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市场化与金融改革
定价:36.00元
作者:周建松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3-01
ISBN:9787504949684
字数:
页码:26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发生了十分重大的变化,其中突出的是经济社会生活的市场化以及金融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地位的提高,可以说,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程,既是市场化不断推进的历程,也是金融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地位提高的过程。《市场化与金融改革》是作者几十年来研究心得的一部分。按照国务院有关政策,作者所在的学校从划归浙江省地方管理,作者本人则由行员变成事业单位职员,也因为国家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原因,作者所在的学校经过努力由中等职业学校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
目录
作者介绍
周建松,男,1962年1月生,浙江大学经济学硕士,金融专业教授,浙江省1 51人才第二层次人选,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金融》总编,浙江地方金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金融学会副会长,中国金融学会理事,浙商银行独立董事,嘉兴市人民、台州市人民特邀咨询委员,教育部离职高专经济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在《金融研究》、《财贸经济》等刊物发表金融学术论文近300篇,在《中国高等教育》、《中国高教研究》等刊物发表高职教育论文4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2部。主要讲授“货币金融学”、“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等课程。
文摘
序言
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的调整与发展
新兴商业银行的规范与发展
国有商业银行进一步改革与发展探讨
“人世”后的金融监管模式选择
把建立民营银行搬上发挥舞台
金融监管机制再造
城市商业银行:金融新生代的崛起
论中央银行体制的再改革
关于中央银行独立性的若干分析和思考
中国银行业进一步改革的经济社会背景
对改进中国银行业监管制度和技术的思考
国有商业银行综合改革探讨
建立MFA人才培养机制加速培养高级金融管理人才
银行监管的矛盾与对策研究
银行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推进浙江金融业主体化建设
关于中央银行与银行监管体制的思考
中国银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思考
关于中国金融监管体系的再思考
重构县域金融体系
中国银监会成立后的金融监管安排
存款准备金政策:该出手时就出手
健全商业银行激励机制探讨
宏观经济稳定与金融体制的再改革
中国商业银行实行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研究
市场化、民营机制商业银行的设计与实践
——浙商银行设计理念和运作机制初探
金融开放提速与中国银行业改革
关于发展浙江地方金融产业的思考
民营经济与地方性商业银行协同发展
我们应该怎样认识金融机构引进境外投资者
现代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对策研究
金融结构优化与我国银行业对内开放
中国金融业改革发展:总结回顾与推进战略
对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探讨
宏观金融运行体制需要再改革
关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政策与组织体系建设的回顾与思考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重构
金融全面开放背景下的城市商业银行发展定位分析
构建与金融业全面开放相适应的金融监管体制
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和机制的思考
金融控股公司:中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可行选择
构建和谐金融运行新机制
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宏观金融管理体制的思考
附录:作者近年来主要论著
翻开《满28包邮 市场化与金融改革》这本书,首先吸引我的是其直指中国经济核心改革的题目。我本身就是一个对中国改革开放史有着浓厚兴趣的爱好者,尤其是在经济领域,市场化和金融改革无疑是中国经济腾飞的两大引擎。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领我回到那个充满变革的年代,深入了解市场化改革是如何一步步深入的,从最初的放权让利,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每一个阶段的决策背后都充满了智慧与勇气。而金融改革,更是经济发展的“血脉”。我期待书中能够细致地描绘出中国金融体系是如何从一个封闭、单一的模式,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多元化、国际化的体系。从国有银行的改革,到股份制银行的涌现,再到证券市场、保险市场的建立和完善,每一个环节都值得深入探究。我尤其想了解,在改革的过程中,是如何平衡发展与风险的,是如何在引入竞争的同时,又能保持金融体系的稳定。这本书,如果能以一种叙事性的方式,讲述这些改革的“前因后果”,那么它将不仅仅是一本学术著作,更是一部生动的中国经济发展史。
