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婚姻心理学:婚姻是好的修行
定价:32.00元
作者:(美)霍妮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8-01
ISBN:978751133731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59kg
编辑推荐
★接地气的婚恋幸福宝典,值得一看的两性情感。★世界知名两咨询专家,帮助成千上万问题家庭走出婚姻困境,经典的两性婚恋图书,疯狂畅销50年,揭秘婚姻真相的角角落落。★婚姻不是终点,幸福的婚姻才是真正的目的。怎样才能爱得明白,活得轻松,把握终身幸福。★婚姻不在于选择合适的人,而在于让对方变为合适的人。★《婚姻心理学》是对任何年纪的夫妻都管用的好书,无论你已经结婚多年还是即将步入婚姻的殿堂,本书都有助于帮你更好地提升经营婚姻的智慧和能力。
内容提要
幸福的婚姻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婚姻各有各的不幸。当然,经营婚姻虽然并不容易,但婚姻也并不是可怕的。维持幸福婚姻的储蓄源于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一句温柔的情话,一杯淡淡的热茶,一个会心的微笑,一次争执的让步,一个冷战后的拥抱……都会大大提升婚姻的弹性和质量,使爱情之花常开不败。
确实如此,获得幸福婚姻的有效方法就是两个人都提高自己、修炼自己、完善自己,只有这样相处起来才会轻松,也只有这样,婚姻才不会对双方构成束缚。在幸福的婚姻里,有一些共同的法则是有迹可循的,有一些成功的经验是值得借鉴的。聪明人与笨人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善于借鉴和学习,而后者要自己吃亏受挫后才能醒悟,本书为你提供的正是这样的一些成功法则,借助这些法则,我们可以少走很多弯路,朝着幸福的方向前进。
目录
01 婚姻究竟是什么
白头偕老的秘密
关于婚姻,《》怎么说
婚姻--上帝赐予的礼物
美好的婚姻就是相互滋养
婚姻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婚姻是一个完善自身的过程
婚姻不再是碰运气
02 婚姻是爱情的延续还是终结
让婚姻赢在起跑点
面包和爱情,婚姻需要什么
性格迥异的两个人如何相处
让友谊天长地久
那些美丽的婚姻谎言
你们的时间谁说了算
03 男人应该是裘皮大衣还是贴身棉袄
女人不了解男人,男人更不了解自己
为什么男人不愿意付出
理解男人的洞穴情结
读懂男人的情绪密码
征服男人心中的温柔之剑
男人在竭力隐藏什么
04 寻找真爱的练习
理解和尊重才是真正的爱
爱是给予,而非索取
付出和接受成熟的爱
相信对方的心
如实看待对方,打破心理错觉
越狂热的爱越危险
精进我们爱的能力
05 有矛盾,是舌战还是沟通
今天,你“吼叫”了吗
夫妻为什么会吵架
亲爱的,有话好好说
夫妻间为何总用“编码”交流
温情时刻与艰难争吵
双面胶的“痛苦”
婚床上应当只有你们两个人
06 婚姻背后的孤单
“称职丈夫”和“妻子”的真相
当他的工作变成她的生活
别让感情老化
营造轻松的家庭氛围
集中你的婚姻注意力
面对激情的召唤
共同的梦想是婚姻的保鲜剂
07 床单下的性福秘密
让人惊叹的性能量
费洛蒙之谜:两性吸引是怎么发生的
因爱而性,还是因性而爱
亲密绝不只是肌肤之亲
性爱吸引力是保持婚姻的支点
“后戏”更多才是真的爱你
08 亲爱的,我们还要不要一起走下去
为什么我们会伤害我们爱的人
为婚姻筑起一道防火墙
良好的沟通是通向幸福的桥梁
别让沉默“断送”婚姻
到底是你变了,还是他变了
改变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
男人出轨背后的真相
你能做出怎样的改变
09 结下幸福姻缘的心灵法则
爱自己,和谁结婚都幸福
重要的不是他怎么想
你所拥有的,正是你所期待的
并非事事都能如你所愿
越乐观,越幸福
后记
作者介绍
卡伦·霍妮,生于德国汉堡,是与阿德勒、荣格、兰克、弗洛姆等齐名的西方当代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代表。1912年,霍妮获得柏林大学医学博士学位,而后求学于弗洛伊德的朋友卡尔·亚伯拉罕(KarlAbraham)。1932年移民美国,于1941年组建成立美国精神分析促进协会,并成立美国精神分析研究所自任所长。她的论文因远远了她所处的时代而未能得到应有的注意,但自1967年《女性心理学》重版后,卡伦·霍妮已被公认为首位的精神分析女权主义者。
