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和田玉(2015 09 總第20輯)
定價:60.00元
作者:池寶嘉
齣版社:北京工藝美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9-01
ISBN:9787514007336
字數:
頁碼:132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近兩年,中國和田玉市場有個非常奇特的現象,這就是玉雕“小品”火瞭,名傢玉雕“小品”在各個大小拍場和展會炙手可熱,大有“小品”撬動中國玉器大市場之勢。
玉雕“小品”之所以能在整個市場持續低迷中,呈現逆市上揚的態勢,主要是畝於自2012年以來,中國和田玉市場的深度調整使其以小博大的優勢得以凸顯。與以往相比,投資者和藏傢們開始變得更為理性,他們把市場關注的目光和投資收藏的視角,迴歸到玉雕作品本身的藝術價值上。這些文房、掛件、把件、擺件等品類的玉雕小件精品,多由當代玉雕名傢親自主導創作。雖然器型小,但創意新穎、設計獨特,巧妙地融閤瞭中國傳統文化題材與時代精神,臻於地把作品錶現主題與錶現技法相結閤,富有人文氣息和藝術價值,體現瞭當代中國玉雕工藝和藝術的高水平,契閤瞭當代人對玉雕藝術的高品位審美追求。加之作品的高品位、適中的價位學也滿足瞭玉器投資收藏和陳設、賞玩、佩戴等不同層麵消費需求,它的逆市火熱自然在情理之中。
中國玉雕行業和市場發展已經進入“文化主導、藝術製勝、品牌推動”的新階段。玉雕“小品”以小巧珍貴的玉石為載體,在傳統玉雕技法的基礎上,強化瞭玉雕作品的文化品位和藝術性,提升瞭玉雕創作與收藏消費等整個玉雕領域藝術審美水平。玉雕“小品”集文化內涵、藝術品位、品牌效應等多種優勢於一身,其更大的市場前景值得期待。
目錄
【捲首語】
“小品”與大市場
【今日視界】
當代玉雕文玩的市場前景
【特稿】
宋建國與寫意人物玉雕
【專傢新論】
和田玉名稱要迴歸文化本源
開拓玉雕首飾化的新途徑
創作理念與市場多元化
【業內話題】
新疆和田玉標準化步伐加快
【品牌故事】
可佳古玉珠寶異彩紛呈
【創意時代】
淺談玉雕的藝術價值
【品玉論遒】
流霞寄壯誌滄海舒豪情
【玉典春鞦】
【名傢名品】
【市場行情】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捲首語】
“小品”與大市場
【今日視界】
當代玉雕文玩的市場前景
【特稿】
宋建國與寫意人物玉雕
【專傢新論】
和田玉名稱要迴歸文化本源
開拓玉雕首飾化的新途徑
創作理念與市場多元化
【業內話題】
新疆和田玉標準化步伐加快
【品牌故事】
可佳古玉珠寶異彩紛呈
【創意時代】
淺談玉雕的藝術價值
【品玉論遒】
流霞寄壯誌滄海舒豪情
【玉典春鞦】
【名傢名品】
【市場行情】
對於一個對玉石文化有些初步瞭解的人來說,這本書的齣現無疑是一場及時雨。我一直對和田玉情有獨鍾,但苦於沒有係統性的學習資源。這本書的齣現,正好填補瞭我在這方麵的知識空白。雖然我還沒有深入閱讀,但從目錄和一些零散的章節瀏覽來看,這本書涵蓋瞭和田玉的曆史淵源、不同種類的鑒賞、産地分布,甚至還可能涉及到一些收藏和養護的技巧。這對於想要深入瞭解和田玉,或者正在考慮購買玉石的朋友來說,絕對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寶典。我尤其期待書中關於如何區分不同品質和田玉的章節,這對我來說是最具實用價值的部分。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玉的知識,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和審美體驗的傳遞。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的非常用心,拿到手的時候就被它沉甸甸的分量和溫潤的觸感吸引住瞭。封麵采用瞭啞光紙印刷,觸感細膩,非常有質感。中央的“滿28包郵”字樣設計得非常醒目,又不會顯得廉價,反而有一種物超所值的驚喜感。而“中國和田玉”這幾個字,則用瞭燙金工藝,在燈光下熠熠生輝,顯得格外莊重典雅。左下角的“2015 09 總第20輯”的標注,則很有學術期刊的感覺,讓人覺得這本書的內容一定非常紮實,是經過長期積纍和打磨的。整體而言,這本書在視覺和觸覺上都給人一種高品質的感覺,讓人對即將閱讀的內容充滿瞭期待。我甚至開始想象,裏麵會是如何精美的玉器圖片,以及那些關於玉石文化的深入講解。包裝上也非常嚴實,外麵是一層厚厚的泡沫膜,內部還有紙闆固定,確保瞭書籍在運輸過程中完好無損,這一點對於喜歡收藏書籍的朋友來說,絕對是一個加分項。
評分說實話,現在市麵上關於玉石的書籍很多,但真正能夠讓人眼前一亮的卻不多。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給我帶來瞭一份驚喜。我特彆欣賞它在內容上的深度和廣度。從我粗略的瀏覽來看,它並沒有流於錶麵的介紹,而是深入挖掘瞭和田玉的方方麵麵。我猜測裏麵一定有很多關於玉石礦脈、地質形成、以及不同時期玉器工藝演變的詳細闡述。這對於我這種對科學和曆史都感興趣的讀者來說,無疑是極大的滿足。而且,"總第20輯"的標識也暗示瞭這是一係列持續齣版的刊物,這說明作者和編輯團隊是長期耕耘在玉石文化研究領域,其內容的專業性和權威性應該是非常高的。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坐下來,好好地品讀這本書瞭。
評分閱讀一本好書,就像是與一位智者進行心靈的對話。我一直認為,書籍是前人智慧的結晶,是連接過去與現在的橋梁。這本書,雖然我還沒有完全讀完,但僅僅是翻閱的過程,就讓我感受到瞭作者在和田玉領域的深厚學識和獨到見解。我注意到書中一些對於玉石文化意蘊的解讀,不僅僅停留在物質層麵,更是深入探討瞭玉石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象徵意義和精神內涵。這讓我對和田玉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不再僅僅將其視為一種珍貴的礦物,而是將其看作是中國傳統美學和哲學思想的載體。這種跨越時空的對話,讓我受益匪淺,也讓我更加堅定瞭繼續深入學習玉石文化的決心。
評分翻開這本書,一股淡淡的紙張清香撲麵而來,這是一種混閤著油墨和紙張特有的味道,讓人心曠神怡,仿佛置身於一個充滿知識的寶庫之中。內頁的紙張選用的是高剋重的銅版紙,色彩還原度極高,圖片展示效果非常齣色。我迫不及待地翻閱瞭幾頁,其中有幾張關於和田玉籽料的特寫圖片,紋理清晰可見,光澤細膩,簡直就像觸手可及一般。文章的排版也非常舒服,字體大小適中,行距也恰到好處,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眼睛疲勞。有時候,一本好書的閱讀體驗,不僅僅在於其內容本身,還在於它所營造齣的整體氛圍。這本書恰恰做到瞭這一點,它用精良的印刷和考究的排版,為讀者提供瞭一個沉浸式的閱讀環境。我甚至能夠想象到,作者在撰寫這些文字和挑選這些圖片時,所投入的心血和對玉石文化的深厚情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