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书史足自悦:国学名著导读 历史卷
定价:32.00元
作者:苏志芳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5-01
ISBN:9787564082666
字数:
页码:23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在中国的历史当中,不仅有史官记录的正史,也有民间流传的野史。因此,有人打趣说:“历史就像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如何还历史以真面目,的确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但是,在解决这个任务之前,首先要培养对历史的兴趣,这是十分重要的。为此,读者不妨将《书史足自悦:国学名著导读·历史卷》作为一个入门,在有趣的历史故事当中尽量探寻历史的真相,进而以历史为明镜,照亮我们的现在与未来。
内容提要
《书史足自悦:国学名著导读·历史卷》以历史名著为大依托,为读者呈现出与以往了解的历史不同角度的新视角历史,可以让读者在了解历史的同时,有可以体会到其中的哲理和感悟。苏志芳编著的《国学名著导读:书史足自悦》中通过引用古往今来国学经典中的文学经典,向世人展示文学的魅力。
目录
章 尚书:中国上古皇家秘史
1.上古帝王之书——《尚书》概述
2.开创中国历史的三大帝王——《虞书》
3.个王朝的故事——《夏书》
4.并非一无是处的商朝——《商书》
5.历史长河中的巨幅画卷——《周书》
第二章 国语:王公贵族们“口述”的历史
1.一部“说”出来的历史——《国语》概述
2.谏言:忠臣良将的使命——《周语》
3.答疑解惑:圣贤的智慧——《鲁语》
4.治国之道:春秋相的故事——《齐语》
5.志气:成大事者的品格——《吴语》和《越语》
第三章 春秋三传:春秋,并不是一场大梦
1.微言大义:孔子和他的《春秋》
2.摆事实,讲道理——《左氏春秋传》
3.借古喻今——《春秋公羊传》
4.借事明义——《春秋谷梁传》
第四章 战国策:纵横天下,必有一“策”
1.名士的教科书——《战国策》概述
2.统一天下之“策”——《秦策》
3.国家强盛之“道”——《齐策》
4.寓言的力量——《楚策》
5.军事强国之策——《赵策》
第五章 史记:史坛明珠,千古绝唱
1.史家之绝唱——《史记》概述
2.千古史圣,史界太祖——《史记·太史公自序》
3.大江东去英雄流芳——《史记·项羽本纪》
4.天下无双飞将军——《史记·李将军列传》
5.旷世奇才的悲哀——《史记·淮阴侯列传》
第六章 汉书:历史长河中的美丽剪影
1.“时代”之书——《汉书》概述
2.传奇的平民皇帝——《汉书·高帝纪》
3·权倾朝野的辅政大臣——《汉书·霍光传》
4.历史巨轮中的传奇——《汉书·苏武传》
5.世人景仰的风骨——《汉书·循吏传》
第七章 三国志:重回群星闪耀的时代
1.为群星谱写的篇章 ——《三国志>概述
2.一代枭雄——《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3.草鞋皇帝——《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4.江东俊杰——《三国志·蜀书·吴主传》
5.谋士——《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第八章 贞观政要:李世民打造的黄金时代
1.历史中精彩的一页——《贞观政要》概述
2.为君之道——《贞观政要·君道》
3.为政之本——《贞观政要·政体》
4.治世贤臣——《贞观政要·任贤》
5.从谏如流——《贞观政要·纳谏》
第九章 资治通鉴:历史是一面镜子
1.不可不读之书——《资治通鉴》概述
2.至公至明——《资治通鉴》中的人才观
3.“不学礼,无以立”——《资治通鉴》中的礼治思想
4.以民为本——《资治通鉴》中的民本思想
5.以和为贵——《资治通鉴》中的民族观
第十章 宋史:千年回眸,走近超级大国
1.回眸超级大国的样子——《宋史》概述
2.高超的政治艺术家——《宋史·太祖纪》
3.改革的先驱者——《宋史·王安石传》
4.精忠报国之良臣——《宋史·岳飞传
5.留取丹心照汗青——《宋史·文天祥传》
作者介绍
文摘
章
