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三百首(中華國學經典精粹 詩詞文論必讀本)

宋詞三百首(中華國學經典精粹 詩詞文論必讀本)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清] 硃孝臧,趙娣 著
圖書標籤:
  • 宋詞
  • 三百首
  • 中華國學
  • 經典
  • 詩詞
  • 文論
  • 古代文學
  • 文化
  • 傳統
  • 宋代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炫麗之舞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ISBN:9787550243620
商品編碼:30217661447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2015-07-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宋詞三百首(中華國學經典精粹 詩詞文論必讀本)

定價:12.0元

作者:(清)硃孝臧 ,趙娣

齣版社: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齣版日期:2015-07-01

ISBN:9787550243620

字數:130000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詞是文學閬苑裏傾吐著芬芳的仙葩,至今仍然以她不減的美麗,與詩並稱“雙絕”。欣賞古典詩詞並不需要跨越多高的門檻,人人皆能從其中獲得美的享受。生動的意象、流暢的韻律、凝練的結構,和作品中錶達的普世情感,鑄就瞭這人類藝術的奇葩,也奠定瞭它們韆年來不可逾越的地位。
對當代人來說,閑來品讀這些先賢的傑作,仍能時常引起共鳴。一冊在手,既可為焦躁的心靈指路,為漂泊的情感提供碼頭,更能為失落的人生撐起一片精神的傢園。

內容提要


《宋詞三百首》是由晚清四大詞人之一的硃孝臧編定,其選錄標準,以混成為主旨,並求之體格、神緻。硃孝臧曾先後三次增刪。後選定的版本選詞傢共81傢,選詞共285首,稱為三編本,本書采用的便是硃祖謀先生終定稿的三編本。

目錄


作者介紹


硃祖謀(1857—1931)原名硃孝臧,字藿生,一字古微,一作古薇,號漚尹,又號彊村,浙江吳興人。光緒九年(1883)進士,官至禮部右侍郎,因病假歸作上海寓公。工倚聲,為晚清四大詞傢之一,著作豐富。書法閤顔、柳於一爐;寫人物、梅花多饒逸趣。卒年七十五。著有《彊村詞》。

文摘


趙佶

趙佶(1082—1135),即宋徽宗,神宗第十一子。1100年,哲宗死,無嗣,佶以弟繼位。初號建中靖國,調和熙寜、元豐與元祐間的黨爭。不久即改元崇寜,任蔡京為相,變亂新法,國政日非。1127年,北宋淪亡後,與其子欽宗俱被擄北遷。1135年,卒於五國城(今黑龍江依蘭縣)。擅書法,能詩詞,曹元忠輯《宋徽宗詞》。

燕山亭(北行見杏花)

裁剪冰綃,輕疊數重,淡著燕脂勻注。新樣靚妝,艷溢香融,羞殺蕊珠宮女。易得凋零,更多少、無情風雨。愁苦。閑院落淒涼,幾番春暮。

憑寄離恨重重,這雙燕,何曾會人言語。天遙地遠,萬水韆山,知他故宮何處。怎不思量,除夢裏、有時曾去。無據。和夢也、新來不做。

【解析】

詞序中的“北行”是指宋徽宗趙佶被俘北上途中,這首《燕山亭》是他在北行途中見杏花有感而作,詞中藉杏花的盛放和凋零寄寓自己的身世和命運之悲慨,情真意切,以長調寫來,更顯百轉韆迴,動人心魂。

錢惟演

錢惟演(962—1034),字希聖,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宋真宗時入秘閣,預修《冊府元龜》。編書之餘,常與楊億、劉筠等十七人唱酬,結為《西昆酬唱集》。錢惟演是西昆體的代錶,且能文能詞,存世著作有《傢王故事》《金坡遺事》等,存詞兩首。

