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2015全球珠寶拍賣年鑒
定價:199.0元
作者:《拍賣年鑒》編輯部
齣版社: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齣版日期:2015-01-01
ISBN:9787550244054
字數:366000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href='#' target='_blank'>
★ 全球珠寶流通確實及真實價格:
全球12傢**拍賣行上萬款珠寶中精心甄選5000款成交價昂貴的珠寶內容提要
《2015全球珠寶拍賣年鑒》是專門針對收藏投資人士精心打造的一本精美且實用的珠寶鑒賞、購買指南。書中詳盡收錄瞭12大拍賣行在世界各地70個拍賣專場的5000餘款精品珠寶,並附有詳細的拍品信息及精美的高清圖片,是反映珠寶價格走勢的重要窗口,亦是拍賣場及收藏市場中的佳實戰指南。
目錄
作者介紹
紫圖《拍賣年鑒》編輯部成立於2010年,由多名經驗豐富、對收藏投資有獨到見解的編輯組成。自創立以來,已齣版《2014全球珠寶拍賣年鑒》、《2014全球名錶拍賣年鑒》等相關圖書,受到瞭讀者和業界人士的一緻認可。
湯惠民
集珠寶玉石理論及市場實務於一身的非罪珠寶奇纔。
颱灣大學地址研究所碩士,從事翡翠、寶石批發及零售近20年,深入中國大陸、中國颱灣、中國香港、泰國、緬甸、斯裏蘭卡等國傢和地區珠寶市場,對整個亞洲地區的珠寶市場洞若觀火,堪稱亞洲地區寶石專傢。已齣版著作《行傢這樣買寶石》、《行傢這樣買翡翠》、《行傢這樣買碧璽》、《行傢這樣買南紅》。
文摘
序言
說實話,我最初購買這本書是抱著一種“查漏補缺”的心態,想瞭解一下過去一年裏各大拍賣行的動態,特彆是那些打破紀錄的天價成交案例。但很快我就發現,這本書的深度遠超我的想象。它做到瞭將宏觀的市場趨勢與微觀的單品分析完美結閤。比如,它沒有隻關注那些天後級彆的巨鑽,而是花瞭不少篇幅去解讀那些相對小眾但極具投資潛力的古董珠寶——那些維多利亞時代或裝飾藝術風格的作品。這些分析不是那種教科書式的平鋪直敘,而是充滿瞭對工藝細節的贊嘆和對時代審美的洞察。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重要珠寶的再評估”這一章節,作者用翔實的數據對比瞭同一件作品在不同年代的拍賣錶現,揭示瞭市場情緒如何像潮水一樣影響著對“永恒經典”的定義。對於一個想在收藏界有所作為的人來說,這種前瞻性的分析價值,比單純的成交價格列錶要寶貴得多。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和裝幀設計絕對是收藏級彆的。拿到手裏就知道它絕非等閑之作,紙張的厚度和光澤度都恰到烏托邦般地襯托著那些華麗的圖片。更值得稱道的是,它在信息的可讀性上做得非常齣色。雖然涵蓋的品類極其廣泛,從頂級的彩鑽到罕見的彩色寶石,再到齣自名門的古董胸針,但結構清晰,索引詳盡。我可以直接根據年份、珠寶類型甚至是拍賣行名稱迅速定位到我感興趣的部分。這對於需要快速查閱資料的研究者或買傢來說,簡直是效率的保證。而且,它還附帶瞭一些非常實用的圖錶,比如不同剋拉數和顔色等級的鑽石在特定年份的價格走勢圖,這些圖錶直觀明瞭,比單純的文字描述更有衝擊力。它不僅僅是一本供人翻閱的書籍,更像是一個隨時可以參考的專業數據庫。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為那些對高端收藏品世界懷有深深好奇心的人量身定製的指南。我原本以為“年鑒”這種形式多少會顯得有些枯燥和刻闆,畢竟是迴顧一整年的數據和交易記錄,但事實完全齣乎我的意料。它不僅僅是冰冷的數字堆砌,而更像是一部精心策劃的視覺盛宴。那些高清的、細節到每一顆主石的切工和淨度的圖片,簡直讓人愛不釋手。翻開任何一頁,你都能感受到那些稀世珍寶在燈光下散發齣的那種奪目光彩,即便是隔著紙張,那種曆史的厚重感和藝術的精妙感也撲麵而來。特彆是對那些特定時期、特定産地(比如哥倫比亞的祖母綠或者剋什米爾的藍寶石)的專題分析部分,作者沒有簡單羅列價格,而是深入探討瞭影響其市場價值的文化背景、礦源稀缺性以及當時藏傢偏好的微妙變化。讀完後,我感覺自己對珠寶的鑒賞水平有瞭質的飛躍,不再是單純欣賞“漂亮”,而是開始理解其背後的價值邏輯和傳承故事。
評分作為一個資深但非專業的珠寶愛好者,我最大的睏擾是信息的碎片化,總是難以將散落在各個新聞源和拍賣目錄中的信息整閤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畫麵。這本書的齣現,完美地解決瞭這個問題。它像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嚮導,帶領我係統地走過瞭過去一年全球珠寶市場的脈絡。最讓我感到欣慰的是,它對新興市場和新晉藏傢群體的關注。它沒有沉溺於講述那些百年前的傳奇故事,而是敏銳地捕捉到瞭亞洲買傢崛起對某些特定品類(比如高淨值翡翠或天然彩色寶石)溢價帶來的結構性影響。這種與時俱進的視角,確保瞭年鑒的實用性和時效性。它不僅僅是一本迴顧曆史的工具書,更是一份洞察未來市場風嚮的“秘密簡報”。閱讀它,就像是提前獲得瞭下一季度的行業內部研報,充滿瞭啓發性。
評分我是在一個朋友的私人圖書館裏偶然翻到這本的,當時隻是隨手翻瞭翻,結果就被吸引住瞭,以至於立刻決定自己也要收藏一本。這本書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對“工藝美學”的極緻追求。它不僅僅記錄瞭“誰買瞭什麼”,更重要的是解析瞭“為什麼這件作品如此重要”。比如,在介紹某件來自頂級法國珠寶商的作品時,它會花大量的篇幅去描繪當時工匠們使用的手工打磨技巧,那種對材料的敬畏感和對手工的堅持,幾乎能穿透紙頁。這種對“匠人精神”的緻敬,使得這本書超越瞭商業報道的範疇,更像是一部珠寶藝術史的側影。讀起來,讓人對財富的堆砌少瞭一絲浮躁,多瞭一份對時間和技藝的尊重。它教導我們,真正的價值,往往藏在那些不易察覺的細節之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