评分《满28包邮 市场化与金融改革》这个书名,让我立刻联想到这些年来中国经济在市场化和金融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我一直关注中国经济的发展动向,特别是对于那些推动国家进步的深层改革有着强烈的探究欲。我想象着,这本书会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带领我穿越中国经济改革的迷宫。从“市场化”的角度,我期待能够看到对于不同时期市场化改革的政策解读,了解那些关键时刻的战略决策是如何做出的,以及它们如何一步步松绑了生产力,释放了市场活力。而“金融改革”的部分,更是令人充满期待。我希望书中能够深入分析中国金融体系的演变,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各个领域的改革历程。比如,如何从一个由国家主导的金融体系,逐步走向市场化、国际化,在这个过程中又面临了哪些挑战?我想深入了解金融创新是如何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金融监管是如何在快速发展中不断完善的,以确保经济的稳定与可持续。这本书,如果能将宏观层面的改革政策与微观层面的市场实践相结合,一定能提供极具价值的洞察。
评分最近读到一本名为《满28包邮 市场化与金融改革》的书,虽然书名看似简单,但其内涵却引发了我诸多思考。我一直对宏观经济学和国家发展战略颇感兴趣,尤其关注不同经济体在转型过程中的挑战与机遇。《市场化与金融改革》这一主题,恰恰触及了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脉络。我设想书中会深入剖析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宏观战略,探讨其背后的理论支撑与实践路径。例如,可能会详细解读价格改革、所有权改革、以及国有企业改革等一系列重要举措,并分析这些改革措施如何一步步重塑了中国的经济格局。同时,“金融改革”的字眼也预示着这本书将不仅仅停留在实体经济层面,还会将目光投向金融体系的演变。从商业银行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到资本市场的兴起与发展,再到人民币国际化等一系列复杂议题,都可能在书中得到详尽的阐述。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深入分析金融改革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防范金融风险、以及提升国家金融竞争力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深层逻辑和挑战。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深入理解中国经济转型核心议题的绝佳窗口。
评分当我看到《满28包邮 市场化与金融改革》这本书的书名时,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中国经济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篇章。作为一个长期关注经济学理论及其在中国实践应用的读者,我深知市场化和金融改革是中国经济崛起的核心驱动力。这本书,从它的名字来看,似乎就如同打开了一扇通往理解这些关键改革的大门。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市场化改革的理论框架,例如,它如何深刻影响了资源配置效率,如何促进了企业竞争与创新,以及如何重塑了产业结构。同时,“金融改革”这一部分,更让我充满好奇。我希望书中能够深入剖析中国金融体系的改革路径,包括货币政策的调整、利率市场化进程、以及金融市场的多元化发展等。它可能会揭示,在金融改革的过程中,是如何平衡效率与公平,如何防范系统性风险,以及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这本书,如果能够提供清晰的逻辑分析,并辅以翔实的案例和数据,那么它无疑将成为研究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一本重要参考。
评分这本《市场化与金融改革》的书名,瞬间勾起了我对中国经济发展历程的好奇心。一直以来,我都对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充满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市场经济是如何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扎根、生长,最终蓬勃发展的。这本书,从名字上来看,似乎就直指了这个核心问题。我想象着书中会详细阐述当初是如何打破计划经济的束缚,引入市场机制的,那些决策者们是如何在摸索中前进,又经历了怎样的艰难与抉择。而“金融改革”这个词,更是让人联想到那个充满活力又伴随着风险的金融市场。从最初的银行体系改革,到股票市场的建立,再到后来各种金融工具的出现,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故事。我期待书中能描绘出这些改革的蓝图,分析其背后的逻辑,以及它们对中国经济整体运行所产生的深远影响。特别是“包邮”这个词,虽然只是一个促销手段,但它巧妙地暗示了这本书也许能以一种更亲民、更容易获取的方式,将深刻的经济理论和历史实践呈现给读者,让更多普通人能够理解和思考中国经济的演进之路。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枯燥的理论分析,更能通过生动的案例、鲜活的人物,展现出市场化与金融改革的复杂性与壮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