木蘭花

城上風光鶯語亂。城下煙波春拍岸。綠楊芳草幾時休,淚眼愁腸先已斷。

情懷漸覺成衰晚。鸞鏡①硃顔驚暗換。昔年多病厭芳尊②,今日芳尊惟恐淺。

【注釋】

①鸞鏡:上有彩鸞圖案的鏡子。劉敬叔《異苑》記載:“罽賓王養一鸞,三年不鳴。後懸鏡照之。鸞睹影悲鳴,一奮而絕。”後人在詩中多錶示臨鏡而生悲。

②芳尊:盛著美酒的酒杯。

【解析】

本詞創作於錢惟演屢次官場失意後的暮年時期,抒發瞭作者晚年衰頹愁苦、仕途屢屢受挫的感懷。感傷情緒無所依托,詞人隻能藉酒澆愁,一個絕望於仕途、無望於生命的垂暮老人以酒消愁愁更愁的形象躍然紙上。這闋詞情感格外真摯,讀來令人唏噓。

範仲淹

範仲淹(989—1052),字希文,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北宋政治傢、思想傢、軍事傢、文學傢。為官清廉,體察民情,以天下蒼生之福禍為己任。慶曆年間,升任參知政事(副宰相),主持慶曆新政。為人剛正,屢遭奸佞排擠,多次被貶,政治生涯幾起幾落。皇祐四年(1052年)卒,年六十四,謚文正。文學造詣很高,工於詩詞散文,文風俊逸,風格曠達。有《範文正公集》二十捲。存詞五首。

漁傢傲

塞下鞦來風景異。衡陽雁①去無留意。四麵邊聲連角起。韆嶂裏②。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傢萬裏。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徵夫淚。

【注釋】

①衡陽雁:塞下荒寒,連雁也不願停留。藉用湖南迴雁峰雁不經過的傳說。

②韆嶂裏:指像屏障一樣陡峭高聳的山峰。

【解析】

《漁傢傲》作於邊塞軍中,錶達瞭將士保傢衛國的英雄氣概和思鄉之情。上闋用一係列富有邊塞特徵的意象,勾勒齣遼遠蕭瑟的邊地鞦日風光。下闋由景轉情,抒發思鄉之情。“一杯”濁酒裏,寄托著“萬裏”情思,對比兼誇張的手法,錶達瞭詞人心裏無法消解的愁緒。“人不寐”實際上是“人難寐”,詞人心中充滿戰亂悲情、思鄉離情和報國激情。“將軍白發徵夫淚”一句,把愁情之深寫得極為感人。


蘇幕遮(懷舊)

碧雲天,黃葉地。鞦色連波,波上寒煙①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②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注釋】

①寒煙:鞦天裏江麵上的水汽霧靄,遠看如煙,並能感到鞦的寒意。

②追:形容離情彆緒始終追隨著自己,難以排遣。

【解析】

本詞情思細膩委婉、纏綿悱惻,與其彆篇名作風格大相徑庭,文辭深婉秀麗,高遠意境中飽含愁思,無怪乎清代許昂霄驚嘆此乃“鐵石心腸人”所作的“消魂語”。

禦街行(鞦日懷舊)

紛紛墜葉飄香砌①。夜寂靜、寒聲碎。真珠簾捲玉樓空,天淡銀河垂地。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韆裏。

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殘燈明滅枕頭敧②,諳盡孤眠滋味。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迴避。

【注釋】

①香砌:散落的花瓣自然飄落在颱階上,到處都是。

②敧(qī):傾斜。

【解析】

這是一首錶達鞦夜中懷人情思的詞作。全詞通過寫鞦夜詞人輾轉反側、難以入眠的思念之苦,錶現作者對於思念對象的刻骨相思,而景色中略含悲壯之意味,顯得開闊而大氣,讓愛國者思之念國,思念者觀之懷人,於悲壯中暗藏柔情,感人至深,被譽為是其婉柔綺麗風格的代錶作。

張先

張先(990—1078),字子野,烏程(今浙江湖州吳興)人。天聖八年(1030年)進士,官至尚書都官郎中。因曾任安陸縣知縣,人稱“張安陸”。晚年隱居湖杭,常與梅堯臣、歐陽修、蘇軾等同遊。詞作意韻恬淡,意象繁富,內在凝練,尤善作慢詞,曾因三處善用“影”字,世稱“張三影”。著有《張子野詞》,存詞一百八十餘首。韆鞦歲數聲①。又報芳菲歇。惜春更把殘紅摺。雨輕風色暴,梅子青時節。永豐柳,無人盡日花飛雪。莫把幺弦②撥。怨極弦能說。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韆韆結。夜過也,東窗未白凝殘月。

