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塑造女性体形(第3版)
定价:98.00元
作者:〔美〕布拉德·舍恩菲尔德,王会儒
出版社: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2-01
ISBN:978753498260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 运动是讲究科学的。人体是世界上*复杂的机器,设计一套锻炼计划需要考虑许多方面。女性身体锻炼尤其复杂。性别的原因会影响许多女性的锻炼进程。 ◎ 第3 版《塑造女性体形》前两版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增和改进。塑形是书中整套锻炼方法的核心。因为一些原因,有一些女性比较愿意在家里锻炼。因此,《塑造女性体形》也为许多健身房锻炼提供了家庭版本。
内容提要
《塑造女性体形()》是引进版图书,版式成熟,内容系统、有条理。全书共十七个章节,从塑形的基本知识、热身、身体调节、健美与塑形、不同部位塑形锻炼、有氧运动脂肪消耗、孕期安全锻炼、塑形成功后如何保持等方面进行叙述。书末附有计划表和测评表及模板、词汇、动作查询表等。针对的塑形部位有胸部、后背、肩膀、肱二头肌、股四头肌、腘绳肌和臀肌、小腿肌、腹肌。
目录
章塑形基本知识1
第二章热身与柔韧性11
第三章身体调节18
第四章健美与塑形25
第五章针对性塑形32
第六章性感的胸部36
第七章沙漏形后背52
第八章匀称的肩膀68
第九章圆润的肱二头肌86
第十章健美的肱三头肌103
第十一章优美的股四头肌124
第十二章的腘绳肌和臀肌143
第十三章钻石小腿肌161
第十四章六块腹肌172
第十五章有氧运动的脂肪消耗190
第十六章孕期的安全锻炼198
第十七章保持体形204
附录健身日记和塑形评估表格209
词汇218
动作查询表219
作者简介224
主译简介225
作者介绍
王会儒,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体育系副主任、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太极拳、瑜伽、武术等民族传统体育与健康促进的研究工作。
他于2014年在上海体育学院获得教育学博士学位,是上海市精品课程“瑜伽与健康”责任人。2005年,他被公派至印度进修瑜伽,获得印度颁发的瑜伽教练员证书;2013年至2014年,赴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访问学习。他编写了学术著作《强直性脊柱炎的功能锻炼》,精品课程教材《瑜伽与健康》,教学片《风湿免疫疾病功能锻炼之太极篇》,科普著作《活力十分钟——新编办公室工间操》《体育生活20招》等,这些著作均已出版;在《中华物理与康复医学杂志》《中国运动医学杂志》《中国康复医学杂志》及Evidence-BasedComplementaryandAlternativeMedicine(SCI期刊)等外核心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受邀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MBA国际班、总裁班的太极拳与养生、茶道与养生课程主讲嘉宾;为陶氏化工、上海贝尔-阿尔卡特等公司主讲瑜伽、传统养生锻炼等;在上海有线电视台《卫生健康》《金色》栏目演示自己编创的“健身五禽戏”“都市太极养生操”“晚间能量修复瑜伽”“晨练舒展操”等节目,连续播放达3年之久,广受好评。
文摘
序言
作为一名运动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的指导材料,而这本书在这方面的处理堪称教科书级别。它没有使用太多晦涩难懂的学术术语来炫耀知识深度,而是每当引入一个复杂的生理学概念时,都会立刻紧接着提供一个直观的、可以立即应用到训练中的具体例子。举个例子,当讲解到“肌肉募集顺序”时,作者没有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设计了一套循序渐进的“镜前自测”流程,让我可以亲自观察自己的身体在做不同动作时,哪些肌群在“偷懒”。这种互动式的学习体验,极大地增强了我的学习兴趣和代入感。此外,书后的附录部分,针对不同运动水平(初级、中级、高级)给出了明确的周训练计划模板,并且贴心地标明了可以在哪些替代动作之间进行切换,这种细致入微的关怀,让不同阶段的读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径,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一绝,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一看就是精心制作的。封面那种哑光处理的质感,搭配上字体排版的讲究,透露出一种专业又不失亲和力的气息。我特别喜欢它内页的纸张选择,厚实又不反光,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觉得累。而且,内页的插图和图表绘制得极其精细,线条清晰,色彩过渡自然,即便是复杂的数据和人体结构图也能一目了然,这对于一本讲解身体塑形和运动的书来说太重要了。我发现很多同类书籍为了节省成本,内页印刷经常粗糙得像复印纸,但这本完全没有这个问题,能感受到出版社在细节上的用心。再说说目录的编排,逻辑性非常强,从基础知识的梳理,到具体训练方法的展开,再到常见问题的解答,层层递进,让人很容易找到自己需要的那一部分内容,检索起来非常方便,而不是杂乱无章地堆砌信息。这种对阅读体验的重视,实在让人感到物超所值,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
评分这本书在营养和恢复板块的论述,让我这个长期困扰于平台期的人茅塞顿开。市面上很多健身书籍对饮食的要求往往是极端的,要么是零碳水,要么是计算到毫克的热量追踪,让人望而却步。然而,这本书提供的是一种非常现实和人性化的方法论。它强调的是“能量平衡”和“宏量营养素的灵活分配”,而不是僵硬的食谱。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恢复性训练”的章节,它明确指出,肌肉的增长发生在休息时间,并详细区分了主动恢复和被动恢复的适用场景。特别是对于睡眠质量和压力管理与体脂代谢之间的复杂关联的探讨,视角非常宏大和全面。这不像是一本单纯的训练手册,倒更像是一部关于如何科学管理“身体资源”的百科全书,指导读者建立一种可持续、无压力的健康生活方式,而不是短期的魔鬼训练营。
评分我之前尝试过好几本关于女性特定塑形需求的书籍,但大多要么过分强调“纤细”,要么就是直接套用男性的训练模式,缺乏对女性荷尔蒙周期和骨骼差异的尊重。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地方,恰恰在于它对“女性身体独特性”的深刻理解和尊重。它不是在教女性如何变得“像男性一样强壮”,而是如何根据女性的生理特点,最大化地发挥自身的美感潜力。例如,它专门划分出一块内容来讨论如何通过针对性的训练来改善常见的“梨形身材”或“上身单薄”等体型困扰,这些建议都非常具体,并且解释了背后的激素和脂肪分布原理。这让我感到自己的身体是被理解和接纳的,而不是需要被“纠正”的对象。这种由内而外的自信和科学态度,远比单纯追求体重秤上的数字更有价值,它真正教会了我如何与自己的身体和谐共处,并让它展现出最佳状态。
评分我最近开始尝试将书中的一些基础拉伸动作融入到日常工作间隙,效果简直是立竿见影。我本来以为这种书籍无非就是教一些老生常谈的深蹲和俯卧撑,但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对“微调”和“激活”这些概念的讲解非常深入。它没有一味地推崇大重量训练,而是花了大量篇幅去解释如何通过更小的、更精准的动作幅度,来唤醒那些平时处于“休眠”状态的深层肌肉群。比如,它详细描述了不同肩胛骨位置对上肢训练效率的影响,甚至配有不同角度的辅助图示,这让我第一次真正理解了为什么我做同样的卧推,别人的胸部感受度就是比我强。这种对动作力学和身体生物学的细致剖析,完全颠覆了我过去那种“练得久就有效”的朴素认知。我感觉自己不再是盲目地模仿照片,而是真正开始学会“听懂”自己身体发出的信号,这才是真正可持续的塑形之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