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电饭锅煲汤一本就够
定价:29.8元
作者:杨桃美食编辑部
出版社: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7-01
ISBN:9787553742311
字数:100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软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28道滋补牛羊鸭肉汤,21道人气甜汤,30道美味海鲜汤,
33道清淡蔬菜汤, 60道家常猪骨汤,71道元气鸡汤,
还有汤品食材的选购秘诀、电饭锅炖汤技巧。即便只有一只电饭锅,也可以过精致、幸福、健康的生活,人生从来不需要将就,而是需要用心!
更多精彩好书点击这里:
href='#' target='_blank'>养生粥美味饺这样做**吃(214道养生粥大馅饺,甜粥咸粥广东粥,水饺蒸饺炸饺和煎饺,同样食材也能做出变化多端的美味!)
href='#' target='_blank'>元气蔬菜汤的196种做法(低热量、高纤维,好喝美味道,196 款元气蔬菜汤,让餐桌天天变花样!)
href='#' target='_blank'>一人食汤粥饭(101 款汤、59 种粥、77 种饭,一个人的早午晚餐不将就,生活不管在何处都要给自己呵护)
href='#' target='_blank'>家常汤粥主食一本就够(日常保健,只需一碗靓汤、好粥、香饭,就能轻松补养全家。)
href='#' target='_blank'>素食家常菜一本就够
href='#' target='_blank'>
内容提要
这是一本教给读者如何在家用电饭锅来煲汤的烹饪美食类图书。美味的鸡汤、排骨汤、海鲜汤、甜汤等,在很多人看来,要具备足够的条件才能喝上,似乎喝汤是很的行为,实际上,只要一个电饭锅,一点食材,人人都能喝上美味营养滋补的汤品。这本书将各种汤分门别类,想喝哪种都可以。
目录
作者介绍
杨桃美食一直华人健康饮食的风潮,将人们毫不在意的“泡面”“酱料”“电锅饭”“家常菜”“豆腐”等日常饮食题材不断推陈出新,打造出人意料的美食,为世界各地的华人奉献饕餮盛宴。
文摘
美味羹汤的烹调技巧
技巧1 煎鱼去腥增香
肉类适合用汆烫法,但对鱼可不适用,鱼要使用的是另一种去腥法!将鱼洗净处理完内脏、鱼鳞后,先用纸巾擦干水分,再放入锅中煎至金黄定型,同时加入葱段、姜片一起煎香去腥。煎完的鱼再放入锅内煮汤,就没有鱼腥味了!
技巧2 汆烫肉让汤清澈
鸡肉、猪肉、排骨、鸭肉等肉类煮汤前要先汆烫过,方法是冷水下锅再开火慢慢加温,这样能让肉质中的血水流出,保持滚沸状态约3分钟,让肉外层略熟,再捞出用冷水清洗冲除浮沫。如此一来可以让煮出来的汤头不混浊,保持清澈透亮,会更好喝!
技巧3 善用葱姜酒去腥
煮汤*怕有腥味破坏一锅汤,我们可以使用常见的去腥材料来去除腥味,比如老姜去皮切片、葱取葱白切段、汤中加入料酒或绍兴酒,这些都是能让汤变好喝的秘方,能去除腥味并提升鲜味。汤中加入姜片、葱白段,可以先用牙签串起,煮完后方便捞除。
技巧4 水量盖过食材
*后就是内锅中的水量注意要完全盖过所有食材,如果有食材露在水面外,不但不容易熟透,且煮完后露出来的部分会因流失水分,显得微干且老涩。
技巧5 干货浸泡更易熟
煮汤很常用到豆类、干货及药材,这些干货可以在中药店购买。干货在煮汤前通常要先泡水软化再烹煮,如果泡水时间不足,吃起来口感会很硬,建议可以在前一晚就提前浸泡,制作当天才不会手忙脚乱!