【注釋】

①(tí jué):杜鵑。

②幺弦:琵琶的第四弦,用來指代琵琶。

【解析】

這首詞錶達瞭愛情受阻後,相愛雙方堅定不移、忠貞不渝的品質,情感堅決且直率。上闋以景領入,美好時光流逝,詞人心生憐意。下闋以情直言,兩人戀情的刻骨銘心一語而齣。全詞委婉含蓄、雋永綿長,其景動人心脾,其情感人至深。

菩薩蠻

哀箏一弄湘江麯。聲聲寫盡湘波綠。縴指十三弦。細將幽恨傳。

當筵鞦水慢。玉柱①斜飛雁。彈到斷腸時。春山②眉黛低。

【注釋】

①玉柱:箏上一字排列的調弦的柱。

②春山:語齣李商隱《代贈》其二:“總把春山掃眉黛,不知供得幾多愁。”錶美女之眉。

【解析】

本詞以箏女演奏麯目為綫索,描寫瞭箏女嫻熟的彈奏技巧和獻藝的情態。詞人以“幽恨”“慢”“低”等詞塑造瞭一個哀婉動人的女子形象,充分錶現齣其內心的憂傷和無奈。此詞本意並不在於寫箏聲和樂麯,而在於寫彈箏女的技藝和情態。

醉垂鞭

雙蝶綉羅裙①。東池宴。初相見。硃粉不深勻②。閑花淡淡春。

細看諸處好。人人道。柳腰身。昨日亂山昏。來時衣上雲。


【注釋】

①羅裙:材質為絲的裙子。

②深勻:指濃艷的妝。

【解析】

古往今來,文人騷客筆下從來不乏對女性美貌的描寫,張先這首《醉垂鞭》於其中顯得卓然不同。詞人從女性服飾和妝容入手,描畫瞭一位素麵朝天但盡顯優雅的女子。

詞人在《醉垂鞭》中所現之境,虛實相間,真幻相融。全詞雖未著一字直接描摹女子傾國傾城的容貌,但其美好姿容已達至境,令人神往。

一叢花

傷高懷遠幾時窮。無物似情濃。離愁正引韆絲亂,更東陌、飛絮濛濛。嘶騎漸遙,徵塵不斷,何處認郎蹤。

雙鴛池沼水溶溶①。南北小橈②通。梯橫畫閣黃昏後,又還是、斜月簾櫳③。沉恨細思,不如桃杏,猶解嫁東風。

【注釋】

①溶溶:指池水流動的狀態。

②橈(ráo):船槳,這裏指船。

③櫳:窗子。

【解析】

這首詞錶現瞭女主人公在情人離開後,獨處深閨的相思與哀愁,錶現瞭她對愛情的執著,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桃花杏花尚且懂得在凋零前嫁與東風,隨風飛舞,尋到歸宿,詞中主人公卻形單影隻地老去,這是主人公對無法把握自身命運的沉思與自怨自艾。

天仙子
時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會。水調①數聲持酒聽。午醉醒來愁未醒。送春春去幾時迴,臨晚鏡。傷流景。往事後期空記省。

沙上並禽②池上暝。雲破月來花弄影③。重重簾幕密遮燈,風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滿徑。


【注釋】

①水調:據說是隋煬帝開通汴河時製作的一種麯調,盛極一時。此處泛指流行歌麯。

②並禽:此處指鴛鴦。

③花弄影:形容滿是花的枝條搖曳在風中月下成影的情景。

【解析】

張先以“三影”著稱,尤以“雲破月來花弄影”齣名,此句即齣自《天仙子》。上闋開篇即以“愁”字點明詞人的情緒。詞人感慨青春不再,過往的美好時光恐難再續,嗟嘆無奈盡顯於此。下闋藉景抒情,風月間蘊含無盡悔意。沙地上禽鳥並臥,夜景寂寥。歲月靜好,隻嘆年華易逝,青春難覓。

青門引(春思)

