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2010年中国金融市场分析与预测
定价:31.00元
作者:金雪军,景乃权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2-01
ISBN:9787308073011
字数:300000
页码:18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浙江大学江万龄国际经济与金融投资研究中心致力于探讨国际国内金融、投资、经济领域的前沿理论问题和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问题,去年推出《2009年中国金融市场分析与预测》一书,得到了社会的关注,在此基础上,今年中心再次组织研究人员对中国金融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思考。通过分析2009年国内外经济发展状况,运用经济金融理论,对2010年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态势进行分析与预测。
本书内容基本涵盖了金融领域的主要的热点市场。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是希望能够深入了解2010年中国金融市场的整体格局,以及作者对于未来走向的判断。从宏观经济层面来看,书中确实为读者勾勒出了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轮廓,包括GDP增长、通货膨胀、以及国际收支状况等。这部分内容为理解金融市场的波动提供了一个必要的背景。然而,在进入到具体的金融市场分析时,我感觉作者的视角有些过于宏观,而未能充分捕捉到一些微观层面的重要信号。例如,在分析股票市场时,书中更多的是讨论了沪深300指数的整体表现,以及部分权重股的涨跌情况,但对于一些新兴行业、中小盘股票的深入分析却有所欠缺。我个人比较关注当时一些科技类创业公司的发展,但在这本书中并没有找到相关的分析。同样,在债券市场方面,书中更多的是提及了国债和央票的发行情况,对于公司债、地方债等其他类型债券的分析则相对较少。这种“自上而下”的分析方式,虽然能够提供一个概览,但却难以满足那些希望挖掘具体投资机会的读者的需求。总而言之,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宏观的图景,但对于那些希望深入到市场细节中去探索的读者来说,可能还需要借助其他更具针对性的资料。
评分这本书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它更像是一份对2010年中国金融市场已经发生的事件的回顾和总结,而非一份真正意义上的“分析与预测”。作者在书中花费了大量篇幅来描述了当年各个金融子市场的基本情况,包括股票市场的交易量、指数波动,债券市场的利率变化,以及外汇市场的汇率走势等。这些描述固然提供了大量的基础信息,但其“分析”的深度却相对有限。例如,在分析股票市场的低迷行情时,书中更多地是将原因归结于宏观经济的压力和政策的不确定性,但未能深入探讨导致市场信心不足的具体因素,以及不同板块和个股之间的差异化表现。同样,在“预测”部分,书中给出的结论也多是基于线性外推的判断,缺乏对更深层次驱动因素的挖掘和对潜在颠覆性因素的考量。我原本期待能够看到作者对于未来几年中国金融市场可能出现的结构性变化、技术革新对市场的影响,或者新兴投资工具的出现等方面的深度洞察,但这些内容在这本书中并不多见。因此,对于那些希望通过阅读来获得前瞻性洞见和战略性指导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的价值可能不如预期。
评分读完《2010年中国金融市场分析与预测》后,我最大的感受是这本书在论证的深度和广度上还有提升的空间。作者在构建其分析框架时,似乎更侧重于对已有数据的解读和趋势的 extrapolation,而对于一些潜在的风险因素和非线性变化,则提及不多。例如,在谈及2010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的复苏进程时,书中主要强调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和增长潜力,但对于当时国际上欧元区债务危机初现端倪的迹象,以及这些因素可能对中国金融市场带来的间接影响,着墨甚少。这种分析方式使得预测显得有些“顺风顺水”,缺乏对“意外”和“转折”的预见性。在投资建议方面,书中也更多地是给出了“保持谨慎”、“关注优质资产”等笼统的建议,而未能提供更具体、更有针对性的投资组合配置或资产选择的指导。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如何在变化莫测的市场中做出具体的决策,这本书并没有给出太多实质性的帮助。尽管如此,它仍然可以作为了解2010年中国金融市场基本情况的一个参考,但如果期望从中获得超前的洞察力或实用的操作指南,则可能需要调整预期。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十分学术化,充满了经济学理论的术语和模型,这对于一些非专业背景的读者来说,可能是一道不小的门槛。作者在阐述观点时,常常会引用大量的统计数据和图表,力图展现出严谨的研究态度。比如,在谈到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时,书中详细列举了不同时期的数据,并引用了 several 宏观经济模型来解释其背后的驱动因素。然而,这些复杂的分析框架虽然在学术界具有一定的价值,但在实际应用层面,却显得有些晦涩难懂。我个人尝试去理解其中关于“购买力平价理论”和“利率平价理论”在人民币汇率分析中的应用,但由于缺乏相关的经济学背景知识,最终只是泛泛而过,未能真正领会其精髓。此外,书中在提及一些重要的政策变化时,也更多地是从理论角度进行解读,缺乏对政策落地后实际影响的细致描绘。例如,在谈到2010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时,书中仅仅列举了政策的内容,但并未深入分析这些政策对不同城市、不同类型房地产市场以及不同投资者群体产生的具体影响。因此,如果读者希望通过这本书来获得实操性的投资经验,可能会觉得它过于理论化,缺乏接地气的分析。
评分我近期读到一本名为《2010年中国金融市场分析与预测》的书,但坦白说,它并没有达到我最初的期望。我对这本书的整体印象是,它在提供具体、可操作性建议方面稍显不足。书中固然花了大量篇幅梳理了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的背景,包括货币政策的走向、财政政策的演变以及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然而,在将这些宏观因素与具体的金融市场动向联系起来时,总感觉隔了一层。例如,在分析股市时,更多的是描述了市场在不同时间段的涨跌幅度和成交量变化,却未能深入剖析是什么具体的原因(除了笼统提及的政策利好或利空)导致了这些波动,以及普通投资者应该如何根据这些信息调整自己的投资策略。对于那些希望从书中获得直接投资指导的读者来说,这可能会让人感到有些失望。书中的预测部分也显得有些保守,更多的是基于现有趋势的延续性预测,而对于可能出现的“黑天鹅”事件或颠覆性变化,则提及不多。尽管如此,对于想要了解2010年中国金融市场大致面貌的读者,它仍然能提供一个基础性的框架,只是在深度和实用性上还有提升空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