序言
这本号称“一锅到底”的电饭煲食谱,在我尝试了几种食谱后,不得不说,它在基础煲汤的步骤讲解上还是相当到位的。比如,对于不同食材的预处理,像菌菇类如何清洗才能保持其风味不流失,肉类如何进行初步焯水以去除腥味,都有着细致的步骤描述。我特别欣赏它对火候的划分,尽管是电饭锅,但书里还是根据汤品的种类,给出了“文火慢炖”和“高压快速”的近似操作建议,这对于初次使用电饭煲煲汤的新手来说,无疑是很好的指引。我按照书里教的方法,做了一次排骨玉米汤,汤色清亮,食材软烂适中,确实比我以前随意操作出来的效果要好得多。不过,书中对于如何根据不同电饭锅的功率差异进行时间微调的部分,着墨不多,感觉稍微有点遗憾,毕竟不同牌子的电饭锅性能差异还是挺大的,这部分如果能再深入探讨一下,会更具实用性。总体来说,如果你家里的电饭锅就是用来煮饭的,想用它来提升一下煲汤的水平,这本书的入门指导价值还是挺高的,能让你对“煲汤”这件事建立起基本的信心和操作流程感。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和图片排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种带着温暖色调的俯拍图,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开。它不像很多传统食谱那样把汤做得金碧辉煌、遥不可及,这里的成品图更贴近家庭厨房的实际出品效果,非常接地气。我在尝试书中“滋补类”的汤谱时,发现它非常注重“药食同源”的理念,很多配料的组合都很有讲究。比如,在介绍一款针对秋季润肺的汤时,它不仅告诉你要放哪些干货,还简要解释了这些食材在传统中医理论里扮演的角色,这让煲汤过程不再是简单的食材堆砌,而带上了一丝对身体的关怀。但美中不足的是,部分篇幅对于“如何自制高汤底”的介绍略显保守,似乎默认读者都有现成的基础高汤可用,这对于完全零基础,想从零开始构建风味层次的读者来说,可能会有点跟不上节奏,需要自己额外查阅一些关于熬制基础高汤的资料才能完全发挥出食谱的威力。
评分阅读体验上,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平实,几乎没有太多花哨的形容词堆砌,读起来毫不费力,很有邻家大姐分享经验的感觉。我最欣赏它对“季节性食材替换”的建议。比如,在介绍夏季祛湿汤的时候,明确指出了哪些当季的瓜果可以替代原本食谱中的不易得食材,并且强调了替换后汤品风味和功效上的细微差别。这显示出作者对于食材特性的深刻理解,而不是简单地照搬照抄。例如,它提到用新鲜的白萝卜替代腌制的萝卜干,在释放水分的同时,能带来更清甜的口感,这种细微的调整,是只有长期实践者才能体会的宝贵经验。然而,我对其中关于“调味品的精确度量”部分略感困惑。在煲汤这种需要长时间慢煮的烹饪方式中,盐的用量往往受到食材本身含盐量和水分蒸发量的影响,书里给出的克数有时显得过于绝对,如果能增加一个“根据汤量调整比例”的参考区间,或者更强调“出锅前试味”的重要性,或许能更好地帮助读者掌握最终的咸度平衡。
评分这本书在“快手家常汤”这个板块的实用性是毋庸置疑的。它涵盖了一些非常适合工作日晚上十分钟准备就能扔进电饭煲的食谱,比如简单的番茄蛋花汤的升级版,加入了少量高汤块和香菇丝提升鲜味。这些食谱的逻辑非常清晰:先放难熟的,后放易熟的。但这本厚厚的食谱,在“异域风味汤”的探索上显得有些保守。例如,关于东南亚酸辣汤或者地中海风味的蔬菜清汤,它的处理方式更偏向于“中式改良”,很多关键的香料比例和处理方法,比如柠檬草的敲打程度、香茅的用量,没有达到那种能让人“一口穿越”的地域特色感,更像是披着异域外衣的家常汤。对于期待拓宽味蕾边界的读者来说,可能会觉得深度不足,更像是一本针对传统中式家庭煲汤的进阶工具书,而非一本涵盖全球汤品的大成之作。
评分我特别留意了书中关于“电饭煲内胆材质与汤品反应”的讨论。虽然篇幅不长,但它提到了不锈钢内胆和陶瓷内胆在长时间炖煮中对酸性食材(如番茄、山楂)的兼容性差异,并建议尽量使用陶瓷内胆来煲制酸度较高的汤品以避免金属析出。这一点非常细致,体现了作者对现代厨房电器使用安全的关注,这是很多普通食谱会忽略的细节。遗憾的是,书中对于如何利用电饭煲的“保温”功能来达到类似于瓦罐慢炖的效果,探讨得还不够深入。比如,很多电饭煲的保温温度偏高,长时间保温可能导致汤品风味变差甚至变浑浊。如果能提供一套关于“最佳保温时长”和“特定汤品适合的保温温度控制技巧”,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将大大提升,让读者可以更放心地将汤煲好后留待稍晚时间享用,而不必担心口感的劣化。整体而言,它是一本扎实可靠的工具书,但若想在某些特定技巧上追求极致,可能还需要结合其他更专业的炖煮书籍来互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