乍暖還輕冷,風雨晚來方定。庭軒寂寞近清明,殘花中酒①,又是去年病。

樓頭畫角②風吹醒。入夜重門靜。那堪更被明月,隔牆送過鞦韆影。

【注釋】

①中酒:醉酒而身體不適。

②畫角:彩繪的號角,用來振奮士氣。

【解析】

全詞由初春景色引入,接續寂寞庭軒,後由風過樓頭過片,結束於明月送影,詞人的感傷愁緒在這景象的轉換間點點浸入,層層加深。

晏殊

晏殊(991—1055),字同叔,江西撫州人。十四歲即被賜為進士,先後任太常寺奉禮郎、光祿寺丞、王府記室參軍、尚書戶部員外郎、太子捨人等職,官至宰相。自奉清儉,能薦拔人纔,範仲淹、歐陽修等均得其推薦。精於詩、詞、散文,生平著述豐富,以詞為突齣,有“宰相詞人”之稱。繼承並發展瞭南唐花間派和馮延巳的典雅流麗,開創北宋婉約詞風,語言清麗,聲調和諧,特色。據說他一生創作瞭萬餘首詞,大多散佚,現存一百三十餘首,輯錄於《珠玉詞》。



浣溪沙

一麯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颱①。夕陽西下幾時迴。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②獨徘徊。

【注釋】

①“去年”句:用典齣處為鄭榖《和知己鞦日傷懷》中“流水歌聲共不迴,去年天氣舊池颱”。

②香徑:花園裏的小路。

【解析】

本首《浣溪沙》中,詞人錶達瞭春去花落、物是人非的感嘆,隱含對年華逝去,聚散無常的遺憾。這首詞語言清麗自然、委婉含蓄,晏殊從司空見慣的場景中引申齣對人生的思考,將情、景、理融閤,既有審美價值,又有警策意義。

浣溪沙

一嚮年光有限身。等閑①離彆易銷魂。酒筵歌席莫辭頻。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②。

【注釋】

①等閑:平常。

②憐取眼前人:語齣元稹《會真記》崔鶯鶯詩:“還將舊來意,憐取眼前人。”

【解析】

這首《浣溪沙》是作者宴會即興之作,除瞭描寫宴會之歡愉外,也錶達齣獨特的人生領悟。上闋主要描寫宴會場景,首句就定齣全詞的感情基調,詞人對時光易逝而人生短暫的人生中的每次離彆都心懷感慨。下闋開篇作者想象自己站在高處眺望滿目山河,錶達詞人對於眼前美好終將逝去的無奈和感慨,在此情此景中看到落花在風雨中飄零而殘敗,就如同美好的事物總會有離彆之日一樣,不禁勾起作者心中的傷感之情。
本詞雖基調哀傷,但結句仍不缺少理性的觀照,於灰暗中添增一抹亮色,餘韻留香。

清平樂

紅箋①小字。說盡平生意。鴻雁在雲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

斜陽獨倚西樓。遙山恰對簾鈎②。人麵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



【注釋】

①紅箋:印有紅綫格的絹紙。多指情書。

②簾鈎:掛窗簾的銅鈎,此代指窗戶。

【解析】

晏殊寫閨中女子相思愁怨的詞作很多,本首《清平樂》即其中名篇,錶達瞭主人公懷人念遠的惆悵,筆法生動簡潔,抒情細膩真摯。全詞抒情蘊藉,用典彆緻,在多組意象的重疊交織中蘊含主人公悲涼淒苦的感情,營造齣離愁彆恨百般難寄的意境。詞人以淡景寫濃愁,青山綠水常在,而鴻雁遊魚難憑,惆悵萬端,婉麯細膩,錶現瞭閑雅從容的獨特詞風。

清平樂
金風①細細。葉葉梧桐墜。綠酒初嘗人易醉。一枕小窗濃睡。

紫薇硃槿②花殘。斜陽卻照闌乾。雙燕欲歸時節,銀屏昨夜微寒。

【注釋】

①金風:鞦風。

②紫薇硃槿:顔色艷麗的花。

【解析】

這首詞為典型的以景抒情之作,細膩中帶著憂傷。上闋雖然先寫鞦風落葉,但並未透露齣頹靡憂傷之意,相反,作者反而沉醉其中。下闋融情於景,描寫鞦日下花、斜陽、燕子等意象,微寒不僅是銀屏,也是作者心頭對於鞦日的一點傷懷。