文摘
序言
这本厚厚的书,拿到手里沉甸甸的,翻开扉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作者那些似乎饱经风霜却又透着睿智的文字。我得说,刚开始翻阅时,我还有点将信将疑,毕竟市面上探讨“关系”的书籍多如牛毛,能真正触及灵魂深处的又有几本?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它绝非那种空泛的理论堆砌。作者仿佛是一位坐在你对面的老友,用一种近乎手术刀般精准的笔法,剖析着我们习以为常却又避而不谈的相处模式中的那些细微裂痕。他没有急于给出标准答案,而是引导你深入挖掘自己内心的恐惧与期待。特别是关于“边界感”的章节,简直像是醍醐灌顶,让我猛然意识到过去多少次的争吵,都源于我们不自觉地侵入了对方的私人领地。书中那些案例的选取,既有宏大的时代背景下的困境,也有极度贴近日常琐碎的争执,那种真实感,让人读着读着就不由自主地将书中的情景与自己的生活对号入座,那种被直视的坦诚,初读时甚至让人有些无所适从,但回味再三,却觉得是一种难得的清醒剂。
评分我通常对这类心理学书籍持保留态度,总觉得它们要么过于学院派,晦涩难懂,要么就是过度简化,流于口号。但这次的体验完全出乎意料。这本书的叙事结构非常流畅,它不像教科书那样冰冷,反而带着一种强烈的现场感。我尤其欣赏其中对“冲突解决”部分的探讨。它没有鼓吹“不吵架才是好关系”这种虚妄的理想状态,而是将冲突视为一种能量的重新分配过程。书中用了大量的篇幅去解析那些看似无意义的争吵背后,双方真正渴望被听见的需求是什么。我记得有一个地方描述了夫妻双方因为“谁洗碗”而引发的争执,作者层层剥茧,最终指向了权力感和被尊重感的缺失。这种把小事上升到核心议题的分析能力,实在令人折服。读完这部分,我立刻尝试改变了自己的沟通方式,哪怕只是微小的调整,效果也立竿见影。它教给我的,不是如何“赢”得争论,而是如何通过争论,更好地“看见”彼此。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关系视角”。在我过去的理解中,幸福的婚姻似乎应该是一帆风顺、心有灵犀的,但这本书挑战了这种不切实际的浪漫幻想。它坦诚地揭示了关系中的“必然的痛苦”和“建设性的挣扎”。我非常欣赏作者对“投入”的定义——它不仅仅是时间或金钱的付出,更是一种持续的、有意识的“心力”投入。书中对长期关系中激情消退后的“陪伴质量”的分析,让我重新审视了我和伴侣现在所处的状态。它不像其他书籍那样试图把你推回到热恋期的幻觉中,而是教会你如何珍惜和经营那种深刻、稳定、历经风雨后的默契。读完这本书,我不再恐慌于关系中的不如意,反而感到一种踏实的满足感,因为我知道,我手里握着的,不再是虚无缥缈的运气,而是可以学习和实践的“修行之道”。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风格,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克制的美感”。它在处理极其敏感和私密的话题时,始终保持着一种恰到好处的距离感,既不显得冷漠,也绝不滥情。我特别喜欢它对于“承诺”和“自由”之间张力的探讨。在很多关系中,人们总是觉得获得一方必然要牺牲另一方,这本书却提出了一个非常新颖的视角:真正的亲密关系,是互相赋予对方更广阔的自由空间。它探讨了如何构建一个既安全又充满活力的二人世界。作者在引用心理学研究成果时,处理得非常巧妙,它们被自然地融入到行文之中,成为支撑观点的坚实基础,而非生硬的引用堆砌。读下来,你感觉不到阅读的负担,只有知识和洞察力在血液里缓缓流动的舒适感。这对于我这种对纯理论书籍望而却步的人来说,简直是救星。
评分坦白讲,我不是那种热衷于研究复杂理论的人,我更倾向于能立即应用于生活的实用指南。这本书最吸引我的,恰恰是它那种润物细无声的实用性。它不像那种“三步变身完美伴侣”的速成手册,它更像是一本陪伴你成长的“工具箱”。我发现它在处理原生家庭对现代亲密关系影响这一点上,做得尤为出色。作者没有简单地将问题归咎于父母,而是深入探讨了我们如何“继承”了那些不健康的互动模式,以及我们有能力去“重写”这些模式。书中对“依恋类型”的描述,精准得让人心惊,我竟然能清晰地在书中找到自己和伴侣的影子。这种自我认知和互相理解的提升,是任何物质上的满足都无法比拟的。每读完一个章节,我都会合上书本,静坐良久,去消化那些信息,感觉自己的内心世界似乎被重新装修了一遍,变得更坚固,也更明亮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