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我爱精选家常菜
定价:35.80元
作者:梓晴
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53046981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色香味美,有品质的家常菜
内容提要
《我爱精选家常菜》中收录了作者中受欢迎的余道菜品,含了凉菜、炒菜、炖菜、蒸菜、煎炸和烤箱菜等六个门类。本书图文并茂,1000张步骤图一看就会,上班族居家。家常菜也要色香味俱全。
目录
凉 菜
002 酱萝卜
003 果仁菠菜
004 橙汁藕片
006 三色拌菜心
007 麻酱芹菜拌鸡丝
009 木耳拌笋丝
010 XO酱拌黄瓜
011 凉拌口蘑
012 荷兰豆拌腐竹
013 蒜香剁椒黄瓜
014 老虎菜
015 凉拌豆芽
016 芹菜拌香干
017 核桃芹菜拌木耳
018 香椿拌豆腐
019 爽口野山椒笋条
020 五香茶叶蛋
021 酸辣泡椒虾
022 水晶肘子
024 麻酱金针肥牛
025 金鱼沙拉
026 酱苦瓜
027 凉拌茼蒿
028 凉拌苤蓝
炒 菜
030 老干妈土豆块
031 酸辣萝卜丁
033 霉干菜炒豆腐皮
034 白菜猪肉炒木耳
036 酸豇豆排骨
037 油醋香菇
039 苦瓜牛柳
040 云南黑三剁
042 豆豉辣酱炒空心菜
043 孜然牛肉粒
045 虎皮尖椒
046 胡萝卜丝炒蒜苗
047 XO酱炒年糕
049 腊肠炒年糕
050 沙茶小炒
051 萝卜干腊肠炒茭白
053 雪菜毛豆
054 苍蝇头
055 农家小炒肉
056 竹桶土豆片
057 口蘑扒菜心
059 喷香鸡肉串
060 虾仁西蓝花
063 豉汁双椒鱿鱼
064 酱爆鸡丁
065 虾仁炒鸡蛋
067 梅菜肉酱爆虾仁
068 肉末炒丝瓜
069 泡菜炒肉丝
070 培根炒尖椒
071 铁板土豆片
073 三鲜豆腐
075 酸菜嫩滑牛肉
076 酱香炒田螺
077 虎皮鹌鹑蛋
078 腊肉尖椒炒洋葱
炖 菜
081 红烧豆腐皮饺子
082 乡村蒜焖鸡
083 姜汁豆腐泡
085 川味土豆烧排骨
087 酒糟春笋鸡
089 回锅鸡翅
090 石锅土豆鸡块
091 干锅熏干腊肉
093 什锦菌烩锅塌豆腐
095 酸菜排骨炖条
096 梅香茄子煲
098 干锅酱猪蹄
101 鲜煮小龙虾
103 风味红烧鱼块
104 东坡肉
107 排骨乱炖
108 干锅莴笋腊肠
蒸 菜
110 西蓝花蒸蛋
111 腊肠蒸鸡翅
112 家传古法蒸茄子
113 香菇火腿蒸鳕鱼
115 泡菜蒸丸子
117 榄菜蒸豆腐
118 梅菜肉酱蒸豆腐蛋羹
119 蒸南瓜肉
121 蘑菇蒸苦瓜
122 吉庆有鱼
124 蒜蓉肉酱蒸豆腐
125 咸蛋黄蒸肉饼
126 蒜蓉丝蒸扇贝
128 豆豉蒸五花肉
煎 炸
130 香煎五花肉
131 木耳蔬菜蛋饼
132 香煎鸡肉小饼
133 酥香炸藕条
135 香脆土豆饼
137 泡菜油淋鸡腿
139 黄金俏皮香酥虾
141 香煎辣肠土豆小饼
142 黄金虾球
144 香炸洋葱圈
145 孜然鸡翅
146 炸萝卜丸子
烤箱菜
148 芝士烤虾
149 培根烤土豆
150 烤尖椒
151 黑胡椒奶酪烤虾
152 蜜汁烤鸭腿
154 香烤土豆肉饼
155 俄式培根烤大虾
157 蒜蓉烤茄子
158 黑胡椒烩鸡脯
160 黑胡椒烤鸡腿
作者介绍
梓晴,本名王倩,美食名博博主,热爱美食,对烹饪与营养学颇有研究,精心经营的美食“恋上美食”点击量已超过1500。教育专业出身的梓晴因为兴趣转学西点,现在是专业烘焙学校的一名高级烘焙培训教师,也是多家报纸和杂志的美食专栏的特约撰稿人。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烹饪技巧讲解简直是新手福音!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厨房小白,做饭总是手忙脚乱,不是糊了就是没熟透。但是这本书,它把每一个步骤都拆分得极其细致,即便是像切菜这种基础操作,都有图文并茂的示范,让我一下子心里就有底了。尤其是关于火候的把握,作者用了很多生动的比喻,比如“小火要像猫的呼噜声一样轻柔”,一下子就让我抓住了精髓。我照着书里做了一次糖醋排骨,味道简直惊艳,连我那挑食的女儿都抢着吃了两碗饭。以前总觉得家常菜没什么技术含量,看了这本书才发现,原来每一个看似简单的菜肴背后,都蕴含着这么多值得钻研的学问。它不仅仅是一本食谱,更像是一位耐心的烹饪导师,手把手地教你如何从零开始建立起对厨房的信心和乐趣。我尤其欣赏作者那种鼓励尝试的精神,即使第一次没做好,也会温柔地告诉你下一次可以如何调整,这种积极的反馈机制,真的让人爱不释手。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很用心,纸张厚实,油墨清晰,即便是经常翻阅也不会轻易损坏,看得出是用心打磨过的作品。