木蘭花

燕鴻過後鶯歸去。細算浮生韆萬緒。長於春夢①幾多時,散似鞦雲無覓處。

聞琴②解佩③神仙侶。挽斷羅衣留不住。勸君莫作獨醒人,爛醉花間應有數。

【注釋】

①春夢:對白居易《花非花》中“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的改用。

②聞琴:指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的情事,《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中記載,文君新寡,司馬相如以琴心挑之,文君夜奔相如。


③解佩:指漢皋神女和鄭交甫的情事。《列仙傳》載,漢皋神女解佩以贈鄭交甫作為信物。

【解析】

這首詞是對人生有所感慨而作,全詞吟詠春光短暫、良辰易逝的及時行樂思想,全詞思想情緒由傷逝到憤慨,跌宕起伏。本詞感情激憤,卻不失含蓄,運用大量典故起到瞭很好的錶達效果。這種以“比興”手法起句而運用反語有所寄托的作品,在晏殊的詞中並不多見,因而彌足珍貴。

木蘭花

池塘水綠風微暖。記得玉真初見麵。重頭①歌韻響錚琮②,入破③舞腰紅亂鏇。

玉鈎闌下香階畔。醉後不知斜日晚。當時共我賞花人,點檢如今無一半。

【注釋】

①重頭:詞中下闋完全相同。

②錚琮:玉器相互撞擊的聲音,在這裏指樂麯鏗鏘悅耳。

③入破:指樂麯的繁碎之聲。

【解析】

本詞是傷春思人之作,對比今昔而産生無限的感慨。上闋由寫景入手,迴憶昔日和心中的美人初見麵的情景。下闋如同時光穿梭般迴到當下,如今隻剩下對於故人的思念,全不見她優美的歌麯和舞蹈,在懷念中又有著無法相見的惆悵。

木蘭花

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樓頭殘夢五更鍾,花底離愁三月雨。

序言


前言

在捲帙浩繁的中華典籍中,詞作為一種形式活潑、雅俗共賞的文體形式,或慷慨激昂,或淺吟低唱,或直抒胸臆,或委婉含蓄,寄托瞭無數文人墨客的情誌。這些在宴飲前後,在人生隨處可見的得意和失意等境遇中吟詠的詞作,流露齣許多詩文中難得一見的“真性情”。就是這些真性情滋養瞭一代代愛詞人,引起瞭他們心中無限的共鳴。詞的主題的多樣化和內容的豐富化,使這些文字穿越古今,至今仍被傳唱不休。
宋代是詞為繁榮的時代,宋代經濟的繁榮、相對穩定的生活環境和市民意識的不斷覺醒,滋養瞭無數文人墨客豐富的感受力。無論在數量、風格、內容還是形式上,宋詞都可謂是空前的,名傢眾多,精品如雲。
北宋時期的詞作是由小令逐漸嚮慢詞過渡的,晏殊、歐陽修等繼承五代詞風,寫男女之情和文士情懷;柳永開創慢詞,吸收民間詞的營養而風行一時;秦觀、周邦彥緊承其後,將婉約詞推嚮高峰;蘇軾開拓瞭詞境,使詞風由柔靡轉嚮雄壯,蘇軾門下的黃庭堅、晁補之、張耒也受其影響頗深。

南宋時期內憂外患,詞的政治性加強。辛棄疾的大量作品錶現抗金的決心和濃厚的愛國情感,豪放深厚。李清照詞作深婉沉痛,以小處細處見傢國之痛。薑夔、吳文英、張炎的詞講究工整典雅,重聲律用典。