尚书:中国上古皇家秘史近年来,在我国掀起了一股国学热潮。《论语》、《孟子》、《诗经》等儒家经典著作成为人们争相阅读的书目。作为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之一的《尚书》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该书在战国时称为《书》,汉代将它改称《尚书》,意即“上古帝王之书”。“尚”,意指“上”,有“上古”“帝王,高居在上”的意思。同时,“尚”在古代有将包裹着的东西解开、展开的意思,而“书”则是指文字、文字记录、文档,所以“尚书”又可以称为“解密的皇家档案”“面向社会公开的皇室卷宗”,其被誉为中国古老的皇室文集。《尚书》中主要记录的是王和贵族之间的谈话,也是中国古老的记述言论的史书,是中国早的上古历史文件。书中还有许多具政治思想的内容,因此《尚书》还是中国历史上早的政事史料汇编,使得该书成为历代帝王必读的政治教科书,也是士大夫们日夜诵读的“圣经”。当年,孔子就是以《尚书》为教材培养了三千弟子。集众多“荣誉”于一身的《尚书》,可以说是国学著作经典中的经典,而自从孔子编出“版”之后,就一直存在于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一直以来它都在塑造着中国的文化经典,培育着中华民族的心灵,成为开启中华文明必不可少的一把钥匙。
1.上古帝王之书——《尚书》概述《尚书》主要分为四个部分:《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其时代上起传说中的尧帝,下至春秋时期的秦穆公,囊括了从尧、舜、禹经夏、商、西周到春秋中期的漫长历史。《尚书》所记录的就是虞、夏、商、周各代典、谟、训、诰、誓、命等文献。其中,“典”是重要史实或专题史实的记载;“谟”是记君臣谋略的;“训”是臣开导君主的话;“诰”是勉励的文告;“誓”是君主训诫士众的誓词;“命”是君主的命令。全书有以人名为标题的,如《盘庚》、《微子》;也有以事为标题的,如《高宗肜日》、《西伯戡黎》;还有以内容为标题的,如《洪范》、《无逸》。《尚书》反映了各个时期的君臣所发表的具有代表性的言论,同时也记录了他们的一些事迹。虽然书中君臣们的言行涉及广泛、内容丰富,但其中蕴含的中心点也是显而易见的,说自了,它的“中心思想”就是为政之道和治国之术。甚至有学者认为,《尚书》的贡献不在于记载了多少史实,而在于它为我们民族培植了一种历史意识,一个记载国家大事要事的方法,形成一部有思想主线的史料,以此塑造一个民族的灵魂。
……
序言
章 尚书:中国上古皇家秘史
1.上古帝王之书——《尚书》概述
2.开创中国历史的三大帝王——《虞书》
3.个王朝的故事——《夏书》
4.并非一无是处的商朝——《商书》
5.历史长河中的巨幅画卷——《周书》
第二章 国语:王公贵族们“口述”的历史
1.一部“说”出来的历史——《国语》概述
2.谏言:忠臣良将的使命——《周语》
3.答疑解惑:圣贤的智慧——《鲁语》
4.治国之道:春秋相的故事——《齐语》
5.志气:成大事者的品格——《吴语》和《越语》
第三章 春秋三传:春秋,并不是一场大梦
1.微言大义:孔子和他的《春秋》
2.摆事实,讲道理——《左氏春秋传》
3.借古喻今——《春秋公羊传》
4.借事明义——《春秋谷梁传》
第四章 战国策:纵横天下,必有一“策”
1.名士的教科书——《战国策》概述
2.统一天下之“策”——《秦策》
3.国家强盛之“道”——《齐策》
4.寓言的力量——《楚策》
5.军事强国之策——《赵策》
第五章 史记:史坛明珠,千古绝唱
1.史家之绝唱——《史记》概述
2.千古史圣,史界太祖——《史记·太史公自序》
3.大江东去英雄流芳——《史记·项羽本纪》
4.天下无双飞将军——《史记·李将军列传》
5.旷世奇才的悲哀——《史记·淮阴侯列传》
第六章 汉书:历史长河中的美丽剪影
1.“时代”之书——《汉书》概述
2.传奇的平民皇帝——《汉书·高帝纪》
3·权倾朝野的辅政大臣——《汉书·霍光传》
4.历史巨轮中的传奇——《汉书·苏武传》
5.世人景仰的风骨——《汉书·循吏传》
第七章 三国志:重回群星闪耀的时代
1.为群星谱写的篇章 ——《三国志>概述
2.一代枭雄——《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3.草鞋皇帝——《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4.江东俊杰——《三国志·蜀书·吴主传》
5.谋士——《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第八章 贞观政要:李世民打造的黄金时代
1.历史中精彩的一页——《贞观政要》概述
2.为君之道——《贞观政要·君道》
3.为政之本——《贞观政要·政体》
4.治世贤臣——《贞观政要·任贤》
5.从谏如流——《贞观政要·纳谏》
第九章 资治通鉴:历史是一面镜子
1.不可不读之书——《资治通鉴》概述
2.至公至明——《资治通鉴》中的人才观
3.“不学礼,无以立”——《资治通鉴》中的礼治思想
4.以民为本——《资治通鉴》中的民本思想
5.以和为贵——《资治通鉴》中的民族观
第十章 宋史:千年回眸,走近超级大国
1.回眸超级大国的样子——《宋史》概述
2.高超的政治艺术家——《宋史·太祖纪》
3.改革的先驱者——《宋史·王安石传》
4.精忠报国之良臣——《宋史·岳飞传
5.留取丹心照汗青——《宋史·文天祥传》