评分这本书的作者在讲述菜肴历史和地域文化背景方面,也做了非常精彩的补充。它不像那种只罗列步骤的工具书,而是像一位娓娓道来的美食家在与你对话。比如,在介绍一道川菜时,作者会简要提及这种菜式是如何在特定的气候和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哪些香料是地域性的灵魂。这种文化层面的穿插,让每一次烹饪过程都变成了一次有趣的文化探索之旅。我记得有一道菜,过去我总觉得做出来味道总是“差了点意思”,看了书里关于那道菜的“传统做法与现代改良”的对比分析后,我恍然大悟,原来是少了一个关键的“回锅”步骤来激发油脂的香气。这种对烹饪传统的尊重和深入研究,让菜谱的权威性大大增加。它教会我的不只是“怎么做”,更是“为什么这么做”,这种知识的累积,极大地提升了我对中餐体系的整体认知和热爱,让我对下厨这件事充满了敬畏和探索的欲望。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设计风格,我必须点个大大的赞。现在的很多菜谱书,为了追求视觉上的花哨,把版面弄得密密麻麻,或者照片P得失真,做出来的成品跟图上完全是两码事,让人看了心烦意乱。这本书的风格却是走的是一种非常清爽、简约的路线。大量的留白,让眼睛得到了很好的休息,阅读体验非常舒服。最让我满意的是,每道菜的成品图都拍得极其写实和自然,没有过度修饰的痕迹,光线柔和,能清晰地看到食材的纹理和菜肴的质感,让人一看就知道这道菜做出来会是什么样子,极大地增强了读者的信任感。此外,那些关键步骤的配图,没有使用复杂的俯视角度,而是经常采用侧面或略带倾斜的角度拍摄,仿佛是烹饪者本人在操作,代入感很强。这种注重实用美学的排版,使得即便是厨房光线不好,也能轻松地在烹饪时参考书上的图片,不容易出错。它成功地平衡了艺术感和功能性,这一点非常难得。
评分这本书在健康饮食的理念上,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发,这远超出了我预期的“家常菜”范畴。我原本以为家常菜可能就是油水比较大,口感浓重一些,但这本书里巧妙地融入了许多低油、低盐的烹饪技巧。作者似乎非常注重食材的原味和营养的保留。比如,在处理蔬菜时,很多菜谱都推荐使用焯水而非油炒的方式来保持蔬菜的翠绿和维生素,而调味则倾向于使用天然的酸味(如柠檬汁)和香草来提鲜,而不是一味依赖味精或过多的酱油。我尝试了书中一个“清蒸鲈鱼”的做法,全程没有用到一滴油,但是通过精准的蒸制时间和香葱、姜丝的搭配,鱼肉的鲜嫩程度达到了令人惊叹的水平。这让我意识到,美味和健康完全不冲突,而且书里还针对一些常见疾病(比如高血压)的患者提供了温馨提示,指出哪些食材可以替换,这种细致入微的关怀,体现了作者的专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让我感觉这本书的价值更高了。
评分这本书的食材选择理念非常贴合我目前的生活状态。我住在城市里,买菜大多是去附近的超市,能接触到的多是常见的应季蔬菜和普通肉类,很多深奥的食谱动辄要求一些我在菜市场根本找不到的稀有香料或者进口食材,每次都让人望而却步。然而,这本书里的菜谱,几乎所有材料都能在一般的社区菜市场或者超市轻松购得。它巧妙地利用了这些日常食材,通过独特的调味组合和处理方式,将寻常的家常味道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比如,它用普通的蚝油和生抽,搭配一点点陈醋,就能调出我以前从未尝试过的复合鲜味。这对我这种追求效率和实用性的上班族来说,简直太友好了。我不再需要为了做一道菜而专门跑去几公里外的进口超市,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精力。而且,菜谱后面附带的“食材替代建议”部分也特别实用,比如没有新鲜的香菜时,可以用少许欧芹来替代,这种灵活的处理方式,让做饭这件事变得更具弹性,不再被食谱的条条框框束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