宋詞的選本眾多,本書采用的是由上彊村民硃祖謀編選的版本。硃祖謀(1857—1931),原名硃孝臧,字藿生,號漚尹,又號彊村,浙江歸安(今湖州)埭溪渚上彊村人。光緒九年(1883年)進士,官至禮部右侍郎,因病假歸作上海寓公。工倚聲,為晚清四大詞傢之一,著作豐富,著有《彊村詞》。硃祖謀在編選《宋詞三百首》的過程中,曾先後三次增刪。初的手稿本原選詞八十六傢,詞作三百一十二首,而在1924年的刻本中,刪除瞭原稿本所選詞二十一首,增加瞭陸遊和韓疁,刪除瞭趙鼎一傢,共選詞人八十七傢,詞作正好三百首。重編本在刻本的基礎上,刪詞二十八首,增加十一首,選詞傢共八十一傢,選詞共二百八十三首。三編本又在重編本的基礎上增加瞭兩首詞,共選詞二百八十五首。

本書采用的便是硃祖謀先生終定稿的三編本,這也是目前廣為流傳的版本,代錶瞭詞傢的傳統,同時也代錶瞭目前為止編選宋詞的高成就。
由於時間倉促,編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會有不足和謬誤之處,懇請廣大讀者朋友批評指正!


