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详尽的日式点心教科书
定价:46.00元
售价:27.6元,便宜18.4元,折扣60
作者:(日)梶山浩司
出版社:煤炭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9-01
ISBN:978750205296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东京制果学校校长梶山浩司的正宗和果子的制作经验大分享,60款四季和果子与不常见和果子款款精美得如同艺术品!2、全步骤、全图解,更直接、更直观的学习和果子制作技巧,让正宗和果子走进寻常百姓家!
内容提要
《详尽的日式点心教科书》是东京制果学校校长梶山浩司为所有喜爱和果子的人们编写的一本家庭和果子教程,是一本利用家庭常用厨具制作正宗和果子的教科书。《详尽的日式点心教科书》对和果子的由来、历史以及日本东京制果学校独特的制作技巧进行了详解,并以四季食材为章节,介绍了60款与季节相符的和果子制作方法和窍门!
目录
前言
制作和果子的工具
制作面馅、面团的工具
加工工具
关于材料
面馅
葛粉、蕨粉、寒天
粉类
基本面馅的制作方法
制作粒馅
制作豆沙馅
制作求肥、雪平
专栏1 和果子的分类
专栏2 上等生果子中常用的生果子分类
专栏3 和果子与日本的年事记
春季和果子
油菜花(金团)
引千切(草裹衣)
草饼(上新粉)
紫藤花(练切)
樱饼(小麦粉)
调布(小麦粉)
富贵草(练切)
柏饼(上新粉)
黄味牡丹(黄味馅)
樱馒头(薯蓣馒头)
樱饼(道明寺)
御手洗丸子(上新粉)
夏季和果子
花(半锦玉羹)
栗子(红豆沙)
葛馒头(葛粉)
栗子金团(白豆沙馅)
道明寺羹(道明寺)
秋色(半雪平)
枇杷(外郎)
红叶(练切)
水羊羹(红豆馅)
栗子蒸羊羹(红豆馅)
白玉善哉( 水磨糯米粉)
秋姿(红豆馅)
秋季和果子
蕨菜糕(蕨粉)
萩饼(糯米)
凉粉(红藻类)
地瓜豆沙糕(甘薯)
残月(小麦粉)
黄米糕(糯粟米)
牵牛花(雪平)
山茶花(雪平)
水无月(外郎)
故乡饼(小麦粉)
水果啫喱(琼脂)
香甜薯泥(甘薯)
冬季和果子
寒红梅(练切)
栗馒头(小麦粉)
花瓣饼(半雪平)
栗大福(求肥)
荞麦饼(荞麦粉)
石衣(干果子类)
仙鹤(雪平)
桃山(白色豆沙馅)
莺饼(求肥)
铜锣烧(小麦粉)
驯鹿(薯蓣馒头)
红豆松风(小麦粉)
万两(黄味馅)
圆松饼(小麦粉)
吹雪馒头(薯蓣馒头)
艳袱纱(小麦粉)
银杉(金团)
葛粉汤(葛粉)
水仙(外郎)
月饼(小麦粉)
椿饼(道明寺)
味噌馒头(馒头)
柚子馒头(馒头)
作者介绍
梶山浩司,出生于长崎县,毕业于中央大学和东京制果学校,之后进入釜人钵之木(东京阿佐谷)工作。随后又转到满月(东京龟户)担任厂长,并担任母校“东京制果学校”的教师,2013年开始担任该校校长、日本果子协会“东和会”的运营部长,活跃于全国果子研究机构联合会及相关活动、国际亲善协会中,致力于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和果子。
文摘
序言
我最欣赏这本书的地方在于它的包容性和层次感。它没有傲慢地只展示最高级的、只有专业人士才能完成的作品,而是非常体贴地为不同水平的读者设计了进阶路径。初级部分,那些基础的、使用常见食材制作的“入门级”点心,制作起来快手又有趣,非常适合想要快速体验成就感的家庭制作者。而当翻到中高级章节,你会发现一些运用了季节限定食材、需要长时间准备的复杂点心,它们的配方严谨到令人发指,但同时,作者也提供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进行“合理妥协”的替代方案说明,这体现了一种非常人性化的教学态度,没有把读者逼入绝境。这种从浅入深,兼顾实操与理论的编排,使得这本书的生命力极强,它能陪伴我度过从新手到进阶的整个学习周期。
评分排版和图解的清晰度,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很多专业烘焙书最大的问题就是图文分离,要么是文字描述复杂难懂,要么是图片步骤跳跃性太大,让人无从下手。然而,这本书的每一步骤都配有非常精准且角度独特的特写照片,尤其是在处理那些需要精细手法的环节,比如如何将馅料捏成特定的形状,或者如何处理糯米的粘度,摄影师简直是神来之笔。那些关键的技巧点,都会用醒目的标注或小框来提醒,避免了初学者走弯路。我试着做了其中一个需要复杂折叠的糕点,按照书上的图示,即便是我这种动手能力一般的“厨房小白”,也成功地做出了外观上足以乱真的作品,这极大地增强了我的信心。这种可视化教学的力度,是很多同类书籍望尘莫及的。
评分这本书的创新性并非体现在发明了全新的点心种类,而是它在“传承”与“发展”之间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作者没有墨守成规,将传统的日式点心固化在刻板印象中,而是巧妙地融入了一些现代的思维方式,比如如何更好地保持新鲜度,或者如何在不牺牲风味的前提下稍微减轻甜度以适应现代人口味。我特别喜欢其中穿插的一些“历史小故事”,讲述某个经典点心是如何在不同时代被改良和演变的,这让冰冷的配方瞬间有了温度和故事性。这种在尊重历史根基的同时,又不惧怕进行微调的开放心态,让这本书读起来充满了活力,让人感觉这门古老的技艺正在被积极地继承和发展,而不是被束之高阁的博物馆展品。
评分这本书的理论深度远超出了我预期的那种“跟着做”的菜谱书,它更像是一部深入剖析日式点心哲学和历史的学术著作,但语言又保持了极高的可读性。作者对于原材料的执着与考究,简直是令人肃然起敬。比如,在讲述“和三盆糖”的使用时,它没有简单地告诉你用多少克,而是详细解释了不同产地的风味差异,以及它在口感上如何影响最终成品的“入口即化”的境界。这种对细节的刨根问底,让制作过程不再是简单的步骤复制,而变成了一种对传统工艺的致敬和理解。我尤其欣赏其中关于“职人精神”的探讨,那种对完美永不妥协的态度,渗透在了每一个配方的讲解之中,这对于真正想要精进技艺的人来说,是无价的精神财富。读完前几章,我感觉自己对“好吃”这个概念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不再满足于表面的甜美,而是开始追求那种源于自然和时间沉淀的味道。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艺术品,从封面到内页的纸张选择都透露着一种匠心独运的考究感。那种略带磨砂的质感,捧在手里沉甸甸的,让人立刻感受到这不是一本普通的食谱,而是一部值得收藏的典籍。特别是色彩的运用,那种柔和的米白和深沉的墨绿搭配起来,既古典又现代,完美地烘托出了日式点心那种精致、内敛的美学。我特别喜欢它在章节排版上的处理,留白恰到好处,文字和图片的布局疏密有致,即便是初次接触日式点心的读者,也不会感到视觉上的压迫感,反而有一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仿佛已经被带到了一个宁静的日式茶室,准备开始一场味觉与视觉的盛宴。而且,细节之处见真章,那些关于季节更迭在点心中的体现的插图,用手绘的线条勾勒出来,细腻得让人惊叹,每一次翻阅都能发现新的惊喜,绝对是那种可以作为礼品馈赠友人的高品质书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