使愛情之花常開不敗。
確實如此,獲得幸福婚姻的有效方法就是兩個人都提高自己、修煉自己、完善自己,隻有這樣相處起來纔會輕鬆,也隻有這樣,婚姻纔不會對雙方構成束縛。在幸福的婚姻裏,有一些共同的法則是有跡可循的,有一些成功的經驗是值得藉鑒的。聰明人與笨人的區彆在於,前者是善於藉鑒和學習,而後者要自己吃虧受挫後纔能醒悟,本書為你提供的正是這樣的一些成功法則,藉助這些法則,我們可以少走很多彎路,朝著幸福的方嚮前進。
目錄
01 婚姻究竟是什麼
白頭偕老的秘密
關於婚姻,《》怎麼說
婚姻--上帝賜予的禮物
美好的婚姻就是相互滋養
婚姻是一種親密的關係
婚姻是一個完善自身的過程
婚姻不再是碰運氣
02 婚姻是愛情的延續還是終結
讓婚姻贏在起跑點
麵包和愛情,婚姻需要什麼
性格迥異的兩個人如何相處
讓友誼天長地久
那些美麗的婚姻謊言
你們的時間誰說瞭算
03 男人應該是裘皮大衣還是貼身棉襖
女人不瞭解男人,男人更不瞭解自己
為什麼男人不願意付齣
理解男人的洞穴情結
讀懂男人的情緒密碼
徵服男人心中的溫柔之劍
男人在竭力隱藏什麼
04 尋找真愛的練習
理解和尊重纔是真正的愛
愛是給予,而非索取
付齣和接受成熟的愛
相信對方的心
如實看待對方,打破心理錯覺
越狂熱的愛越危險
精進我們愛的能力
05 有矛盾,是舌戰還是溝通
今天,你“吼叫”瞭嗎
夫妻為什麼會吵架
親愛的,有話好好說
夫妻間為何總用“編碼”交流
溫情時刻與艱難爭吵
雙麵膠的“痛苦”
婚床上應當隻有你們兩個人
06 婚姻背後的孤單
“稱職丈夫”和“妻子”的真相
當他的工作變成她的生活
彆讓感情老化
營造輕鬆的傢庭氛圍
集中你的婚姻注意力
麵對激情的召喚
共同的夢想是婚姻的保鮮劑
07 床單下的性福秘密
讓人驚嘆的性能量
費洛濛之謎:兩性吸引是怎麼發生的
因愛而性,還是因性而愛
親密絕不隻是肌膚之親
性愛吸引力是保持婚姻的支點
“後戲”更多纔是真的愛你
08 親愛的,我們還要不要一起走下去
為什麼我們會傷害我們愛的人
為婚姻築起一道防火牆
良好的溝通是通嚮幸福的橋梁
彆讓沉默“斷送”婚姻
到底是你變瞭,還是他變瞭
改變沒有你想象的那麼難
男人齣軌背後的真相
你能做齣怎樣的改變
09 結下幸福姻緣的心靈法則
愛自己,和誰結婚都幸福
重要的不是他怎麼想
你所擁有的,正是你所期待的
並非事事都能如你所願
越樂觀,越幸福
後記
作者介紹
卡倫·霍妮,生於德國漢堡,是與阿德勒、榮格、蘭剋、弗洛姆等齊名的西方當代新精神分析學派的主要代錶。1912年,霍妮獲得柏林大學醫學博士學位,而後求學於弗洛伊德的朋友卡爾·亞伯拉罕(KarlAbraham)。1932年移民美國,於1941年組建成立美國精神分析促進協會,並成立美國精神分析研究所自任所長。她的論文因遠遠瞭她所處的時代而未能得到應有的注意,但自1967年《女性心理學》重版後,卡倫·霍妮已被公認為首位的精神分析女權主義者。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文字風格,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剋製的美感”。它在處理極其敏感和私密的話題時,始終保持著一種恰到好處的距離感,既不顯得冷漠,也絕不濫情。我特彆喜歡它對於“承諾”和“自由”之間張力的探討。在很多關係中,人們總是覺得獲得一方必然要犧牲另一方,這本書卻提齣瞭一個非常新穎的視角:真正的親密關係,是互相賦予對方更廣闊的自由空間。它探討瞭如何構建一個既安全又充滿活力的二人世界。作者在引用心理學研究成果時,處理得非常巧妙,它們被自然地融入到行文之中,成為支撐觀點的堅實基礎,而非生硬的引用堆砌。讀下來,你感覺不到閱讀的負擔,隻有知識和洞察力在血液裏緩緩流動的舒適感。這對於我這種對純理論書籍望而卻步的人來說,簡直是救星。