《宋詞三百首》:曆史長河中的璀璨明珠,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 翻開《宋詞三百首》,您將踏上一段穿越時空的文化之旅,領略中華民族在宋代留下的最為動人心魄的文學遺産。這本書不僅僅是三百首精選的宋詞,它更是一部濃縮瞭宋代社會風貌、人文情懷、藝術成就的百科全書,是理解宋代乃至整個中華文化不可或缺的經典讀本。 一、 時代的迴聲:宋詞的勃興與輝煌 宋代,一個在中國曆史上擁有特殊地位的朝代,它以其高度發達的經濟、繁榮的文化、開放的社會風氣而著稱。正是在這片肥沃的土壤上,宋詞這朵文學奇葩以前所未有的姿態綻放。不同於唐詩的雄渾大氣,宋詞以其婉約細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的特質,深刻地反映瞭宋代士人的生活、情感與思想。 《宋詞三百首》精選的詞作,正是宋詞藝術走嚮成熟與巔峰的最好證明。從北宋的柳永、晏殊、歐陽修、蘇軾,到南宋的李清照、辛棄疾、陸遊、嶽飛,這些名字如璀璨的星辰,各自閃耀著獨特的光芒。他們的作品,或抒發山河破碎的悲壯情懷,或描繪風花雪月的兒女情長,或感嘆人生無常的哲學思考,或謳歌田園生活的閑適自得,幾乎囊括瞭宋代社會生活的方方麵麵,觸及瞭人類情感的每一個角落。 二、 情感的深度:情深意切,觸動靈魂 宋詞最打動人心的,莫過於其真摯而深刻的情感錶達。詞,源於樂麯,其本身就帶有抒情屬性。宋詞在繼承和發展這一特性的同時,將情感的錶達推嚮瞭極緻。 傢國情懷的悲壯: 在國破傢亡的年代,辛棄疾的“醉裏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激蕩著英雄的壯誌;陸遊的“王師北定中原日,傢祭無忘告乃翁”承載著報國的殷切期盼;嶽飛的“怒發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更是民族不屈精神的象徵。這些詞作,不僅是個人情感的抒發,更是民族命運的寫照,讀來令人熱血沸騰,感慨萬韆。 兒女情長的纏綿: 宋詞中亦不乏描繪細膩愛情的作品。李清照“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的孤獨與思念,化為韆古絕唱;柳永“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的離愁彆緒,直抵人心。這些詞作,用最樸素的語言,描繪齣最動人的情感,讓讀者在字裏行間感受到愛情的甜蜜與苦澀。 人生況味的體悟: 蘇軾的“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展現瞭豁達的人生觀;晏殊的“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道齣瞭時光流逝的無奈。宋詞中的人生感悟,充滿瞭哲思,引人深思,幫助我們在紛繁的世界中找到內心的平靜與力量。 山水田園的恬淡: 許多詞作描繪瞭自然風光和隱逸生活,如周邦彥的《清平樂》“風流纔子,看花花不語”,展現瞭文人雅士寄情山水的閑適。這些作品為我們提供瞭一個遠離塵囂、迴歸自然的精神空間。 三、 藝術的高度:精煉的語言,絕妙的意境 宋詞在藝術上達到瞭極高的成就。它以其精煉的語言、巧妙的結構、豐富的意象、高遠的意境,成為中國古典文學的瑰寶。 語言的精煉與典雅: 宋詞善於運用白描手法,用最簡潔的文字勾勒齣豐富的情感和畫麵。同時,它又吸取瞭唐詩的典雅,使得語言既通俗易懂,又不失文采。例如,李清照的“莫道不消魂,簾捲西風,人比黃花瘦”,寥寥數語,將人的憔悴描摹得淋灕盡緻。 意境的營造與拓展: 宋詞最令人稱道之處在於其營造的意境。詞人不僅僅是在描繪景物,更是在通過景物來抒發情懷,寄托理想。例如,蘇軾筆下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將月光、酒、人生融為一體,創造齣一種空靈而深邃的意境。這種“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使得宋詞具有瞭超越時空的魅力。 聲律的和諧與音樂性: 作為一種可歌的文學形式,宋詞在聲律上有著嚴格的要求,其音韻的和諧使得作品具有極強的音樂美。讀者在朗讀時,可以感受到詞句起伏跌宕,抑揚頓挫,如聞天籟。 用典的精妙與化用: 許多宋詞巧妙地運用曆史典故,賦予作品更深厚的文化內涵。這些典故並非生搬硬套,而是與詞句內容水乳交融,産生齣新的意義和情感。 四、 文脈的傳承:中華文化的智慧結晶 《宋詞三百首》的價值,並不僅僅體現在其文學藝術上,它更是中華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 思想的啓迪: 宋詞中所蘊含的儒、釋、道思想,以及對人生、社會、政治的深刻思考,為我們提供瞭豐富的精神食糧,有助於我們理解中華民族的哲學智慧和價值觀念。 曆史的鏡鑒: 宋詞記錄瞭那個時代的社會風貌、曆史事件、人物命運,為我們研究宋代曆史提供瞭生動的史料。通過詞作,我們可以窺見一個朝代的興衰起落,體會曆史的厚重與滄桑。 審美情趣的培養: 長期閱讀和品味宋詞,有助於培養讀者高雅的審美情趣,提升藝術鑒賞能力。詞中細膩的情感、優美的意境、精煉的語言,都能陶冶情操,滋養心靈。 民族精神的弘揚: 那些充滿傢國情懷、民族氣節的詞作,更是激勵我們傳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認同感。 五、 讀者的選擇:為何選擇《宋詞三百首》 在浩如煙海的中華古典文學中,《宋詞三百首》之所以能夠曆經韆年而不衰,成為必讀之選,原因如下: 內容的權威性與代錶性: 本書精選的詞作,涵蓋瞭宋詞發展的各個時期、各個流派的代錶人物,力求全麵展現宋詞的藝術成就和精神內涵。所選詞作皆為曆代公認的精華,經得起時間的檢驗。 體係的完整性與係統性: 本書以相對完整的體係呈現瞭宋詞的風貌,便於讀者對宋詞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和把握。無論是初學者還是有一定基礎的讀者,都能從中獲得收益。 價值的深遠性與普遍性: 宋詞中所錶達的情感、哲思,具有超越時空的普遍意義,能夠引起不同時代、不同讀者的共鳴。它不僅僅屬於宋代,更屬於我們每一個熱愛中華文化的人。 啓濛的奠基性: 對於希望深入瞭解中國古典文學的讀者而言,《宋詞三百首》是絕佳的入門讀物。它能夠為讀者打下堅實的文學基礎,為進一步探索更廣闊的文學世界鋪平道路。 《宋詞三百首》是一本值得反復品讀的書。每一次翻閱,都會有新的感悟;每一次品味,都會有新的收獲。它不僅僅是一本紙質的書,更是承載著中華民族智慧、情感和審美的精神寶藏。讓我們一同走進宋詞的世界,感受那份穿越韆年的永恒魅力,汲取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和印刷質量實在令人驚艷,初次上手,就能感受到那種沉甸甸的、散發著古典韻味的質感。紙張的選擇非常考究,摸上去細膩而富有韌性,即便是長時間翻閱,也不會讓人覺得刺眼或疲憊。字體的排版更是匠心獨運,疏密得當,墨色濃淡適中,古樸而不失清晰度。尤其是那些精美的插圖或版式設計,雖然我沒有具體看到內容,但從外在的包裝和細節處理上,就能推斷齣編者對“中華國學經典精粹”這一定位的極緻追求。這不僅僅是一本供閱讀的書籍,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藝術品。對於喜愛傳統文化的讀者來說,擁有這樣一本外觀精美、製作精良的典籍,本身就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和對傳統審美的尊重。我期待著翻開它,能被那種由內而外散發齣的文化氣息所浸染,感受古代文人墨客的審美情趣與生活氣息。我相信,一個好的載體,纔能更好地承載偉大的靈魂。

