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山海经校诠:寰宇全图版 全3册 校诠上下+独创 万物纲目 随书附赠函封《山海经寰宇全图》
定价:158.00元
作者:刘滴川 校诠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4-01
ISBN:978750639305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走进中国悠久的百科全书,重读上古奇幻巨著 ★新定位、新方式、新视角:一改视《山海经》为小说、神话的常规视角,重新发掘其“百科全书”的新价值;以训诂传统为手段,再现华夏民族眼中的上古世界;开创“山海经万物纲目”和“山海经寰宇全图”,并将《山海经》记载的物产、神怪以“纲目”方式进行梳理,绘制囊括《山海经》所载地理信息的11张大地图。★两千年来,它的作者是谁?成书何时?究竟是一部志怪小说,还是一部地理著作?是神话文献,还是宗教巫书?诸如此类的问题,直到今天仍被议论不休……★本书系对《山海经》的集解训诂,以晋·郭璞注《山海经注》(四库本)为底本,以对原著的校诠为主要内容,同时创新性地编纂了近18万字的《山海经万物纲目》及一张《山海经寰宇全图》,旨在引导和带领新一代读者,在新的社会背景和历史环境下,以更加全面、轻松、与时俱进的方式和视角,重新认识《山海经》,同时带着更加开阔的思路、更加科学的观点充分挖掘利用好其综合价值及文化传承。
内容提要
本书已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华之声-两岸书香”、“中华之声-藏也藏不住”、“神州之声-藏也藏不住”、“文艺之声-文艺大家谈”以及“文艺广播-品味书香”等栏目选中,由作者亲自揭秘本书精彩内容及创作故事。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对这套书的整体观感是:厚重而不失灵动。它成功地在保持古籍原貌的学术严谨性与满足现代读者理解需求的易读性之间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每次翻开它,总能发现新的趣味点。比如,它对于某些特定矿物和药材的记载,在现代的化学和医学研究中似乎也能找到一些对应或启发。这套书就像是一把钥匙,不仅开启了我们了解上古神话的通道,更让我们得以窥见早期中华文明在物质、精神和世界观层面的原始形态。那张附赠的全图,更是让人心潮澎湃,仿佛可以跟着大禹的脚步,去丈量那片充满神秘与未知的古代华夏大地。这绝对是值得反复研读并珍藏的经典之作。
评分《山海经校诠:寰宇全图版》这套书简直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光是拿到手里那沉甸甸的质感,就让人心生敬意。我一直对先秦古籍抱有好奇,但传统版本常因文字艰涩而望而却步。这套校诠版真是太给力了,它的注解细致入微,对那些晦涩难懂的词句做了详尽的释义,甚至连一些地理方位的考证都清晰可见。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上古洪荒的世界,亲眼目睹那些奇珍异兽的描绘,感受古人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更令人惊喜的是,随书附赠的那幅《山海经寰宇全图》,简直是神来之笔!那张图将文字描述的地理脉络和神话传说串联起来,让抽象的文字变得具象化,极大地提升了阅读体验。每次对照着地图看书,都有一种“原来如此”的豁然开朗感。这套书不仅是学术研究的利器,更是普通读者领略古代奇幻世界的绝佳向导。
评分这套书最让我惊喜的是它“独创”的《万物纲目》部分。这简直是阅读《山海经》的“作弊器”啊!以往阅读时,记不住那些形形色色的神兽和草药,只能囫囵吞枣。有了这个纲目,所有记载的奇物都被系统地归类整理,上穷碧落下黄泉,涵盖了山川、河流、异国、神灵、鸟兽鱼虫等方方面面,条理清晰得像现代的百科全书。这不仅方便了快速检索,更使得我们能够从宏观上把握《山海经》构建的那个复杂而自洽的神话宇宙体系。对于想要深入研究或者只是单纯猎奇的读者来说,这个纲目都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我常常翻阅纲目,然后再回头去看原文,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一下子就提升了好几个档次,这是以往任何版本都未能提供的深度服务。
评分不得不提的是这套书的装帧和排版,简直是艺术品级别的制作。我收到的这套“校诠上下”分册,开本适中,纸张质地优良,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校勘的严谨性也让人佩服,看得出校注者在版本比较和文字考证上下了极大的功夫,许多过去版本中模糊不清或存在争议的地方,在这里都给出了合理的解释或多方考量。尤其是那些涉及到古代祭祀、巫术和图腾崇拜的部分,注释深入浅出,将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解释得非常透彻。这不仅仅是一部古代地理志和博物志的汇编,它更像是一部浓缩的中国早期文化史。那些古代异兽的记载,虽然带有神话色彩,但其中蕴含的早期动植物分类和对自然现象的朴素理解,至今读来仍令人赞叹古人的观察力与想象力。
评分从一个常年与古籍打交道的“老书虫”角度来看,这套《山海经校诠》的价值,已经超越了单纯的阅读收藏范畴,它更像是一个“知识重建工程”。校注者明显不是简单地做文字对勘,而是融入了大量的地理学、考古学乃至民俗学的知识背景进行佐证和推演。书中对一些山脉走向、河流源头的考证,结合现代地理信息图进行对比分析,让人对先秦时期的地理认知有了全新的认识。那些描述的“异人国”,与其说是纯粹的虚构,不如说是先民对遥远陌生地域的想象性记录。这种基于历史和地理的理性解读,极大地消解了神话的“怪诞感”,让《山海经》回归到它作为古代社会观察报告的本质,读起来更有说服力和历史厚重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