对于一个历史爱好者而言,这本书简直是一份意外的惊喜。它没有高高在上地充当“权威”,而是以一种非常亲和、引导性的姿态陪伴读者探索历史的幽深之处。书中许多段落的过渡处理得非常自然流畅,使得原本可能让人望而生畏的古代概念和复杂的政治斗争,被拆解得井井有条,易于理解和吸收。更重要的是,它成功地激发了我对相关原始文献的兴趣,很多地方都留下了令人回味的细节,促使我愿意去查阅更原始的史料来印证或扩展我的理解。这是一种良性的阅读循环,它教会的不仅仅是“是什么”,更是“如何去思考”历史,这种启发性的教育价值,比单纯的知识灌输要强大得多。
评分这部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匠心独运,封面采用了典雅的米黄色,配上苍劲有力的书法标题,一眼望去就让人感受到一种穿越时空的厚重感。内页纸张的质地也十分考究,墨迹清晰不洇,阅读体验极佳。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文字排版上的用心,大量的留白处理使得原本严肃的历史叙述变得轻松宜人,即便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视觉疲劳。书中对于古代历史事件的梳理脉络清晰,逻辑严谨,仿佛有一位饱学之士在耳边娓娓道来,将那些尘封已久的故事生动地呈现在我们眼前。它不仅仅是一本知识的载体,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每一次翻阅都能带来新的触动和感悟,让人忍不住想多看几遍。这种对书籍本身的尊重和对读者的关怀,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显得尤为可贵。
评分读完这本书后,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成功地将宏大的历史叙事与生动的人物侧写完美地结合了起来。作者在讲述那些波澜壮阔的历史转折点时,并没有陷入单纯的年代堆砌和事件罗列,而是着重刻画了关键历史人物的性格、动机和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比如对某位春秋时期君主的分析,深入到了他内心的挣扎与抉择,让我对历史人物的理解不再是教科书上的扁平化形象,而是变得立体、复杂且富有血肉。这种“以人为本”的历史观,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代入感和情感共鸣。我仿佛能穿越到那个时代,亲身感受那个时代的气息和那些英雄豪杰的喜怒哀乐,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是其他同类书籍难以提供的。
评分我必须承认,在拿起这本书之前,我对中国古代史的某些阶段曾感到有些疏离和隔膜,觉得那些故事太过遥远,与现代生活缺乏关联。然而,这本书彻底扭转了我的看法。作者高明地指出了古今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历史的某种“不变性”,他擅长从过去的辉煌与教训中提炼出对当下具有现实意义的思考维度。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将书中的描述与当今社会的一些现象进行对比,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感让人感到非常震撼。这本书就像一位引路人,不仅带我走过历史的长廊,更重要的是,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了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是如何一步步塑造而成的,其价值已远远超出了历史学科的范畴。
评分这本书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它对史料的驾驭能力和解读的深度。它显然经过了作者多年来的潜心研究,引用的典籍和旁证资料丰富而扎实,但又巧妙地融入到流畅的行文之中,绝不显得晦涩难懂。作者的文笔功力深厚,时而如清泉般甘冽,时而如磅礴大 যাত্র一般气势恢宏。尤其是在分析一些具有争议性的历史事件时,作者展现了极高的学术素养和批判性思维,既尊重传统史观,又不盲从,而是提出了富有洞察力的新观点,引人深思。这种既有厚度又有温度的叙事方式,无疑将这本书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让它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导读”,更像是一部兼具学术价值与文学魅力的历史佳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