評分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種全新的“關係視角”。在我過去的理解中,幸福的婚姻似乎應該是一帆風順、心有靈犀的,但這本書挑戰瞭這種不切實際的浪漫幻想。它坦誠地揭示瞭關係中的“必然的痛苦”和“建設性的掙紮”。我非常欣賞作者對“投入”的定義——它不僅僅是時間或金錢的付齣,更是一種持續的、有意識的“心力”投入。書中對長期關係中激情消退後的“陪伴質量”的分析,讓我重新審視瞭我和伴侶現在所處的狀態。它不像其他書籍那樣試圖把你推迴到熱戀期的幻覺中,而是教會你如何珍惜和經營那種深刻、穩定、曆經風雨後的默契。讀完這本書,我不再恐慌於關係中的不如意,反而感到一種踏實的滿足感,因為我知道,我手裏握著的,不再是虛無縹緲的運氣,而是可以學習和實踐的“修行之道”。
評分坦白講,我不是那種熱衷於研究復雜理論的人,我更傾嚮於能立即應用於生活的實用指南。這本書最吸引我的,恰恰是它那種潤物細無聲的實用性。它不像那種“三步變身完美伴侶”的速成手冊,它更像是一本陪伴你成長的“工具箱”。我發現它在處理原生傢庭對現代親密關係影響這一點上,做得尤為齣色。作者沒有簡單地將問題歸咎於父母,而是深入探討瞭我們如何“繼承”瞭那些不健康的互動模式,以及我們有能力去“重寫”這些模式。書中對“依戀類型”的描述,精準得讓人心驚,我竟然能清晰地在書中找到自己和伴侶的影子。這種自我認知和互相理解的提升,是任何物質上的滿足都無法比擬的。每讀完一個章節,我都會閤上書本,靜坐良久,去消化那些信息,感覺自己的內心世界似乎被重新裝修瞭一遍,變得更堅固,也更明亮瞭。
評分我通常對這類心理學書籍持保留態度,總覺得它們要麼過於學院派,晦澀難懂,要麼就是過度簡化,流於口號。但這次的體驗完全齣乎意料。這本書的敘事結構非常流暢,它不像教科書那樣冰冷,反而帶著一種強烈的現場感。我尤其欣賞其中對“衝突解決”部分的探討。它沒有鼓吹“不吵架纔是好關係”這種虛妄的理想狀態,而是將衝突視為一種能量的重新分配過程。書中用瞭大量的篇幅去解析那些看似無意義的爭吵背後,雙方真正渴望被聽見的需求是什麼。我記得有一個地方描述瞭夫妻雙方因為“誰洗碗”而引發的爭執,作者層層剝繭,最終指嚮瞭權力感和被尊重感的缺失。這種把小事上升到核心議題的分析能力,實在令人摺服。讀完這部分,我立刻嘗試改變瞭自己的溝通方式,哪怕隻是微小的調整,效果也立竿見影。它教給我的,不是如何“贏”得爭論,而是如何通過爭論,更好地“看見”彼此。
評分這本厚厚的書,拿到手裏沉甸甸的,翻開扉頁,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作者那些似乎飽經風霜卻又透著睿智的文字。我得說,剛開始翻閱時,我還有點將信將疑,畢竟市麵上探討“關係”的書籍多如牛毛,能真正觸及靈魂深處的又有幾本?然而,隨著閱讀的深入,我發現它絕非那種空泛的理論堆砌。作者仿佛是一位坐在你對麵的老友,用一種近乎手術刀般精準的筆法,剖析著我們習以為常卻又避而不談的相處模式中的那些細微裂痕。他沒有急於給齣標準答案,而是引導你深入挖掘自己內心的恐懼與期待。特彆是關於“邊界感”的章節,簡直像是醍醐灌頂,讓我猛然意識到過去多少次的爭吵,都源於我們不自覺地侵入瞭對方的私人領地。書中那些案例的選取,既有宏大的時代背景下的睏境,也有極度貼近日常瑣碎的爭執,那種真實感,讓人讀著讀著就不由自主地將書中的情景與自己的生活對號入座,那種被直視的坦誠,初讀時甚至讓人有些無所適從,但迴味再三,卻覺得是一種難得的清醒劑。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