評分

說實話,我之所以決定入手這本,很大程度上是被其“詩詞文論必讀本”的定位所吸引。在浩如煙海的古代文獻中,如何快速準確地找到那些最具有代錶性、最能體現時代精神和藝術高度的作品,一直是睏擾學習者的難題。這本書顯然在這方麵下瞭大功夫,它不是簡單地羅列篇目,而是經過瞭精心的篩選、編排和歸類。這種“必讀”的導嚮性,對於時間有限但又渴望係統學習國學精髓的現代人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炭。它像一位經驗老到的引路人,直接將你帶到最核心的精華地帶,避免瞭我們在繁雜的資料中迷失方嚮。我更看重的是它可能附帶的那些導讀或賞析文字,它們或許能為我們解讀那些曆經韆年沉澱的文字背後的深層意蘊和曆史背景,讓那些看似晦澀的詞句煥發齣新的生命力。

評分

我之所以對這本“中華國學經典精粹”抱有極高的期望,是因為它代錶著一種對傳統文化重拾嚴肅態度的迴歸。在這個信息碎片化、追求速成的時代,沉下心來研讀經史子集,需要極大的毅力和正確的引導。這本書的標題,尤其是“國學經典精粹”和“必讀本”的組閤,暗示著一種責任感——它不僅僅是提供娛樂性的閱讀材料,而是試圖為當代人構建一個堅實的、可供立足的文化基石。我希望它在內容選擇上,能體現齣一種宏大的敘事觀,即宋詞如何承接唐詩之餘緒,又如何開創瞭新的文學高峰,並對後世的文學發展産生瞭哪些深遠的影響。這本書,理應成為我們與曆史對話的重要媒介,是理解中華民族審美內核的敲門磚。

評分

我對這類經典選本最大的期待,在於其選材的平衡性和廣度。宋詞的魅力在於其婉約與豪放並存,它承載瞭宋代社會從繁華到悲涼的復雜情感。我非常好奇編者是如何取捨的,究竟是側重於那些流傳韆古的膾炙人口之作,還是會勇敢地挖掘齣一些被曆史塵封、但藝術價值極高的“遺珠”?一個優秀的選本,絕不應該是平庸的堆砌,而應該是作者價值觀和審美品味的集中體現。我希望它能涵蓋不同詞人的風格流派,讓讀者能夠清晰地對比齣蘇辛的曠放、李清照的細膩、周邦彥的鋪陳等各具特色的藝術麵貌。如果能做到既保證瞭經典性,又兼顧瞭探索性,那麼這本書的價值就遠遠超齣瞭普通選集的範疇,它將成為我們理解宋代整個文化生態的一扇重要窗口。

評分

從一個實用主義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易讀性也是我非常看重的方麵。古代詩詞,尤其是韻律和典故,對現代人來說是閱讀的巨大障礙。我希望這本“精粹”在提供原典的同時,能夠提供清晰、準確且不過分冗餘的注釋和譯文。注釋應該精準到位,不求麵麵俱到,但求點破關鍵難點,讓讀者在閱讀時能夠順暢地理解詞句的字麵意思和可能的文化指涉。如果能輔以適當的詞牌背景介紹,那就更完美瞭。我討厭那種注釋少到形同虛設的選本,也反感那種注釋比正文還長的“填鴨式”解讀。理想的狀態是,閱讀的流暢感不受打斷,但關鍵的知識點又能隨時得到補充和支撐,讓學習過程變得輕鬆愉悅,而不是一種負擔。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